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明慧法师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因为音乐和舞蹈都是世界上最直接的语言,也最有感动人心的力量,再说佛教徒必须与时俱进采用每个时代人民大众喜欢的方式来弘扬佛法,这样才能让佛教焕发出活泼的生命活力吸引各个年龄层次的人民过来接触学习,要不然的话佛教寺院里面每天生活的都是一群寂静无声的出家人,根本就不能吸引人过来学习,这又怎么还能弘扬佛法呢?当然你一直提倡的学习佛法教理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你也不能否定其他出家人运用佛教音乐舞蹈度化众生的功劳,其实大家都是为了佛教的发展,只是侧重点不同罢了。
-------------
首先,感谢您的直言和欣赏您的坦率,特别是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为之坚持和为其辩护与辩解的这种自信和勇气,是以在此我衷心地祝愿您能够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之中继续珍惜和保持这种正直的性格与自信的勇气,因为这才是您将来能够遇见良师益友、发现事实真相、觉悟世间真理、从而避免流俗、庸俗、粗俗甚至是为虎作伥和同流合污的重要前提与基础。
其次,我想告诉您,起源于古代印度的佛教和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不同领域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一样,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发展历史、专业理论、经典教材、特定要求和系统实践,而且这些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教育与学习内容(佛教界传统称之为“闻思修证”)对于普通信仰者和专业学习者(佛教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来说不仅是最重要的、最基础的和必须要了解与掌握的,同时也是与外界的其它不同的专业领域和知识内容既有着相似相同的部分,又有着根本的区别和不同之处。这种特点就直接决定了学习佛教和修行佛法的人们必须要具有一定程度的世间文化知识(最基础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和经典阅读理解功底)、必须要遇见一些通达佛法教理的优秀和尚(不是无数法盲们喜爱的“最美和尚”,而是那些博学多闻的佛教出家僧众、走入法流的佛教在家弟子和具有专业学术造诣的学者、教师与研究人员),以及必须接受和经过一定时间长度的传道授业和闻思学习。
佛教界的任何一位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只要他真正知道了这个学习佛法的基本要求(闻思修证的顺序或次第),他自然就会知道自己应当努力学习什么内容和主动放弃哪些内容,因为即使从世间常识来说,任何人经过慎重考虑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要主动地放弃一些爱好、兴趣、娱乐、应酬和交际。举例来说,一位田径动员,当他选择了从第五条跑道出发时,他必定要同时放弃第一、二、三、四条跑道,因为他不能同时站在全部的五条跑道上面,他只能在赛场上选择全部跑道里面的其中一条开始准备、热身、起跑、冲刺和跑到终点。同样的道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的生命、时间和精力都是极其有限的,而人类已经创造出来的各种各样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不仅是浩瀚无限的和丰富多彩的,甚至是需要一个人或一群人用一生的时间和精力去继承与发展的,因此从这一点普通的常识来说,就已经彻底否定了大乘佛教界里面的很多佛教徒盲目宣扬和狂热倡导的所谓的“广学五明”理念。其实稍微用点脑子去想想就能知道,古今中外的任何一个人不要说“通达五明”了,就是企图通达“五明”里面的任何“一明”,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都无法做到。中国古代博学者如孔子,尚且被两个小孩子取笑他“孰谓汝多知乎?”据说掌握了十多种语文的中国当代博学者陈寅恪,我想当他面对着世界上的六千多种语文时也不敢宣称自己通达了“五明”里面的其中之一“声明”。
再者,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群居”,纵然是陶渊明《桃花源记》里面的村落,在今天也是会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和持续增加,慢慢地从一个个自然小村庄发展成为乡镇和扩展成为面积大小不等的城市。知道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这个基本特点之后,自然就不会去追求任何一种语境下的所谓的“全能”或“万能”,因为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上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拥有“全能”或具有“万能”,而是只能以自己的聪明智慧和勤奋努力经过一定时间长度地模仿、学习与训练获得一种或多种专业技能、才能(专能)。当自己能够自信地拥有和运用某个特定领域里面的专业技能和才能为人类的群居生活提供出源源不断的优良产品与优秀服务之同时,又能由衷地欣赏和开心地享受着他人提供的专业产品与优秀服务,这才是一个正常社会里面的正常成年人的正常心态。以佛教界的出家僧众为例,其“正业”就是努力闻思佛法、尽快掌握通达法义、早日破除常断二见和戒禁取见等等,而决不是在出家之后还去学习琴棋书画、梵呗歌舞、外道经典和来自婆罗门教与印度教的火供、咒语、祭祀、唱颂、赞叹等等。
最后,我想说佛教和世间其它宗教一样都有着自己的教主、圣众、可信的历史传承经典和基本的教理法义原则,这些才是后代、历代和当代佛教界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的根本宪法,而不是以其他任何人的心态喜好作为言行标准,否则就不仅失去了“教化众生”的功能与意义,甚至会变成“主动迎合众生”的谄媚佛教和出现“众生教化僧众”的流俗、庸俗的尴尬场面。当然也有一些不学无术的佛教出家僧众(法盲)非常喜欢和享受这些五彩缤纷的现代声光电科技、梵呗悠扬载歌载舞的团体操队列和翻跟头“嘿哈嗨”的江湖杂耍表演。
但是佛陀时代的出家僧众的日常生活,并不是这样的“活泼生动”和“丰富多彩”,而是平静、安静、寂静地闻思佛法和修习内观。例如《沙门果经》里面记载着当时印度的阿阇世王看到释迦牟尼佛陀和1250位弟子们生活在一起,但是却寂静地像无人一样:
「時,王小復前進,告壽命言:「汝欺誑我,陷固於我,欲引我眾持與冤家。如是再三。所以者何?彼有大眾千二百五十人,寂然無聲,將有謀也。壽命復再三白言:「大王!我不敢欺誑陷固,引王大眾持與冤家。王但前進,必獲福慶。所以者何?彼沙門法常樂閑靜,是以無聲。王但前進,園林已現。」……爾時,阿闍世王往詣講堂所,於外洗足,然後上堂,默然四顧,生歡喜心,口自發言:「今諸沙門寂然靜默,止觀具足,願使我太子優婆耶亦止觀成就,與此無異。」
佛陀时代的佛教出家僧众为什么选择了「寂然無聲……彼沙門法常樂閑靜,是以無聲。……今諸沙門寂然靜默,止觀具足」?
释迦牟尼佛陀成佛之后,他的父亲还是迦毗罗卫国的国王,他为什么不建议自己的父王帮助自己在全国境内举办几场大型法会、宣扬佛法和吸引全国人民前来学习呢?
释迦牟尼佛至少对当时印度的三位国王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可是他为什么不建议这三位国王以行政命令在各自的国境里面举办几场大型法会和推广宣扬佛法呢?
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的45年里面,他为什么不组织和训练跟随自己的出家僧众学习梵呗歌舞表演、练习功夫杂耍器械、举行火供、祭祀、朝山和拜山等等所谓的“法会”呢?
佛陀和跟随佛陀出家修行的弟子们的日常生活状态是什么样子呢?
佛陀和接受过佛陀教导的在家弟子们的闻思修证状态又是什么样子呢?
今天的汉传佛教界里面,出家僧众学习诗词曲赋、学习琴棋书画、学习江湖杂耍、学习所谓的梵呗歌舞,不仅已经成为一种公开提倡的风气,甚至还被无数法盲们美其名曰“琴僧”、“书僧”、“艺僧”或“武僧”,可是又有多少人会发觉这些所谓的“琴僧”、“书僧”、“艺僧”和“武僧”们教史不懂、教理不知、法义不明、闻思不足和误导众生呢?
一些别有用心的方丈和尚带领着一批或是真正愚昧无知的或是精致利己和随波逐流的佛教出家僧众,运用现代声光电科技和团体操表演方式把本来就不了解佛教和佛法的信众与观众引向梵呗唱颂“修行”和祈祷祈福祈求“神灵”,这已经不是为了佛教的发展,而是在公开地混淆、歪曲和葬送释迦牟尼佛陀的教法,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狮子身上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