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无诤的说明~法意及修行观念的厘清
(2014.8.27.)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5.html
【静坐引领】
在静坐之前,先做一点伸展运动,配合着伸展运动,做几次深呼吸。
吸气时,充分的让脊椎向上伸展,胸腔的下部,胸腔的中部,胸腔的上部…。
当吸气饱满的时候,配合着吐气,将双手放下。
用自己的速度,连做三次。
静坐理解为:正在调整,正在观察自己内、外,细微的行为。包括:呼吸的方式,当下肌肉的使用,心跟境界的互动方式。
一个简单的下手处是,留意身体内在的呼吸;细微调整运动的部位,观察那些部位的触感。
留意正在呼吸的身体,有没有任何的急促、阻塞、不流畅、僵硬、紧绷的地方?
在念念之间,不断的保持:正在呼吸的身体,它的放松的感觉。
在念念之中,去体会,正在呼吸的身体,它的紧绷感的化解,它的急促感正在被调整中。
透过细腻的观察,去发觉:所有阻碍内心安定、身体轻松的那些活动方式。
不必要因为评估自己做得多好,而产生另外一种压力。
要知道:光是能够把10分的紧张,放下半分,这样就是在进步了。
若能观察得到,紧绷或冲动的感觉,它的缓和、变得更加的柔软,去注意这个动作的发生,注意具体触感的改变,这样子就算在做禅修了,这样子就是在修身念住了。
非常认真、用功的,让心潜入到身体的内在,去找寻任何细微的紧张,任何细微的,在阻塞能量网顺畅流动的地方,把它放下!
静坐的意思就是:努力的、正知正念的,让自己安住在愈来愈幸福的状态之中。而且这种幸福的状态,能够使得我们更加清楚、更加明白,幸福或痛苦的原因。使得我们不止是当下幸福,也在培养着长远可靠的幸福因子。
在睁开眼睛之前,先在心里面,下一个决心:在静坐结束之后,也能够试着,把一部分的觉知,放在保持安适的感觉,轻松的感觉,具体身体触感的感觉。
(请慢慢睁开眼睛)
「无诤的法意厘清」
今天的讲义,有两段经文。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因为有好几位同修都提到,跟这些经文有关的问题。目前的台湾,愈来愈多有心人在做原始佛教方面的推动。无可避免的,大家对于佛法的理解,似乎是有一些歧异、不太一样的地方。在此我想做一点「无诤的说明」,不是针对个人或哪一位特定的老师。而是透过讨论这些话题,澄清修行上的观念。假设这些疑惑,是来自于对某些老师的讲法有误解,或是因为没有给他们足够的机会辩解,套用一句古谚:「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经文】《杂阿含经》卷10〈262经〉(c.f. 南传《相应部SN12.15》)
「尔时,阿难语阐陀言:「我亲从佛闻,教摩诃迦旃延言:『世人颠倒依于二边,若有、若无,世人取诸境界,心便计着。迦旃延!若不受、不取、不住、不计于我,此苦生时生、灭时灭。迦旃延!于此不疑、不惑、不由于他而能自知,是名正见,如来所说。所以者何?迦旃延!如实正观世间集者,则不生世间无见,如实正观世间灭,则不生世间有见。迦旃延!如来离于二边,说于中道,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谓缘无明有行,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集;所谓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谓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老、病、死、忧、悲、恼、苦灭。』」
对于没有很多的佛教背景的人,乍读这段经文会觉得非常的高深,大部分的人可能无法理解,它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实际上,这段经文在台湾原始佛教的运动中,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原因之一,是因为印顺法师用这段经文,说明《阿含经》跟龙树讲的《中观》、超越有无,这样的哲学是一致的。在另一方面,中国佛教徒受到南北朝时代玄学思想的影响,对于「有、无」的问题特别感兴趣。而这段经文在讲的,好像是一个超越有无的境界。有的老师依据这段经文,说原始佛法讲的是「空有一如」,或是「真空生妙有」的实相。
据一位在台湾弘传原始佛法的老师的讲法,这段经文讲述的就是所谓的真理现象,它的流转、发生、变动的情形,是:「空有一如」的实相。他说,观看眼前现象发生的状态,一方面不能讲它「没有」,因为一切的万象是历历如然,可是另一方面又不能讲它「有」,因为它是迅速无常变灭的。所以最终只能讲说,它是「空有一如」。
佛陀将「空、有」的问题当作是戏论
严格来讲,受过巴利文训练,尤其是能够读懂原始佛教的经典里面,共同弘传的道理者,就会发现「空有一如」的讲法,实际上是有问题的。在原始佛经里,不论是北传的《阿含经》,或南传的巴利文系统的经典,都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佛陀对于「空、有」的问题,对于事物最终究的「实相」、「本质」,都当作是「戏论」,是置之不谈的。佛陀教导的修行是不断地导向,帮助我们去观察、了解、调整、超越内心的活动方式。
所以佛陀在这部经,对迦旃延尊者讲到:超越世间有跟无的见解。并不是说:在「超越有无」的见解之外,另外再讲一个比有跟无更高一层、更精密、更深细的对实相的阐述,也就是「将有跟无一如」的见解。实际上佛经要表达的是,所有对于「有、无」,「空、有」这些形而上的辩论,通通都无助于了解活动的状态。这段经文的末了,佛陀以十二缘起做结尾:「与其去谈有跟无,不如直接去观察缘起~也就是活动与苦之间的关系。」
很多后代的老师不了解这个原理,看到这个缘起,就以为经文讲的就是「空、有」的问题。所以,他们就得到一个「缘起性空」的结论。
实际上,佛陀在这里要表达的是:与其去讨论,现象流转的特质到底是什么,无常的变灭是多快,它的本质到底是空还是有,是即空即有,还是非空非有…,不如直接去看:痛苦是怎么产生的,大苦是如何聚集的。也就是说,人类共通经验的苦迫感、压力感,是如何透过内心的活动以及无明的催化,而引发出来的。 因此,在《迦旃延经》之后还有其他的经里面,佛陀更进一步的说明:不只是不要谈「有」跟「无」,甚至也不要讲「空有一如」。佛陀甚至讲:「空有一如」也是邪见的一种!另一种邪见叫「非空非有」。
有些老师还讲,实相是超越空跟有,是不可言说、不可思议的。这样的讲法是一般世俗的老师的讲法,他的目标、指向是:如何去发现现象流转的实相。而原始佛教是不关心实相的问题的。原始佛教发现,所有内心认知到的所谓的实相,例如,你认为某件事是「无常」或是「有常」的,其「无常」的速度是快是慢等等的,这些都是跟想蕴的运作、内心的取角,以及内心的活动有关。
在佛经里,佛陀谈到「空」这个词汇,如南传的《小空经》、《大空经》,都不是用来形容事物的实相。而是以「空」来形容:在内心呈现的某一种意境。好比说,内心抽离开一般世俗的「村落相」、「聚落想」。也就是人我是非,人聚在一起会吱吱喳喳谈论世间贪忧。如果心空掉这样的内容,可以得到一个程度的寂静。如果心空掉了「身体的界限感」,会得到「空无边处」定这个程度的寂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