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星期日

圣者所居的天堂 -1

 朱倍贤:圣者所居的天堂~净居天(五不还天)及其它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468.html

今天要跟大家讨论的主题是「圣者所居的天堂~净居天」。

佛教的传说里面,有所谓「四双八辈」的修行者。就是说在修行解脱道,有所谓的正在朝向初果前进之修行人,叫「初果向」;有「证得初果」的;有朝向二果前进的人叫「二果向」;有「证得二果」的……依此类推,即所谓的「四双八辈」。

「四双八辈」里面,当然「阿罗汉」是不受后有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内心已经没有任何一种未化解的动力,会驱使他们再去投生,再去时间之流里面以某一种形态出现。但是,在四果之前「四双八辈」的其它阶段,佛经的传说是,在某一些条件具备的状况之下,修行人都有可能不在人间出生,而是去往更高幸福的轮回场所,圣者独特的「天界」。

关于这一种圣者所居的天界,到了后代的佛教,这方面传说的内容,越是暗晦不流行。但是,在早期经典中,不管是主流的《阿含》和《尼柯耶》,或是「早中之早」的经典,有好几处提到它们。

举例来讲,《法句经218》:「志于最高的目标者,心随顺安住于出世的智慧,不被欲贪所束缚,这是一位向上浚流的人。」这里的「向上浚流」,巴利原文是“uddhamsota”,指的就是生于「净居天」的状态。

另外《法句经236》提到:「以自为洲,精勤培养智慧,却除心中的污秽,你将生于净居天。」《经集1.6》里面也有提到:「智者成就于圣知见,往生于吉祥安适之界。」

这样的讲法,到了后代变得不兴盛。其中的原因,应该与大乘净土宗的兴起及弘盛是有关联的。随着净土宗流传出的不同种净土不断地被理想化和通俗化,加上越来越多净土宗的推广者,为了要突显出大乘净土的优胜、殊胜,在不自觉或自觉之中,片面讲述、贬低天界

历史上演变中的净土信仰,从比较早期的兜率内院,到阿閦鞞佛,药师琉璃,和更后来流行的弥陀极乐等等,较后来流传出的,往往都是建立在与早先流传出的作优势对比。而这些不同的净土崇拜的推广,几乎都是建立在跟传统天界的对比之下来进行的。

原始佛经对天界的述说是多重的,对它们的态度也是多元的:既有令人堕落的,也有品德崇高、由善入善的天;既有不适合修行的,也有纯是圣者所居的天;既有该避免的,也有值得推介往生的天

在某一方面,天界有可能代表的是比起人间更高的品德,更高度开发的心境,所以,在那个程度上,天界是有可能比人世间更适合修行原始佛经中禅修者遭遇的某些天人,像是自己的良心在说话,或是天上的圣者善意的提醒。另一方面,有的天代表的是在舒适的福报当中腐朽、安逸,在骄慢无知中堕落。有很多的天神在极度的享福当中,不知世间疾苦,或者失去了危机意识,盲目消耗着自己的福报。所以「天界」有正面也有反面的意思。

传统中所讲的「净居天」,绝大部分的讲法是:三果的圣人能够升去的天界。三果的圣人断除了对欲界所有的欲望与执着。也就是欲界里,没有任何力量会吸引三果圣人的心,所以,三果只会生到欲界以外的,像是色界(所以叫作「不还[欲界的]果」)。但是这个圣者往生的色界跟一般凡夫所生的色界是不一样的。传统纯是圣者所生的色界五重天,在部派的说法里面有小小的差异,但绝大部分的讲法是:

1.「无烦天」、2. 「无热天」、3. 「善现天」、4. 「善见天」、5. 「色究竟天」。

这些天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原始经典没有提供解说。所以对于无烦天、无热天等等的形容,都是后代的论书所提出的想法。很多的这些想法,看起来有可能是望文生义的结果,实际情形也无从考证了。

但是,可以理解的部分是:想想三果圣人的心境,一个对于欲界的贪跟瞋完全断除的人,在好一个程度上来讲,已经是佛法的成就者。他极少数还没有彻底究竟的地方,其一在于对佛法的深度崇仰与敬爱。也就是说他还带着一丝对佛法依赖的情绪「法爱」

另一方面,三果圣人有一个非常微细的烦恼叫「我慢」。这个「我慢」基本上就是在境界中,仍然有一种「我是、我能」的感觉跟认知。到了一个那么高程度的修行境界的人,唯一牵动他的是如此稀薄的杂染,死后升去的天,活动的模式,那是凡夫难以想象的。那种高度的幸福中,内心已经找不到人世间普遍的粗糙烦恼。根据传说,就算是五个天中最低级的「无烦天」,寿命也是非常地长久,受用也是精细的。

刚刚我们看到有「向上浚流」的讲法。以例说明:假设一个人在人世间成就了三果,在他的肉体败坏、命终的时候,投生到净居天最二低等的「无热天」。在这无热天中,尽是圣人所居之处修行,有可能一辈子中,就完成阿罗汉果、达到漏尽的地步。所谓的「漏尽」,就是内心已经不会被任何的苦所渗透,内心也没有任何制造更多痛苦的动力。如果他未能在一辈子以内达到漏尽的结果,过世之后不会往下沉沦,只会继续往五个天中更高的天界去转生。

一般世俗人的向上提升或者是向下沉沦,好大一个部分是难以预测、充满不确定性的。而关闭了最重要轮回的引擎的圣者,几乎是苟日新、日日新,在不退转的状况之中,不断在进步着。因此他没有被牵引向下的任何因素,只会在这五个不同的天,越来越上升。他有可能从无烦天生到下一个更高的无热天,也有可能从无烦天直接生到色界最高的天,「色究竟天」,依此类推。

不管他生到的是哪一个更高的天,他会有不断地摆脱剩余的稀薄包袱的动力。假设他生到了色究竟天,在他寿命穷尽之前都还没办法达到漏尽,他过世之后就再回到色究竟天。也就是说,这个五不还天中轮回的模式是不断地向上,没有向下沉沦的机会。而当你到了最高的色究竟天,就没有再往上的空间了,所以在未证到漏尽前,你就不断、不断地只在色究竟天里出生。

这是五种不还的天。「不还」,因为不会有回到欲界的可能性。教界传说里面普遍的一个讲法,说三果的圣人至多还有在色界的天界一辈子的修行。这样的讲法是不正确的。原始经典表达的实际讯息是,三果的圣人是有可能在这五个不还的天里面,经过几次轮回的

上座部的注译书讲说,五不还天的寿命分别是:一千劫、二千劫、四千劫、八千劫、一万六千劫。一个劫指的是三界的「成、住、坏、空」,一个非常漫长的时间。不管你是否要按照这个字义上面,去了解这些不同的天的寿量,基本上它要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些都是寿量旷劫久远的天人。从这里和其它处也可看出,后代流传出来的净土宗,对于他方净土的描述和理想化,是受到原始佛教「净居天思想」所启发的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