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8日星期二

不放逸-7

朱倍贤:有关原始佛法的修行次第()

2015.8.30skype开示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2.html

【问  答】

问:平舍心的建立是否也需要一些忍受力?例如静坐时面对身体的痛、痒,是否以接受痛、痒的存在,不去动它来练习平舍心?

答:可以分成几个角度来讲,第一、「平舍心」是否一定要建立在忍耐痒上面?很多的禅修中心建议:痒起来就不要理它,痛起来也不要理它。那是一个可以下手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就算去抓痒或脚痛时换姿势,都还是可以修学平舍心。好比说可以去观察抓痒的过程中有多少的焦躁感?如何去纾缓这个焦躁感?一看到抓的动机跟动作,能够历历在目地感受到你是如何在承担。你的内心是如何产生出动机?如何允许这些动机、触感穿透自己?

也就是说,要修学平舍心并不一定要忍受这些感觉。有些时候如果想给自己一点挑战,痒、痛、酸麻的感觉产生了,要刻意去看在这样的状况当中,我有多大的忍耐度。这又是另外一种游戏跟实验法,但不是唯一可以修学平舍的方式。而且这样的方式,如果没有精确地了解平舍的意思,很容易就变成压抑。如果痒、痛的产生你只是无动于衷不去抓,有可能变成是一种压抑。只是让我们的意志力变得非常坚强,或者对于正在发生的事物,变得比较没有敏感度。

最好是能够多元、精确地了解平舍。像刚刚讲到:什么是从焦躁感产生出来的反应?什么是从紧张产生出来的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能做得到平舍,很容易可以体验到身心的轻安。因为当你处在平舍的状态时,内心一定是不跟贪、忧相应的,很多没有必要、没有建设性的反应模式就休息了。当你在平舍时,力气并不是放在逃避、压制或盲目的控制上,而是处在一种省力、有效率、轻松的状态。

所以平舍到底是什么?你自己可以感觉得到!若是处在平舍的状态,心自然而然很容易安定下来,并且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当下的活动模式。

 

问:阿姜Jeff曾经讲过「锻炼平舍的身心,让它像大地一般承载」,另一个讲法就像河水一样,即使加一把盐也不会感觉咸

答:这两个例子是出自于两个不同的经典,讲述的是两个不太一样的东西。像一包盐如果洒到湖泊里,然后舀起一汤匙湖水来尝,不会感觉湖水因此变咸了。若是同样份量的盐放进一杯水里,这杯水就不能喝了。经典里主要的意涵是指智慧的功德:一个有智慧的人,可以因为智慧的力量,令自己不被过去所做的不善巧的事情所产生的恶报,给彻底湮没了

你所讲的第一个例子,在《阿含》里也有这样的经句。汉文的讲法是:大地不择而载,水不择而洗,火不择而烧,风不择而吹。「不择」就是没有挑剔。意思是,大地不会因为这是狗大便,觉得恶心而不承载它;也不会因为这是黄金、钻石而赶快去捧起它,不管什么事物大地都能够承载。水也是这样,不管是污秽或干净,都能够无分别地洗练它。火也是这样在燃烧、风也是这样在吹拂。佛陀用四大来比喻修练平舍可以取这样的相,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人都有一种习惯性,会自圆其说、给自己找借口。例如内心有焦躁感产生时,会觉得这个时候还不用修行。因为我最近发生了好大的事情,我太太要跟我离婚,或是最近我的小孩出车祸了、最近我搬家了……。因为我很不安、很焦躁,所以这个时候不能修行!等到这事情过了之后,我才

佛陀教的「不放逸住」的态度,是指任何时刻都用得上的。在我们觉得沉不住气、无法承担了,那个关卡正好就是我们最需要锻炼的时候。不管是多么肮脏、污秽的境界,都可以像大地一样的承载;都能够像水一样的洗练它。日常生活中,有的时候觉得修行很舒服:修得真好,心很安静、很听话、明白什么叫平舍,那个时候是修行的好时机。反过来,如果你觉得烦恼特别多,静不下来、不能安定、乱哄哄的等等不顺意的现象,在这个时候如果还能保持「非我」的态度,只要态度是正确的,也都是很好的修行时机。

 

问:有一次静坐即将要入定,听到外面「碰」的车门声,使我害怕不敢入定,从此就入不了定了,请问要如何对治?

答:第一、要了解佛法的禅修不是这样的二分法。所谓的「入定」不是一件事情而已,不是有一种定你要去入它或是没有入。而是有很多不同的境况、活动的方式,会帮助你体验到不同程度的智慧、明觉、安定、快乐、平舍等等。所以不必把入定想得那么二分:「我今天都没入定!」就算今天静坐时没有很安静,我们都可以培养其他的特质。

好比说在不安静之中学会耐心地跟不安静相处。或是在不安静之中培养不气馁,有恒心、耐心、很从容、不断地活在当下。让心像镜子一样,能够观照这些动荡不安,而不会因此令自己产生动荡不安。也就是说,修学所谓的「定」不是一种状况,而是有很多不同的活动方法。我们要去了解这些活动的方法,知道它是怎么产生的,怎么熟悉它、使用它,这才是修定最重要的目标。

第二、你提到「有害怕的感觉而入不了定」。我以前在医院做义工,看到很多人在面临死亡的时候,潜意识里有很多根深蒂固的害怕会跑出来。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天不怕、地不怕,因为每一个人都有他的尊严、都在要面子。所以在朋友、家人面前,要表现得很从容、很潇洒、不在乎。可是面临生死关头,发现到最亲爱、最可靠的身体跟记忆都不可靠时,那时候的害怕,甚至会让一个人大小便都失禁,呼天呛地、哭爹叫娘!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情形。

我们在学静坐的过程,往往会遇到一种障碍,使得我们无法进入更深的定,放不开某些事情,放下的程度不够彻底。举个例子,在佛教讲的定境里有一种定很特别,这种定的特色是身体影像的感觉会消失。如果要进入这样的定,必须要有很大的程度把身体当作是「非我」。也就是说,身体不是你落脚的地方,你愿意暂时地把身体的观念触感放开来。可是很多人要经历那样的突破点,到了准备要把身体抛开的临界线,第一次经历到身体的感觉消失,他会慌乱。

因为,you feel like you’re no longer in control.平常你感觉有个具体的东西可以抓着、控制着,此时这个东西不见了。一般人的心,在还没有受过训练之前的惯性,以为东西消失了是一种失去,失去控制那是很可怕的事情。不知大家有没有做过这样的梦:梦到自己在开车时睡着了,在梦中突然惊醒,「我在开车耶,怎么可以在这个时候睡着了!」就是那种失去控制的害怕。

入定的时候,是一个层次、一个层次的,像在剥洋葱一样,把粗糙的活动一层一层放下来。随着放下粗糙的活动,你能够观察到愈来愈细腻的活动。最终帮助你看到,所有的活动都是不可执着。这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的自我,没有一丝一毫可以掌控、值得去抓的东西,禅修最终的目的就是这样。

在禅修的过程中,因为要放下一些很习惯性的,认为是由你掌控的东西,在放下时很容易会遇到惊恐。这时要怎么办呢?其中一个作法是继续修「非我观」。去看你怕的那个部分是「非我」,自我不会因为放下这个部分而受损。那个自我本来就是不可抓的,不会因放下自我就失去了什么。本来就没有自我可抓取,抓的只是海市蜃楼。看清楚这一点就能够认知到,修行不是把自我消灭掉,而是发现本来就没有这么一回事

「自我感」是透过活动,让你以为控制到了什么东西,而产生出来的幻觉。所以你放下的只是那个幻觉,而不是一个实质的、对你有利益的东西。

平常「放下」做得愈彻底,静坐之中要进入定境就愈加平顺。原始佛法传统流行这样一句话:证得初果以上的圣者,要入禅那、进入色界禅,会比起凡夫要容易许多。因为色界禅有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来自于放下控制感,放下因为焦虑而产生盲目要控制事情(being control)的冲动。当你能够化解掉这种焦虑,这种根深蒂固需要控制、依靠的焦虑感化解时,就很容易进入到很深的平舍。心能够随顺着经验之流,允许一个不能掌控的事情发生、消灭,其中就已经有很深的定力在里面。初果断除我见,体会过出世间的放下,对于禅境中无有颠倒恐惧的放下,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过去曾经有同修说:我静坐时出现空空荡荡、好空好空的境界,我知道只要一进去,就会有从来不曾有过的安静。可是我很怕、不敢进去,怕进去就出不来了!

很多人以为「进去就出不来了」。你可以提醒自己:那些丢了之后就会拿不回来的东西,本来就不值得保有,可以尽情地丢不用担心。那些真正宝贵的东西,要丢都丢不掉。不用怕内心本来自由的本质,会因为入定、自我的执着消失了,就使得这个部分也消失,没有任何条件可以动摇「不执着」的本质。所以尽量安心地放开它,最终你放开的都不是那个自由的本质,你放开的只是抓的动作而已。

 

问:佛陀教罗睺罗:「当观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悉皆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是平等慧如实观。」这一段经文,是不是老师刚刚在教我们的内容?

答:对!佛陀说:三果、四果圣人平常以何为住?也是常常住于上述的内容:继续地看到所有内心呈现的境况,都是不安稳的,不要跟它纠缠,不要把它扛起来。绵绵密密地观察:有没有纠缠的地方?有没有扛起来的地方?有没有「盲点」,也就是隐隐约约对它产生幻想,觉得它能提供给我「我要的安逸感、安全感、美好的、平安的」。还是能够保持高度的警觉,知道这不是家、不能落脚。不要在这个地方制造出另一个自我,不要把包袱扛起来。一个人只要不断地维持这样的用功,就能够净化内心所有的烦恼,达到彻底无漏的境界。

 

问:刚刚同修提到对入定感到恐惧,与其把焦点放在入定,可不可以把焦点放在:是什么东西在困扰着他,从这里下手去化解困扰?

答:对!大部分的人入定是用专心、意守的方法,并不是最有效率的。最有效率的方式是去看:什么样的活动、思考方式、应对方式在困顿着你?让你的心不能开朗、明净、安顿。是什么活动在增长、制造焦虑感?也可以透过改变念头、放松身体、调理呼吸、改变应对境界的方式等等方法,让焦虑感缓解或消失。焦虑感的缓解跟消失,就是定境的一种。

 

问:老师讲过,佛陀讲的定力是来自于身心很放松,自然而然生出来的定?

答:对!用广义的角度来了解定力是更有帮助的。这就是为什么佛经里面,佛陀常常教导:用慈柔的态度、用慈心充遍你的知觉。你的心在接触境界、接触身体的时候,都是跟慈柔相聚的,光是这样就能入色界禅,原理就在这里。所以原始佛教的定力,大多并不是跟专注力有关的(持咒、意守等的方法,原始佛经中是看不到的),佛教的定力,是直接跟智慧有关的。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