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8日星期四

朱倍贤:离欲寻 -3

朱倍贤:离欲寻

(2016221)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47.html

【问答】

问:守护六根的守护、收摄跟压抑之间的差异在哪里?

答:第一、「守护」与「离欲寻」之后,立即得到的回馈,就是「轻松、清新、减压、自由」。若是有压抑的成分在里面,立即得到的感觉就是:矛盾、抵触、不舒服,是两个力量在争斗着。一个力量说:我要、我要;另一个力量说:我不准你要!我不准你要!一个力量说:可是我很想要、我很想要!另外一个力量却说:不管怎样,你就是不可以要。两股力量互相交争,只会增加热恼。佛法中的「离」,是因为心随顺了「减压」、「少苦」,而不是来自教条主义或卫道主义。

第二、佛经里对于「守护六根」的定义:当我们把注意力放在不妥当的对象时,会产生五盖。要学习不去分心注意这些会滋生五盖和「漏」的对象,或者改变跟这些对象互动的方式。没有「守护」时的状况,那个新进来的乐受在记忆里,烙印下深的磨痕,这个磨痕会造成你以后一个新的推逼的力量,去主宰你,变成一个没有消化干净的驱使力。那种驱使力,使得心又多了一分焦躁、担忧、负担的可能性。

换个角度来讲,在吃这个东西时,如果没有好好地消化它,用粗俗的话讲,就像是粪便卡在心里。它卡在肚子里消化不良,你的肚子就会胀胀的、沉沉的。心也是如此。如果过去所经验到的舒适感、不舒适感、中性的感觉,没有好好去消化它,这些东西都会变成我们业识的一部分。它会操弄、主宰我们接下来对于什么东西有渴求的状态。

从一个角度讲,「轮回」就是一种业识的展现,就是我们的心对于过去所经验到的感觉,不能释怀、存有饥渴感。对于过去所经验到的不舒服感,还在害怕、逃避、不能释怀。这些力量推逼着我们的心,要再去经营、追逐某一种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光是能够看透欲贪盖,在欲贪盖上面有很大程度的解脱,就能够大大地帮助你看清楚轮回的力量来自于哪里〈然而,除了「欲爱」,轮回的驱使力还有「有爱」和「无有爱」〉。

也就是说,光是学会初禅、色界禅,你不用再去刻意区分禅定是世间法或是出世间法,只要你修的是「三依一向」,以「四圣谛」的角度,就算你只是在修禅那、修初禅,你的心意都是跟出世间法相应的

 

问:我吃东西的时候,如果发现我越吃越快,或越吃越大口,我察觉它带来的苦迫感、焦虑感,然后适时地调整,这也是正确的练习方式吗?

答:理论上来讲是如此,可是在实践上就要自己去判定:这里面有多少是压抑,有多少是要强迫或说服自己。要去看到用什么样的取角,心才是欣然地,很甘愿地往更轻松和离开欲贪的方向去。

如果是刚刚讲的动作里,你隐隐约约有觉得要压制那个快乐,不是在控制你的欲贪,而是在控制承受快乐的程度,那么就会有压抑的成分在里面。压抑的直接后果,会衍生出新的饥渴感。人会因为压抑,没有以善巧的方式消化、释怀、进化、升华饥渴感,会变成以后对这个业识无法释怀。

在《增支部 5.200经》提到:要修学「离欲寻」,一个成功的关键,在于你在面对「离欲寻」的时候,心有没有对于那种减压、离缚的状态感到踊跃、开心,觉得这个是对的。对这样的状态产生出随顺、认同,心在里面得到释放;有没有对于这样的导向有信心,产生欢欣鼓舞的感觉来。提醒自己这是对的,感觉上这也是对的。能不能在放下欲贪时,看到因为欲贪而带来的煎熬感、焦虑感、戏论、迷想被放下,你从中超脱出来。能看到这个,是成功的关键。

 

问:以「禅那」的心理状况,我的心没有往前的冲动,也不会去追忆过去,在当下保持某个程度的饱足感。若以这个为基准,当心如果有往前冲的焦渴感产生时,要懂得回到当下去体验当下的满足感。比如说在吃东西,就是在享受。当我的心有个力量在往前冲的时候,就要去体验那个东西所带给我的胶着感,回到我体验当下的饱足感。

答:这是一个取角,能够看到心趋避的力量造成的动荡不安、胶着,而跟它相对的是,当心是安住的,不是被饥渴感推逼的状况,是在释放和简单之中得到满足。你如果知道如何去面对眼前的这个简单,去培养对于简单的敏感度的话,这里面的滋味是可以深化、被提升的。不是像一般人讲的:我现在什么都不要了,变得空洞没有乐趣。

 

问:所以说,某个程度要有「禅那」的基础吗?有时候,吃到好吃的,可以回到绵密的触,再更深化。

答:是。讲到这里,正好可以大概提一下关于「受」的部分。简单说,我们要修离欲寻,有个非常重要的层面,就是你有没有办法有很简单、很快速地找到更高等的替代欲乐的食物。平常要练习,让呼吸、身体、所采用的技巧、或者某种内在的能量,轻易达到统合。只要心一跟呼吸合一,一跟身体亲近,跟十六胜行里某一种胜行结合,或跟某一种正面能量(包括平舍的力量)结合;在那一瞬间,你的身心很明显地被非常浓厚、可靠的安适感所包围。如果能如此的话,那么,就可以很容易做到「离欲寻」了。

要修「离欲寻」,只要想到、有正念,随时随地可练习。日常生活的功夫,正念所忆持的内容,可以就是保持身心当下的饱足感、丰足感和知足感。你光是保持丰足感,这里面就有正知正念和正勤了。一定要有正念,才会一直记得想要保持这样的丰足感,因为身体内在只要被饥渴感所侵袭,只要哪个地方没有喜、乐、或平舍滋润它,色界的保护网就会有漏洞身体只要感到饥渴、内心只要感到匮乏的,心几乎是马上就去对欲乐攀缘。所以,一定要有正念。

一定要有正知,才会知道你的丰足感是不是全身都被滋养着,还是哪一个部分没有滋养到。有正知,才会知道现在补给你身心的方法和技巧,如何更省力、更有效率,如何带来更均匀的安适感和富足的丰足感。这都是要透过正知,才能调整、观察。

这里面一定要有正勤,所以才能够绵绵不绝地,常常都是承载着这样的能量,做这样的功夫。然后一整天,你都是活在:心是如此安适,吃得那么饱,根本不必去贪路边的野草。

 

问:我举吃花生的例子。好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吃花生时想一口接一口地吃下去。我曾经做过试验,吃完一颗,要再吃下一颗下去的心理的冲动,我观照的是,看见一直想吃第二颗的冲动时,就是欲贪的展现,是不是?

答:其实这个东西是很细腻的,不需要有一个决断的答案,说这是欲贪或不是欲贪,而是可以把它当成是持续在探索的话题。例如:这个算是吗?你刚刚所形容的是比较细腻的东西。一般,佛陀明显地在批评的欲贪,是指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在吃花生了,可是心里面一直在盘算着,因为吃不到花生而坐立不安,一直在追恋着那个记忆,这是比较粗糙的。这在经典里面,很明显地就叫做欲贪。欲贪跟没有化解的记忆有关连。可是,你讲到的是,吃东西的时候,你有一个momentum,接续着吃,说不定是有,可是它说不定是知道我们这一餐还没有吃饱,我们要继续吃,在吃这颗到下一颗之间,它的焦躁感并没有那么大。你唯一要调的是,能不能不要那么急,不要那么狼吞虎咽,是否能够更加正知正念地吃。你不一定讲说一颗接一颗地吃是欲贪,所以不能再吃下一颗了。

 

问:在这个情况之下,我曾经试验过:当我想要接续下去吃的时候,我就停下来,我发现有一种饥渴感,这就很明确地检验出来,对那种需要强烈的程度。可是,我再换另一个角度去观照,当我一直吃花生的时候,可能会造成负面的情况,比如说因为吃太多,高普林会产生酸痛、囤积的问题。想到这一点,那个想要吃的欲望就减弱很多,甚至不想吃了。

答:你刚所讲的那个情形「吃东西吃到一半停下来,看到所谓的饥渴感」,有时候,也不一定用饥渴感来形容它,而是说你肚子还饿,因为饿而产生出来的苦受,继续吃的话可降低那个苦受。我现在讲的,并不是说就一定是这个样子。我的意思是:我们修行的时候,不一定要全然去否定,那种实际上对于自他的危害是微乎其微的受用。佛陀所讲的要出离的,最主要是那些会破坏我们安宁的部分。你可以看一看你现在吃东西的方法,吃了花生还要再吃,在还要再吃里面,能不能够进行着四念住,能不能够感觉到内心还是有平衡感和安适感。你没有因为那个饥渴、营造、追逐、狼吞虎咽,使得你的安适感被破坏了。所以,这是你必须要一直去反思、去计量、去探索的。

 

问:刚有提到那个强盗的问题,听起来好像有点矛盾,可是我的解读是:你得到快乐的手腕、方式是对或错先把它隔开,纯粹以一个人性的角度来看的话,想要取得快乐、安适,是人性最基本的需求。可能那部佛经强调的是这一点。如果不把取得的手腕方式隔开的话,好像任何得到快乐的方法都能够被允许,包括负面的?

答:当然这是一种诠释的方法,因为毕竟这世间上有某一种人,连自己的快乐都不顾,甚至是自我摧残的。他所做的事情,几乎是完全用动物性的反应在做,甚至不懂得为自己去经营快乐。佛经里面有很多的故事内容,我们读到的是书面的文字,可是古代是用口头传诵的。所以,口头传诵有很多抑扬顿挫,表达出哪一些佛经的内容是在表达幽默,是在讽刺的。这个经文,读起来好像是在讽刺、在表达幽默感。它的深意就是说:实际上,快乐本身并没有错,我们受用愉悦感的本身没有错。甚至更进一步地讲,我们为什么要修行,为什么要追求涅盘,因为我们相信涅盘是最高的快乐

 

问:有时碰到因为贪欲所生起的焦恼,是否因为我们对「禅那」的培养和开展还不够稳定,无法让我们的心能够安住,所以贪欲生起焦恼的机会就会比较多。在生起的时候,没有办法立刻把它转换到用「禅那」的快乐来取代。

答:这是互为因果的,也就是说:我们对于「禅那」的快乐和安适越熟练,就越能够看清楚欲贪的过患,越轻易地能够放下它。同时,如果我们能够越熟练于看到欲贪的过患,然后刻意去发展、去品味离开欲贪的轻松感,这也会帮助我们在「禅那」上面的成就。一般人在讨论修行的问题时,常常一直回归的假设,就是:我修行还不够好,等到我修行好的时候,我才来等的。有时,这并不是一个很有用的想法。甚至有时,我们会想:现在因为「禅那」还修不好,我还没有修到很熟练,所以只能等到我禅修熟练的时候,才再来做什么

其实,更有用处的想法是:我现在不管在什么阶段,我立刻可以做的就是~原来,离开欲贪的快乐是那么地唾手可得,它不一定是我们想象中那么高深、深细的快乐。虽然它有可能发展为深细的快乐,可是在发展的过程里,光是学会分别「我的心刚刚在焦虑,我现在不再那么那么焦虑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由衷地去品味焦虑降低的轻松感的滋味,你已经是在发展「禅那」了。发展「禅那」并不是要有多高深的定、一天要入定几个小时、心要多么地不可撼动,你才是在修「禅那」。「禅那」是你在日常生活中,能不能够在一个呼吸之间,一个吸气、一个呼气里面,马上有恬淡、淡薄的滋味。虽然它就像是喝茶一样,很淡薄,不见得是什么,可是你却在由衷地品味它、享受它。

就像是我有朋友刚来到美国玩时,我们带他到海边散步、做瑜珈术,他看到海边有一大堆人赤身裸体地躺在阳伞下面,可以一个下午都躺在沙滩上。冬天南加州的阳光很暖,有时浪潮非常大,浪潮上面还有冲浪的人。这些从台湾刚来的朋友,说:「怎么可以在海滩上耗那么多的时间?」可是,美国人对海滩直接联想到的,就是放假、自我放逐、跟上班工作的世界隔绝。所以他们到海滩,联想到的就是:我现在把尘嚣、工作的忧恼,都抛到九霄云外,现在就是由衷地享受什么事都不用做,只是蓝天白云的滋味。这个滋味不是你马上就可以品味的,而是从很年轻时开始工作,人家就一直告知你:去到海滩就是不用工作、不用烦恼。

我们可以从非常平凡、平常的地方来下手。日常生活中,能不能去品味三秒钟的轻松感,去品味心刚刚拨开焦虑,然后紧密地伴随着呼吸,那一瞬间放下负担的滋味。它可能只是一点点,可是你一直在培养对这种滋味的敏感度的提升。吸气的时候有振奋心神的清新感,你在修行的时候,就要去看这个清新感还能够升华到什么程度,还能够多由衷地去品味它。就是在更由衷之中,定力产生了。定力不是因为你盯着鼻尖,越来越专心而产生,而是来自于你能不能越来越由衷地品味。同样地,吐气的时候,有缓和、放松、安抚心神的效应。你能不能够继续修学,不断去升华安抚心神的滋味。每一次吐气,更由衷地品味它。不管你现在的阶段在哪里,就是甘心地、知足地跟这个平凡的滋味相处。

 

问:关于欲贪,我的人生经验常常会有一个疑问,在佛书上看到「身处欲中而不着于欲」,是不是要训练到那种程度就不会有欲贪了?我常常在这两个状态中,找不到一个平衡点。我常想:我到底是要在欲贪的引诱中不为所动,或者是我如果有这种不为所动的力量,根本就不会进入到这种状况了?这两种状态,哪一种是正确的?如何在这两者中找到中道?

答:这只有在自己深思熟虑地简化生活,发现生活变得很简单时,才会相信:原来我们可以不必身处在复杂的欲贪里。对于「身处欲中而不着于欲」这句话,要看你怎么诠释。原始佛经中是找不到这种说法的,因为原始教法除了修心,还教我们谨慎务实地选择我们的环境与交友。以原始佛法慎重的角度来看,「身处欲中而不着于欲」很容易变成将欲贪合理化

实际上,一个修学「离欲寻」、对「禅那」有一定熟悉度的人,是不需要去依赖、让自己处在复杂的欲的世界中。他不会有明显的不良瘾头。像我刚刚讲的:受用正当欲乐,这里的「快乐」指已经是比较单纯、简化、无明显害处的。如果一个修行人,还像「大乘」佛教《维摩结经》里所说,跑到淫窟、赌馆、酒馆里面,这是违背常情的。历史的佛陀,只度化那些身心条件已成熟到堪修解脱道的人,而这种人在那种场合中被撞见的机会微乎极微,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要去这些地方,深入红尘地去「度众生」。

所以,我所看到的例子都是,如果一个人真的是不断往更高质量的快乐前进,他的生活一定是越来越简单,所结交的朋友,一定是越来越重质不重量。甚至他可以很轻易地独处。与朋友间的交往,是与真正有质量的朋友聚在一起,真的是因为法义而结合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