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法师能否请您写篇文章运用佛法教理详细分析一下驱大奔入皇宫的露露小姐的心理特征呢?
-------------
露露小姐的过去成长经历、现在生活环境和平时言行心态,全部都已经远远地超出了我这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苏北乡村出生长大的农家孩子的所有想像能力。虽然我也曾经在北京生活了四年时间多少知道一点满清王朝的皇亲国戚和阿哥贝子的提笼溜鸟作派,可是毕竟在日常生活中从来没有接触过皇亲国戚的福晋或阿哥贝子的侍妾。因此对于自己不了解和不熟悉的人与事,我没有能力展开评论与分析。
至于网络上面议论纷纷的经过搜索和整理出来的露露小姐的豪车、名表、游艇、住宅等等,其实更没有必要大惊小怪,因为这不过是进入到某个阶层之后的标准设定配置或基本衣食住行,只是很多人从来没有经历过、从来不知道或者根本没有听说过人类之中的某些人能够拥有和享受着千千万万人无法想像出来的奢侈生活。特别是在过去没有网络媒体迅速传播新闻信息的年代里面,可以说中国百姓之中的绝大多数人哪怕是已经活到了八十高龄,可能都不知道官府衙门和皇宫内院里面的日常工作内容与生活娱乐方式,就是因为在中国古代社会里面的皇室和官僚阶层与普通草民百姓阶层基本上是长期处于一种极少有直接交涉的半隔离或完全隔离状态,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草民们在自己的一生之中几乎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皇亲国戚的日常生活内容和官僚家属的寻欢作乐方式。
因为古代王朝的行政设置基本上遵守着“皇权止于县”的原则,县以下的广大乡村里面的所有事务,可以说都是由德高望重的本地乡绅们实行自治,乡民们一生之中可能见到的最大的政府官员也就是明清王朝行政权力体系里面的基层知县老爷或中层知府大人。再往上面的皇亲国戚、高层官吏以及围绕着他们这些人的更多的宫女、太监、奴仆和差役的日常生活和娱乐方式,就只能是道听途说和个人想像了。
在很多时候,一个人不知道某个特定阶层、特殊组织或非公共场所里面的人事安排、经济收入、从业心态和娱乐方式等等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带着自己成长经历中已经形成的知识资讯、价值观念和处世方式“一厢情愿”地进入或评论另一类自己一知半解或者完全不熟悉的阶层、组织或场所里面发生和出现过的人与事。例如很多人都会惊讶露露小姐教育孩子的观念:「要是不好好奋斗,就不能养儿子,因为如果有一天儿子说:“妈妈,我把同学打了,他家长要5万医疗费。”我就可以说:“什么!要5万!给你20万,再打3次!!”为了成为这么棒的妈妈,我要好好奋斗了!加油!!」可是如果自己在生活之中真正接触过类似露露这样的“成功人士”或者说“既得利益者”,就会知道这其实是她们这个阶层里面的某些人的真正心态,只是露露小姐没有文化修养,她不应当把自己和自己生活圈子里面的很多人的普遍心态给赤裸裸地讲说出来和公布出来。
其实露露小姐完全可以一边在私下场合里面这样教育自己的儿女,一边在公共空间提倡艰苦朴素精神、呼吁努力劳动创业或慈善救济博爱。她之所以会引发大家的关注和惊讶,其实就是因为“吾手写我心”,太诚实、太直接、太赤裸裸和太不注意包装与掩饰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说自己厌恶撒谎者,可是如果要是听到他人就事论事的真话和实话,不要说有多少人会喜欢,就是愿意聆听和认真思考的人又有多少呢?以我最熟悉的佛教界来说,一个真正相信因果报应的佛教出家人,他不仅会选择简单朴素安静的生活方式,他也决不会拿着信众供养的钱财把自己纯粹是旅游观光的“周游列国”美其名曰“参学”。但是对于一些早已不相信因果报应的佛教僧官们来说,与其思考和顾虑看不见的生前世界和摸不着的死后时空,远远不如专注在今生能够掌握权力和运用财富重要。对于这样的信奉着不同价值观念的出家僧众们,如果仍然还是用自己的固有认知或价值观念来思考他们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那么所有的困惑不解或失望伤心其实都是来源于自己的无知和无识,因为自己并没有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工作和生活。甚至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和同学们谈起某些佛教僧官们才是真正做到了“活在当下”,因为他们既不能理解自己的五蕴身心时时刻刻都在刹那不停地生灭变化,也不相信自己的一期生命结束之后仍然还会随业流转轮回。
以佛法闻思修行来说,就是要通过持续不断地广学多闻来逐渐破除和修正自己头脑里面的各种各样的似是而非的知见。在破除和修正知见的过程中,自己同时生起了佛法正见,自然就能理解任何一位信奉不同价值观念和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男人与女人。还是以露露小姐为例,如果仅仅从新闻事件引发出来的“炫耀”来说,基本上可以猜测露露小姐很有可能也是出身平民百姓之家或者寒门草根阶层,因为热衷于“炫耀”名贵奢侈器物的男男女女,在“炫耀”的同时已经证明了自己过去曾经长期生活在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匮乏之中。这种过去长期匮乏导致欲望无法得到充分满足、现在突然拥有权力财富衣物器具之后,如果再顶着一颗严重缺乏历史知识和文明常识的脑袋,那么剩下来的或者说她们能够想到的,也就只有“炫耀”这些了。只是她们不知道就在自己公开炫耀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看到了她们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长期匮乏记忆和稻杆麦秸杂草填满的大脑。
杰克·伦敦曾经在小说《热爱生命》里面塑造了一位差点饿死的男人,得救之后和水手们一起生活在船上,尽管每天的饮食充足可是这位男人仍然要在自己房间的床铺下面悄悄地储藏了很多面包干粮,因为不久前的那一段濒临饿死的经历和记忆已经深深地镌刻在他的内心深处,即使自己清晰地知道现在已经没有食物匮乏之担心,可是内心深处挥之不去的恐惧感仍然驱使他利用一切机会收集和储藏食物,因为他已经“饿怕了”。
曾经长期生活在极度物质匮乏之中的人们,如果同时缺乏医学常识和自制自律能力,那么一旦拥有可以自由获取的机会,有时也会发生事故。作家杨显惠在《夹边沟记事》里面记录过一位长期生活在饥饿之中的善良人,当他被自己曾经救过性命、后来已经做到县级干部的某位知恩图报的官员从劳改农场“领回”城市之后,他在当天下午的迎接餐桌上由于像饿狼一样吞下了几倍于常人的食物从而在回到城市之后的当天就被活活地撑死了,因为他早已“饿极了”。救他回来的这位官员闻讯赶来之后看到自己救命恩人的尸体已经失去了任何生命气息,于是立刻在众人面前放声大哭和后悔不已。
在日常生活中也并不是只有这一位现代中国女子喜欢“炫耀”,中国历史上纵然是一些大男人也是热衷于“炫耀”:
「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既然已经成功地占领咸阳了,可以说秦国的宫殿、货宝和妇女都已经归属于项王任意安排和处置了,为什么还要烧尽秦国宫殿和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呢?在此“革命尚未成功”之时,身为一位军事统帅脑子里面思考的竟然不是“行百里者半于九十”的清醒警惕,而是返回故乡在父老乡亲面前炫耀自己带回来的货宝妇女,这样的战略思维层次和胸襟气魄格局,又焉有不败之理。
俗话说“兵败如山倒”,这样一路败下来,先败国,后败家,没有想到就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从秦都咸阳败到了北平故宫。
历史上的虞姬拔剑自杀,是为了不连累自己深爱的男人。
生活中的露露炫耀图文,是惟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男人。
唉,这两个高下立判的中国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