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有关原始佛法的修行次第(上)
2015.07.26.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1.html
「正知正念」加上「四圣谛」的思维,可以看到「内心良善的特质」的有限性
在建立起健康的人格性的过程中,除了「正知正念」之外,如果能够再带入「四圣谛」的思维,就能够更进一步地看到,那些美好的特质不管如何发展,都有它的有限性。许多人都有深厚的佛教或宗教背景,曾经很努力地做过好人,很努力在布施。大家都有共通的经验,不管你对待别人多么地忍让,遇到有误会,人家不欣赏你的忍让时,你的忍让会让人家觉得「你很造作」。对方看到你的忍让可能会想:「你把我当成坏人吗?我为什么需要你的忍让?」也就是说,不管你开展出什么样的人格性,只要是需要去维持那个人格性,你就必须跟那个环境去碰撞、去磨合。
所以在跟外界互动时,不管发展出多好的人格性,还是脱离不开压力,也脱离不开无常的法则。那些好的人格发展,都可能因为没有持续而衰败。你的肌肉刚练起来时很漂亮,若是一个月不再去健身房,肌肉就缩小了。同样地,对外在的环境而言,好的人格性最终都不可靠。从内在来讲,内在的环境也是不可靠的。因为我们用来建立起自我,以及美好的人格性的资源,最终都不能百分之百地掌控。例如想变成一个好人,必须要使用记忆,记得在人生学到的经验,想到那些好的楷模跟榜样…。要透过记忆才能发展出好的人格性来,可是记忆是不可靠的,它会衰败、会骗人!
我们内在所使用的资源包括想要对人好。很多人应该有这样的经验:整天从早到晚一直在奉献、布施,感觉到了一个境地会精疲力尽。当你精疲力尽时,面对着眼前还有那么庞大数量的众生在受苦,你那么尽心、努力地付出,居然是如此地杯水车薪,那时就会疲劳,慈悲就会减弱、消失。这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为什么在佛陀的教法里,从来没有教我们要发展出永恒的慈悲!这是原始佛法跟大乘佛法不太一样的地方。
在大乘佛法里,把永恒的慈悲当成值得追求,且可能完成的目标。可是原始佛法看到,慈悲或其他任何好的德性、心境、能量,都必须要有燃料。必须有内在的资源在支撑着,而这样的支撑的力量,无法永无止境地延续下去。所以,不管建立起多么美好的人格性,经验着多么棒的滋味,累积多大的福报和能力,都要耗用资源、都会衰败!这就是为什么在禅修时,一方面要懂得善用我们的情感与良善的特质,一方面要知道什么时候该放下它们,让自己能够休息、回归到平舍的状况。更单纯、更省力地觉知,没有刻意要改变境界,能够接纳眼前无法转变的境界。然后进一步也看到平舍的无常。
佛法解脱的阶梯:第一是建立起良善的特质,第二是平舍,第三出离平舍。
目前坊间流行的禅法,往往就是要禅修者一直修「直观」、「观无常」、「观无我」。但是佛陀所教的方法是:智慧真的要开展,一定要经历过开展良善的品德,良好的人格特质。其中的一个原因是,在开展良善特质的过程,常常要面对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可以继续努力?什么时候该放下?什么时候是需要承担的?什么时候那种承担只会带给你没有用的压力,于事无补?
也就是说,从良善的质量转变到平舍的过程,一定要做「抉择」。如何做选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正知正念」。用「四圣谛」的角度观察你的活动跟触感,就会愈来愈了解什么样的用力是多余的?什么样的用力是必要的?眼前的处境应该用何种特质?人的向上或堕落,最强的动机大都是感性而非理性的。所以,感性的世界是强而有力的,可以拯救一个人也可以毁灭一个人。一个懂得修行的人,一定要知道去善用这个领域。
很多智能的产生,不只是来自理性上的思考、直观、观无常,有很大的部分是来自于去经验什么叫「情感」、去经验感性世界的那些特质。在经验的同时,因为有「正知正念」、有「四圣谛」,所以能够抉择,知道眼前这些感性的特质,给了你什么样的力量与增上。你该如何去导引这股力量,使它对你有所帮助,让它对于眼前的苦是有建设性的。善用这股力量、乘风破浪,之后还要有反观的能力,看到:原来慈悲久了还是会累的,原来人很有耐心、很勇敢、很慷慨,都是需要内在的资源的。这些内在的资源,有的时候会耗尽,有的时候必须要休息。
例如学游泳,想要游1公里就要知道那么长的距离,要怎么样划水,何时该冲刺,何时该缓和,何时该保留体力,何时要让体力在刀口上爆发。这些技巧才是智慧真正的所在。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这些技巧,才会产生真正可靠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地照本宣科:一切都是无常、一切都…。最终体会到的「无我」,只是压抑自我、断灭主义。真正体会到无我的人,他的人格特质一定是该承担时、比一般人更能够承担;该放下时比一般人更能够放下。所流露出来的特质,一定是那些美好的人格性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之后还要去体会,高度发展的人格性,跟禅定有什么关联。
我们的心不安定,不只是心在想事情,不是因为心不能锁在一处,而是因为内心有困顿、有想不透的地方、在钻牛角尖。内心会困顿,有可能正在经验着非常激烈、高亢的情感,而不知如何善巧地面对。只会盲目地压抑、呵斥或放纵于其中,会让情感的强大力量,变成毁灭性的力量。
【问答】
问:观察食物进入口中、贪爱产生,咀嚼之后贪爱慢慢减弱,食物慢慢进入食道,再往下就没有感觉了,请问是否要再进一步观察食物进入胃里…?
答:不必要观察得那么的细腻。南传佛教的禅修受到《阿毘达磨》的影响,开展出很特殊的文化,要禅修者去观察极其细腻的东西。《阿毘达磨》认为,人类是由极微的、肉眼看不到的元素(paramāṇu)所组成的。因此在禅修中,必须要开展高度的透视性,能够看穿这些占据非常小的空间,发生速度很快的微粒子(kilapa)。尤其是缅甸的佛教受此影响,要禅修者看到自己身心的极细微处。
我的建议是:如果是依循佛陀的教法,我们开展出来的禅修风格是「稳健、自然、开放的」,也就是不需要去做出超乎常人的功课。你所需要的定力,就像一位懂得读书的好学生,那样的定力就够了。其他的就是要清楚:什么是正确的态度?什么是眼前该用的技巧?如何灵巧的转换?这是禅修的重点所在,而不是能否看到愈来愈细微的东西。食物吞到食道几乎是感觉不到触感的,去追求那样的境界又做不到时,有时候会让自己很懊恼、很自责。觉得自己的定力不够、修行不够,所以感觉不到食物在胃肠中消化的感觉。其实,感觉不到食物在胃肠中消化的感觉,那是正常的。
问:请问有什么技巧可以对治贪爱?
答:首先要具体了解「贪爱」的定义。很多人以为吃东西「感觉到好吃」,这样就叫贪爱。其实那并不是贪爱的意思。佛陀非常具体地形容「贪爱」为“fever”,好像是发烧(热恼)一样。就像热恋中的人,一天没有通电话、传简讯,内心就焦躁不安,处于发烧(热恼)的状态。心为什么不能安乐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焦躁。因为欲贪而产生的焦躁像上瘾般,只要没有上网络、打电玩、吃好吃的,就坐立不安。就像吸毒的人毒瘾发作,满脑子都想着毒品。
一般没有禅修的人,脑海中整天在盘算的,大多跟欲贪有关。好比说赚钱的滋味,看到花花绿绿的钞票时,那种紧张、快感,大部分的时间内心都在盘算着,获得下个目标的快感、手段…。那个叫做「欲贪」。
至于感觉到东西好吃、不好吃,这是属于「受」的部分。多吃到什么程度才叫「欲贪」?那就要观察。可以在放松、开放、谅解自己的状况当中去观察。在不伤人害己的前提之下,可以继续检验:什么地方是仓促?什么地方是过量?什么地方是过度地用力?如何能够允许好吃的感觉产生?在好吃的感觉消失之后,内心如何能够不产生出焦躁感?内心不会一直徘徊、留恋着那滋味?要如何去觉知其中的差异性?
可以从「身念住」下手,像刚刚静坐的技巧。在静坐时,去看当下有什么样的力量和活动,让我无法舒适、安定下来?例如好想念那碗牛肉面,那种酸酸、辣辣的滋味…。「贪爱」主要是跟我们的记忆链接在一起,然后投射到未来挥之不去,造成我们的焦躁、坐立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