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7日星期二

佛陀的一生:教化人间众生---3

 

《佛陀的一生》

一、出生和童年

二、教育和婚姻

三、决心出家修道

四、六年时间苦行

五、大彻大悟成佛

六、教化人天众生-1

七、教化人天众生-2

八、教化人天众生-3

贺文宁Wen-Ning He

2021419

一、人间最早的两位佛弟子

二、教化五位苦行者

三、一千两百位阿罗汉圣者

1.教化耶舍

2.最早皈依三宝的在家弟子

3.最早皈依三宝的在家女弟子

  4.耶舍朋友一起出家

5.允许僧众弟子剃度、授戒

6.度化迦叶三兄弟

7.贪嗔痴慢在燃烧

8.教化频婆娑罗王

9.教化净饭王

净饭王是悉达多王子的父亲,也是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天的尼泊尔王国境内)释迦族里面的一位德高望重的国王。根据现代学术研究考证,迦毗罗卫国是一种部落共和制度,净饭王是释迦族刹帝利贵族选举出来的国王,并不是传统世袭的国王。

净饭王的父亲是狮子颊国王,母亲是迦哲娜,两位妻子分别是摩耶皇后和摩诃波阇波提王妃,三个子女是悉达多王子、难陀公主和难陀王子。

净饭王在年近五十岁时,悉达多王子才出生。后来在王子出家修道之后,他又派出憍陈如跋堤跋波摩诃男阿说示五个人陪同悉达多王子一起修行。

得知悉达多沙门已经成佛的消息之后,净饭王非常想见到自己的儿子,于是他一连九次派出使者带着众多的随从,前去礼请佛陀回国。可是,每次都出乎他的意料,因为这些使者在听闻佛法之后,都不声不响地出了家,加入僧团和证得阿罗汉果。由于阿罗汉们把世间之法都看得非常淡薄,因此他们都没有把老国王的心愿告诉佛陀。

一筹莫展的国王深感失望,只好把最忠诚的老侍臣史鲁德亚叫来。他是佛陀童年时代的伙伴。他同意前去请佛回来。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国王必须允许他出家。净饭王答应了他的请求。

同其他人一样,克鲁德亚深具慧眼,闻法后加入僧团,即证阿罗汉果。但是,不同于其他人,他把净饭王的心愿转告给佛陀,恳请佛陀回去看望他那已经年迈的父亲。

此时正是春天,适宜远行。于是佛陀在众弟子的陪同下,连续步行了两个月时间,才来到迦毗罗卫国境内,住在释迦族的一处大花园里面。

第二天,因不曾有人相约供斋,佛陀及其弟子们准备停当之后,就各自沿着大街小巷,挨家挨户地乞食。动身之前,佛陀这样想:过去诸佛入其眷属之城后,是径直到他们的家接受供养,还是挨家挨户次第乞食?经过观察之后,才知道过去诸佛都是沿路乞食。于是佛陀一路托着饭钵,平静安祥地走到迦毗罗卫国的闹市街头。

当耶输陀罗王妃告诉净饭王佛陀的这种有损王家体面的行为时,老国王立即急匆匆地来到佛陀跟前迫不及待地问道:看到你在大街上乞食,我内心里面感觉就像受到了极大的羞辱。你以前坐着金色车辇外出郊游,现在却在街上托钵乞食,你为什么要出我们释迦族的丑呢?

佛陀告诉净饭王:大王,我不是在出释迦族的丑,我是在遵守家族的传统。

老国王更为困惑不解:乞食是我们家族的传统吗?世尊,我们家族是大日王种,刹帝利的后裔,没有一个武士曾经乞过食呀。

佛陀平静地告诉老国王:大王,托钵乞食不是释迦族的传统,而是佛陀家族的传统,因为三世诸佛都以乞食为生。

紧接着,佛陀说了一首偈语:正念乞食,正法行事,善行之人,此彼得乐。

刚刚听完此偈,净饭王就见法、入道、证得须陀洹初果。于是他赶忙从佛陀手中接过钵,亲自带领着佛陀和他的弟子们来到王宫里面,亲手装上精美的佳肴供养佛陀和比丘僧众。

饭食结束之后,佛陀说法告诫大家:正法善行,勿作恶业,如此贤者,此彼得乐。

净饭王用心聆听佛法之后,即刻证得沙门第二圣果-斯陀含果。于此同时,摩诃波闍波提王妃也证得沙门第一圣果-须陀洹果。

有一次,老国王告诉佛陀,他曾经拒绝相信传言,说他儿子因为极其严厉的苦行折磨,还没有证得解脱涅槃,就已经去世了。于是,佛陀讲了一个《法护本生故事》。

佛陀说,在净饭王的过去世里面,就曾经有人指着一堆白骨告诉他“这是你儿子的尸骨。”但是,他还是坚决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已经死亡。

佛陀刚刚讲完这个前世因缘故事,净饭王就证得了沙门第三果-阿那含果。

净饭王成为佛法之中的“三果阿那含”圣弟子后,曾倾尽全力帮助佛陀的弘法事业,因此他是佛陀最初的几位重要支持者之一。

净饭王临命终时,他躺在病床上用心聆听了佛陀给他讲的最后一次佛法。听完之后,他就从内心里面彻底斩断所有的无明和贪爱,从而证得佛教沙门圣果里面的“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阿罗汉果。

佛教的经典上面这样记载着老国王的闻法和证果场景:“临终之时,卧于白伞之下,荣耀之卧榻,达阿罗汉果。如是,王不须住森林中,精励勤修而得圣果。

临终之前才彻底斩断心灵之中的无明和贪爱的老国王,心无忧虑地安安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连续体验了七天时间的解脱之乐,才“不受后有”善逝、涅槃。

老国王的遗体运去火化的那一天,佛陀亲自手执香炉,走在棺木的前面,引领着释迦族大众抬着棺木,缓缓步行走到荼毘的地点。佛陀以身作则告诉人们:无论自己的成就有多高,都不能因此对父母不敬或者轻慢。

大家把装载着老国王遗体的棺木,抬到事先已经堆积好的木柴上面放置停当和点火燃烧之后,佛陀告诉大众:“世间有四种恩,最为难报。何等为四?一者母恩、二者父恩、三者佛恩、四者师恩。世间众生若能用心供养此四种人,则会得到无量无边的福德,现在为世人赞叹敬重,来世能够解脱涅槃。

与此同时,佛陀又提醒大家:“有生必定会有死。世间苦空无常,身体如同水中月亮、镜中影像一样虚幻不实。眼前的木柴燃烧着的火焰,远远没有大家内心深处的欲望之火燃烧的炽烈。因此大家要努力闻思修习,要赶快从无明、贪嗔痴慢之中出离和解脱,才能终结欲望之火的焚烧。”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