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色界禅的四个阶位~及其特质与方法
(2014.9.21.)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9.html
对于色界四种禅定的描述,佛经里有高度的一致性。在《增支部5.28经》、《中部39、119经》都有类似的经文:
经典对「初禅」的讲述
第一段经文讲述「初禅」的境界:(庄春江译;下同)
『比丘们!什么是圣五支正定的修习呢?比丘们!这里,比丘从离欲、离不善法后,进入后住于初禅,他以离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比丘们!犹如熟练的澡堂师傅或澡堂师傅的徒弟在铜皿中撒布沐浴粉后,与水充分搅拌,沐浴粉团随之湿润、来到湿润、内外被渗透湿润而无遗漏。同样的,比丘们!比丘以离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比丘们!这是圣五支正定的第一个修习。』
注:(圣五支:色界禅的五个禅支。不善法:五盖。)
比起早期翻译的南传经典,这段经文的翻译质量算是进步许多,可靠性也是高很多,然而还是有很多地方语意不够清楚、流畅。偶而还是会有一些错误的地方,建议把它当作是参考的来源就好。
这段经文有几个特别的地方:
第一、一般听到南传的禅修老师,普遍讲述进入色界禅的方法,主要是透过「高度专注力的培养」。好比说「心系于一处、心系于鼻端、心系于第三眼」,透过高度专注于这些小地方,而产生类似「明相」的经验。可是从这段经文来看,「初禅」非常明显是充遍全身(遍满全身)的经验。
为什么「遍满全身」的经验如此重要?因为色界禅的「安乐」有一个重要的特质,就是有高度的一致性。它被干扰、打断的机率非常低,所以必须在整个身心的知觉范围里,都没有会导致不安定以及破坏喜乐感、安适感的因素发生。这就是为什么要锻炼「遍满全身」的喜乐。它将令整个觉知范围中的注意力,不管触碰到身体的哪个部分,都是没有饥渴感、燥热感,都是愉悦、满足、滋润的。
初禅的主要内容
经典里的「澡堂师、沐浴粉团」,是指古老印度制作肥皂的过程。「沐浴粉」是一种澡豆,在制成肥皂的过程,从头到尾必须不断给它适度的水分。太湿,澡豆粉会被冲散,如果太干,澡豆粉就没办法很滋润、调匀。再举电影《第六感生死恋》(Ghost)为例。其中有个场景:男鬼跟女主人在一起做一个陶瓷(potteryware)。过程中,一方面要用手去捏制黏土的造型,另一方面必须不停给陶土加水,才不会因为过度干燥而龟裂。
这段经文使用的比喻非常生动,因为「初禅」就是不断「了知、调整」,不断做适当的反应,使得内心的活动方式恰到好处。跟「二禅」比起来,这个动作是忙碌很多,这就是「寻」跟「伺」的意思。初禅的五个禅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原始佛法的「寻」与「伺」
后代很多南传的老师们,都把「寻」跟「伺」解释为:专心锁定在一个对象。实际上,不管从文法、字源学或经义来看,「寻」和「伺」(巴利文vitakka vicāra)的意思都是导引心:从僵硬调整到比较放松、从饥渴调整到满足的状况;从与世间贪忧相应,调整到暂时不跟世间贪忧相应。这些都是「寻」的作用,可以透过或不透过念头来导向。
「伺」有评估、审核,透过观察而调整的意涵。像做肥皂的澡堂师或做陶瓷器的工匠一样,必须不断留心制作的过程。目前手上接触到的澡豆或陶土,湿润度如何、太湿或太干,什么时候该加水、该调整,什么时要揉搓、推、拿…。所以,相对于其他更高的色界禅,「初禅」是很忙碌的,必需透过不断调整活动,而保持喜乐的状态。基本上,调整心不让它坠入五盖之中。
假如你的个性跟习惯是很焦躁、容易坐立不安,有可能在采用十六胜行的技巧时,先把重心放在「调柔、从容、缓冲、放松」这些步骤跟技巧上。调整的同时可能会发现,从身心不同的角落,会不断冒出新的焦躁感、急迫感,干扰或打断眼前的安定感。因而要小心翼翼、知道如何防「患」于未然,当患(烦躁感、紧绷感)产生时,要知道如何调整它。同理,如果静坐时出现特别多的欲贪、昏沉、懈怠或犹豫不决…等等,可以采用针对性的技巧。让心能够回归到长时间保持平衡,品味不被重担、世间忧恼打乱内在的轻松感,提高对这种感觉的敏感度。整个过程中不断调整、寻伺。
这个时候,「正知正念」在做什么呢?
「正念」一直在提醒着:眼前该做的是什么。假如现在要做的是「观察」跟「放松」,就一直保持着而不会忘失。被打断时马上就记得回来,使得用功有高度的持续性与一致性。
「正知」:就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好比说,知道自己是如何放松、如何令身行休息、身心如何被呼吸滋养着。观察实际上的动作是如何进行这些技巧,进行中,立即产生的效应跟触感是什么。例如,眼前在修放松身体,提起这个念头、产生要放松的动机时,刻意去调整身体某部位肌肉的紧绷感。当这样做时,立刻发现冲动与急躁好像减少10%。马上看到的效应,好像具体感觉到缓冲、比较轻松从容的感觉。而看到这个效应的目的,是为了让下一步能够调整得更好。
如果眼前观察到的效应是好的,就要懂得继续保持那个力道(momentum),知道如何去探索,让它能更深化。已经知道放松要如何深化那个放松感,或者知道如何提神让内心充满光亮等等,要知道如何更有效率地做到这一点。提神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过犹不及的副作用,例如神经紧绷。以上是「初禅」的主要内容。
二禅~「定生喜乐」
二禅主要的形容词是「定生喜乐」。初禅的喜乐主要来自于心从五盖、世间贪忧抽离出来,得到暂时的度假,那种不被负担的喜乐与轻松感。可是相较于更高的定的喜乐,初禅的喜乐相对而言是薄弱、不稳定的,可能在一念之间就被打乱、截断了。相对于「初禅」,「二禅」的喜乐又更进一步的远离欲界,是由「定」而产生,是更高度、更精深的喜乐。这里的「定」跟它处的定,虽然中文字一样,但巴利文并不一样,主要是指「寻」跟「伺」的休息。
举例而言,就像小孩在学骑脚踏车,从三轮车变成练习骑双轮车,刚开始不熟练,车子重心不稳有可能会摔跤。可能要很使力、留意地骑,小心翼翼调整平衡感,在歪歪斜斜之中发现身体偏右偏左,就需要调左调右,在跌跌撞撞之中忙碌地调整,而得到往前的推进力,那就是「初禅」的状况。
「二禅」则像一位高度熟练的脚踏车骑士,除了刚上车时有一点点的调整,就像刚要入定时有一点点的调整,一旦车子向前的力势产生,马上就很轻松、近乎无为的状态(还未到完全无为)。所以二禅的喜乐感是来自于:心对于喜跟乐愈来愈敏感、熟悉,所以喜跟乐变成非常稳定,能够吸引注意力的地方。心在这样的喜乐感之中,得到非常稳定与扎实的落脚。这时已经从不断评估、调整即「寻、伺」当中,把心从欲界状态导向色界。待在色界里,不必再忙于这些动作,心是沉淀的。也无须透过文字化的内在导引、思虑来让心安住于喜乐。有一点像是融入喜乐、(“becoming internally collected”)内在的统摄。因为不需要忙碌地做调整的工作,或是内在语言的使用,所以能够非常精纯、安稳、宁静地立足,或浸泡在喜跟乐的感觉中。
【经文】
『再者,比丘们!比丘以寻与伺的平息,进入后住于第二禅,他以定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定而生喜、乐遍满。比丘们!犹如有涌泉的深水池,其在东方无进水口,在西方无进水口,在北方无进水口,在南方无进水口,天又不能经常给予正确的水流 [sic],而那水池的冷水保持涌出后,那水池会被冷水润泽、遍流、充满、遍满,全水池没有任何地方不会被冷水遍满。同样的,比丘们!比丘以定而生喜、乐润泽、遍流、充满、遍满此身,全身没有任何地方不被离而生喜、乐遍满,比丘们!这是圣五支正定的第二个修习。』
经文的原文是说:在深山里有一个池水,就算老天不下雨它也不会干涸。因为池子底下有一个天然的涌泉,就像南加州的棕榈泉(Palm Springs)。在沙漠会有很多的棕榈树,水源来自地底下涌出的甘泉、形成河流,所以在河流谷里面,有棕榈树的绿洲。同样地,虽然这个深山里的水池没有外在的水源,但是在池底下有甘泉的水源。
这篇经文对四个禅定所用的比喻非常生动。从中令人深刻体会到,实际上现今在讲原始佛教,或者在传递南传佛教禅法的人,他们所修的禅法与佛陀时代所讲的内容,是有蛮大的距离。
初禅的时候动作非常多,比喻为做肥皂、做陶瓷,有很多的调整。二禅的动作是愈来愈少,内在有一股会涌现出来的泉水。以此形容:有一种快乐是内在的,有一种喜乐感是不需要依附于外的。不需要透过外在感官的刺激,不需要透过外在的雨水让水池的水量增加,完全是靠内在的。所以有很多的经典用“internal confidence”(内在的自信、稳定)形容二禅。
根据佛陀的分析,在还没有体会到无依的解脱状态之前,修行的短程目标是要建立起不同程度,愈来愈安稳的自信心。其中一种就是透过禅定来建立。在二禅建立起的自信心,比在欲界建立的自信心更加稳固。因为那个时候,已经有一个非常容易、随手拈来的安适感与安定感。不会因为外在有没有下雨而受到影响,所以形容二禅是“internal confidence”。
二禅「定生喜乐」的「定」与这个观念有关。「定」不是指心愈来愈专注,而是因为自我感、自信心所盘据的点,相对而言是非常扎实的,所以很有安全感。心能够完全凝结、浸淫在喜乐中,功夫已经炉火纯青,不必忙于不断调整行为,因此变得非常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