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元1999年7月30日《光明日报》文章:「殷商末年(周武王十一年)周军奇袭殷都朝歌,殷商军队仓促应战,结果全军覆没,国破家亡。一个比周国强大得多的殷商为什么会亡于周呢?历史学家们研究了这一段历史之后发现,原因是当时商朝大军正在山东打仗,并取得了胜利,举国上下沉浸于欢庆之中。他们没有防备周军从背后袭来,招致了杀身之祸。这种乐极生悲的事情在历史上时有发生,倒也不足为奇。奇怪的是殷商在山东征伐的大军哪里去了?据史书记载殷商在山东的军队计有25万之众,他们既未回师与周军决一死战,也未在山东自立为王另外成立一个新的国家,而是突然消失了,消失得无影无踪。后世的史书也从不谈起此事,好像他们从来没有在世界上存在过似的。他们到哪里去了?」
二、「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清府政因墨西哥革命中诸多华侨被杀而去索赔时,墨西哥奇华华州就有人(Infubu族人)自称是中华殷人后代,是三千年前由天国经天之浮桥岛到这里的,要求清廷官员保护他们。但是负责此事的摄政王载沣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大清都自顾不暇了,哪还有功夫把手伸到大洋彼岸。况且此事说出来无法让人相信,简直天方夜谭。须知秦朝方士徐福,领三千童男童女,经数年之久的准备,也只是到达日本。而殷商那个时候,能够造出远渡万里重洋的大船吗?况且搭乘二十五万人的船队,该有多庞大呢?回京后,载沣只将此事告诉身边的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后有心人将此事记录进大清野史中。」
三、「周武王十二年(公元前1044年)二月甲子日早晨,姬发会集各路诸侯大军在牧野誓师。“战一日而破纣之国”,殷帝辛(纣王)自焚死,俘殷臣一百人。」
在华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这一段堪称是众所周知和妇孺皆知的“武王伐纣、灭商兴周”的民间传奇故事里面,虽说当时的殷商王朝已经与天时和人心都出现了背离与失德,从而造成了“失民心者失天下”的无可争辩的事实现象,但是如果单独根据双方的军事实力来说,殷商王朝仍然能够以逸待劳和一举击败武王姬发率领的各路诸侯联军。
因为当时帝辛(纣王)统治下的商王朝里面,还有一支战功最卓著和装备最精锐的军队,就是殷商子姓攸国的最后一位国君攸侯喜亲自率领指挥的十五万大军,其中还不包括东征期间俘虏、收编的地方军队十万余人。而此时主动发起进攻的以武王姬发为首的各路诸侯联军的总兵力,满打满算也没有超过八万人。
因此如果不是武王姬发突然起兵进攻,如果不是各路诸侯联军集体出兵作战,如果不是周公、姜尚抓住时机乘虚而入,如果不是帝辛纣王长期轻敌和没有危机感,如果不是殷商高层战略指挥失误,如果不是“天意灭商”等等,那么可以肯定地说,华夏历史上的所谓“武王伐纣”纯粹就是一场亡命赌徒孤注一掷的自杀行为。
当然这一假设的前提是:商朝最精锐的这一支攸侯喜亲自率领指挥的军队,能够驻守在都城朝歌附近,而不是已经出征东夷之后,突然听闻周朝诸侯联军发起进攻,一时之间无法及时回师救驾,最终只能接受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事实和从此开始流浪远方飘泊天涯的凄凉命运。
三千多年之后的今天,虽然说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只有结果而没有如果,可是对于当年曾经亲历这些重大事件整个发展过程的当事人来说,心中始终还是有着很多不同于历史学家们的学术研究结论的所见、所闻和所思要说。
因此在讲述这一系列的民间记忆片段和神话传说故事之前,首先就要介绍负责拦截阻击和彻底追杀攸侯喜亲自率领指挥的这支殷商王朝最精锐军队的周朝战神南玉猫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