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3日星期日

三依一向

 朱倍贤:无诤的说明~法意及修行观念的厘清

2014.8.27.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5.html

问:如何让修行更精纯化?

答:随着对佛法的理解愈来愈成熟,心境愈来愈能够沉淀,就可以考虑在一个能够控管的小范围内,去做更深入的体会。出世间法其中的一个下手处,在于「如何培养出离心」,以及「化解内心对事物的喜贪」。佛教讲的「放下」最大的原动力,是让你看透喜贪。「喜贪」是指心在渴望、企盼的,尤其是对五蕴的依赖感,对「自我感」有一种熟悉感。

在日常生活中,要能够透彻的看到:五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如贼。这是一般修行人比较容易忽略的。他们是在观无常,可是观无常最重要的导向,要能够化解内心对于五蕴依稀的熟悉感和爱恋感。必须透过上述的那些角度,才能化掉这些喜贪。如果内心没有喜贪,就自然会放下,接下来修行开展的阶段,可能会水到渠成。

尽量找出喜贪的盲点,可以针对身体、感受、想蕴、行蕴或识蕴。逐一的去看,这个东西值得依附吗?它就像是癌症一样,在一个程度上真的就像癌症一样。我们好像困陷在时间之流里面,一直在渴望、追求、累积,希望重复过去那些美好的东西,避开那些不美好的东西。可是每一次那些快乐的经验与乐受的产生,在生起的同时就在磨灭、衰败,没有一丝一毫的安全感可言。

看清这个环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任何的情境,注意力不要放在故事情节,而是放在:这里面有什么乐、什么苦?在受的层次上,是什么东西在吸引着心、推逼着心?把受看透,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看到它是即生即灭,不断衰败的状况。看到这种不断要积累自我感的生存方式,就像癌细胞在扩展一样,没完没了,最终就是造成自我的死亡。

癌细胞就是得到了所需的养份跟因缘,就可以无止境不断地扩充,在扩充的过程把宿主杀死。在一个程度上,五蕴就是如此,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所以,要不断地检验:我在什么程度,一直背负着这个负担?观察心跟五蕴之间的关系。五取蕴的「取」,为什么汲汲于此?为什么把它当成「家」?为什么一直产生这是「我」、「我在这里」?

 

问:解脱是怎么达到的?

答:观察当下的平安、快乐是需要用力的吗?如果是,那就不能延续。不能延续的就是苦,是苦就是非我,不是我的家,不是我能够长久拥有的。能不能让当下的快乐、平安跟解脱,是不需要用力的呢?如果心必须要去认同真心,以及觉知的功能,那个依附就是用力;趋向就是用力;保有就是用力。那个用力是很细微的,可如果在一开始修行时,就能够了解到:依附、趋向、喜贪、我慢的产生,都是要用力的。你就能够针对那个用力的状态,去培养「食厌想」。对它产生出厌离,知道那个只是一种活动的状态,那个不是家。

 

问:所谓的给欲贪燃料,燃料就是行蕴,没有行蕴的支持,这种现象(欲贪)就不会继续下去。十二因缘也是如此

答:修行的入道,十二缘起里面有好多个契入点。可以从「行蕴」入手,可以从「无明」、从「触」入手,也可以从「贪」入手。一个观行蕴最快捷的方法,可以透过「触感」来观察。好比说,从用力、紧松去了解行蕴。对一般人而言,行蕴太抽象。最容易观察行蕴的方式,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看色界禅是如何被打乱的?心如何被念头纠缠?因为追着念头跑,所以刚刚的安乐感被打乱、不能维持下去,身体的能量网忽然有个地方纠结起来了。这些都是在消耗能量,从这些地方去体会。

 

问:对于「心」的定义,巴利文跟中文所讲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答:中文使用的「心」是同一个字,而巴利文里有却三个不同的字,中文都翻译成心。有的地方,中文的翻译者会把这三个字区别开来,分别翻成「心」(citta)、「意」(mana)、「识」(viññāa)

上述第2段经文里的「心」,是指修心的心。什么叫「修心」?三增上学「戒、定、慧」的「定增上学」,有时候也叫「心增上学」。因为在巴利文的经典里,「定」与「心」是等同的意思,指的是平常修定时,要处理的散乱或不散乱,昏沉或不昏沉,开阔或不开阔,明亮觉醒或晦暗昏顿,很有能量或没有能量等等。若用现代文来解释就是「心境」。

「心境」是佛教直接修定的对象,就是调整、去除那些会让心境变成负担、暗晦不明的障碍。而培养正面的心境,叫「心增上学」或「定增上学」。巴利文经典里面所指的「定」,几乎99% 具体指的是:在禅修时心境上的用功,在内心的活动、现象、状况上面用功。

在经典里,「心意识」的「意」可以是「行蕴」的同义词。而「识」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识蕴」即觉知的功能;有些时候它有「分别」的意思,包括分别能所、分别人我,跟慢有关的分别。这也是识蕴的功能。

 

问:讲义第2段《增支部1.4951经》里面讲的「心者,是极光净者……」这里的「心」指的是什么?是不是涅盘状态?

答:不是涅盘状态,这是中文翻译有问题。如果看英文翻译,或巴利原文就很清楚。英文的翻译并不是「心者是极光净者」。巴利文是说:「这样子的心是极光净者,但是,却可以被客随烦恼所杂染……」,这里的心极光净,指的不是涅盘而是心移除了五盖之后,好比说进入到四禅,佛陀所形容「正定」的状况。这样的心是很干净、很有能力、很有用,很适合修行。它已经很光净了,没有五盖覆盖着,没有会严重障碍禅修、四念住的力量,但还不是最高境界。

台湾的原始佛教老师,很容易望文解义,读到这段经文就以为这里讲的是「真心」,以为跟禅宗讲的「佛性」是一样的!这个就是觉知的本身。

如果把这边的「心」,了解为「定增上学」的心,那么这段经文的解释应该如下:在修定()、修心念住时,心是可以修到极光净的。这样的心,有时会被客随烦恼即五盖所杂染。因为被杂染,所以没有受过佛法训练的凡夫,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不能修心念住、不能修色界禅了。

这里的「不修心」不光是指整体的佛法,更具体的是不修色界禅、不修心念住这个方法。诸比丘心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而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修心念住。有闻圣弟子,因为知道:原来我们的心境,是能够从五盖的状况中调整出来,能够不被五盖所负担。

我们在这里面是有控制的,五盖发生时,可以透过修行暂时的把五盖移除,或者是永久的把五盖移除,而不是完全无能为力。所以这里的心,要理解为「心增上学」的心,如同巴利圣典99% 心的使用,都是如何调整当下的心,当下的心境。如何从不同种的束缚之中释放出来,如何去培养各种有利于修行的正面的特质,这个叫做「修心」。

所以如果有人问你:「你现在的心如何?」正确的回答方法是:「当下的心有被散乱所束缚;当下的心有被疑惑所束缚;当下的心正从散乱中释放出来、正从疑惑中释放出来;我的心感到彷徨;我的心有慈念、没有慈念、有恚念、有恶念。」这才是正确的回答。而不是回答:「我具有佛性或没有佛性。」

 

问:触境时,内心常会生起「这个有需要做吗?」如果没必要就放下。请问老师,这样的用功方向正确吗?

答:在培养「色界禅」的过程,这是正确的。基本上,先帮助内心获得好的食物,让心不会一直处在饥渴感的状态。心因为没有好的食物,当它被饥渴感推逼时,是处在一种很沉重、很忧恼的状态。没有余力、余暇,去反观、思考更高深的问题。对它而言,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当下饥渴感的解除,所以它会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钱、色、名。一般世俗的人在追逐、上瘾、渴望要去重复的东西,如天伦之乐、跟自己的父母亲在一起,看到父母亲高兴,而希望这样的经验能够一直维持。这都是处于饥渴感的状态之中。

而禅乐,则是透过吃得更有质量,不用吃得那么狼吞虎咽。若不狼吞虎咽,就有机会看到吃的过程,不会百分之百把心力都放在追逐、满足饥渴感,而是有余力反过头来看,原来饥渴感是一种苦!原来问题不是在于我得不到那个东西,而是在于内心的刺,那种渴望、渴爱、希望能够再形成的欲求。无边无际、没完没了,在睡觉中都还在追、逃、跑,还在用力!

佛经里的解脱道次第,先以「出离乐」来对治、取代「世间的欲乐」。对出离乐熟悉之后,再学习用「平舍乐」来取代「出离乐」。「平舍乐」是更宁静、从容的,对现象不迎不拒,随时随地不断的放下。熟悉平舍乐之后,再学会用「无作出离乐」来取代它。「无作乐」是看到只要还有欲求、执着,就不安稳。

基本上就是依这样的次第,每一个步骤都留意「三依一向」。知道什么是「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

「依远离」就是不断的去体会:什么是有负担的?什么是比较没有负担的?选择离开没必要的负担。

「依离欲」就是看到饥渴感的苦,看到人的喜贪、对五蕴的幻觉。实际上它就是幻觉而已,五蕴再怎么变化,能够带给你最极致的就是这样而已。所以对五蕴、对所有的经验,能够离欲。

「依灭」就是随着迷恋喜贪感的瓦解和消失,你的参与感会消灭,那种你困陷在其中~「你是在这里面」的感觉会消灭。去看到在所有境界里面,抽离开来之后,自我感的瓦解。这个叫「依灭」。

「向于舍」是指修行最终的目标,就是不断地去发现:还有什么东西还没放下?依着这样的大原则,基本上就不会出错,其他的都是细节的问题。

 

问:做三宝随念时,从头到尾泪流满面,还要继续做吗?

答:如果累积了很多情绪的包袱,就是要经历这样的洗炼和宣泄,这些都不是坏事。可以继续做,直到把内心的大片的垃圾都处理掉。一个禅修者,要看这样的情况有没有能再提升。在短时间内可能有,好比说会变得更有精神、更有动力。对于出离、解脱的意境,会更有情感上的相应。愿意向善,更精进地脱离开安逸感等等的好处。

如果继续用功,就会发现这种情感的宣泄,能够带来的只是如此而已,很快就会有疲倦感。也就是说,可以有很强烈的宗教情绪,数十分钟或好几个小时或好多天,但是要看到就连那么高亢的情绪,都是一个负担,那就是看到它的过患。

让心处在非常高昂、虔诚、美丽、谦卑、庄严,信仰心很高的,对开展色界禅是有帮助的。要对自己很有耐心,只要这样的哭,不是自私、忧郁的眼泪,而是喜悦、激励性的,跟七觉支是隐隐约约有相应的,尽情的哭。不要故意叫自己不哭,而是因为哭够了,好像情绪宣泄了,接下来自然而然会发现,哪些情绪是多余的,自然而然就不想哭了。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