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3日星期五

修行最重是闻思

 

Wen-Ning He

有两对恩爱夫妻同道伴侣从山西结伴来到淮海大地古彭城中约我相聚饮茶并询问佛法止观修行和道家性命玄功。虽然是太原同学介绍专程而来,可是我并没有任何佛法止观修行成就和道家性命玄功修炼成果,因此只能一边劝说四位善男信女努力闻思教理法义,一边东拉西扯举出几个事例反复说明“闻思、明理”在佛法修行和道法修炼之中的无上重要作用。

没有想到四人回家之后,第二天就把东拉西扯的初冬絮语整理成万余文字发给我过目。内心感动之余,我选择其中几段并把啰嗦和重复的口语简化成书面语文分享给大家权且当作茶余饭后的漱口温水。

 

只有虔诚信仰,没有闻思功夫,纵然是有很多真实的宗教感应现象出现或者奇异经历,其实仍然还是一个普通凡夫,因为教理不懂,法义不明,知见未正,路径不清,根本不能辨别邪正,只是凭着信心虔诚修行。

以佛法为例,其实很多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最容易陷入迷宫之中长期无法走出来的,几乎都是那些最基础的教理法义和修行实践。例如,把“念佛”理解成执持某位佛陀的名号,每天早晚反复不断地念诵,甚至是想方设法地变着花样地念佛。实际上,根据经典和论著记载,念佛是自己用心忆念佛陀名号里面蕴含着的无量无边的不同于天上人间任何一位生命的“不共”、“独具”和“特有”的殊胜功德,并不是反复不断地持名念诵、观像念诵、观想念诵或者实相念诵任何一位佛陀的名字。

还有“朝山”和“拜山”的真正用意是自己主动地前去亲近那些通晓佛法的善知识,因为目前还生活在人间的这些善知识才是真正的已经发现和能够帮助他人发现人天利益和解脱之道的真正的功德宝山,哪里是分布在东西南北中方向的那些高大巍峨的一群群石头。“朝山”就是不仅要向他们虚心请教佛法的教理内容和修行方法,还要恭敬地提出让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请善知识给予传道、授业和解惑。但是现在的佛教界出家僧众,由于长期以来不重视教理闻思,基本上都是把亲近人间善知识的“朝山”和“拜山”修行,完全给变成了民间信仰里面的和神教完全一样的“三步一拜朝山”和“磕头礼拜上山”的虔诚苦行了。甚至是一些名山古刹的住持方丈和佛教院校的教授法师,也是经常组织带领一群信众和学生模仿着神教信徒的修行方式“三步一拜朝山”和“磕头礼拜上山”。

还有“闭关”修行,更是典型的“错解如来真实义”,因为这本来是佛陀在《杂阿含经》里面教导难陀比丘的修行方法,是要把原来的时刻向外面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给阻断、关住和关闭,哪里是某些佛教徒理解的把自己的身体关闭在一间房子或一处山洞里面整整三年或者三年三月又三天。

最荒唐的是佛教寺院里面竟然也会普遍出现了“梵呗”音声佛事。按照历史起源,印度早期佛教僧团里面是没有这些所谓的修行方式,因为外界的声音会直接影响修定,初禅行者甚至会生起一种“如刺在身”的感觉。中国历史也承认“梵呗”实际上是汉末三国时期的曹操儿子曹植根据自然界的声音创作出来的一种音乐旋律,可是很多佛教界的出家僧众还是把“梵呗”视为出家人的必修功课。真正的出家僧众的必修功课,在很多佛教寺院里面反而从来没有被重视过,因为没有闻思修学传统,没有业处习定环境,也没有出家善知识直接彻底禁止所谓的“梵呗修行”,这就导致了敲打唱念、为死人超度、为活人祈福,慢慢成为佛教寺院里面的出家僧众的日常“正业”。现在又前进了一步,一些在家佛教信徒也开始熟练地敲打着木鱼、铃、鼓、铙钹等“法器”,按照和佛教寺院里面相同的仪式和程序为大众祈福和超度。这是好现象,这才是真正继承了印度婆罗门教的正宗法脉和传承。

 

禅修时候的“寻”,就好象是你身上佩带着的一把钥匙突然找不到了,但是你知道这把钥匙就在这间房子里面,因为你进来的时候还用它开门,进门之后既没有外人来过,自己也没有出去过,只是记不清楚到底把它放在哪个位置或者忘在哪个地方了,于是开始在这个有限的房间范围里面细心地寻找这把钥匙。因此寻找目标清晰确定,寻找范围准确固定,寻找方式既不是打扫卫生,也不是整理杂物。

“伺”,就好象一只家猫已经发现了墙角下面的老鼠出入的洞口,但是这个洞口太小,老鼠能钻进去,猫却钻不进去。于是这只猫就安静地和全神贯注地守在洞口,悄无声息地和极有耐心地等待着洞里面的老鼠自己露头钻出来。

 

道家功夫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是遵循着土生土长的中国形而上学的指导理念发展实践出来的,因此和来自印度的佛法完全不一样。通常所谓的“三教同源”和“三教原来是一家”的理论,严格来说只能是指道家功夫和已经中国化的佛法教理与修行方法之间,颇有一些类似和相似之处,但是两者的根本不同,却是从初始到最终一直都有存在。

因此无论是师长教授者,还是弟子修学者,在教授的内容和修学的方法上面都必须做到清清楚楚和毫不含糊。佛法修行就是佛法修行,决不能掺杂佛法之外的内容;道法修炼就是道法修炼,更不能附会道法之外的内容。如果不遵守这个基本原则,而是信口开河地把佛法、道法、阴阳术数和诸子百家统统拿来“一锅烹煮”,南怀瑾这一类的地地道道的江湖人物就是眼前可见的模范和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典型。

 

佛法修行和道家修炼有很多根本不同,其中相对容易看到的一个不同就是道家功夫注重身体健康,强调以色身通达法身、以有限融入无限。而佛法修行相对来说,从印度早期佛教到中国大乘佛法,都是不太注重自己的色身健康。除此之外,在传统道法修炼里面,还有很多完全不同于佛法修行的内容。我再举出三个例子:

1.佛法修行禁止饮酒,但是道法修行者在五个特殊时候却需要借助真正的好酒、美酒和佳酿“打通关窍”。这个道理犹如王羲之写《兰亭集序》一样,他当时是在饮酒达到七分醉意的时候,应邀挥毫一气呵成这篇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但是据历史记载,王羲之后来又尝试着写了几次《兰亭集序》,但是没有一次能够达到他在七分醉意之下的书写功力。一个普通文人在社会生活之中多年以来承担和累积的各种各样的“心锁、情枷、束缚”,借助美酒佳酿的力量,都可以暂时给予“开锁、脱枷、解缚”。修道人在“脱胎换骨”之前的修炼阶段里面,有时也要借助天地之间自然药材和美酒佳酿的力量来快速打通体内关窍。

2.佛教禅修呵斥睡眠,佛陀时代著名的两位大阿罗汉都有留下对治睡眠的记载。一位是“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另一位是在听法时因为瞌睡被佛陀当众批评,于是连续七天七夜不休息用功修行最后把眼睛用坏了的“天眼第一”的阿那律陀。今天佛教寺院禅堂里面修行时,仍然有专门的出家僧众手里拿着香板来回巡视着,只要发现禅修的僧众有打瞌睡的,就会上前用香板轻轻敲打几下帮助驱赶睡眠。

可是在道法修行里面恰恰与佛法相反。佛法修行是惟恐参禅人出现睡眠,道法修行却是惟恐修道人不能“心息相依”进入睡眠。中国历史上的五代时期的陈抟希夷长期在华山修行,他不仅以睡功著称,甚至还留下了著名的「龙归元海,阳潜于阴」的“蛰龙法”入睡秘决。

3.佛教戒律不仅禁止出家僧众学习歌舞乐器,甚至禁止在家“八关斋戒”弟子“故往观听”歌舞表演,因此今天遵守着早期佛教戒律传承的出家僧众仍然不学习乐器演奏、不从事唱歌跳舞、不练习武术器械等等。但是道法修炼却提倡和鼓励修道者抚琴练剑,因为琴性柔和,属阴,但是阴中有阳;剑性刚强,属阳,但是阳中带阴;琴剑若能相合,则是刚柔相济和阴阳兼备,正是道法修炼者的助道因缘。明白了这些佛法修行常识和道法修道原理,自然就能知道:佛教出家僧众学习音声乐器和表演梵呗歌舞,纯粹就是无知无识和不务正业;道法修炼男女学习琴曲音乐和剑器武术,原本就是修炼内容要求和重要助道因缘。

我这样说并不是故意批评佛教界的出家僧众,而是佛法修行和道法修炼的教理内容、戒律要求和业处功夫所具体限定和决定的公开事实。简单来说就是,佛教和道教,各有各的道。你不能用踢现代足球的规则去踢古代毱蹴,你也不能用西洋素描的方法创作中国山水绘画。

 

学习真正的道家功夫,除了要阅读至少五年以上时间的丹经道书“明理”之外,还要自己具备仙缘、得遇明师指点、法财侣地俱全和心性机灵聪明才有希望修炼成功。否则,许多丹经道书上面的内容不是看不懂,就是瞎猜臆想一通。

例如,中医针灸里面的“子午流注”根本不是道家功夫里面的子午流注。以道家功夫来说,无论男女,后背都有“督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前面眉间胸腹三处丹田。体内真阳生起之后,从后背督脉上升到头顶,然后再从头顶沿着三处丹田降落到尾闾。这个后背升起到头顶、再从眉间胸腹降落的一经启动和循环不断的过程,才是道家功夫修炼里面的子午流注。因此完全不同于中医针灸里面的子午流注,而是一经启动之后,从此循环不停的“逆施倒行”功夫。

再比如道家功夫修炼里面的“阴阳交媾”,最容易被一些不学无术的人们直接理解成男女性交、阴阳双修、采阴补阳、三峰采战和房中术等等。其实这只是用比喻和拟人的方法,用隐语讲述的道家功夫修炼理论和操作内容:肾水上升,心火下降,水火迎合之后,心肾二气循环在心下肾上之间。肾中真阳之气和绛宫(心火)妙龄姹女,坎离交接之后,洞房配成夫妻,“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

从此开始,自己身中的真阴和真阳混融在一起,“玄关一窍”打开之后自然收摄天地之间和虚空之中的无边无际的清灵之气。

从此以后,自己体内的“身里夫妻”无夜不交媾;来自天地虚空之中经过“玄关一窍”源源不断地注入自己体内的虚灵之气,融合体内真阴真阳之气和体外日月精华之后“圣胎暗结、金丹生成”,最后直到体内阴神消尽、阳神冲顶。

我以前读金庸的小说《倚天屠龙记》,看到明教有一位教主是“阳顶天”,我当时就猜想金庸先生知道道家修炼方法,因为“阳顶天”可能就是寓意为“阳神冲顶”,下一步就是“阳神出窍”了。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