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昨天上午,看到校友们发来的消息,才知道宗敬法师已经因病去世了,我心中不觉一惊。
但是我从来没有想过宗敬法师会这么快去世,因为他是1993年出生,今年才二十八岁。如果用传统人生阶段来说,他还没有到“而立之年”。
以前在学院里面喝茶聊天的时候,我把他视为一位心地善良、性格温和的小伙子。当然更没有想到,去年秋天我在南京时候,宗敬法师从珠海打来的那次视频通话,竟然是此生之中的我和他最后一次见面。
今天上午,怀念宗敬法师的文章连续不断地转发在各个同学校友群里面,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任何群里发言,只是转发了一张宗敬法师生前讲课时候的照片。
与此同时,我认为宗敬法师的英年早逝,最应当引起大家对于佛教僧众出家目的和闻思修证目标的认真反思,而不仅仅只是对宗敬法师生前往事的回忆和怀念。
例如,有一位佛教出家女众法师,在怀念宗敬法师的文章里面这样说:【我以为,他会带着他的真诚与微笑,幸福地生活在遥远的岭南。在普陀寺的每个日夜,是他月出时的琴日落时的箫,是他冬日的香夏日的禅。是他朝霞中的梵呗暮云中的吟诵。是我两载岭南最温暖的一段记忆。】
这样的抒情文章,阅读起来确实是感觉非常温馨和文艺,但是对于一位在佛陀教法之中选择出家修行的佛教僧人,却恰恰是直接暴露出宗敬法师出家之后的各种“不务正业”。
因为从作者的怀念文章里面,可以明显看出宗敬法师在佛教寺院道场里面,在日常功课之中有着「冬日的香、夏日的禅。朝霞中的梵呗、暮云中的吟诵」也就算了,因为毕竟是在信受奉行着大乘佛法的汉传佛教寺院里面生活。但是,身为佛教出家比丘的宗敬法师,竟然还有时间练习和演奏「月出时的琴、日落时的箫」,这就瞬间充满了所谓的禅意、诗意和艺术家气息了。
实际上,宗敬法师还有一项堪称是专业水准的本领,就是他在佛学院读书期间,曾经是茶道组成员,并且接受过系统的茶道训练。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宗敬法师在佛学院四年本科读书期间,通过努力学习、认真训练所掌握的这些抚琴、吹箫、梵呗、茶道的本领,放在今天绝大多数的都市佛教寺院里面,都会受到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地喜爱。
可是,在我看来,恰恰是这些大众眼中的佛教出家僧人的多才多艺本领,直接毁掉了宗敬法师今生的难得人身、出家因缘和闻思修证。
甚至是直到我写这篇小文章之时,我都没有发现任何一位出家僧众或者在家信徒写过一点点的对于宗敬法师的闻思修证的观察或反思。
既然没有人写,还是由我来写吧。
1.宗敬法师在出家之后的“僧涯”里面,他究竟闻思了哪些佛法教理?选择了哪些修行法门?
2.宗敬法师在出家之后的“僧涯”里面,有没有遵守着佛教出家沙弥和比丘的戒律?
要知道佛教在家居士的“八关戒斋”里面都有明确要求“不非时食、不得歌舞伎乐、不得故往观听”等等。
3.宗敬法师在出家之后的“僧涯”里面,有没有做到远尘离垢、生起择法觉支、得到法眼清净?
4.宗敬法师在出家之后的“僧涯”里面,有没有达到佛教闻思修证之中的最基础的要求:斩断自己心灵里面根深蒂固的有身见、戒禁取见、疑结缚?
5.宗敬法师在出家之后的“僧涯”里面,有没有走入解脱法流、证得沙门四果之中的任何一个果位?或者是大乘菩萨道里面的任何一个阶位?
6.宗敬法师在出家之后的“僧涯”里面,他已经做出的“身、口、意”三业,是将要伴随或者引导他走向解脱涅槃的“生生增上”的方向呢,还是将要伴随或者引导他“随业流转”走向其它方向呢?
写到这里,我更想对着天空问一声:宗敬法师作为一位心地善良、性格温和、尊师重道的出家僧青年,又是哪些因缘把他引入到这一条出家之后学习抚琴、吹箫、梵呗和茶道的所谓的修行道路呢?
最后,衷心祝愿宗敬法师在来生之中,能够有缘遇到和珍惜四圣谛、八正道,同时也有智慧和机会顺利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和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