2018年6月21日星期四

少林神话之反思


1982年《少林寺》电影公映时,我正在家乡读小学,从此记住了“十三棍僧救唐王”的历史故事,以及“少林武僧”和“少林功夫”的美丽传说。
2012年随同杭州佛学院教理院研究生春季参学团,去过一次少林寺。
当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在网络上被曝料出多种问题时,我连续关注事件的迅速升温发酵、阅读各种不断出现的网络曝料、注意媒体和舆论的不同声音,然后和同学校友们多次交流意见,陆续形成自已的分析和判断。
2015年随同杭州佛学院全体师生春季参学团再次来到少林寺时,感觉和上次看到的情景几乎一模一样:游人成群结队,谈笑喧哗和到处拍照;僧众各司其职,表演武功或卖香卖药。
天上的太阳光,和往常一样地照耀在寺院里;
地上的寺院里,和上次看到的一样:熙熙攘攘、热热闹闹。
那么,少林寺的方丈永信大和尚,到底有没有网络上曝料的那些问题呢?
实际上,这是一个需要由特定的职能部门进行调查取证的事例。在具有调查取证能力的特定职能部门没有公布结果之前,所有网络世界里面的所谓丑闻曝料、尖锐批评、坚决维护和全力声援等等,其实都是根据自已掌握的部分信息和有限资料作出的轻率反应。
我没有任何兴趣,也没有任何渠道,就此展开一系列地调查和取证,因此自然也就没有任何的事实资料,可以证明与证伪。
但是,对于被推向网络世界的风口浪尖的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事件,我的观察和分析如下:
一、少林神话的再现
相信很多人都不会否认,1982年电影《少林寺》的公映,直接影响了随后几十年的少林寺和少林寺所在地--河南省登封市!
在今天看来,1982年的电影《少林寺》里,不仅有很多不能细究的故事情节,也有很多没有任何精彩可言的武打动作。但是,为什么当年却能造成空前地影响力呢?
其实主要是得益于经历过长期娱乐生活极度匮乏的人们,内心之中对于正常社会里面的娱乐生活的向往和饥渴,而并不是电影《少林寺》剧本编写的多么好,演员表演的多么精彩和出色。
不客气地说,在当年那个特定的时代大环境里,任何人制作或出演《少林寺》这样的电影,都能成功和成名!
现在阅读一段当年在电影《少林寺》里面扮演“色空”的演员回忆:
色空孙剑魁回忆说,第一次来到少林寺的时候,山上的荒草有一米之高,而且根本就没有路。寺里只有几个老掉牙的和尚,泥菩萨的身体已经坍塌了一半。少林寺的山门虽是实景拍摄,但匾上少林寺三个字都是经过重新粉刷的,片中那段绿树环绕、青草茵茵的室外练功场所其实是在附近的中嶽庙和杭州的花岗观鱼拍摄的。--http://movie.mtime.com/22049/behind_the_scene.html
事实上,真正让少林寺起死回生、重新出现在社会大众眼前的,并不是传统的中国禅宗、佛教禅学和寺院僧众,而是当代武侠小说的流行、功夫电影和武侠电视剧连续多年地制作与公映。
一帮武侠小说作者们,在自已的文学作品里面虚构出各种各样的少林功夫(例如:大力金刚掌、长江三叠浪、拈花指、罗汉十八手)和武术大师(例如:达摩祖师、少林扫地僧、少林寺方丈),然后运用现代科技精心制作包装,然后经过影视传媒专业人员的表演推广,最终造就了“少林寺方丈、少林功夫、少林武僧”的“少林”系列社会影响和商业品牌!
巨大的“少林”商业资源在现代社会中成功地被制造出现了!
千年古刹少林寺,迅速地被新成立的“嵩山少林寺景区”的围墙给围在山沟里面了!
景区管理处的售票处迅速开始运转了,从八十年代的几元钱一张票,随着物价上涨到今天的一百元钱一张票!
2012年我随同杭州佛学院教理院研究生春季参学团去少林寺时,在景区售票处铁栏杆前面,也被要求买票入内。后来出示身份证、戒牒,并电话联系少林寺内的校友来接,才免票放行!
地方政府需要钱呀!
在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可开发资源的前提下,修长城、围寺院、拦路收费、开发旅游资源,难道不可以吗?
你可以不来呀?
谁让你来的呢?
我没有不让你进寺院呀!
但是你要想从我这里经过,就必须按照规定购票入内!
你爱上哪告往哪告,我不怕!
当然了,骂名都是佛教界承担:人家教堂、清真寺都是免费进入,唯独佛教寺院收取高价门票!

二、永信法师的问题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的自身问题,主要是:
1.出家前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直接限制了个人的视野、眼界和格局;
2.出家后忙碌于日常寺务,缺少基础的佛法理论知识功底;
3.当上方丈之后,更加忙碌于世间琐事和应酬,更没有时间闻思佛法;
4.名声地位高涨之后,由于经常和一些阿谀奉承、溜须拍马、见风使舵和别有用心之人来往,从而不仅很难听到批评、警告和建议;甚至听到的大多都是称赞、奉承和吹捧;
释永信的智慧在于把入世法出世法协调得很好,他有非凡的组织能力。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王志远评)--https://baike.baidu.com/item/释永信/4316970?fr=aladdin
我把释永信比喻为:如同一辆只能载重二十吨的货车,突然被强行装上一百吨的货物,而且不能停车,只能往前行驶!
因为他自已也没有想到能成为现代社会中的少林寺方丈!
而且这个少林寺又是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精心打造、吸引资金的商业品牌!
但是不可否认地是,永信法师,已经做出了自已所能做到的全部努力,来保护和陪伴着自已出家的祖庭所在地少林寺!

什么是庙


日常生活中,我曾经遇到、听过很多人(包括一些佛教界的出家僧众)喜欢把佛教寺院称之为“寺庙”。
事实上,这是一种不严谨、不正确、不符合历史起源和事实错误称呼
佛教的寺院和人间的神庙,无论是从历史起源和名词定义来作考察,还是从场所设施与日常活动来作观察,都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概念、两类环境和两个世界。
今天,先辨析一个错误:
什么是庙?

一 庙是供奉和祭祀自已祖先的场所
中国历史上,普通人没有资格为自已家族里面的祖先建立神庙。
只有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做过官员的人们,才可以为自已的祖宗建庙。这种庙通常称之为“家庙”或“祠堂”。
统治天下的帝王们,为自已的祖先建立的“家庙”或“祠堂”,则被称之为“宗庙”或“太庙”,并且每年都会在几个固定的日子里,由皇帝本人亲自前来祭祀,或者是指定某位官员前来代为祭祀。
《说文解字》:古者庙以祀先祖。凡神不为庙也。为神立庙者、始三代以后。《广雅释天》:庙祧坛墠,鬼祭先祖也。
《礼记明堂位》:太庙,天子明堂。(周制: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
《吕氏春秋》:(季春之月)以共郊庙之服。
《康熙字典》:《说文》尊先祖貌也。《古今注》庙者,貌也,所以仿佛先人之形容也。《释名》先祖形貌所在也。

二 庙是供奉和祭祀民间神灵的场所
中国历史上,由于长期处于农业社会,对于气候和雨水非常依赖,因此传说中可以兴云布雨的“龙王”自然成为百姓心中的神灵,供奉和祭祀的“龙王庙”也随之出现在神洲各地。
中国传统建筑,多以木材结构为主,据说当年项羽焚烧阿房宫,大火曾经焚烧了三个月之久才熄灭。因此中国的传统建筑,除了各种风化、腐蚀和白蚁咬蛀之外,最害怕发生的灾难,就是大火焚烧。于是,“火神庙”应运而生,人们希望通过供奉和祭祀这位火神,可以保佑不发生火灾。
还有出海捕鱼者,面对变化莫测、随时可能造成船毁人亡的大海,供奉和祭祀的海上女神“妈祖庙”;
还有“城隍庙”、“黄大仙庙”、“五毒老爷庙”等等供奉和祭祀各种民间神灵的神庙。
又凡祠外神者亦曰庙。《史记封禅书》赵人新垣平,以望气见上,言长安东北有神气,成五采,于是作渭阳五帝庙。

三 庙是供奉和祭祀为国家、为民族、为一方百姓,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场所
为中国历史上推广民间教育的教育家孔子建立了“孔庙”;
为设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李冰父子建立了“二王庙”;
为三国时代重视兄弟义气的关羽建立了“关帝庙”;
为中国人心目中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建立了“孔明庙”; 《三国志》:诏为亮立庙于沔阳。
为南宋时期抗击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岳飞建立了“岳王庙”。

四 庙在中国历史文献中,特指皇宫的前殿,寓意和代表最高朝政所在
北宋文臣范仲淹在著名的《岳阳楼记》里,曾经写下“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古代汉语中,出现过许多和最高朝政相关的词语,诸如:
庙算(朝廷议定的克敌谋略)
庙谋(朝廷的谋略)
庙朝(专指朝廷)
庙略(朝廷的谋略)
庙廊(朝廷;借指天子)。
从以上对于“庙”的历史考察资料里,可以看出,人间出现的“庙”,不仅与佛教没有任何关系,与佛教的寺院也没有任何关系!
“庙”,本来就不是“寺”,请不要再把佛教的寺院称之为“寺庙”!

2018年6月20日星期三

神的特点


佛教里面的“神”,其实只是六道轮回之中的、属于“三恶道”之一的“饿鬼道”里面的一类生命,有着自已的特点、能力和局限,并不是普通人们心中的生活在天堂里面、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万能神灵”。
一、佛法中“神”的特点
(一)以“胎卵湿化”四种出生方式之中的“化生”出生。出生之后,大约经过一个月时间,由“微细四大”所构成的身材相貌的成长发育,就已经全部完成。
(二)以“甘露”为食,服用之后,体内不会留下任何残渣,因此没有大小便。是以“神”的身体,完全不同于“仙人”。
“仙人”的饮食不是甘露,所以还会在体内形成残渣、产生大小便。
《相应部·赤马天子经》:「世尊!因为我过去曾是一位外道仙人,名叫赤马,是波迦之子。我当时得到了飞行天空的神通力。世尊!我移动的速度快到怎样呢──假设一位训练有素、技巧娴熟、经验老到又强健的射手,以一支轻箭射过一棵多罗树荫的距离,我在那样的刹那间就能从一须弥山飞到另一须弥山。我移动的步伐大到怎样呢──我一跨步就能从东海跨至西海。我有这么快的速度、这么大的步伐而且又还有一百岁的寿命,因此我当时就生起了这样一个念头:我要用神通飞行到世界的尽头。可是我活了一百年,也飞行了一百年,中间除了吃饭喝水、大小便以及为消除疲累而小睡一下之外,都没暂停过,但是最后我还没到达世界的尽头,来到一个不生、不老、不死、不没、不轮回的地方,就死在半路上了。
(三)出生、发育和成长完成之后,即可自然拥有五种神通,但是没有佛法中特有的“漏尽通”。
(四)与四天王天、忉利天的天人一样,有男女性别,有婚嫁传统,有夫妻欲爱,有子女眷属,有家庭亲友等等。
(五)出生之后,必须经历衰老、死亡、恩爱别离、怨憎相会、所求不得、五蕴炽盛等苦。
(六)有智慧、有职责、有操守,普遍以“公平、公正、细察、明辨、正直、威严”为自身特征。
(七)当亲人离别时或去世时,内心会有悲伤;在自已面临死亡时,内心仍然会有惊慌和恐惧。

二、佛法里“神”的不能
(一)仅凭自已的力量和智慧,不能避免和止息轮回中的诸苦。
(二)不能创造宇宙或世界。
(三)不能主宰他人的生死或祸福。
(四)不能自知缘起法、四圣谛、八正道和沙门果。
(五)只能为世人的善恶业行,作出“助缘”,而不能凭着自已的愿望,给予强力改变。
(六)必须遵守因果规律。若无缘无故惩罚或降福于他人,自已必将承受相应之果报。

三、特别提醒
(一)希腊神话世界中的诸神,如果以佛法理论来观察,其实根本不像佛教中的“天神”,而是非常符合佛教“六道轮回”里面的“阿修罗道”众生的所有特点。例如:饮酒、好色、纵欲、乱伦、争吵、打斗、妒忌、报复、瞋恨等等。
(二)正信佛弟子对“神”的态度是:
1.尊敬神,但不崇拜神;
2.供养神,但不皈依神;
3.赞美神,但不乞求神!
(三)正信佛弟子,在人间的日常生活中,依据佛陀在经典上的清净教导,以法为依止、以八正道为自已身口意三业的指南,但凡进入任何神庙,只须双手合十问讯,不必下跪、礼拜,也不要乞求、祈祷。
(四)已经生起择法觉支的佛弟子、已经走入八正道清净法流的佛弟子,进入任何神庙、看到或遇到任何神像,都可以为“神”讲说佛法、开示正道、劝喻皈依三宝、走向人间天上的清净法流八正道。

什么是神

一、《圣经》里面“神”之定义
《圣经》里面”,着“自有永有、创造宇宙万物、全能、大能、全知、全智、能够提供给信仰他的人随时随地帮助多种含义。
《创世纪》起初神创造天地。
《约翰福音》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神是个灵,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

二、中文世界“神”之定义
汉语拼音shén
汉字本义:神灵。
汉字六书:会意。从示申。
1.“申”是天空中的闪电形状。甲骨文字,即有雷闪电击之无限威力、变化莫测、声音之大、光亮之强,让人生起敬畏意。因此,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为神。后来孟子加入了意。
2. 为田地上通天,下通地,能上通下达,示上天的垂象,为神
(一)形容词之“神”
资治通鉴: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当横行天下。
梦溪笔谈·活板》: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后汉书·张衡传》:验之以事,合契若神。
(二)名词之“神”
《说文》: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周礼·大司乐》:以祀天神。注:“谓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阳之精气曰神。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易·说卦》: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
     
《礼记·礼运》:百神受职焉。
     
《礼记·祭法》:山陵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皆曰神。
     
《老子》:谷神不死。注:“五藏之神也。”
     
《孟子》:圣而不可知之谓神。
     
《易·系辞》:是故知鬼神之情状。……阴阳不测
神。
《诗·大雅·卷阿》:百神尔主矣。
     
《广韵》:神,灵也。
    
《诗·小雅·大田》:田祖有神。
    
《左传·庄公十年》: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焦仲卿诗》
间辞千万全。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

三、佛教里面“神”之定义
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因此佛教里面对于“神”的定义,完全不同于以《圣经》为代表的西方世界里面的“神”之定义,当然也不同于中文世界里面的“神”之定义!
佛教里面的“神”,其实是六道之中的“饿鬼道”里面的一类生命。这一类生命(神)与其它鬼道生命(鬼)的主要区别是:
1.每一位神,都有自已的名字。
《长阿含经》卷二十佛告比丘:“……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
2.虽为三恶道众生,但是形体高大、五官端正,身材相貌和天道之中的六欲天的第一层四天王天和第二层忉利天天人基本相似。人间众生看到之后,不会在内心里面生起任何恐惧或恐怖的感觉。
《大毗婆沙论》鬼中好看,如有威德,形容端正,诸天无异。又一切五岳四渎山海诸神,悉多端正,名为好也。
3.虽处三恶道之中,但是却能生活、居住在人间的房舍、屋宅之中;或生活、居住在山谷、树木、海边、空中、四天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上。
《长阿含经》卷二十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
  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
《大毗婆沙论》又有威德者,身或住山谷,或住空中,或住海边,
4.虽然归属饿鬼道,但是却拥有高大华丽的宫殿和迅速行驶的车乘。
《大毗婆沙论》皆有宫殿,七宝庄严,……乘象马车,……一切山河诸神,悉有舍宅依之而住。
5.虽然是饿鬼道里的一类生命,但是衣着打扮和日常饮食,却是和四天王天与忉利天的天人一样。
《大毗婆沙论》首戴华鬘,身着天衣,受甘露食,犹如天子,
6.虽然在对外宣传上,往往是“鬼神”二字并列称呼,但是“神”的生活水平,不仅是非常舒适、相当安闲,而且不需为衣食奔波劳碌,每天还有大量的时间用来享受五欲之乐。
《大毗婆沙论》各各游戏,果报过人。
7.虽然是“神”,拥有一定的小法术、大神通和大能力,但是却必须服从和接受四天王天的四位天王的统治、管理和领导。
金光明经卷第二·四天王品尔时毗沙门天王、提头赖吒天王、毗留勒叉天王、毗留博叉天王,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胡跪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四王及天、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以法治世,遮诸恶鬼啖精气者。
  世尊!我等四王二十八部诸鬼神等,及无量百千鬼神,以净天眼过于人眼,常观拥护此阎浮提。世尊!是故我等名护世王。……我等四王及余眷属无量百千万亿鬼神,……世尊!我等四王及余眷属无量鬼神……
8.一旦四位天王命令诸神离开人间,人类世界就会立即出现各种自然灾害、人类社会就会迅速出现各种瘟疫、疾病、灾难和战争。
金光明经卷第二·四天王品世尊!我等四王及无量鬼神舍其国土,不但我等,亦有无量守护国土诸旧善神皆悉舍去。我等诸王及诸鬼神既舍离已,其国当有种种灾异,一切人民失其善心,唯有系缚瞋恚斗诤,互相破坏多诸疾疫,彗星现怪流星崩落,五星诸宿违失常度,两日并现日月薄蚀,白黑恶虹数数出现,大地震动发大音声,暴风恶雨无日不有,谷米勇贵饥馑冻饿,多有他方怨贼侵掠其国,人民多受苦恼,其地无有可爱乐处。世尊!我等四王及诸无量百千鬼神,并守国土诸旧善神,远离去时生如是等无量恶事。
9.正信佛弟子,在人间的日常生活中,依据佛陀在经典上的清净教导,以法为依止、以八正道为自已身口意三业的指南,但凡进入任何神庙,只须双手合十问讯,而不必下跪礼拜。
因为正信佛弟子对“神”的态度是:1.尊敬神,但不崇拜神;2.供养神,但不皈依神;3.称赞神,但不乞求神!
《长阿含经》卷二十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者。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设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卫护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