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色界禅的四个阶位~及其特质与方法
(2014.9.21.)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9.html
【问答】
问:如果很快就掌握到“internal confidence”的味道,从初禅到二禅是不是就很快?
答:实际上,最好不要把四个禅定的阶段,想象成遥不可及。如果具备健康的人格性,有基本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短时间就能与这些境界隐约相应,可是相应时间可能稍纵即逝。我们要培养的是人格性与好的内心特质的连贯性。要懂得认识它们,知道哪一些成分能够帮助我们构成色界禅。也就是说,我们有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在不同的禅定之中不断地进出。
佛经中有具体的例子,在日常生活中,很可能轻易地跟那样的意境相应,例如几乎随时随地进入三禅、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可是一开口讲话,难免要使用比较、标签、目标、评估、审核,所以在开口讲话、进入评估活动时,很快的时间内就会抽离三禅、进入到初禅。在初禅的状况中讲话,这是有可能的。有可能讲到一段落,停了一下、心马上又回到更精深的禅定境界。
问:一般以为禅定是静坐时才发生,从刚刚老师讲的,禅定是可以在生活当中发生的,要如何培养?
答: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无法培养良善的人格特质,以及心行活动的力道大体上与色界禅相应,很难在这方面能有所成就。初禅之前要做的准备功夫包含: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这些特质,留意这些小地方。另一方面,也只有在静坐时,才容易深化静坐的技巧。处在不受干扰、不需要跟外界应酬,不需要忙于对应外界,深细地观察:什么样的活动会造成干扰性、破坏安适感,如何把技巧精致化。最理想的状况是每天抽出一段时间独处,在心无旁鹜的状态下,去体会这方面的东西。它是相辅相成的。
在《中部39经》佛陀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哪些事情,才能帮助色界禅的成就?注意平常身语意活动的方式,六根触境、吃饭睡眠能够恰到好处;在日常生活中培养正知正念;锻炼能够克服、搁置五盖的技巧…。若把这些事情做好,才比较有可能在色界禅得到定的成就。
问:老师谈到「平常就要锻练」。是不是到参加禅十这些禅修活动时,对这方面的体会才比较快、比较顺?
答:不一定,依每个人的状况而定。有的人的生活型态,如果没有十日禅的环境,很难能够有比较纪律、理想的环境能够帮助他。话说回来,十日禅的练习方法,实际上是20世纪初才从缅甸流传出来的。在这之前,佛教漫长的历史,有那么多证果的在家人,他们也不是透过这种密集十日禅的锻炼而成就的。最好的方式是很诚实地评估自己的所需,如果是惰性非常坚强,或平常居住的环境有很多不利修行的因素,那么,利用十日禅的机会当然是件好事。如果自己的性格不喜欢参加十日禅,也不一定非要这样做。
像我自己比较喜欢的方式是,要知道什么是精进的意涵,而型态上是比较随性的。我常常一整天在户外散步,可能做运动、做家事,甚至感觉身体疲劳,需要睡眠时就去睡觉,该起来时起来、去做该做的活动。不一定是按照制式的,几点到几点坐禅、立禅…等等。我发现制式的方式,对我个人而言并不是十分有用。反而是比较喜欢评估,现在的身体需要的是什么。而在内在的用功上,则是绵密的。我观察到台湾或大陆的同修,欠缺的是运动方面的活动。一般十日禅的规划方式,大部分时候都是静态的,对血气的循环并不是很有帮助。
一般人把佛经讲的「精进」、「正勤」想象成在禅堂里面,几点到几点你是坐在那里,你比人家坐得更久,这样就叫做精进。实际上,那跟精进不见得有直接的关连。「精进」是指:平常我们在架构快乐、安适感,学习离苦、觉察苦、觉察行为,所使用的力道是不是绵绵密密;是不是尽量不被放逸感,那种轻忽、松懈的心所打乱。意思是一天之中,可以躺在床上好几个小时,或者自由自在一下做这、一下做那,看你当下的需要,可是内心都处在很用功的状况。
只要能够掌握到这些色界禅的技巧,很容易会法喜充满,并且感觉到很想要继续修行的动力。因为你立刻得到的回馈就是更大的安适感,内心更精密地觉察到它制造痛苦的活动方式,然后把它纠正过来。处在这种强大动机的状况之下,不管是行、住、坐、卧,都会很有帮助。
我们师承的「泰国森林传承」不特别强调十日禅。像阿姜曼、阿姜李、阿姜放、阿姜杰夫,很少有办过十日禅或闭关的活动。我问起阿姜杰夫为甚么如此,他说他不喜欢作人家禅修的babysitter(保母)。连几点时该用功这种事也要制式化,只会让学生失去自主和自我纪律。如果到这些老师的禅林去用功,一天当中的早、晚,差不多有2个小时的集体静坐。除此之外,其他时间都是自己判断:什么时候该安静、该活动、该停止下来。当你感觉有动能时,就可以进入到很深的禅定。有的时候你觉得这不是目前心所需要的,你也能够在活动的状况中,继续地用功。
我觉得这种开放式的禅修,可能可以更紧密地跟生活融入在一起。
---------
慈经《经集·1·8》
朱倍贤 中译及注解,2017年1月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网址: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206.html
为了达至至高宁静,
娴熟善法的行者
当行如是:
能干、正直——无谄曲虚伪地质直;
易受教、【注:巴利原文作suvaco——行为容易调正的、从善如流的。】调柔、不骄慢;
知足、易养、
少事少务、简朴生活;
善摄诸根而恬静、
睿智干练、谨慎为事;
离虚夸、不贪求徒众或供养。
智者会指责的任何微小罪过,
坚持不做。
如此思惟:
愿一切众生住于快乐、平安中,
心内得安适。【注:佛法中的「慈」不是后世佛教所说的「布施任何种的快乐给众生」,也不是期盼众生的快乐须仰赖他人的救度和布施。原始佛法中的「慈」是希望包括自己的众生都能在自心中、依靠自力开发高品质快乐。所以原文的此处特作「内在」的安适,原文的下一段落特别强调「心内得安适」所须要各自付出的努力。详见「慈悲不是利他主义」一文。】
所有型类众生,无有例外:
强壮、孱弱的;
大、中、小体型的;
微妙、卑劣形色的;【注:一般的中译作「粗、细」,然而这是佛教术语中「美、丑」的说法。】
可观见、不可观见的;
位于远处、就在近处的;
已出生、将投生的——
愿一切众生
心内得安适。
愿人们不欺骗、谋害彼此;
无论何处,
不鄙视轻侮任何人。
不因怒意、怨憎,
而希冀他人受苦。【注:此段说明「心内得安适」所须要各自付出的努力。因为这样的努力才能获得内在的、可靠的安适。原始佛法是不会提倡「满足众生愿求」、「以服侍众生为最高使命」的,也不希望众生是因菩萨的布施、或依靠救世者才得安适。】
如同慈母
以身命照护独子,
同样地,应如是善护
对所有众生的
无量之心。【注:此段经文普遍地被后世佛教误解、错误引介。原文说的是,修行者应以身命照护自己的慈心,而不是以身命照护所有众生。原始佛法从不教导修行人去作一切众生的保姆,而是教导我们各自为自身的快乐和平安负责、为自心远离恶法负责。】
长养「含遍世界之慈意」——
上下周遭,
无隔阂障碍、
不抱敌意、不存怨怼。
行住坐卧,
清醒时分,
确立此念住。
此即「当下当处
心住于梵界天神的境界」。
不驻执于「见」,
而是具备品德与洞知智慧;【注:「见」指的是本体论上的见解。相对于本体论,「洞知智慧」指的是行为层次上的「知苦断苦」。】
抛却了对感官欲乐的渴贪,
他不再入胎。【注:中译版本中多有将此译作「他不再轮回」。实际上,此处描述的是「不还果/三果」的成就——抛却了对感官欲乐的渴贪,所以不再「欲界」母胎中受生,而是向「梵界」中纯为圣者的「净居天」转生,因而被称为「不还[人间、欲界的圣]果」。原始佛经中,「慈」等「无量心」导向「出世间解脱道」,多是与「不还果/三果」有关联。例如,《增支部10.208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