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3日星期日

莫把觉知当真心

朱倍贤:无诤的说明~法意及修行观念的厘清

2014.8.27.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5.html

佛陀所讲的空,着重在观察行为,不讨论本体、实相的问题

每一次佛陀在讲「空」,都不是在形容事物的本体,而是在形容一种「内心的活动方式」,以及「内心呈现出来的一种意境」。所形容的方式,如:在这一种意境里面是空于什么,没有什么样的活动方式。因为没有那样的活动方式,所以内心可以达到那个程度的宁静。

佛陀这种很务实,只注重观察行为不去讨论本体,以及一般世间宗教在争论的实相问题,到后代的佛教渐渐改变了。例如发展到「部派时期」,像《弥兰陀王所问经》,乃至到更后来的初期大乘般若系统,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实相」。受到当时印度教所谓的darśana观念的影响,认为人的开悟、解脱,认知到事物的本然。其实,在原始佛教里面是找不到这种观念的。

 

原始佛法必须要包含「苦、集、灭、道」

原始佛教教导的是:观察苦~压迫感是如何透过活动而产生。透过不断地化解这些苦,更进一步的了解苦集的原因,就可以知道苦是如何的灭。知道苦是如何的灭,才能够更进一步的将修道的方法,以及灭苦的效率精致化、净化。所以,佛法必须要包含「苦、集、灭、道」。

如果硬要用龙树的《中观》,大乘般若系统里面的逻辑,来解释原始的经文或原始佛教的教义,很多时候会产生误导。许多原始佛教的老师关心的问题是:真空如何生妙有?空跟有之间的关系。当我们的注意力是放在这个层次,佛陀说这就不是「如理作意」。因为「如理作意」,必须不断的带回到「行为的层次」

 

莫把觉知当真心

另外有同修提起,有位老师提到关于「真心」的观念。他说:在禅修之中,我们最终可以体会到一个不被境界所动摇的真心。据这位老师以及其他老师的讲法,真心就是我们的觉知。觉知可以观知到痛感而不被痛感所苦,能够观知到乐感,而不会因乐感而产生执着,这样的心叫「真心」,跟禅宗讲的真心,乃至大乘佛教讲的「如来藏」,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泰国森林传承有一位老师叫「阿姜摩诃布瓦」,是当代许多人公认为阿罗汉的大成就者。在他修行的论述里提到,他上半生的修行,有好长的一段时间都误以为:人的觉知是真的、是不动的,是我们最终的依凭所在。当你体会到所谓的真心,就叫做开悟。一直到修行的后期他才恍然大悟,根据他自己的讲法,就连这个都还是一种「无明」的显现。

实际上,他这样的讲法是合乎原始经典的讲法。原始经典说:觉知的心是无常的,因为它的无常变动是非常的微细,不容易观照得到。所以一般的修行人,很容易看得到:现象在变动,觉知到的现象是无常。可是却认为,背后有一个能观的觉知是「非无常」的、是「真心」。大乘佛教有一些经典,受到印度教「真常心」的观念影响,认为有这样一个「非无常」的觉知功能。所以开展出很多新的经典,来附和这样的说法。例如有一部中国人写的《楞严经》里,有一段很有名的「七处征心」,大意是:

佛陀带着他的父亲净饭王来到恒河边,并对净饭王说佛法。

佛陀:「您小的时候来到恒河边,有看到这条恒河,对不对?」

净饭王:「对。」

佛陀:「您现在年纪这么大了,再到恒河边,还是看到这条恒河,对不对?」

净饭王:「对!」

佛陀:「请问这条恒河,是同一条河,还是已经变动的河?」

净饭王:「恒河当然一直在变动,水流一直在流逝!」

根据《楞严经》的讲法,佛陀说:恒河虽然在动,可是那个能够看的「见净明性」它不曾改变,没有因为您年纪大了就改变。

《楞严经》表达的,也是「真心」这种观念。也就是,现象是无常的,但是有一个能够觉知的本体它是不变的。根据它的说法,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发觉、去认同,这样的真心。另外像中国的禅宗,尤其是唐末、宋朝以后开展的禅法,很大程度受到《六祖坛经》的影响,都接受这样的观念。有「六识出六门,心常不能染」;「主人翁」;有像《六祖坛经》讲到的「佛日现前」、「慧日生」等等的观念。指说,我们的内心、身体里面,有这样的一个灵明不灭的觉知心。

话说回来,在原始经典里面,佛陀时代实际上就有很多的外道,把意识、觉知当作是真心。一些外道修定的最高成就,是修到「识无边处定」,就是把心从被觉知的客体抽离出来,然后去依归感觉上像是灵明不动的觉知。不断伴随着这个觉知,以之作为本体,把它当作是真心。那个时候,因为心攀附着、依凭着觉知的功能,把这个当作是家,进入了某种程度的定境、意境,进入了所谓的实相的了解,就叫作「识无边处定」。

但是根据佛陀的解释与了解,实际上「识无边处」并不等同于解脱。简单来讲,觉知的功能也是无常的。很多外道看不到无常,因为它的无常变动很精细,不容易觉察得到。当我们的心依附的功能是无常的,那么,无常故苦,苦故非我,这就不是一个安全的家。你的心依靠这个地方时,会发现这最终都是不可靠的!

为什么「识无边处定」,或者「觉知」不是「真心」?原始经典的一个讲法是:因为觉知是一种「有为法」。为什么觉知的功能叫「有为法」?因为意识跟觉知的产生,一定是透过动念、产生动机,注意力要转移到某个对象上。要有这些用力跟活动,觉知的功能才会产生。而觉知的功能与境界,会随着活动的改变而改变。所以在缘起法里,佛陀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行缘识」意思是:觉知的功能是受到其它心理活动所制约的。

另外,在《中部97经》或其他的经典,佛陀也讲到,有一些人把「平舍心」误以为是「真心」。「平舍心」是一个感觉上是如如不动的意境。心能觉知到苦,可是不随着苦而痛;心能觉知乐,但不随着乐而产生喜贪。心能够如实的听声音、看东西、闻东西,可是不轻易随着境界所左右。这样的功能、功夫、技巧,佛教的术语叫「平舍」(upekkhā)。在佛陀的解释之中,它也是一种无常法、架构法。因此,在佛陀的解脱次第里,从来不会把平舍心当成真心。最终必须要以出离的乐来取代平舍的乐,这样才能契入到出世间。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