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7日星期六

无知+固执=不幸



Wen-Ning He
一位同学的在家弟子妻子的小姐妹非常气愤地告诉我一件自己“遇到恶比丘”的伤心往事:
「我认识这位◎◎法师有两年多了,那次我精心准备了糕点、茶叶和水果带去寺院里面拜见他,当时他正在和另外三位法师一起喝茶聊天,看到我来了就招呼我一起喝茶。我是非常虔诚地向他请教在生活中如理如法持戒的问题,他回答之后先是说“在生活中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持戒上面。”
当我接着问他“如果我不把戒律持清净,学佛修行不就是没有任何根基了吗?”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出家人的戒律要比在家人要求严格吧,师父们受戒之后从理论上说都要持守几百条戒律,但是实际上在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人能真正做到。”
最让我震惊地是,他竟然说“从表面上看,你是在家人,我们四个都是出家人,但是实际上我们和你严格来说都是一样的佛教信仰者,你和你先生是在家学佛的居士,我们四个是出家修行的居士,大家都没有实质上的任何戒律传承,持戒也只能是自己发心和随分随力。”
听了之后我当时就感觉这位法师是一个混入佛教里面的魔,我真后悔自己曾经供养过他很多钱和食物,食物我就当作喂狗了,但是我想把供养他的钱都要回来。」
听完语音之后,我就回复她一句:“想要回来就赶快要吧,多年之后你会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她说:“法师您是在听歌曲吗?”
我说:“我正在小河边散步,看到春风吹拂着悠悠河水,身上还是感觉有些冷。”

我并不认识、也没有见过这位◎◎法师,可是如果从第三方的部分语音介绍内容里面分析,我个人是基本上认同他的这些佛法知见,但是必须要批评他的这些讲法方式。
分析如下:
1.「在生活中稍微注意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把太多精力放在持戒上面。」
在汉传佛教界的大环境里面,说出这句话不仅没有错,甚至还可以基本上判断这位出家法师是一位非常朴实和善良的人。因为这样的话,很多名山古刹的住持方丈不会当众宣讲,很多著名的佛教法师也不会公开解说。甚至是这些出家僧众不仅不会当众宣讲和公开解说,反而会教导和鼓励听众们要“以戒为师”和“严持戒律”。
对于很多普通听众来说,如果自己从小到大都是生活在两套或者多套话语之中,并且已经习惯了日常生活、公共场合、社交场合或者官方场合里面的那些特定话语方式,一般来说,除非自己能够警醒察觉和主动切换,否则突然听到一种自己不熟悉的话语内容之时,心里产生排斥或者反感都是正常现象。
例如:我在中学时候曾经学习过一位著名的郭姓文豪诗人的诗作《天上的街市》,从此就在心里先入为主地留下了好印象。等到六年或七年之后偶然阅读到这位文豪诗人写的《水调歌头》、《两个太阳》等等,我不仅在心里瞬间生起一阵厌恶,并且从此以后没有再阅读过这位文豪诗人的任何著作。但是这种内心里面瞬间生起的厌恶,其实仍然是来自于知识上的贫乏和经历上的肤浅。因为如果知道这位著名的文豪诗人曾经是生活在一个特定的、连保持沉默都不能做到的年代里面,那么他毕竟只是公开发表一些跪舔的诗作,至少他没有主动地落井下石去陷害别人。
如果这位法师讲解持戒的真正用意,只是提醒对方要把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佛教历史、佛法教理的闻思学习上面,暂时不要纠结在汉传佛教界里面宣扬的很多所谓的戒律内容里面,这并没有什么错误。因为汉传佛教界里面提倡和鼓励的很多持戒内容和详细要求,其实并不符合佛教根本律典,例如“杀生”、“素食”等等。

2.「师父们受戒之后从理论上说都要持守几百条戒律,但是实际上在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人能真正做到。」
这句话严格来说也没有任何错误。因为佛教出家僧团最早出现在古代印度的热带和亚热带生活环境里面,这就不仅决定了很多佛教出家僧众必须要遵守的戒律内容主要都是围绕着“衣、食、住、行”这四个领域,同时也决定了释迦牟尼佛陀制订的出家僧团戒律对于中国人来说几乎都是一种全新的“异国”、“异域”和“他乡”的生活方式。
因此,任何人只要能够注意到这个完全不同的时空环境已经转换的事实,那么即使从理论上来说可以把印度佛教僧团的戒律内容和生活方式丝毫不变地照搬到中国,实际上也无法真正地在中国大地上普遍应用与严格奉行。例如:佛教比丘戒律里面规定的“三衣”,在热带气候地区里面可以奉行,但是却根本无法在中国的广阔大地上应用和奉行。
这些问题,可以说古代中国的佛教出家僧众早就发现到了,因此针对印度佛教出家僧众戒律进行了大刀阔斧地彻底改革。改革的结果就是《百丈清规》或者说《丛林清规》正式出现和取代印度佛教戒律。
从唐朝到今天,可以说在世界上的所有的汉传佛教寺院或团体里面都是以《丛林清规》进行僧团人事安排和日常法务管理,而并不是以佛教比丘或比丘尼戒律来指导和规范僧团人事安排或日常法务管理,这是一个完全无需争论的事实。
正是因为佛教比丘或比丘尼戒律在汉传佛教界里面已经长期和彻底地被《丛林清规》所取代,因此在汉传佛教寺院里面常常能够听到的诸多流行语之中就有一句是“学规矩”。
事实上,佛教戒律在汉传佛教寺院里面,不仅早已被《丛林清规》所彻底取代,甚至已经成为对外宣传和表演的道具。在汉传佛教界寺院里面已经出家生活多年的僧众们,纵然是做到了住持方丈,他们真正用心学习、熟悉和掌握的也就是这些“规矩”,并不是释迦牟尼佛陀制订的比丘戒律或比丘尼戒律。
甚至我还认为这位出家法师的讲话语气,已经是非常地温和、委婉和客气。

3.你和你先生是在家学佛的居士,我们四个是出家修行的居士,大家都没有实质上的任何戒律传承,持戒也只能是自己发心和随分随力。
这句话严格来说,不仅没有错误,甚至还有比这位法师更著名的中国佛教祖师和佛教律师当众说过类似的话语,可能对于某些人来说只是限于自己的阅读范围暂时还没有看到而已。
例如:中国佛教净土宗第九代祖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智旭(公元15991655年)和中国佛教律宗第十一代祖师弘一法师(公元18801942年)都曾经在著作和讲演中严肃地提出“自南宋后,比丘戒传承中断”的观点。
我在佛学院读书时期,就曾经阅读过弘一法师当年对佛学院学僧们作的这篇演讲稿全文,弘一法师就是这样的观点。但是后来佛教界有一些长老们,出于维护出家僧众神圣地位的长远考虑,最终还是通过一些方法把弘一法师的这篇演讲稿尽可能地在普通出版文章里面给予了“消音处理”。
综上所述,我认为仅仅从第三方提供的这位法师的佛法知见内容来观察,可以说基本上没有错误。但是在讲法对象上,却犯下了“对初学者,不说高深法”的过失。
当对方还是一个没有从影视剧场、小说神话和传统民间观念里面的那些根深蒂固的“佛法修行知识”和“僧人言行标准”完全走出来的或虔诚或感性的宗教信仰者时,如果没有经过一定时间长度的闻思学习就直接告诉她真实、史实和朴实的佛法,那么不仅可能会吓着她,甚至还有可能会引起她的厌恶和诽谤,这又是何苦呢?
高尔基在《海雁》里面都说过“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一些吧!”这位素未谋面的法师,您又为什么不多让她在自己的“修行”观念和“佛法”知见里面继续生活几年呢?把一个人从正在做着的美梦里面唤醒,其实对于做梦者是非常痛苦的一种感受,因为是被动唤醒,这就直接导致了美梦突然破灭,并且腹中还感觉到饥饿,同时发现身边还有些清冷。
如果您平时一直教导和鼓励这位居士每天磕大头至少五百遍、每天持《大悲咒》至少21遍、每天诵《心经》至少9遍、每年至少要以“三步一拜”的方式朝礼四大佛教名山一次“忏悔业障”,我估计您现在不仅不会成为对方眼中的“恶比丘”,可能还会继续享用着对方送来的糕点、茶叶、水果和钱财供养。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