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一
一位在国内皈依三宝并且受过佛教在家弟子五戒的法友,这次在东瀛讲学期间忽然感到一些压力和困惑,因为她不仅看到当地的佛教寺院里面“竟然”公开地用“清酒”供在佛像前面,甚至自己每天的饮食里面也有用酒酿制的并且还带有一股酒味的酱料,这就让她在每次用餐之前都要小心翼翼地阅读介绍文字和谨慎选择取用,以防止自己一不小心就违犯了佛教五戒里面的“不饮酒戒”。
得知这种情况之后,我告诉她说:“日常生活里面的加入酒水烹炒、炊煮、炖煲或者酿造制作完成的食物和酱料,受过五戒的佛弟子们可以放心地食用,因为加入食物和酱料里面的酒精,早已随着食物制作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或发酵挥发掉了。即使餐桌上面的食物和酱料仍然带有一股浓浓的酒味,这也只是烹调之后的酒水味道,并不是佛教五戒里面所禁止饮用的酒类。”
我把信息发出之后,很快就看到她的回复:“哎呀,瞬间减压。”
二
在东瀛国佛教寺院里面,把清酒供奉在佛像前面或者摆放在佛教僧侣诵经的桌子下面,这样的情景如果让中国汉传佛教界里面的那些所谓的“律师”或者“修行人”看到了,可能一定会批评东瀛国佛教僧侣“不守戒律”,甚至会痛斥他们是一群“魔子魔孙”。
可是如果稍微了解一些东瀛国的佛教历史,就不会这样直接脱口而出批评他们,因为这是随着“佛教东瀛化”的逐渐普及而必然出现的“佛教本土化”和“佛教世俗化”现象。举例来说:“二战”结束之后举行的以惩办战争罪犯为主的“东京大审判”,当法官宣布判处几位日本军方高级将领死刑之后,前来主持这次特殊的“送行”仪式的东瀛国佛教界的花山法师,就已经公开地使用了酒水。
我今天还能想起二十多年前读到这些资料时内心里面的困惑和惊讶:“一位佛教出家法师怎么可以用酒主持宗教仪式呢?”可是随着自己的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我慢慢就能理解花山法师的做法。甚至后来再看到东瀛国佛教僧侣开办酒吧的新闻报道和营业图片时,我心里不仅没有任何困惑和惊讶,反而带着一股欣赏的心情观看佛教僧侣的调酒照片。
其实又有什么值得困惑和惊讶的呢?
这不正是“佛教东瀛化”和“佛教本土化”的正常现象吗?
直到今天,汉传佛教界不是仍然在积极地提倡和实践“佛教中国化”吗?
“五十步笑百步”,有这个必要吗?
不就是一个先跑,一个后跑,一个跑得快,一个跑得慢吗?
三
大约是十年前,汉传佛教界有一个据说是禅宗某某系四十几代大法传人的明奘法师,他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印度有佛、日本有法、中国有僧。”当时迅速得到了一些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的赞叹。
我听到之后却发现这是三个明显错谬的观点:
1.印度既然有佛,难道就没有法和僧吗?佛陀只是“法”的发现者,可以说无论佛陀在与不在,“法”都不会消失或增加。明奘法师可能根本就没有弄清“法”的定义,他可能把“法”理解成一种技术、一套口决或一本秘籍了。
2.佛法的“法”是真相、是规律、是事实,这样简单清晰的定义如果理解错了,自然就会把日本国佛教学者从事学术研究的能力和成果理解成“法”了,这是一错再错。因为优秀的学术训练和研究能力只能帮助自己“知法”和“见法”,但是必须知道“此法非彼法”。
3.既然“中国有僧”,那么能没有“佛”和没有“法”吗?且不说贤圣僧里面的阿罗汉圣众,他们的解脱知见和佛陀是一样的平等无二,就是一位初果须陀洹圣者也是已经“得法眼净”。
就是这些最基本的教理法义,已经身为禅宗某某系四十几代传人的明奘禅师竟然完全不懂。
教不严,师之惰呀!
四
日本佛教界出家僧侣可谓是人才荟萃和人才辈出,可以说只要是普通人能够想到的“活法”和“玩法”,日本佛教界僧侣都有人曾经试过和玩过。这并不是因为日本僧侣特别聪明或者非常有能力的缘故,而是因为日本佛教界普遍舍弃了佛教戒律。例如:公开娶妻、建立家庭和生儿育女等等。
众所周知,佛教戒律不仅明确规定出家僧众是不能拥有夫妻生活和生儿育女的,甚至还明文禁止出家僧众从事很多活动,例如:梵呗乐器、歌舞倡伎、作媒担保等等。可是日本佛教界既然已经普遍(据说还有一小部分人严格遵守)舍弃了佛教戒律,那么要想赢得大众的尊重和供养,就只有努力从事学术研究、认真提高服务品质和不断展现自己的精彩技艺这些途径了。
相比之下,某些国家里面的部分佛教僧众既没有修道的坚定信心,又不遵守佛教的基本戒律,平日里装模作样高谈阔论和信口开河尽情忽悠之余,再悄悄地或半公开地娶妻纳妾、生儿育女和从事商业交易,这样的出家生活状态其实是远远比不上东瀛国里很多佛教僧侣的公开和诚实。
古人曰:见贤思齐、三省吾身、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东瀛国的佛教历史和僧侣现状,不仅有很多优点值得认真学习,也有很多现象需要用心反思。否则只是盲目的崇拜或一味的斥责,其实都是自己的无知和短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