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仙家修炼功夫为什么不能公开呢,公开出来可以造福社会大众的身心健康,这是一件多大的功德呀,不公开是不是心存私心挟技自珍呢?这样对得起先辈们吗?」
1.只介绍(只是告诉有缘之人,在这个世界上,有这样的一种修炼功夫真实存在),不公开(决不随意泄露具体的修炼方法和关键口决),才是真正尊重历代仙师传承和真正珍惜华夏仙家教授。
原因非常简单,首先就是世人的普遍人性特点,直接决定了对待任何一种轻易得来到手的物品或者教法,都不会真正给予珍惜。
因此,早已阅尽人间沧桑和清楚知晓人性特点的历代仙师,甚至是一些混迹江湖多年和处世经验丰富的各行各业工匠,都会严格制订“法不轻传”这一不变的要求。
近现代的具体事例,可以反思能海法师两次入藏伺候康萨巴仁波切十一年时间,最后得到的所谓佛法传授内容。
2.真正拜师学习过传统武术的人们都知道,武术里面的很多关键要点,如果师父没有传授自己,可能自己这一辈子也想不到世界上竟然有这种功夫的修学理论和应用方法,当然更谈不上自己能够练出一身功夫了。
我举一个自己在二十多年前,曾经亲身经历过的事情:当时我有一位师兄阿奇,他是带艺拜师,就是已经练习太极拳十五年时间,然后才开始学习的意拳。这位师兄特别热衷于推手,在当年还没有普及电脑网络和VCD、DVD播放机的时代,就已经收藏了几乎所有的太极拳名家演练的录像带,包括所谓的“太极女皇”高佳敏、“太极王子”陈思坦演练的全套太极等等。
因为阿奇师兄已经四十多岁了,夫妻俩只有一个女儿也考上某师范大学,双职工家庭生活也没有任何负担,他也主动放弃了技击,就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在推手上面。在师兄弟里面单纯论推手功夫,也是没有几个人能胜过他。
这样一来,就出现一种局面,就是功夫比他好的几位师兄,不想与他推手浪费时间。功夫比他差的师兄弟,因为总是被他摔在水泥地上出丑难堪,时间长了,也就更不愿与他推手。于是阿奇师兄就开始鼓励和训练刚刚拜师入门的我陪他作推手,每次也是把我戏耍到精疲力尽时候,再来一个引进落空和干脆利落地放倒在地面上。
有一次大家正在休息,阿奇师兄又想当众显示自己的推手功夫,于是就喊我陪他比划几下。当然也是先引我几个失重趔趄,最后又来一次引进落空放出。我在倒地的时候,额头距离一只石头墩子最多只有不到十厘米的距离,很多正在陪着师父喝茶休息的师兄看到之后都吓了一跳。
训练回来之后,师妹打电话给黄老师,让我明天找个时间去师父家吃午饭。我提前到达之后,师父就在客厅里面对我说“现在教你一个不被摔倒的方法”,接着就为我讲解示范了十分钟左右的推手比划技巧,然后让我自己用心琢磨。
到了大家集训的时间,阿奇师兄再次当众喊我陪他推手,但是四条手臂刚刚一搭上,我就发现阿奇师兄的脸色一变。然后他一反过去轻松自信开心的神情,开始认真地想破坏我的重心和赶快把我摔出去。
但是我就记住师父告诉的简单口决和两个要点,一直到阿奇师兄头上冒汗、脸色通红、呼吸粗重的时候,甚至已经在师父和师兄们面前走了两个来回了,依然没有把我放倒或者放出去。
当然我也没有把阿奇师兄引进落空或者发放出去,因为他已经有至少十五年时间的太极拳练习,无论是身上的功夫还是推手的经验,在与我推手比划之中,自保还是绰绰有余。
黄老师看到阿奇师兄已经是真发火了,就站起来让阿奇师兄停下来喝杯香片茉莉花茶。阿奇师兄停下双手,但是并不坐下喝茶,而是气愤地对着大家说“怎么他身上的功夫全变了?!”
我的师父和师兄们都没有说话,只有黄老师当众给阿奇师兄面子说:“你也知道,我们谁都没有带过他练推手,他从拜师到现在,推手都是你一个人带着他练的,他现在身上的功夫变了,肯定是你在有意无意之中教给他的。”
师父也大声说:“阿奇,你的推手功夫远胜过他,他就是年青人步子灵活一些,再加上一通半生不熟的沾粘连随盲目乱推,就这么突然一下,让你没有及时反应过来。”
黄老师说完,又把阿奇师兄的茶杯双手递给他,再次请他坐下喝茶。
阿奇师兄在众人面前找回来一些面子,脸色稍微好看一点。但是从此之后,一直到现在,他再也没有找我推手比划过一次。
3.在中国传统技艺里面,特别是涉及到某一类人群以此为生的技艺教授和师徒传承之中,通常都不会把本门的关键内容、核心要决和真实训练公之于众。
已经公之于众的那些训练内容,或者说教学内容,通常来说都是最基础的“健身、筑基、预备、介绍”性质。但是对于并不熟悉某一个特定行业内幕的外行人士来说,他们自己也是确实不知道这些民间社会里面的江湖门道,或者说知道了也是无可奈何。
举例来说,在二十多年前,有一位名叫王选杰的大成拳名家,很多人都以为他是当代大成拳的“嫡系传人、关门弟子、中兴之主、实战第一”等等。因为他确实是嘴巴能讲、下笔能写、文章发表很多、著作出版很多、门下弟子众多,其中出家的玄门道士、剃度的佛门和尚都有,甚至还曾经被中国佛学院和厦门南普陀寺慈善基金会聘请为武术导师。
可是实际上,在大成拳(意拳)界里面,武术理论造诣和功夫实战成绩远远超过王选杰先生的人们,仅我所知至少就有十几人之多。但是这些人,因为“从武入道”直接导致个人的身心性情、志向追求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而都过着红尘隐居一样的平静生活,所以基本上也都不为社会大众所知晓。
反过来说,在武学理论创新、实践造诣成绩和教授弟子成就这三个方面,都没有“入道”的王选杰先生,竟然会成为二十多年前的社会大众之中的很多武术爱好者心中的大成拳界“关门弟子、中兴之主、实战第一、一代天骄”等等,这也确实是受益于文章著作出版发表的宣传影响,以及全国各地公开办班教学和随意收徒的推波助澜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