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星期二

梦里花落知多少

Wen-Ning He

二零一二年杭州佛学院组织了一次师生春游活动,我也随同大家一起来到河南登封游览了最近三十多年来被很多部武侠小说和影视剧刻意渲染成所谓的“武术圣地”的少林寺。

在寺院里面进出几处殿堂建筑和观看一场“武僧”表演之后,大家一起步行走回停车场的路途中,美丽善良的女导游告诉我现在寺院周围已经有十几家武校了,在里面全日制练习武功的学生少说也有十万人以上,真心希望在这些学生里面能够出现一批武林高手,将来能把中国武术弘扬到世界各地。

听到导游这一番发自内心的真切期望,我想她可能是武侠小说或者武侠影视剧看得太多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听到父母师长们也是这样介绍和期望中国传统武术的,于是就在耳濡目染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了长辈们传播过来的关于武术和功夫、关于习武和练功的知见和观念。

但是,我还是很感动导游对中国武术的善良心愿和真诚期望,于是和她边走边谈,简单分享了自己对于中国传统武术的认知。我坦率地告诉她:第一,传统武术的理论来源是中国文化思想,如果不认真学习这些文化思想,只是刻苦训练体能和参加格斗实战,很有可能会把自己训练成《水浒传》里面的梁山好汉李逵一样的愚昧保镖和野蛮打手。

第二,传统武术的最高指向是入道,是习武者在自己短暂和有限的生命旅途之中,借助知识的“文”与“化”功能,通过师长的“言传”与“身授”教导,经过自己的“闻思”与“修练”,从而慢慢地让自己的身心发生健康变化,让自己的精气神既能收敛在日常生活之中,又能舒展开充塞于天地之间。

第三,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既不是翻跟头、劈大叉这些花架子,也不是戏剧表演舞蹈和江湖卖艺杂耍,而是从始至终地重视精神、意念和人体自然力量地训练。

第四,传统武术的练习结果不是把人训练成一身大块结实肌肉的施瓦辛格,或者是所谓的拥有六块腹肌的型男帅哥,而是把人训练成文而不弱、质而不野、知书达理和文质彬彬的谦谦君子。因此中国传统武术又被称为“书生功夫”和“秀才拳术”,就是因为练习这种武术必须要有文化知识,练成之后也没有地痞流氓身上的那些野蛮无赖气息。

美丽善良的女导游可能是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样的传统武术,一时无法理解,于是开玩笑说“难道这么多年我看到的都不是传统武术吗?”

我立即肯定地告诉她看到的都是传统武术,只是传统武术的百花园里面有很多种,有人喜欢动作招式表演好看的舞术,有人爱好能够竞赛实战的功夫,当然也有人追寻“吾善养吾浩然之气”的顶天立地的武道。

兵法上说“知己知彼”,关键是要知道自己每天学习和修练的武术属于哪一种类型,知道师长继承和传授的是哪一种类型,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遇见的师兄弟们和江湖同道们修学的是哪一种类型。

 

回首前尘往事,我阅读过的第一本现代武侠小说是《金剑寒梅》,书中男主角戈碧青修学神功的经历和灵猿小白的武功造诣,让我后来读到《神雕侠侣》里面的杨过和雕兄的经历时,曾经生起过一丝丝怀疑,因为无法辨别这两部小说的作者,到底是谁模仿谁和谁抄袭谁,当然也有可能是英雄所见略同和大道殊途同归。

但是当我在生活中真正接触到传统武术界的师长和前辈们之后,我就不再阅读任何武侠小说了,因为已经知道那些都是文学创作出来的虚构故事,并不是历史上和生活中真实存在过的中国传统功夫。

特别是阅读到现代武侠小说的三位著名作家里面,只有梁羽生先生学习过一些太极拳,金庸和古龙什么武术也没有学过的文章,让我每次想起中学期间借书阅读以及同学之间讨论争执“王重阳能不能打得过阳顶天”的场景时,内心里面都非常后悔浪费了很多青春好时光。否则,以我的记忆力,在中学期间完全可以把《古文观止》里面的220篇文章轻轻松松地背诵下来,从此让这些传世佳作成为自己这一生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文思泉源。

非常可惜地是,由于自己的愚昧无知,本来在少年阶段就应该熟练背诵的经典文章却没有坚持全部背完,纯属娱乐消遣的现代武侠小说故事情节,却变成了至今也不能完全清除干净的记忆芯片。

 

武术训练、文学阅读和佛法修学,看上去属于三个完全不同的专业领域,其实是有着非常相似的特点。

在武术界的百花园里面,有的武术可以把人训练成舞姿飘逸的演员,有的武术可以把人训练成登台较技的力士,有的武术可以把人训练成冷酷无情的打手,有的武术能够把人训练成与天地相通的得道之士。

在文学界的百花园里面,有的书籍能够引发读者心里的原始本能和潜在欲望,有的书籍能够教唆读者选择暴力方式和采取破坏行为,有的书籍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消耗读者的一段、一年、甚至一生时间而茫茫然终无所得,有的书籍能够给予读者一生享用不尽的思想智慧和人文教诲。

在佛教界的百花园里面,有的经典教法极力宣扬各种各样的社会慈善活动,有的经典教法鼓励提倡自残身体的极端修行,有的经典教法本来就是外道师徒混入佛教之后的融合演变,有的经典教法一直教导“众生无边誓愿度、法门无量誓愿学”的菩萨道修行,当然也有直接指向“我今但以一寻之身,得世界边,度世间爱,度世间彼岸”的《赤马天子经》。

因此通常来说,无论是武术训练、文学阅读和佛法修行:

个人因缘不同,生平经历就不会相同。

个人闻思不同,学习选择也不会相同。

个人知见不同,修行成就更不会相同。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