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3日星期日

佛陀不说本体论

 朱倍贤:无诤的说明~法意及修行观念的厘清

2014.8.27.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5.html

后代佛教徒对佛陀的误解

许多提出「真心」的理论,像某些后代佛经或论典,他们的「真常唯心」的观念,认为有一个具体、不动、可依靠的觉知功能。他们辩解说就连原始佛经也有他们的这种说法。而他们的凭据,常是来自于对以下这段原始经文的误解。

【经文】南传《增支部1.4951经》

「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却为客随烦恼所杂染,而无闻之异生,不能如实解,故我言无闻之异生不修心。诸比丘! 心者,是极光净者,能从客随烦恼得解脱,而有闻之圣弟子,能如实解,故我言有闻之圣弟子修心。」

如果不了解这段经文的上下文,以及它所使用的术语的特殊涵意,很容易会把它跟一些后代,像禅宗、晚期「真常唯心」的经典,结合在一起。像晚期印度有一部经Tathāgatagarbha Sutra(如来藏经),内容讲的是:心就好像是一个金矿,修行就像在淘炼金矿,去芜存菁,最后修行的成果就是纯金。它还提出了其他的例子,包括我们本来的真如心,像太阳一样;烦恼像云翳、云雾,把太阳遮蔽了。修行就是把云雾、云翳移除掉,使得太阳原本的光明能够重新显露。这样的观念,尤其是影响东亚佛教、汉传佛教,至深至远!乃至到今天,在台湾弘扬原始佛教的华人老师,有很多人还是无法避开这样的观念。这段经文,到底讲的是什么意思呢?

第一、在后代对于这部经的解释,像「上座部」的论典讲到,这里的心,是指「有分心」(bhava ga),类似现代人所讲的「潜意识」。有一个不断延续、相续的心,在浮面的功能之下,潜伏在底下。当然,「有分心」的讲法在经典里是找不到的,纯粹是后来部派佛教,新发明的观念和词汇。部派这样的解说法,实际上是很有问题的。因为根据部派的讲法,「有分心」应该是中性的或杂染的,甚至是我慢的根源。如果说这样的有分心是「极光净」~非常的清净,这样的讲法是说不通的!

再则,这段经文有提到「修心」这两个字,巴利文的用法是bhavati,名词就是bhavana。意即:四念住的第三个念住~「心念住」。内容都是:如何让心超离烦恼、超离不清净的状况?透过不断地让心,从不清净、烦恼之中释放出来,就愈来愈能了解「苦、集、灭、道」的「道」。所以这里的「修心」,很具体的是指「心念住」。还包括像如何修色界禅,如何从色界禅修出离心。如果继续往下看,就会发现意义会更加明显。

这部经有使用另外一个术语:「客随烦恼」(upak kilesa)。《中部第724经》很清楚的解释,「客随烦恼」指的是:修学色界禅时,内心会有可能会遭遇到「五盖」~欲贪、恚害、散乱、昏沉、犹豫不决等,会让智慧羸弱,阻碍四念住修行的障碍。这些障碍(杂染)会阻碍心进入一种高度安定、高度观照、非常安适状态,叫作「客随烦恼」。如果这样了解,就知道这段经文,完全不是在讨论形而上、本体的心。不是在讨论心的本体,终究是不是极光净的。同样,也不是像后代的禅宗、真常唯心论者,以及现在,台湾大部分原始佛教的老师所讲的「真心」

它不是在讲「心的本性」,而是因为透过修心,使得心不再被「客随烦恼」所杂染,心变得很干净。这里的「干净」不是指心本清净,或本来面目。而是指以下这种相对清净的状态:当进入第四禅时,内心没有被五盖所累赘,心变得非常有用、非常适合修行。

所以,透过这段经的上下文看到:这里的「心本净」,并不等同于「涅盘解脱」。不会因为达到这个程度的净,而得到涅盘解脱。达到这个程度的净,只是做到了四念住有了非常好的基础,成就了禅那,如此而已。

《中部第724经》同样用这个词汇,而且将词汇的内容讲得很清楚明白。如《中部第7经》提到,心不受盖障染污时,进入到初禅乃至第四禅,这样的极光净的心。《中部第24经,七车经》讲到「心清净知见」,指的就是透过修行,让心变得非常的安住,没有杂染、障碍,而不是指清净佛性。但是,这只是《七车经》其中一个阶段而已,离涅盘其实还有很大的距离。

佛陀从来不讲「本体论」、不讲人的本性是善、是恶。而是从「行为论」来看,所谓的善或恶都是透过制约、动机,都是一种架构法。佛陀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善?什么是真正的恶?要如何行善去恶?什么样的善能够导致更长远、更可靠的幸福?要如何有效率的、彻底的,去除恶的原因?所以后代的佛教徒说,佛教的修行是要恢复我们的真心、我们的本然之心,这样的讲法,可能是对佛陀很大的误解!

 

【问答】

问:老师说,「灵明不灭的觉知心」,不是佛陀的说法。记得在陪伴一位临终的朋友时,当时她感觉时间不够了、很慌。老师当时曾说:「五蕴虽然在败坏,但内心有个不变的」?

答:这是一个很关键性的、非常好的问题。在《中部经》和其他经文里,佛陀讲过另外一个词汇~「无有方所的解脱心」。它跟「灵明觉知」主要的差异在于:「灵明觉知」是心还在认同觉知的功能。也就是说,心还在认同跟抓取五蕴中的「识蕴」,所以还隔了一层。

佛陀所讲的心,有一个不死、不生的层面、涅盘的层面,叫「无有方所」,英文的翻译“consciousness without surface",意思是没有能够让意识落脚的层面。当「心」一切都没有认同和抓取,甚至都不会去攀附觉知的功能。

佛经一直在强调:「我慢」是怎么产生的?是心去攀附一个现象、作用、功能、活动方式,将它认同为「这是我能够落脚、安身立命的地方」。当你把觉知解释为「真心」(真的心)的时候,那个就是认同,就是心落脚的地方。那就会变成是一种世间法,一种「识无边处定」。

所以佛陀所讲的:「解脱的心」、「不死的心」或「涅盘的心」,是不能够用「觉知」这样的方式来形容的。像《中部第12经》佛陀都有讲到,这样的心“It doesn’t partake even in the all of all"。它甚至不去参与所谓的一切,意思是,没有一丝一毫在落脚、认同、攀附的功能,是一个彻底的解脱。

简单的讲:只有在我们不再抓任何东西,不再认为那个东西是「真的、我的」,「真的不死的心」,才会显示出来。只要还有认同,还有抓取「这个是我的真的心」的动作,这个动作的本身就不是解脱的心。

若能够在概念上有起码的了解,就会知道,佛教的出世间法不是在指名某一种功能,不是要你去发现不变的东西。原始佛教修行的方法,都是在「如何放下」,而且都是「为道日损」的。都是在看透,那些抓取的动作是一种负担。所以,佛法是至清净法,到后来没有一丝一毫可以让你落脚的地方,心没有一丝一毫被杂染的可能性。

 

问:这里讲的「不变」是相对于那个担忧、败坏?「无有方所的解脱心法」,在我们的内心是存在的,只要不再抓取,就可以去体证,是吗?

答:甚至如果不抓取的话,连「存在」都不再有意义。一般说「存在」是因为有那个昂起头来的动作,你有要跑到什么地方,在那里出生了,才会有「存在」这样的意义感。实际上,说解脱的心是「存在」,那是不得已的。为的是让修行的人有个向往心、善法欲,觉得有一个天堂,有一个最高的快乐可以去。在实际的体验上,解脱是不生的,是完全不需要存在,完全不需要用力的。存在有“being”,要出生、要存在是需要用力的。

原始佛法里,佛陀在表达「空」,是形容「现象、经验界的空」,而不是本体论。「无有方所」意思是,不再有任何依附时,就是涅盘的心。如果还依附在「涅盘心」,还是有依附。所以要用语言来表达,有时还是会卡在里面。

假设过去你有非常好的解脱经验,姑且称为「见法涅盘」,如果还有依附,那也都还是一种轮回的心。在《中部一切根本经》(Mūlapariyāya sutta)里,是讲得很清楚。

 

问:「无明缘行,行缘识」与五蕴的「识」是一样,也是想蕴所执着的对象吗?

答:一般的解释,执着的动作是「行蕴」的功能。而「想蕴」的功能,则是「诠释、划分界线、使用标签、给事物名称」等等。「执着」是「五取蕴」的「取」,主要是「行蕴」的功能。等于是所有内心的用力,活动应对的境界,发生关系的方式,都是行蕴的范围,包括执着。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