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6日星期日

圣者所居的天堂 -3

朱倍贤:圣者所居的天堂~净居天(五不还天)及其它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468.html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凡夫的天界,跟圣者的天界的不同。还没有证得初果以上的凡夫,之所以会生到天界,是因为某一种生存模式的惯性,或者是福德的建立。举例来讲,一个人可能在处理事务上特别秉公无私,特别容易为别人着想,对于家庭成员甚至家族以外的人的痛苦,有同理同情的心。他富有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慷慨心情,来使得他个人的幸福能够更大程度地放大,分享利乐他人。

生到天界有很多种不同的原因,这边提的只是一个例子而已。有可能能够开发出来的德行、高尚的生存模式,应该是多得不胜枚举的。有的人是透过特别的道德勇气,有的人是透过特别高度的正念,有的人是透过慈悲喜舍,有的人是以善意和原谅的心情对待所有的人。你将刚刚所讲的某一个德行开发到极致,很有可能都不用等到死亡后投生天界,这辈子就发现到自己生活的质量,有非常剧烈显著的改变

在原始佛教的宇宙观里面,这些凡夫的天神所建立的福德,有一些甚至是远远大过于阿罗汉,或者是其他的圣者所建立的福德。也就是说原始佛法里面,解脱道的成功与否,跟福德的多寡可能有一些间接的关联,但是并没有直接的、决定性的关联。有可能有一个非常愚痴的天神,在自己的福德威神、神通力、社会影响力上面,是远远地大过于一个阿罗汉,因为他在世俗法的该方面,是投注了更多的修练的。

不管你在这个高等的生存模式、惯性、福德,有多么大程度的建立,在佛法的观念里它还是一种有为法。所以天界是暂时的,就好像是人世间的生存模式、惯性跟福德,都是暂时、受到意志等等条件所制约的。有的人会认为:我一辈子都是好人,一辈子都没做过什么坏事,怎么说我所做的这个好人是暂时的?

一辈子的好人,可能是因为他一辈子都有足够的环境因素保护着他,让他没有机会看到,内心深处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人格性。有的在人世间经历过一些比较剧烈变动的人,就会看到,他在和平、繁荣的时代,那种文雅、文明、彬彬有礼的人格,居然没有办法在战争、在遭劫难的世界中延续下来。在佛法心理学的认知就是,只要你还是透过行为模式在经营、在建立,这样的模式就不是一个永恒或绝对可靠的状态,它就有可能因为内外因素的改变而改变。

凡夫生到天界的原因,除了刚刚讲的,还有一些比较次要,甚至可以说是跟运气有关联的因素。譬如说一个人在临终的时候,恰巧现行的某一个观念或者是冲动。有可能你是一辈子的好人,可是在临命终的时候,潜意识里投射出某种瞋念、淫念、懊悔等。这种情形下,在临终的关键时刻,内心不巧地受到某种炽烈烦恼所染污,而让该烦恼在当前对于你投生的影响力,暂时高过于你平常行善的惯性。

部派佛教里流传个故事:一个妈妈平常没什么行善,有一次遇到水灾,她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救起自己以及邻居的孩子。因为她临命终时短暂时间高亢奋勇的心境,使她生到了一个比较低层的天界(欲界中最底层的天是四天王天)

投生天界还有另外的一个因素,就是对于所谓的更高的企求,具有确认跟意向。也就是说,投生何处在一个程度上是跟意愿有关联的。你有没有想要追求更高质量的强烈意图更高的幸福、安全、解脱、光明、修行的机会。对于这方面的坚定、企求,而产生出来的方向感,这也是凡夫生到天界的因素之一。

我们再来看圣者生到天界的因素。我们刚有提到,像初果七返人天的过程中,有可能他每一次轮回都是在人世间,有可能每一次都在天界,也有可能两处间不规则地来去。在什么样的状况之下,他能够特别地增加他生往天界的可能性?基本上在以下两种状况:着意于对人世间执取的断除、求生天界的坚固意念和发愿。

初果的成就中,还未必有清除对于人世间中像是「人伦家居」种种滋味的爱乐。尽管只证得初果,但是因为你有特别想要到天界的意愿,你是可以刻意地摒除那些会召唤你的心再来人间的那些具体的执着。这些与人间相应的针对性执着,跟初二果所破除的烦恼,不一定有直接的关联。例如,初果断除了「常、乐、我、净」的「见」,却可能对「乐、净」仍存有迷想。面对这样的不足,初果的圣者可以特别针对对于人世间来修学厌离,对于人世间较有吸引力的行为模式和人事物(人间的「味」),着意地看透和不依恋。

一个修行者很容易在修行的过程中,信心越来越茁壮。正念、品德和意义感同样也是越来越发展。这几乎是正确地修行佛法的人,都会经历的内心改变。但是这个茁壮的程度不一样,所以有可能你的信心、意义感、正念和品德等,茁壮的程度差不多只能够让你生到人世间较好的地方。如果你刻意地培养出特别雄沛的信心、意义感、正念跟品德,这也是另外一个帮助自己往天界轮转的一个要素。

圣者的天界跟凡夫的天界还有一处是共通的,就是对于所谓的更高境界的企求、确认跟意向,会影响往生天界的可能性。这个意思就是,初二果的解脱者,是可以通过所谓的增上心,而使得接下来这个七返人天的道路,有更多是在更美好的去处。初二果解脱者的增上心,不是为了无意义的享乐与放纵。但是能够去往有更多修行助缘、更少无谓吃苦,更高质量的受用之处,这是值得修行者向往、追求的目标。

刚刚我们有提起到,众多的历史因素,让圣者的天界或者是一般的天界在佛教界中被忽略或贬低。所以一般的人不知道佛陀对这样的意向是赞叹的。他是鼓励他还未证得高果位的学生追求合适修行和高品德的天界的。

起码像阿姜放等等几位老师对学生们的建议就是:如果没有高的果证,在继续轮回的过程中,应该要特别地发心,或是透过特别的修炼,让自己能去杂染和逼迫没有那么炽盛、有更多圣贤的地方。想想看,一个没有那么多的残忍、愚昧、烦恼的群体环境,光是这一个因素,就很值得修行人对于高等的天界有向往心。

当然,这里所说的「天界」并不是泛指所有的天界,而是特别指圣者一般所会前往的天界。该处的众生或环境,都是容易跟善、跟向解脱相应的。

所以做为一个修行者,如果有想要向天界的发心,像阿姜放所建议的,就算是七返轮回,但每一个往返都是到天界去,不要再来人世间。如果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增上心,也就是我们刚刚讲的特别地发愿之外,你还能够做什么呢?我们刚有提起,你还能够特意地看透人世间的「味」。意即那些会特别吸引自己的人世间情境,加意地对这些情境洞察、厌离

特别吸引自己的人世间的情境包括哪些呢?对于很多的人而言,一种大概是人类最共通的快乐模式,就是家居天伦。像在美国,现在已经接近所谓的佳节时期,感恩节接着圣诞节。在这些节日,一家大小,可能多代同堂,围在火炉旁、吃着飨宴、听着音乐,大家玩笑着、玩乐着。人世间的「味」,这大概是最普受认同和欢迎的其一吧。对于家居天伦的味,可以学习特别地看透它。

举例来讲,华人的文化里面,常讲到多子多孙多福气。一般人看到人丁旺盛的味却没看到那里面的患。多子多孙的意思,就是家里面的人越多,你越容易遇到当天来家里一起吃晚餐、围火炉的某一个人,他的生活里面有不如意、不愉快,甚至有悲剧。可能有某人生病了,可能某人的小孩出了事,可能某位亲人失意或失业。人多,只要其中有一个人是不愉快、是经历着苦患的,那就好像是一大锅白米粥里面有小粒的老鼠屎,剩下的白米粥大致看来还好,但你已经没有食欲、感到恶心了。

人世间也是这个样子,家居天伦之乐一定要建立在看起来好像是和谐,看起来好像是健康、是没有事的状态。但实际上,如果你对「行」了解,你就会知道,「没有事」这个状况是不正常的,「有事」才是正常的。对越多的他人承担责任,越逃不开担心和心痛。没有禅观或没有真正关爱过他人的人,难以理解这当中的深切处。所以修行者向天界的发心,对于人世间修学厌离想,专看那些凡夫讳疾避医、不愿面对的过患。

人间的味,除了家居天伦之外,还有什么吸引你的独特情境?异国的那种引人入胜的情调?巴黎浪漫之都,京都的典雅古朴,那是宫崎骏的卡通电影,令人追忆的童年依稀、或幻想着「还没玩过、还没经历过」的特殊冒险。可是,如果你回忆起过去去过的、旅行过的那些地方,你就会发现不管你去到多么远的国度,那个摄影师所取的唯美小角度,居然装载不下人口拥挤、污染严重、经济压力

全盘用心的观察,光鲜亮丽的后面,就是腐败与危险。庞大的个人及社会的资源,耗费在对于息苦没有帮助的「部落认同」、「部落对立」。像是民族主义,这个在那么多的国家被神圣化,被无限上纲的观念。你出生的意义,就是要为了你的国家、为了你的民族增光牺牲。个体最高的价值,就是在于牺牲小我,成就群体的光荣。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压力来源啊!这是一个多么枉然、多么空洞的指令,多么容易被利用的群体盲目啊!

另外,人类在很多方面,跟畜牲道的习性还是太接近了。一般人在吃buffet的样子,狼吞虎咽,怕自己抢不到美食,在特别昂贵的菜前面,甚至有人大打出手。两性间择偶的普遍标准和手段,仔细地观察,贪婪、短视、竞争、盲目,跟畜牲的惯性是那么样地接近。人类躯体里面的寄生虫和细菌的数量,根据科学家的计算,比起人类的细胞还要多我们现在所扛着的这个肉体,到底是被细菌寄生着,还是人体是寄生于细菌堆中的异物?

看看这个人世间,有太多、太多不管你是透过对于历史的了解,或对于新闻或周遭人的关心,在在都是修学厌离想的角度。

譬如,才不到一百多年前,光是在华人的社会里面,有绑小脚的制度,有太监的制度。你有没有看过绑小脚的照片和历史?一个人是经历了多么大的痛苦,让自己的脚完全畸形,废除自主的活动能力,只为了要增加某一个男人的愉悦感和对一个「生育机器」的控制。你想,太监这个制度多少王朝延续它,那么多的人被阉割,生理和人格的刻意残缺,让一个帝王能够得到肤浅的愉悦和方便。人间的世俗乐都是不稳定的了,而又往往建立在其他众生的痛苦上,需索残忍的代价。

今天所讲的总结就是:原始佛法对于修行者的天界是尊崇、推荐的,对于无害或有助修行的安乐是尊崇、推荐的。能够创发如此天界的智慧、品德、发心是值得着意开发的。修行者除了对终极解脱的希冀,还能对修行过程中所能开发和受用的崇高幸福,欣悦地希冀!

这个部分太重要了。一般的解脱道行者所谈的,只是最终解脱的高远问题,往往忽略了以下:漫长的修行道上,你应该要怎么样经营眼前和中程的幸福;你应该要怎么追求和确保越来越棒的快乐那些「会带来更高的快乐」的快乐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