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Ning He
师父你好!关于地藏经有些问题有时间回答一下,1.经中为什么四圣谛以及三十七品只字未提到,2.经中的因果观念是否真的符合阿含性空吗?3.我们如何正确择法或者认识地藏经,感恩师父了!
----------------
感谢您的提问,这三个问题可都是涉及到汉传佛教界很多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每天信受奉行的神圣经典法宝、著名菩萨的宏誓大愿与修行实践、以及个人长期以来已经生起了某种程度上的虔诚宗教信仰感情的让回答者不得不有所顾虑的大问题。
特别是在汉传佛教信仰长期流行的日常生活环境里面,由于历史上的大乘佛法在印度本土、西域诸国和中原汉地的传播过程中,大量地借鉴、吸收、引入和融汇了各种各样的宗教修行理论、民间传说故事和地方习俗禁忌,从而让原本清晰简单的早期佛法迅速地变成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神佛混杂、关公变成伽蓝、韦陀担任护法”的汉传佛教。
尤其是当汉传佛教界的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连续地经过朱明和满清两个王朝严格推行的极其残酷的思想禁锢和奴化教育之后,社会上很多人已经普遍形成并且习惯了对强权人物、特别是对能够决定他人生死祸福的权力和直接或间接地掌握这些权力的人们的敬畏、谄媚、依附和跪拜。也正是在这样的一种社会生活状态和经常充满着无处不在的恐怖气氛,人们必须时刻小心着“祸从口出”和遵守着“明哲保身”的环境里面,才能顺利地催生出“祈求神灵保佑”、“祈祷菩萨慈悲”和“呼唤根本上师加持”的大量人群,而且这些人群里面的绝大多数人都在生活中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欺负、侮辱和迫害。从这个思路出发,也能理解“宗教是苦难生活中的人们的镇痛剂”这一著名观点了。但是这样的人群数量多了之后,间接地就会导致佛教界很少能够出现依据历史事实、重视教理法义和遵循闻思修学顺序介绍地藏菩萨和阐释《地藏经》的优秀义学沙门。
众所周知,佛教并不是一个仅仅只是凭着个人的“相信”或“虔诚信仰”就能走入法流、断除结缚和证得圣果的宗教。因此在任何时期或任何地方,只要是长期以来缺少优秀的义学沙门讲经说法、辨析法义和破斥邪见“作狮子吼”,那么这个时期和这个地区的佛教界就一定会出现、会流行、甚至盛行着各种各样的附佛外道理论、相似佛法修行和民间宗教信仰等等。
值得注意地是,甚至是一些来自早期佛教里面的正确的教理法义和优秀的修学次第,为了能够让已经“先入为主”地接受了各种各样的附佛外道理论、相似佛法修行和民间宗教信仰的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们乐意学习和愿意接受,也不得不采取了“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的方式。《地藏经》和地藏法门的出现,就是一系列非常好的证据。
1.经中为什么四圣谛以及三十七品只字未提到?
从《地藏经》的出现时间上来说,此经并没有在印度佛教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陀时代和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佛教经典结集时期出现,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地藏经》是属于典型的佛陀般涅槃至少两百年之后和大乘佛教兴起之后才慢慢出现的中期或晚期大乘佛教经典。(学术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地藏经》是中国明朝时期出现的作品)
从《地藏经》的内容观察,相对来说已经更加重视和许多宗教或神教非常类似的“虔诚信仰的力量”和“依教奉行的实践”,从而很少涉及到早期佛教里面那些朴实无华的教理和法义。因此,如果注意到大乘佛教后期出现一系列经典里面特别重视“相信”或“虔诚信心”的事实,自然可以基本判断出《地藏经》内容归类和所属时期。
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地是:长期提倡和鼓励“虔诚信仰”和“不要分别”的出家僧众和在家信徒,只会让佛教走入越陷越深的宗教和神教的迷信道路,最终导致佛法在人间全面隐没。
无论是出家僧众还是在家弟子,只要你宣讲和弘扬的是宗教理论、是神教经典、是民间信仰,并且还把这些称之为印度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陀教授的佛法,那么这样的言行就是在“灭法”---让佛陀的教法逐渐隐没,让外道的教法日渐盛行。
要知道,所谓“灭法”,并不是指焚烧一套《大藏经》或焚烧一卡车、两卡车的佛教经书。
2.经中的因果观念是否真的符合阿含性空吗?
可以说只有少部分的因果观念符合早期佛法里面的教理和法义,但是大部分的因果观念和事例都是类似于《三世因果文》一样的通俗易懂的民间因果报应故事和粗糙僵硬的济世劝善灵文。为节省篇幅,暂不举例。
3.我们如何正确择法或者认识地藏经?
首先,可以肯定地说《地藏经》里面蕴藏着早期佛法之中的朴实教理和珍贵法义,只是作者可能是更加重视对于社会上的普通大众进行“立竿见影”式教化效果,因此特意地把早期佛法里面的教理和法义或者是蕴藏在一个个通俗易懂的小故事里面,或者是表现在朗朗上口和容易记忆的“因为、所以”这种基本句型里面进行创作编辑和布教宣传。
其次,印度佛教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陀虽然没有宣说过《地藏经》,但是《地藏经》里面确实引用了早期佛教里面的人物、事件、教理和法义。例如:佛陀在忉利天为母亲说法、思惟佛陀名号的“念佛”法门、以及经文里面隐藏着的其它几种菩萨道修学实践方法等等。只是这些珍贵殊胜的教理和法义,对于没有闻思修学过早期佛教圣典的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来说,不一定能够觉察到。
最后,我们可以把《地藏经》视为以“民间劝善丛书”的形式出现于世间的汉传佛教界里面通俗易懂的一部著名经典,我们还可以根据早期佛教法义把《地藏经》里面隐藏着的十二种珍贵殊胜的修学方法全部整理出来。
例如:
1.觉华定自在王如来教授婆罗门女的“念佛”法门。
「时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告圣女曰:「汝供养毕,但早返舍,端坐思惟吾之名号,即当知母所生去处。时婆罗门女寻礼佛已,即归其舍。以忆母故,端坐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地藏菩萨本愿经•忉利天宫神通品》,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2.来自“四无量心”的“慈心观”、“慈心禅”、“慈遍定”法门。
「于是最贫贱辈,及不完具者,发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报。见诸老病,及生产妇女。若一念间,具大慈心,布施医药,饮食卧具,使令安乐。如是福利,最不思议。」---《地藏菩萨本愿经•校量布施功德缘品》,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
3.早期佛法里面最重要的“四念住”法门。
「恭敬护持,四种念住。……于四圣谛,皆得明解。三转十二行相法轮。」--《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十轮品》,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严格来说,《地藏经》和很多大乘佛教经典一样,它的内容里面或多或少都包含着早期佛法的教理与法义,但是它的表现却是采用了普通大众能够理解接受和欢喜奉行的宗教形式,因此它在古代能够得到许许多多文盲和法盲信众的信受奉行。
今天,随着社会大众的文化知识逐渐丰富和教育程度不断提高,如何尽快地“走出”原来的通俗迷信式的“地藏菩萨信仰”和走入教理法义清晰规范下的“地藏法门修行”,才是当代佛教界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闻思修证目标。
------------
想将家中现供的观音及地藏菩萨像送到寺庙或别的居士,可以吗?弟子认为最好的供佛应该是精进学习经教,忆念佛的功德,如理作意,努力走进清净法流。
1.只要能够明白佛陀的教导和佛法的教理与法义,那么对于家里原来供奉着的佛菩萨像或各种各样的神仙像,可以当作工艺品、艺术品或印刷品继续保留,也可以送到附近的佛教寺院和道教神庙里面交给专业宗教人士收藏或处理。如果自己的亲属同事或居士朋友们喜欢和想接着供奉,当然也可以转送给他们。
2.对于供佛的理解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