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星期日

初禅寻伺-5

朱倍贤:初禅中的「寻」与「伺」()

(2016.01.24.)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92.html

 

「什么样的定力才能够开发出智慧」

要确保禅修时的觉知,不是太宽也不是太窄。「太窄」就是把心变得像雷射光一样。因为心是锁着的,好像变得安静、被压制住了,可是没有能力知道你观察到的是什么!你没有能力知道你的身行、心行以及当下的身心状态,没有任何空间能够了解、调整、超越活动的状况。这种觉知「太窄」了。觉知「太宽」是想事情的方法与所起的念头,漫无边际、天马行空,一边静坐一边想「某某人演讲说,静坐时寻就是想事情,我现在就拼命来想事情,我来思考、复习一下整个佛法的思想史,两千五百年来的历程」,这样就太漫无边际了,对定力也是没有帮助,而且还会有障碍。

怎么样才是「恰到好处的范围」?有很多经文告诉我们,好比说「四念住」就是恰到好处的范围。「四念住」就是观察「身、受、心、法」。也就是说,如果观察的范围是「身体的触感」、「身体的动作」、「呼吸的整个活动范围」、「被呼吸牵连到的身体」、「在参与呼吸活动的身体」,这些就是适合的范围,也就是「身念住」。

有关「范围」的问题,《相应部47.6经》讲得非常清楚。目前中译「范围」翻译成「自己父亲与祖父境界的适当范围」。「自己父亲与祖父境界的适当范围」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指「你的地盘」。

为什么说与「自己父亲与祖父境界」有关联?现代这种人口频繁、长距离流动的情况,在古印度是很少见的。古印度的人,可能一辈子不会离开他们出生的村落。自己的村落,就是保护自己安全的地方。若离开自己村落到别村去,人家不认识你,就有可能被抢、被打、被人家摒逐、排斥,没人罩着你!若是在自己爸爸、爷爷、家族的聚落(祖先的聚落)一脉相承下来的地盘里面,你就是被保护的。

所以,《相应部47.6经》讲「我们的心平常要待在自己安全的地盘里面」,若脱离这块地盘就会「为魔所乘」~恶魔就会找机会来掠夺你!经文讲的「安全地盘」~不会遭遇危险的地盘,指的就是「身、受、心、法」。这个范围不会太宽广无边,因为在修「身念住」时,心能够观察到「整个身体在做什么」:头有没有太紧、眉头是否皱着、坐姿有端正否,是否因为紧张而使得腹部隐约有紧,呼吸是不是没有很恰当地使用横隔膜等等。

可以透过观察、调整整个身体的活动,达到整个身体慢慢趋向于安宁、舒适和通达的目标,这样的范围既不是太宽广也不是太窄小。你可以在里面达到定力,虽然心不是死锁在一小点,但是可以在这个适度的范围内,活动着调整身行或心行。因而能够明白,什么样的「业力」能帮助禅那的产生、帮助五盖等不善法的消灭;能够了解什么样的业力、活动方式,能帮助你安定并维持这样的理想状态。

佛经里处处都有谈到「适当的范围」。很多地方讲「四念住」;有的地方讲「安那般那念」,就是指整个呼吸的过程,指的往往就是全身,或者是跟呼吸有关联的那些肌肉,跟呼吸有关联的收缩、膨胀、松驰、紧、松,提神、放松的感觉,付与能量、和缓、放下来的感觉,跟呼吸有关联的动作跟触感。有的经典讲到「忆念佛、法、僧」、「慈悲喜舍」,这些都是一个范围。

再回过头来讲「寻」一个很重要的意涵,就是能够帮助我们的心导引到某种意境。这样的寻,有可能是使用「语言的」或「图像的」。心理学讲,不同的人、不同的惯性,有的人的学习方法,主要的是使用「文字符号」来处理、分类那些信息;有的人是使用「图像」。所以在教某些学生时,把文字写在黑板,对某部分学生很有帮助;对另外一些学生必须用「图像」,在黑板或PowerPoint上画很多概念图,来显示不同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等等。

所谓的「寻」也是「思惟」的同义词,也是「志」的同义词,也就是八正道的第二个「正志」(sammā sankappa),有时翻成「正思惟」或「正思」。经典里说「志、思」就是「寻」的同义词

 

「三善寻」~「远离寻」、「无恚寻」、「无害寻」

「远离寻」

《中部119经》提到,禅修者一开始时,必须学会放下「俗家生活的记忆及意图」,也就是跟在家人生活有关的记忆和意图。在家人的意图之一,例如「我要把银行存款的100万人民币、新台币,变成200万、300万」。在家人的记忆,像「大家围在火堆旁,我的太太在喂小孩,我身边有忠于我的狗」一副享受甜蜜天伦的滋味。若出家人想到这些,讲得粗俗就叫「凡心大动」,还俗的心念、意图就产生出来。所以经典说,一个禅修的人,学会放下跟俗家生活有关的记忆和意图,就叫做「远离寻」。

 

如何达到「远离寻」?

可以透过思考俗家的过患,思考脱离俗家环境的烦乱、喧闹的好处,可以透过观想自己进入森林暂时独自一人、把自己放进一种脱离喧闹的意境里面等,这些做法都是「寻」。像一开始打坐时,若能把自己放进「远离」的意图或情境,其中一个意涵是指心跟宁静相应,脱离开忧恼、焦躁感,脱离好多的义务、责任感等等。一般的俗家人,心里面都有「我得做些什么」、「若不如此我就不是个孝子、贤妻、慈父」、「若不如此我就是社会的寄生虫」,这就是俗家的义务、任务。把这些东西都放开来就有一种轻松感,我现在不需要对任何人负责,我只需对自己负责,现在唯一要关心的就是「怎样让自己安乐」、「怎样真的对自己好」,光是刻意地将心导向类似的情境,这就叫「寻」

我们一个一个来看,在静坐时「正知」、「正念」、「正勤」怎么样跟「寻」和「伺」配合,什么情况下不需要「寻」、「伺」?

「正念」就是记得「现在该做什么」,包括静坐时必须记得「觉知的范围」在哪里。如果是在修「身念住」,必须记得「我的注意力不要脱离开跟身体有关联的地方」;在做「安那般那念」时,你的觉知不要脱离开「跟呼吸这个运动有关联的地方」。若是记得把你的觉知,保留、停留在一个「范围」~「祖先、父亲给我们安全的地盘里面」,这是一种正念。若记得当下要使用的技巧,例如十六胜行的某些技巧,可能是「让身行放松、缓和、宁静」,这也是一种正念;或者不断地「把心引领到远离」~远离世间贪忧、远离俗家人的记忆跟意图,这也是正念在帮助你维持着、记得继续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

这些正念可以配合「寻」来做,好比说,静坐时可以给自己一个指令:我应该要朝向远离前进,而不要想「我明天晚上要煮什么菜给小孩吃」,真的要想,就要想「呼吸要怎么样才能够满足、轻柔、省力,才能够给身心滋补、安宁的力道」。当内心有这样的意念、提醒和自我导向,都是「寻」的功能

那么,在做正念时,能否不透过寻而达成?当然可以。举例来讲,有可能现在的身心已经是非常专注、融入于适当的范围里,融入于十六胜行的某一个技巧,当已经非常专注融入于远离的情境、氛围、气氛时,就没有必要透过「文字」、「自我引导」、「把心扭转过来」这些多余的动作。此时寻已经是多余的,若再去做,只会破坏、干扰眼前的省力。

同样地,「正知」也可以这样做。「正知」有时翻译为「正智」,简言之,就是「了解眼前的活动状况」。举例而言,现在可能在修十六胜行的「了解心行」,那么,就要观察你是怎么样在使用这个技巧,这个技巧有没有进步的空间、如何事半功倍~用最少的力气达到理想的效果。你不断在调整、玩味着「业力」~怎么样的起心动念、发动心,才能达成你所要的那种塑造的效应。这些是「正知」的功课,可以配合着「寻」来做。

好比说一边在观察,心里面一边用语言和意像来导引自己:「我现在注意事情的方法有点太用力」、「我记得最好不要皱眉头」、「表情若是放轻松,对我的安静感会有帮助的」、「哦,我现在表情放轻松了,果然感觉比较安静了」。或者在心里面念诵、记忆着经文里面的指引:「吸气时,安抚着身心;吐气时,让身心变得更祥和、宁静」,这也是一种「寻」。有可能背诵完之后,心里面出现念头「果然,当我很系统地把身心安宁下来,我的心也变得安静了,真是舒服啊!」内心起这样的念头都是寻跟伺的作用,它里面有「思考」、「寻思」、「反省」、「对应」、「评估」、「调整」等作用

「正知」同样也可以不搭配寻跟伺来达成。有可能身心已经是很深度、高度一致性有满足感和安宁了,不再需要内心不断的导向、调整、扭转等动作。这也就是为什么修「四念住」、「禅那」、「正知正念」可以配合「寻」,也可以不配合「寻」

配合寻达到理想的身心状况,就叫「初禅」。初禅是「有寻有伺」,因为「善寻」、「善伺」而产生出离的喜乐,就是「初禅」,原始经典就是这样讲的。「二禅」以上就是当你不透过寻、伺而做这样的工作时,身心有更大的安宁,所体会到的满足感、愉悦感、平舍感,更加一致、少干扰性,连内在的语言都不见了,达到了由「尊贵的沉默」而产生更深度的满足感、寂定,就是「二禅」以上的境界。

经典(《增支部5.28经》、《中部39经》、《中部119经》)里讲到禅那是怎么进步的:「初禅是洒水在黏土上面,手要在那里拨弄着,把水浸淫、揉入黏土里面」,这里面有很多的调整、导向、阅读,这是初禅的境界。「二禅是身心都浸到水里面了」,但是水是有波动的,在湖底下有个泉,不断冒出新的水流。「三禅是全身浸在水里」,而水是完全没有波动的,水是完全安静的。四禅的比喻中,连水都没有了。

同样地,我们在禅修时就是要学习善用「寻」、「伺」的力量,来帮助我们了解、评估、调整眼前所使用的力道。我们眼前所使用的力道,所感受到的快乐、舒适、满足感、平舍心,是否朝向愈来愈安静、愈来愈一致化,因为「一致化」,所以内在的波动变少了,所需要调整的动作也随着减少,需要相对应做的调整、纠正、改变、隐隐约约微调这些动作减少了,心又变得更安静,这些都是需要判断和评估的。

所以,不要把佛教的禅定当成只是放空、专注,而是要透过「善寻」、「善伺」才能培养评估眼前的业的初始能力、它所造成的效果、以及有多大的改善空间。你才有能力观察改善了之后的业力,它的结果是如何,而能随之改善。「智慧」的重要的一部分是这样产生的:怎么使用和转变念头、体会到什么叫「善巧的起心动念」、「不善巧的起心动念」、什么叫「有起心动念就有苦」。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