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在这个举国欢庆的盛大节日期间,我已经决定暂时不写和不发小文章,从而能够专心地阅读我的彭城老乡张竹坡先生评点过的这部《金瓶梅》小说。但是看到同学校友和诸位法友们因为我在2019年9月26日的小文章《目犍连母亲的再生之处》里面「批评汉传佛教界的很多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们“不学无术”」这一观点从而发来的多条留言,我还是忍不住地写下了这篇个人知见。
首先,我认为任何一方或多方就某一个学术观点或文化现象所展开的谈话和讨论,在正式开始之前都是有必要对于讨论的内容作出一个大家都能够基本认同和接受的定义,否则就会直接障碍双方或多方的谈话和讨论进程,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所谓的“自说自话”、“鸡同鸭讲”和“驴头不对马嘴”的尴尬场面。
以我「批评汉传佛教界的很多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们“不学无术”」这一观点为例,首先我们就要清晰地知道佛教界的出家僧众的“业处”或“正业”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佛教界的出家僧众需要具备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常识,这才是一个根本性和原则性的大问题,否则就有极大地可能会把汉传佛教界里面的那些琴棋书画僧众、苦行自虐僧众、歌舞梵呗僧众、社会慈善僧众和愚昧迷信僧众认为是释迦牟尼佛陀教导下的佛教出家僧众。
因此,如果从“知识”和“抉择”来定义「汉传佛教界的很多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们“不学无术”」,其具体表现就是:
1.“知”是学习的第一步,是指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之中所接触、了解、学习、记忆和掌握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资讯。因此“知”对于佛教界的出家僧众而言就是印度佛教历史、印度宗教文化、印度宗教思想、佛教基本教理和法义等等。
2.“识”是学习的第二步,是指个人在已经熟悉和掌握的各种各样的信息与资讯里面,不仅能够寻找和发现最重要的和最关键的内容,而且能够建立起自己对于某个特定领域里面的所有的“已知”信息与资讯的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因此“识”对于佛教界的出家僧众而言就是能够在浩如烟海的佛教文献资料里面、在多如过江之鲫的“大师、法师、上师、活佛、法王、仁波切”群体里面生起正知正见和择法觉支。否则,纵然是拜见过几百位名山古刹的住持方丈和尚、纵然是阅读过几百遍的《宣化上人开示录》、《印光法师文钞》或《南怀瑾》著作系列,其实在本质上仍然是一位没有“得法眼净”的宗教爱好者或民间佛教徒。
3.既有了“知”,又生起了“识”,那么再作出自己的“抉择”就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人类社会里面确实是有一些人可以为了自己的某种或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故意做出的“选择”和“抉择”。例如汉传佛教界里面的某些出家僧众,他们对于寺院建筑模式的来源(皇宫建筑布局)、丛林清规的渊源(皇宫管理方式)、早晚功课仪式的起源(皇帝早朝流程)等等纵然是心知肚明,但是为了自己的衣食享受和权利虚荣等等,仍然是严格地遵守着传统文化里面的一项“美德”---“食纣王之水,则不说纣王无道。”
「汉传佛教界的很多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们“不学无术”」的原因所在,我个人认为主要来自历史上的皇权专制和传统文化里面的愚民教育。例如《明史》里面记载过的两段小短文:
1.「太祖尝谓侍臣曰:“朕观《周礼》,奄寺不及百人。后世至逾数千,因用阶乱。此曹止可供洒扫,给使令,非别有委任,毋令过多。”又言:“此曹善者千百中不一二,恶者常千百。若用为耳目,即耳目蔽;用为心腹,即心腹病。驭之之道,在使之畏法,不可使有功。畏法则检束,有功则骄恣。”有内侍事帝最久,微言及政事,立斥之,终其身不召。因定制,内侍毋许识字。」---《明史·志第五十·职官三》
2.「成化二年,命内官临斩强盗宋全。嘉靖中,内臣犯法,诏免逮问,唯下司礼监治。刑部尚书林俊言:“宫府一体,内臣所犯,宜下法司,明正其罪,不当废祖宗法。”不听。按太祖之制,内官不得识字、预政,备扫除之役而已。」---《明史·志第七十一·刑法三》
从以上两段文字记载之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以朱元璋为代表的皇权专制者根本不想让自己身边的人们“学知”和“有识”。因为只要让自己身边的人们没有知识,不让他们识字和阅读或者是只让他们阅读特定的某些书籍,例如《禅门日诵》、《丛林清规》和《祖师开示》等等,那幺这些人就不能从历史文献里面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从而只能把自己的精力和心思耗费在每天的吃喝玩乐和察颜观色上面,最终成为一个或一群没有知识、没有见解、没有格局、没有眼界、没有创新、同时也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和良知自觉的个人与群体。而这样的个人和群体,由于从小接受的就是统治者本人及其家人和宠臣们精心设计出来的单一、单向的愚民洗脑封闭教育,于是自然而然地具有对知识、创新和任何道义的几乎是本能地轻视、鄙视和仇视,而这恰恰就是统治者内心里面最希望达到的目的之一---以奸御良、以弱除强、以自己能够掌控的这些无知无识的蠢货去执行监视、控制甚至是羞辱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们。
我想大家阅读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清楚了「汉传佛教界的很多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们“不学无术”」的原因所在。如果还有不清楚的,不妨先在家里观看几部宫庭电影或电视剧,然后再来汉传佛教寺院里面参加几次早晚上殿或“上堂大斋”,我相信只要是用心观察和思考的人,瞬间就会发现:现在和过去一个样、生活和影视一个样、汉传佛教寺院里面的出家生活和明清皇宫里面的专制管理模式也是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