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5日星期日

苏轼与朋友,也能“一苇渡江”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苏轼贬谪黄州(今天的湖北黄冈《赤壁赋》一篇,又名《前赤壁赋》。

赤壁实为黄州赤鼻矶,并不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旧址,苏轼内心清楚知晓只是借景抒怀而已

但是,就在这篇著名的《赤壁赋》文中,已经清晰证明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禅师“一苇渡江”的神话传说故事里面,所谓的“一苇渡江”并不是达摩禅师双脚踩在一根芦苇上面从长江水面轻松飘流到对岸。

事实上,达摩禅师是乘坐在一只小船上面,从长江的此岸到达彼岸。

苏轼在《赤壁赋》开篇即写道:「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一苇:像一片苇叶形状的细长小船,大约可以乘坐两人或三人。

《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