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5日星期六

道法不同

Wen-Ning He


「法师您好,我有一个问题就是依据自己的五蕴身心展开修行,是只需要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专注观察五蕴身心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现象就可以了呢,还是需要配备借助一些宗教界法师经过修行实践总结出来的调身、调息、调心、作意、守窍、导引、吐纳的方法内容和姿势动作呢?」

------------

一、朴实平常才是佛教修行

可以说,在古往今来和古今中外的佛教界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里面,至少有一半数量的男女老少内心里面总是感觉朴实无华的闻思修证方式,好象不是“太保险”或“很可靠”,从而自己主动地寻找追求或被动地选择相信一些看起来教理庞大、典籍众多、法义深奥、系统严谨和修行神秘的“佛教”与“佛法”,这些都是过去的佛教历史上和现在的宗教生活中始终出现不断的正常现象。

如果仔细反思和审视造成这些学佛和修行现象的原因,基本上可以认定是闻思不足

1.对于基本的印度佛教历史闻思不足。例如:调达五事(佛陀时代发生在佛教僧团里面的“佛教素食”的最早起源)、十事非法(造成佛教僧团正式分裂的十件事情)、大天五事(直接贬低阿罗汉智慧和禅定的五个意见)以及最简单的关于西域佛教、蒙藏佛教、南传佛教和汉地佛教的基本历史常识。

2.对于基础的佛法概念义理闻思不足。例如:既不清楚“四圣谛、四念住、五根力、七觉支、八正道、沙门果、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的教理内容,也不理解阿罗汉自述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准确意思。

3.对于常见的佛教修行方法闻思不足。例如:把“念佛”理解为反复不断地念诵某位佛陀或某位菩萨的名号、把“念法”解说为每天唱颂“拿摩妙法莲华经”若干遍、把“朝山、拜山”宣扬为“三步一磕头”或“五步一下跪”看似非常虔诚的民间宗教活动。

由于长期以来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所造成的个人闻思不足,因此纵然是自己今生听闻到了朴实无华和直接有效的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的修学方法,可是在自己内心里面仍然会不时地生起“佛法修行真有这么简单吗?”和“要不要增加一些热身动作和收功意念来作修行配合呢?”

事实上,对于任何人来说,释迦牟尼佛陀教授的佛法只有“难闻”这一个天大的问题,就是自己在今生今世的短暂的“一期生命”的五蕴身心生灭变化不息的旅程之中,是否有机会(有因缘)接触、遇见、听闻和理解佛法的问题。除此之外并不存在所谓的“难修”问题。

因此,如果自己愿意选择依据佛法五蕴理论展开闻思修学实践,那么只要在在当下的日常生活之中,有意识地专注观察五蕴身心的结构功能和变化现象就可以了。只要能够经常提醒自己对于五蕴身心生起持续不断地专注和观察,一般来说并不需要借助任何调身、调息、调心、作意、守窍、导引、吐纳的方法内容和姿势动作。

否则,长期热衷于借助这些方法内容和姿势动作来闻思修学佛法,甚至有可能在“学佛”和“学法”的名义之下,慢慢走向养生保健、治病强身和传统修道文化里面的“黄庭内景”的希冀与执取之中。

 

二、教法传承多有不同

对于一些宗教界的法师们根据自己的修行实践总结出来的各种各样的“调身、调息、调心、作意、守窍、导引、吐纳”的方法内容和姿势动作,佛弟子有缘遇到之后,首先应当给予尊重。如果自己确实是有兴趣,也不妨虚心请教学习和亲自实践体验一番,但是始终都要以佛陀的教导作为自己的闻思修行依据和分析判断标准。

至于一些宗教界的法师们为什么喜欢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肢体动作”和“神功妙法”,我个人认为主要有四个原因:

1.信受奉行的经典著作不同。例如:在某些经典里面就有公开教导、提倡和鼓励修行人要努力做到身体健康、少生或者不生疾病。

2.出家修道的法脉传承不同。例如:自己的师父、师公、师叔、师伯和师兄弟里面,就有擅长某些神功妙法并且功成名就的榜样和例子。

3.对于佛法的认知理解不同。例如:认为“自未得度先度他,菩萨于此初发心”、“佛法应当教导和促进人类的身体健康”、“佛法里面一直都有治病、养生、保健、长寿的传统功夫”等等。

4.吸引和聚拢信众的现实需要。例如:在传统流行的念佛、参禅、诵经、拜忏、超度等活动之外,如果再对外界公开传授一些号称是“佛门正宗大法”的神功妙法,不仅可以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同时也能吸引信众的参加兴趣。

但是根据早期佛法教理,佛教界的出家僧众除了教授和宣扬佛法之外,是不能研究、练习、教授和宣扬任何一种治病的医学、技击的武术和养生的健身功法等等。但是佛教出家僧众可以教授和指导医生、武士和神功大师们闻思修学佛法和亲见亲证“生灭法”。

自己和他人是否能在此生“见法”或“亲见生灭法”,才是佛陀和圣弟子们最关心的事情,而并不是自己和他人的身体是否健康或多病。因为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好,多病也罢,并不影响他对五蕴身心生灭变化现象的专注和观察,也就是说并不影响他“见法”和“亲见生灭法”。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学习佛法多年,心里只是一直向往和期待着能够通过念佛、学佛和练习某种神功妙法从而可以实现不生病、不吃药、身体健康和平安快乐的理想目标,我个人认为他连一百多年前的那位根本不懂佛法教理的鲁迅先生的思想认识水平都没有达到。

公元19044月,在日本东京享受着大清国政府提供的全额官费奖学金留学两年之后,鲁迅在弘文学院获得了“日本语及普通速成科文凭”。此时根据大清国政府的留日学生管理计划,鲁迅应当继续选择东京帝国大学的采矿冶金专业学习深造,因为他本来就是在大清国的矿务铁路学堂毕业之后,再以“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奏奖五品顶戴”的资格拿到的政府官费来到日本东京留学。

可是鲁迅在弘文学院结业之后,却选择了四年制的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医学,据说还成为这所学校有史以来的第一位来自大清国的留学生,甚至仙台医专还主动免除了鲁迅的全部学费。纵然是如此优待,鲁迅也只是读了一年多时间的医学专业课程,就在19063月自己选择退学了。

至于退学的原因,很多人都知道是因为观看一部幻灯片之后,鲁迅的内心深处受到了很大刺激。鲁迅自己对友人许寿裳解释说:「我决计要学文艺了,中国的呆子,坏呆子岂是医学所能治疗的吗?」---许寿裳:《我所认识的鲁迅》,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第7页。

鲁迅自己在文章里面也说过:「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呐喊·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第439页。

对照鲁迅的留学经历和思想转变,我想引申出三个观点作为参考:

1.佛陀教导的闻思修证里面,已经有清晰完整和直接有效的依据“四念住”和“五蕴”理论展开的修行实践方法,并不需要任何人继续增加辅助内容或者进行调整改动。

2.依据“四念住”和“五蕴”理论展开的佛法闻思修学,开始阶段只要在社会日常生活之中随时随地对于五蕴身心生灭变化现象保持专注和持续生起觉察就可以了。展开修行之后,慢慢会随着专注力的集中和觉察力的微细,任何人都可以在今生今世亲见刹那不停地相续变化着的生灭法,从而彻见无常、苦、非我的生死真相(非断、非常、不一、不异),并且顺利断除三结、生起四信和走入法流之中。

3.闻思修证佛法如果不以今生今世的亲见“生灭法”作为目标,那么无论是练习调身、调息和调心的神功妙法,还是学习琴棋书画的文人雅士才艺和梵呗唱颂的宗教特色表演,严格来讲都是属于典型的不务正业。

2020年4月23日星期四

观察五蕴的修行成就

Wen-Ning He

「我按照法师文章里面介绍的观察思惟五蕴的方法试验了几天时间,不知为什么心里突然对于生活有了一种好无聊和无趣的感觉,我不知道这只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个人感觉呢,还是很多人观察思惟五蕴之后都会产生这种感觉呢,好想知道如何避免这种感觉。」

------------

依据早期佛法教理,佛弟子在观察思惟五蕴身心的结构、功能和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现象之后,由于逐渐发觉了今生今世的这“一堆”暂时假名为“自己”或者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的身体和心念(名、色)与生俱来的“无常、苦、非我”的三种特征,不仅会慢慢地生起对于“再生的欲望”的不喜、疲倦和希望能够彻底止息终结等感觉,同时也会对于今生的生命现象和生活状态慢慢地生起不乐、疲惫、无聊和无趣的感觉。这些都是佛弟子在专注和用心闻思修学佛法的过程中,早晚都会出现的正常现象、如法现象和必然现象。

在人类历史上,也有一些宿世善根和智慧特别敏锐的男人和女子,虽然从来没有听闻过佛法,可是自己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生命的枯燥、无奈、无聊和无趣。例如佛教历史上的印度波罗奈城里面的著名富家子耶舍(Yasa),就是在一天夜里看到家里的佣人们熟睡之后出现的各种呓语、磨牙等丑态,于是突然对原来习以为常的享乐生活和生命状态产生了疲倦、无聊、无趣和厌恶的感觉,于是立即离家出走。直到遇见释迦牟尼佛陀,听法之后当下证得须陀洹果。

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佛弟子在专注和用心地闻思修学五蕴的过程中,不仅对于“自己”的五蕴身心刹那不停的生灭变化现象从来没有生起过疲惫感和厌倦感(无聊和无趣),甚至还生起了强烈的“希求长寿和长生的愿望”或者坚定的“渴望在轮回中再次和多次出生的愿望”,那么站在早期佛法教理的立场上,基本上可以认为他对五蕴教法的闻思修学需要重新进行反思和辨析。

佛弟子对于“自己的”五蕴身心刹那不停的生灭变化现象进行持续不断地专注观察,并且随着观察程度地逐渐清晰和细微精密,慢慢认知五蕴身心(生命)时时刻刻迁流不息的生灭变化现象和生死流转过程,从而真正生起对于这种不息的生灭变化现象和不停的生死流转过程的疲惫感、厌倦感和彻底止息这种五蕴身心生灭流转相续(轮回)的决心,这才是早期佛法教授和鼓励的简单直接和朴实无华的教理与法义。

因此严格来说,在闻思修学佛法“五蕴”的过程中,特别是在观察思惟“三十二身分”的过程中,只要能够警惕和避免由于极度厌恶自己的色身而选择以“自杀”或者“请他助杀”的方式主动结束生命现象的发生(在印度佛教历史上的佛陀时代的出家僧团里面,曾经发生过多人和多次的自杀事例),那么对于闻思修学过程中自然出现的这些特有的内心感觉变化,其实是值得称赞和鼓励的走向“离欲”(出离再生的欲望)、走向“解脱”(斩断渴爱执取束缚)的用心闻思表现和如法修学实践。

如果只是担心和忧虑因为专注闻思修学佛法五蕴,从而慢慢地失去了自己原来在日常生活中和社会工作中的那些热情主动的意念决心和努力进取的言语行为,这种担心和忧虑其实只要调整一下自己的闻思修学时间安排和长度,就可以有效避免和保持平衡。

因为如果自己今生的各种因缘只是选择以一位在家佛弟子的身份在红尘世间里面闻思修学佛法,那么在平时用心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结构、功能和生灭变化相续流转过程的时候,第一不必完全模仿佛教界的出家僧众的“全日制”闻思修学方式,因为还要主动承担起社会生活之中和家庭生活里面的各种各样的责任与义务。第二可以安排在每天或每周的几个固定时间段里面闻思观察五蕴身心的生灭变化,从而一边在日常生活之中逐渐养成自觉修行的规律习惯,一边慢慢积累将来在“几个月之后”或者“几年之后”可以短期或长期的“全日制”方式闻思修学佛法的善根、福德和因缘。

 

「法师好,作为一位出家佛子,我想知道如果依据佛法五蕴理论展开自己的闻思修学,今生能够得到哪些成就呢,希望法师给予详细解说。」

-----------

简单来说,任何一位出家或在家的佛弟子选择和依据五蕴理论展开自己的闻思修学,只要佛法教理义解正确、修行实践方法正确和闻思修证的目标方向不出大的差错,那么完全可以在今生今世“离尘脱垢,得法眼净”、“亲见无常、苦、非我(无我)”、“断除三结,走入法流,证须陀洹果”,甚至是在今生今世证得佛教沙门四果里面的阿罗汉果。

如果详细来说,任何一位出家和在家的佛弟子在专注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刹那生灭变化现象和生死相续流转过程之时,只要能够清晰地发现(亲见)色蕴、受蕴、想蕴、行蕴和识蕴(五蕴、五阴)只是一堆或五类因缘和合的暂时存在现象(假名安立)和持续不停不息的生灭变化现象,其中根本没有任何一个或一种“我”的存在,那么这个认识(知见、见地)就是《般若心经》里面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也是《八大人觉经》里面说的“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任何一位出家和在家的佛弟子,只要能够通过对于“自己的”五蕴身心的刹那不停的生灭变化现象展开专注观察并且亲见“五蕴皆空”和“五阴无我”的事实真相,那么同时就已经破除了与生俱来的和根深蒂固的两种“身见”:

1.常见:执着五蕴身心里面有一个永恒不变的、不灭的、可以从这一个五蕴身心里面移居到下一个五蕴身心里面的不死的灵魂。

2.断见:认为“自己的”五蕴身心生命只有今生今世的这一次,这一次的五蕴身心生命死亡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所谓“人死如灯灭,一了百了”。

任何一位出家和在家的佛弟子亲见“五蕴皆空”和“五阴无我”的事实真相之后,自然对于相似佛法和民间宗教里面宣扬、教授和提倡的名目繁多和花样百出的所谓修行禁忌、团体戒律、唱颂仪轨和祖师规矩等等,立即生起能够鉴别和判断“真假、是非、正邪、对错”的能力(正见、择法觉支),从此迅速走出和彻底远离各种各样的“戒禁取见”束缚之中。

任何一位出家和在家的佛弟子,亲见“五蕴皆空”和“五阴无我”的事实真相之后,他也同时对于佛陀、正法、僧伽和圣者所珍惜和赞叹的戒律,生起了坚定的、不退转、不动摇和不毁坏的清净信心,这就是佛经里面常说的“佛净信、法净信、僧净信、戒净信”的“四不坏信”。

佛弟子仅仅是用心闻思观察“自己的”五蕴身心结构、功能和生灭变化过程就能亲见“五蕴皆空”和“五阴无我”的事实真相,并且能够直接破除根深蒂固的“身见”、迅速走出花样繁多的“戒禁取见”和自然生起“四不坏信”的“断疑”信心,从而顺利地走入以沙门四果作为阶段性标志的清净法流之中,这些就是依据佛法五蕴理论展开自己的闻思修学之后,今生今世所能够得到的根本不需要向任何外界的神灵进行祈祷、赞颂和祈求的真实修行成就

2020年4月21日星期二

未知生,焉知死

Wen-Ning He

「仔细拜读法师写的五蕴文章之后,我感觉到您已经通过文字透露出一种人类可以知道自己生死的观点,我想这可能是您信仰佛法的原因,但是对于我来说,死亡本身和死后的世界一直都是非常神秘莫测的事情,如果说人类能够清楚知道自己的生死,我还是无法接受,因为孔子也曾经说过“未知生,焉知死”这一观点,因此想请法师仔细谈谈人类的生死能够被自己知道的理由和证据。」

-----------

一、生死能够被人类清楚知道的理由

对于暂时还没有足够的“善根、福德”和“因缘”接触、遇见和听闻到珍贵稀有的佛法的人们来说,无论是自己的五蕴身心刹那生死流转现象,还是他人的五蕴身心生死轮回相续现象,其实都是绝大多数的个人的有限知识和智慧无法觉察的神秘莫测现象和无力止息(终结)的尴尬事实存在。

但是,对于已经通过“闻思”方式系统地认知和仔细地观察过自己的五蕴身心变化状态与生灭相续流转现象的佛弟子来说,自己的五蕴身心和他人的五蕴身心刹那不断地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生死(生灭)现象,其实只有清醒专注觉察和作意执取造业的区别。除此之外,无论是古今中外人士的五蕴身心的结构组成,还是男女老少的五蕴身心刹那生灭的相续变化功能,都没有任何的不同。

按照佛法理论,任何一位人间众生都不是只有从今生出生开始,到今世死亡结束的这“一期生命”才是生死,而是前生(前世、过去世,如果一直向前追溯就会发现“前前无始”,根本没有一个最初的开始)的五蕴身心的“渴爱、执取”直接引生出今生今世的五蕴身心生命。如果今生今世的五蕴身心生命继续不断地“渴爱、执取”,又会直接引生出来生(后世、未来世,由于相续流转不息而出现的“后后无终”,没有最后的结束)的连续不断地新的五蕴身心生命。

与此同时,由于人类之中的绝大多数人们都是长期沉溺于本能反应和执取之中,从而只能发现和觉察到时间持续长度相对来说比较长一些、慢一些和粗重一些的生死(生灭)现象,但是并没有足够的智慧和稳定清晰的心念(经过训练之后逐渐生起的专注力、觉察力)发现和看见自己和他人的这个“前前无始、后后无终、如环无端、流转不息”的五蕴身心生命,时时刻刻都处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和生死相续之中。

在古往今来的人间社会生活里面,永远都是只有极少数的出家和在家的佛弟子,由于自己多生累世的善根、福德和因缘逐渐成熟与具足之后,才能够听闻、思惟和观察佛法里面的五蕴教理,然后再从人类的“一期生命”的粗浅生死现象里面,慢慢过度到稳定地专注和清晰地觉察自己的五蕴身心里面刹那不停的生灭变化和生死相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任何一位“闻思修学”佛法的佛弟子,如果暂时还没有清晰地意识到佛法里面教授和宣扬的“生死”,其实主要是指自己和他人的五蕴身心里面的“受想行识”的心念刹那迅速变化和相续流转不息的“生灭”或“生死”现象,那么基本上可以说这位佛弟子不仅没有最基础的佛法教理知识的“闻思”功夫,甚至还有可能是从来没有走出民间宗教信仰里面的祈祷、祈求、祈福和希冀得到某些外力保佑的“神教”区域。

对于人类之中的任何一位男女老少来说,佛法的修学实践不仅没有想像中的神秘神奇和复杂困难,甚至还具有非常直接、极其容易和如此简单的特点。但是在自己短暂和有限的“一期生命”之中,能否遇见、听闻和思惟到朴实无华的佛法,仍然需要成熟的善根、福德和因缘,因为“佛法难闻”,不是“难修”。

 

二、生死已经被人类彻底觉察的证据

由于古今中外的人间众生的五蕴身心结构和功能,都是完全一样的事实存在现象,因此只要在人类历史上能够找到一位或多位成功地觉察和止息了自己的五蕴身心刹那变化和相续流转不息的修道人,以及他们通过自己的生命实践所留下来的可以被后人直接借鉴和反复检验的闻思修证内容,其实就可以作为生死已经被人类彻底觉察和止息结束的真实事例与有效证据。

在佛教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陀时代里面,仅仅是追随佛陀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众里面,就至少出现过1250位成功地觉察和止息了五蕴身心生死流转相续的佛弟子。特别有趣的是,几乎所有的这些“了却生死大事”的出家圣众都不约而同地自信地说出:“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自知)不受后有。”

如果从佛陀时代的一个个真实不虚的修道人的具体事例来作观察,可以发现佛陀实践过的和教授给弟子们的“了生死”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具体修行方法,其实并不是很多人想像的那样深奥复杂和特别困难。例如:仅仅是专注和安静地观察五蕴身心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刹那生灭变化和相续流转现象,就已经能够在今生今世亲见佛法里面最重要的“无常、苦、无我”这三种实相了。

如果用佛学专业术语来说,任何人(不限国籍、民族、种族、年龄、性别、学历、学位、职业、贫富和宗教信仰等等)只要能够亲见“无常、苦、无我”这三种实相,就是已经亲见“因缘法”和“生灭法”的“见法者”。

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们,哪怕是官至国王大臣之职、高居世界富豪之列、稳坐学界泰斗之位和耆宿高寿古稀之年,都未必能够亲见佛陀教导的具有“无常、苦、无我”三种特点的“因缘法”和“生灭法”。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于一日,而能得见之。”

“见法即见佛”。

谁能即此五蕴身心亲见“因缘法”和“生灭法”,谁就能够“得法眼净”和走入“八正道”解脱法流之中。

 

三、孔子是以反问方式启发弟子

孔子针对弟子提问作出的回答“未知生,焉知死?”在《论语·先进》里面的原文记载如下: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从以上这段师生之间的对话内容,可以明显看出三点事实:

1.孔子并没有否认“鬼”的存在。只是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用心思考如何更好地“事人”,远远要比用心思考如何“事鬼”更为重要。

2.孔子并非不知道“死”,或者说从来没有用心观察和思考过“死”。只是针对特定的自己比较熟悉的某位学生突然提出的关于“死”的问题,可能认为不宜采用直接回答这种“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而是应当以反问的方式,启发学生自己先进行一段时间地认真思考。如果学生经过用心思考之后,还是困惑茫然终无所知,孔子作为老师才会再次或多次地给予启发教导和开示指导。

3.孔子并没有否认人类有智慧和能力“知生”和“知死”。只是孔子认为要想真正地“知死”,必须要能够先做到清醒地“知生”。如果一个人对“生”都从来没有清醒地观察过和思考过,他就不会知道或者说不可能清晰地知道“死”的具体出现时间、“死”的发生变化过程和“死”的去处归宿方向。

因此在《论语·先进》里面记载着的这段孔子和弟子之间发生过的著名师生对话内容,其实可以视为一种启发式教学和反问式回答。如果非要低估学生的智慧观察能力和限定学生的个人思考深度,那么采用直接回答问题的方式就简单容易多了。

例如: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孔子说:“你这个上课经常迟到,听讲心不在焉,喜欢炫耀武力和做事不务正业的家伙,为什么人间社会里面的很多能够直接影响到百姓衣食住行的政策法令和间接影响到学问道德礼乐传承的最重要的大事情,你不去关心关注思考和尽心尽力做好,现在却偏偏关心思考巫师和宗教人士的那些如何祭祀上供、如何唱念赞颂和如何服侍鬼神的事情,你这小子作为我的学生,真是太让我感到悲哀和失望了。”)

曰:“敢问死。”

(季路挨训之后,好象停止了奔跑速度,但是还在走向未来的旅途之中。)

曰:“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说:“我就纳闷了,我怎么会教育出像你这样的一个知识有限、智慧浅薄和觉察粗糙的学生呢?现在看来,你这个傻小子,甚至连“学生”这一个词和两个字的概念、定义和内容都还没有理解清楚呀!否则,我一向教育你们的都是“学生”,学习观察思考在社会生活和日常生活之中的自己的心灵价值取向和生命状态选择,可是你又怎么会想到“问死”和“学死”了呢?现在你给我仔细地听清楚了,如果你能把自己今生今世的这个“身体、发肤、生命”的结构、功能和变化过程都给观察清楚明白了,你这个傻小子自然就会看到和知道“死”和“死后”的那些事情了。”)

2020年4月19日星期日

照见五蕴皆空

Wen-Ning He


「偶然读到法师谈五蕴和行的两篇文章,内心感觉欢喜之余,也想作更深一步理解,希望法师可以开示一下如果按照早期佛法知识内容,要如何依五蕴展开闻思修行?还有早期佛法里面的五蕴修行境界和心经里面的照见五蕴皆空,两者是不是一回事情?」

----------

一、按照早期佛法知识,要如何依五蕴展开闻思修行?

个人认为要想根据早期佛法里面的“五蕴”理论知识展开闻思修行,仍然需要具备如下几个基本条件:

首先,自己要有一些最基础的印度佛教历史知识,至少要能清晰地知道悉达多太子出家修道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自己和他人生命中已经出现的和不可避免的生、老、病、死的紧密束缚,而不是以出家沙门的身份过着一种琴棋书画梵呗唱诵的传统文人雅士生活和民间宗教信仰生活。

其次,自己要知道佛教在历史上的不同时空里面的流转演变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修行理论、思想观念和实践方法,甚至还融摄了很多并非是佛陀亲自教导和传授的来自于其它宗教和民间信仰里面的修道方法。例如:火供、念咒、祈祷、祈求、苦行等等。

最后,自己对于早期佛法里面佛陀亲自教导和传授下来的朴实无华的“五蕴”教理和实践方法,能够生起正知正见和坚定修行信心,从而按照“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如理思惟、法次法向”的顺序展开闻思修证。

依“五蕴”展开的闻思修行顺序如下:

1.从自己的粗重“色蕴”开始专注和觉察。因为“色身”或“色蕴”相对于“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来说,已经是自己的五蕴身心里面最容易观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佛教里面的一位“修道人”对于自己的“色身”或“色蕴”都不会观察,或者是不能观察和不愿观察,那么对于“五蕴”里面的生灭变化速度更快和更迅速的“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就更不容易发现和观察了。

2.训练自己对于呼吸(出入息)的专注和觉察。看似平淡无奇和人人都会的呼吸出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也是很少有人能够对其生起持续不断地专注和觉察。

3.训练自己对于行住坐卧姿势和肢体动作变化的专注和觉察。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之中有很多人都是走路时想着其它事情、吃饭时想着其它事情、沐浴时想着其它事情,很少有人能够主动地训练自己在走路、吃饭和沐浴时生起专注和觉察。也正是由于长期不能生起专注和觉察,最后就在不知不觉之中把一生的时间都虚度了。

4.训练自己对于“三十二身分”的专注和觉察。在日常生活之中,我曾经听说有很多人每天可以用几个小时清洁身体、保养肌肤和装扮自己,但是却很少听说过有谁每天拿出一个小时专注思惟和用心观察自己的“三十二身分”。佛弟子如果能够经常思惟观察自己的“三十二身分”,不仅可以迅速地减轻内心里面的很多贪婪欲念和愚痴执取,甚至还能亲自感受到粗浅的“离欲”之后的清凉自在和现法乐住。

5.训练自己对于“地、水、火、风”四大的专注和觉察,亲见“无常、苦、非我”的生灭变化和相续流转。

6.训练自己对于“受、想、行、识”的专注和觉察,亲见“无常、苦、非我”的生灭变化和相续不断。

 

二、早期佛法里面的“五蕴”修行境界,和《心经》里面的“照见五蕴皆空”,两者是不是一回事情?

在辨析“五蕴”修行境界和“照见五蕴皆空”是不是一回事情之前,需要对各自的概念、定义和语境作出详细说明,否则无法直接予以肯定说“是”或者否定说“不同”。

按照早期佛法里面的“五蕴”教理展开闻思修证的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一般来说首先觉察到的是“色蕴无常、非我”或“无我”。因为自己的这个“色蕴”或“色身”经过专注观察之后发现,其实只是一个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的生灭不息的因缘暂时聚合的相续流转状态,在这个“色蕴”或“色身”里面根本找不到任何一个永恒不变的“我”存在。

由于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和相续流转动态,不仅直接导致了现在的这个“色蕴”或“色身”已经不完全是过去的那个“色蕴”或“色身”的全部延续,甚至还决定了未来的这个“色蕴”或“色身”也必定不完全是现在的这个“色蕴”或“色身”的复制与翻版,而是呈现出“不一、不异”的生灭变化状态和相续流转过程。例如:一位婴儿经过成长发育为一位少年,现在的这位少年并不完全是过去的那位婴儿,但是也并非和过去的那位婴儿没有任何关系。因此在佛教里面无论是“轮回说”、“三生说”、“三世说”还是“因果报应说”,基本上都是遵循着“不一、不异、非常、非断”的教理和法义进行阐释。

通过闻思修学“五蕴”能够迅速地发现和觉察到这些事实真相,从而清晰地知道不仅自己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这个“色蕴”或“色身”只是一系列因缘和合下的相续不断地生灭变化流转动态,甚至就是自己的“受、想、行、识”四蕴也是与此类似的更加迅速地生灭变化不断和相续流转不息的动态。由于这种动态的生灭变化和相续流转已经具备了“无常、苦、非我、无我”的特点,“无常故苦”和“无我故空”,因此在《心经》里面就直接采用“照见五蕴皆空”来作描述。佛弟子若能亲见或“照见五蕴皆空”,自然就能顺利地“度一切苦厄。”

因此在早期佛法里面依据“五蕴”教理展开闻思修证的佛弟子,只要自己的教理知识正确、佛法知见准确和修道方向没有出现偏差,那么基本上可以肯定地说随着自己的修行“功夫”不断专注和逐渐深入,行者本人必定会亲见和亲证“五蕴无常”、“五蕴非我”、“五蕴皆空”的《八大人觉经》和《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里面描述的相同事实或相似境界。

但是相对来说,如果只是以自学的方式,单纯地依据言简意赅的《心经》内容进行修证和“照见五蕴皆空”,实际上要比依据早期佛法的“五蕴”理论在善知识的指导之下闻思修证之后,自己亲见“色、受、想、行、识”五蕴的“无常、苦、非我、无我、皆空”要困难一些。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