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阿阳:「阿毗达摩、中观、唯识、华严、天台这些如果真是像您说的都是经院哲学性质,为什么在很多佛学院和佛教大学里面还要开设这些课程呢?这样做岂不是在故意误导学生和故意浪费很多人的时间精力吗?」
要想知道为什么在很多佛学院和佛教大学里面,要开设诸如阿毗达摩、中观、唯识、华严、天台这些课程,其实只要具备一点基础佛教历史知识和普通社会生活常识就能够清楚。
首先从历史事实来说,在汉传佛教界里面最早出现的佛学院或者僧伽培训班等等,其创办目的和真正用意并不是要培养所谓的僧才或者人才,而是一种直接应对当时的清朝政府推行的“庙产兴学”政策法令的方法。
简单来说,就是为了能够把寺院的资产(庙产)和钱财(收入)保住(不被清朝地方官员拿走),从而能够牢牢地掌握在以住持方丈为核心的所谓出家僧团和常住执事的手里,传统佛教界被动作出的“与其让你拿走我的钱财和使用我的场地办学,而且还不受我的管理监督,不如我主动拿出钱财和场地办学,这样我还能全权负责管理。”
因此这种办学的“发心”就不是鼓励和培养学生追求佛法教理知识、追寻佛教历史真相、观察反思佛教演变弊端和抉择正法皈依解脱法流。而是以所谓的“培养僧材、续佛慧命”的美丽借口,企图保住寺产庙产收入和管理使用权力不落入他人之手。
所以在这种“因地不真”的大前提之下,传统佛教界办学的效果自然也就是类似于在一间高度不超过1.5米的房间里面测量身高,从而造成所有人的身高测量结果都不会超过1.5米。即使偶尔有几位学生冲出房间外面测量自己的真实身高和观察周围人们的真实身高,在这种民间江湖丛林环境里面和古代皇宫奴役管理方式之下,也会被大家直接定性为叛逆、异类或异端。
其次从社会生活常识来说,越是简单容易学会的知识与技术,越是会逐渐失去吸引力。例如,学习过乐器的人们,都是从最简单的音符和曲子开始练习,慢慢过渡到能够演奏复杂的曲目,可是却很少再愿意回过头来练习一些相对简单的曲子。
佛法闻思修证也是如此,因为核心的教理法义只有“掌中叶”这么一点点内容,关键的修行方式只有一种,通往“苦灭”方向的道路更是只有清清楚楚的四段旅程,而且所有的这些真实有效的佛法闻思修证,都可以在一个小时或者两个小时之内讲解清楚和教授完成。
可是,这些数量极其有限、内容朴实无华和教学清晰易懂的佛法闻思修证,对于成千上万的喜欢求新求异、内心不耐寂寞、甚至本来就无心于“究竟苦灭”的人们来说,只是类似于乐器演奏中的最简单的曲目,对于社会大众并没有多少长期吸引力。
所以在古代天竺和华夏东土,才会有很多所谓的聪明之人,不断创新发展出浩如烟海的佛经和论著,逐渐累积成所谓的三藏圣典,从而成为佛教的资料文献。
因此对于创办佛学院或者佛教大学的人们来说,特别是对于自己本人尚不清楚什么是“究竟苦灭和掌中之叶”,偏偏又掌握了人事任免权力和钱财使用权力的那些住持方丈及僧官执事来说,虽然他们自己不会去学习研究这些所谓的佛教三藏圣典,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将其制订为必修课程,从而名正言顺地消耗掉很多学生的青春时间、修道信心与身体精力。
因为很多人在认真闻思修学过这些所谓的高深佛法教理知识多年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头脑之中和内心深处的无明贪爱、恐怖心态和欲望结缚并没有斩断和清除,于是就会对自己闻思修证佛法的信心和能力直接产生怀疑,甚至会迅速转向到“务实不务虚”的生活道路之中。从此之后,无论是佛法闻思修证也好,还是阿毗达摩、中观、唯识、华严、天台也好,其实就是在公开场合宣说的一些空话、假话、场面话和客套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