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星期日

初禅寻伺-2

 

朱倍贤:初禅中的「寻」与「伺」()

2014.10.12 skype开示)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8.html

 

如何进入二禅

透过放下思惟、意向、导向的主题就进入到二禅。「寻」跟「伺」其中的一个例子就是:故意想那些会激励自己的主题叫「寻」。当心能够评估修这个主题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它的有限性是什么叫「伺」。根据原始经典的讲法:「寻」就是刻意产生念头和意向,「伺」就是评估

在这一段经文有几个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我们看到进入禅那是透过修学「四念住」,大部分讲禅那(色界禅)的经文,都是从四念住入手。当四念住修到喜乐生起,心在喜乐之中安定下来就叫「禅那」。这跟一般南传佛教所学的:先修定(可能是未到地定)再修四念住,是很不一样的。经典里的顺序是透过修四念住,在四念住的功课上得到安定感,心能够安住在四念住的修行上,体验修四念住所产生的喜跟乐,那个时候的心就是往禅那的方向前进。

再则,进入初禅之后,有可能故意去想一些可以激励或保持安乐感的意境或念头。有的人会觉得很奇怪,如果初禅是有念头都可以进入,是否初禅是非常简单、平凡的境界?

其实,有念头有散乱心是两回事。一般人认为有念头就是有散乱,其实不然。佛经告诉我们:散乱是障碍进入色界禅的因素,但念头不是。可以用某一种方式来想事情,让心不处于散乱,如同讲话时也是如此。讲话时有可能讲得清晰、有条不紊,对活动的状况非常清楚,能够在讲话时得到怡然、安适感。这样的讲话方式就是有念头但没有散乱,所以念头与散乱应该要区隔开来。

 

三种「善寻」

《中阿含 102》 、《中部19经》、《中部78经》, 等处所定义的「善寻」: 出离寻、离恚寻、不害寻 (恶寻 则会「令慧孱弱」 和「增益热恼」)

要透过什么样的意向导引,要把心带到什么样的境界,才能够进入初禅?

《中阿含 102》 、《中部19经》、《中部78经》提到有三个进入禅那的「善寻」:

一、 出离寻。二、离恚寻。三、不害寻。

「出离寻」:舍离对五欲的焦躁、饥渴、念念不忘,让心通往出离的方向。

「离恚寻」:离开恶性批判、不耐烦、不安本位,对当下不满足、不耐烦。把心从不耐烦带到耐烦,从恶性批判带到能够由衷的欣赏、品味、安住、知足。「恚」就是不耐烦,坐立不安、不安于本处,对眼前所感受到的没有知足心、安住心,一直处在挑毛病。例如边静坐边觉得:怎么那么烦、那么无聊,怎么一直调不好,怎么那么笨啊?

「不害寻」:把心从对众生的害意带到内心是慈和,对当下内心面对的一切有善意、祝福、友善的态度。

对五欲有焦躁、饥渴、念念不忘;对当下不满足、不耐烦、坐立不安;对众生有怨怼、有害心、有算计,这些都会令观察力薄弱、增添身心的热恼,都是破坏禅那的因素

 

总结「寻」

从这些经典,基本上得到两个主要的意思:

一个是要想有用的念头,这个念头不是散乱的状况,而是刻意取角、将心导往善的方向,有助身心更安稳、更能够体会到喜乐的念头。另一个意思是:让心从不善巧的境界导向善巧的境界。好比在静坐练习中体会「正在放松中的身体」,就是在做「寻」。心从僵硬的状态导向正在放松的状态,任何能够导向心出离欲界,或出离不安乐、不喜乐的状态,都算「善寻」。

原始佛经跟论典有很多的不同,可是通盘做一个历史的研究会发现,基本上越早写成的论典,它的意义跟经典都比较相同。这是很容易理解的道理,时间隔得越久,论典跟经典的涵义往往有更多的出入

 

《藏论》(Peakopadesa)对寻伺的解释
接下来,谈到《藏论》(Peakopadesa)中对寻伺的解释: “Here, directed thought is the first instance while evaluation is the evaluation of what is thereby received. Just as when a man sees someone approaching in the distance he does not yet know whether it is a woman or a man, but when he has received [the apperception] that “it is a woman” or “it is a man” or that “it is of such color” or that “it is one of such shape,” then when he has thought this he further scrutinizes, “How then, is he ethical or unethical, rich or poor?” This is examination. With directed thought he fixes. With examination he moves about and turns over [what has been thought].

《藏论》是很早期的论典,在南传被归类到三藏,它跟其它早期的论典对「寻」跟「伺」都有做过解释,没有中文的翻译,以下是我根据英文所做的解释:

「寻」跟「伺」就像眼睛看到一个人,接下来就开始评估:这是一个女人吗?这是一个男人吗?她(他)的肤色如何?身材如何?古代印度的男人跟现代的男人都一样,看到女人第一个就是留意肤色、身材,马上做这样的评估。接下来有可能评估:这个人是有道德的吗?没有道德的吗?是贫穷还是富有?这就叫做「伺」。这里的「伺」很明显有评估、分别的意思。

 

《瑜伽师地论 》(Yogācārabhūmi)对寻跟伺的解释

《瑜伽师地论》算是很晚期出的论典(约四世纪初期)里面有很多内容跟原始佛经是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在这个地方,它也很清楚地写出:「寻」与 「生念、导志」(巴利文cetanā) 有关;「伺」(prajñā;般若)与 「分别智」有关

 

原始佛教的「般若」都是在导正、指引行为模式的智能

原始佛教的「般若」跟大乘佛教讲的不一样,大乘佛教很多都有不二的特质,都有通达世间实相的意思。也就是说,大乘佛教的般若是:能够了解世间终究本质的一种智慧。好比说《心经》、《金刚经》等般若系统的经典,讲到世间终极的本质就是空性、无相。原始佛教不这样解释「般若」,历史上的佛陀从来不讲宇宙的本质、事物本质的终究,所以不讨论空、有的问题,不讨论事物的本质是空还是唯识的

原始佛教讲的般若是一种「分别智」,知道什么是善巧、不善巧,什么是当下该做、不该做。它都是跟行为的导正有关,是指引行为模式的智能,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行为与响应模式。所以原始佛教的般若,完全没有形而上的内容,不去探索事物终究的本质是什么。由于原始佛教的prajñā 毫无例外都是有分别的意思,所以《瑜伽师地论》在这个地方谈到「伺」跟分别有关,再次证明我们所讲的「伺」是一种评估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