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有关原始佛法的修行次第(下)
2015.8.30skype开示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2.html
如何观照「非我」
我们在观照「非我」时,很容易把它变成哲学化、理论化。从历史上佛教的发展过程来看,那些后来新编辑出来的经典与论典所辩论的有很多都倾向形而上的问题,例如「我如果不存在,业力要如何延续?」,「如果没有我,记忆要如何延续?」这类形而上的问题,把「非我」当作是「有、无」的议题(所以后代的佛教把原本「非我」的重心转移到「无我」和「空性」的重心。原本是「别把这个当作我」,变成「我、本质不存在」)。
在原始经典中,佛陀所讲的观照「非我」的方法,都是针对一些非常具体,能够直接感觉到、观察到的现象; 「非我」是面对这些现象的一种不认同、不放逸的态度和具体应对这些现象的「心行」。好比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产生出忧虑,就是一种自我的表现。因为,忧虑基本上就是我们的心钻到了过去,对于过去的快乐、不快乐、愉快、不愉快等经验,向未来做投射与延伸。想象自己到了未来之后,不要再经历那么可怕的东西,或者还想要那个舒服、美好的东西,对于能否遂愿而得失忧虑。
也就是说,这个忧虑感是来自于我们的心,在时空之间穿梭着、盘算、计划着未来,我们担心着自我在未来的命运所产生出来的。因此我们就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经验到紧张、不安、焦躁、干扰和忧虑,甚至内心有很多散乱,都是来自于这些活动,这些都是一种自我感的表现。与其花很多时间去分析,自我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到底是有我还是无我,最终佛陀要表达的,就是要我们去挑战「安逸感」。去挑战我们潜意识中,哪一些东西是可靠的,哪一些东西是安稳的,等等的预设立场。
要观察「非我」,基本上有一个先决的条件,就是培养「平舍心」。我们曾经讲过,很多锻炼定力与静坐的方法,有很大的程度是在建立平舍的心量。从平舍的心量之中,再来面对非我的议题时,我们不会感觉到自我感被威胁。我们能够非常如实地看到,经验是如何产生、如何毁灭,执着是什么样的活动,是怎么样产生的,执着产生时造成什么样的压力。
培养「平舍感」的方法
培养「平舍感」的方法有很多种,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其中一个作法,就是将平舍看待成好像是一层保护罩。也就是说,在经历着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物时,我们可以感觉到当下所有经历到不同的人事物,不同的触感、念头、经验…等等,都透过平舍的防护罩而得到缓冲。因为力道已经缓冲,我们的心不因这些此起彼落的刺激而慌乱、没有招架之力。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的身心变得非常的宽坦、放松,容易观察非我。
另一个培养平舍的方法,跟上述的方式几乎是反其道而行。刚才的方法是设立起一个保护网,当这些事物要侵袭我们的身心时,会先得到缓冲才进入到我们内心。而另外一种方式,是尽量地移除自我防卫的反射动作。也就是说,尽量把内心敞开来,允许经验彻底地穿透。那种感觉,很像是我们对正在发生的事情更加随顺,尽量地放下,因为焦虑而产生出来的控制欲或盲目反应。
什么叫“surrender”~投降、随顺经验之流?「投降」并不是说变得消极,不再能采取善巧的行为来塑造我们的生命。而是特指观察到,我们有非常多的反应模式都是来自焦躁、不安。这些焦躁不安根深蒂固,甚至在婴儿时期就已经学会了。例如在婴儿时期爸妈抱我们时,有可能一不小心让我们从他们的怀里掉了下来,我们生理的基本反应就是去抓。动物学家在大自然中观察,就连猩猩的baby都有种本能反应,在刚掉出母亲怀中的那一瞬间,牠们会伸出手臂要抓住妈妈的毛。
我们有很多类似的经验是根深蒂固、从小累积的,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过去或过去生。总而言之,记忆中有很多潜在、无法化解的恐惧。因为未来自我的命运充满了不确定、不可测性,所以我们对于未来的自我,会演变成什么样子,有非常高度的焦虑感。因此,在面对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眼、耳、鼻、舌、身、意」等不同的经验时,我们会情不自禁、习惯性的,由这样的焦躁感而流露出来的反应,就是一种平舍心的相反。
这就是为什么,要培养平舍心其中一个很好的方式,就是学会调伏身体(生理)、心理的焦躁感。调伏生理上的焦躁感包括:身体深度放松,那种慌乱中要去「抓毛」的惯性。缓减心理上的焦躁感的技巧,包括:更清楚地看到,我们对于经验之流的控制是无法绝对的,透过深度放下焦躁而得到压力的解除。不管是修四念住的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或法念住,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去化解对焦躁所反应出来的不恰当的模式,这些模式都是自我感呈现的方法。
「自我感」往往会以忧虑、紧张、烦躁、不安、妄念等方式在呈现
在生活中,与其把非我当成是哲学的道理来思考,不如具体观察自我感是如何呈现的。「自我感」往往会以忧虑、紧张、烦躁、不安、妄念等方式在呈现。我们能够一边培养平舍心,一边去观察是哪一身心的活动在破坏平舍心。例如什么时候平舍心会不见了?忽然之间产生出忧虑了!明天怎么办?工作还会有吗?退休金存得够吗?孩子能否上得了好的大学…?当这些意念呈现时,你发现它紧密连着我们自我定位的方式(我是谁、我能做甚么、我拥有甚么…等等)。它无法随顺经验之流,妄想着插入经验之流,透过更高度的紧张与控制来达到安全。所以,光是学会放下紧张与焦虑,就能够很大程度地看透「我执」是如何发生的。也就是说,原始佛法中的「定学」与「慧学」不是割截开的,开展定的过程中,就在开展慧。智慧是不是真的开展,看自己有多少「正定」也可知晓。
除了透过观察平舍是如何被干扰、被打断,佛陀还教导,要透过开展出善巧的「想」与「取角」,来建立起非我的认识。什么是善巧的取角?一般人看到所谓的五蕴、身心的状况,都觉得我们是扛着这个五蕴的人。例如去美国玩,我们是将五蕴从台湾扛到美国去。佛经中谈到,如果你能够精准地从触觉下手,去看到你每多扛一分的五蕴,就要承担它一分的重量。
实际上去体会因为扛它、抓取它而产生的压力,就能够帮助你了解到,如何能够用平舍心来面对五蕴。你可以看到虽然当下五蕴有出现紧张,或是松弛放缓的现象,其中却不需要有任何人钻进去扛着它、控制它。你可以不用把五蕴看成是包袱般、提着它,而是将它看成是一系列的苦,它的压力感的产生与消除。只有苦的「生与灭」,不需要再去想象,你要从这个地方将身心扛到下一个地方。这是一种「取角」的方式。
与其以得失的角度来看待五蕴,不如以生灭的角度来看待五蕴
一般人在经历人生时,都在想着要如何让自己进步,要如何让自己更加的完善。如果你告诉人家:「来!来学佛法!」很少人会感兴趣。可是如果你说:「来!我们来学习如何让自己进步、完善的方法。」这样的促销方法就会很受欢迎。绝大部分的人,他的价值观与人生最大推动的力量,是如何达到更完好的自己,如何让自己更上一层。所以他会将事业上的进步,想象成是自我的一种突破。将感情上的经历,想象为自己是多么的潇洒、美丽,他(她)已经收集了多少的爱人与爱情,他(她)的人生经历、甜蜜经验比别人更丰富…等等的。很容易用这些角度来取角。
可是,如果我们能够练习在平舍之中观察,实际上我们的得跟失,不过是一连串的五蕴现象的生跟灭。用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就有助于接下来的反省。什么叫「得」?什么叫「失」?不管你有多少的累积,你永远也只有眼前的这一瞬间。你认为累积了多少的房子与房地产,你的受用也就只有晚上睡觉时,身体接触到棉被,接触到温暖或凉风的那一瞬间。其他,绝大部分都只是想象出来的,想象你已经累积了多少东西了。
因此对于一个禅修者而言,他非常容易知足。他很容易能够看透一般人非常在乎的得失,实际上,在当下对我们色身受用的程度它的有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