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无诤的说明~法意及修行观念的厘清
(2014.8.27.)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5.html
问:「五取蕴~色、受、想、行、识」里,「取」的动作都是「行蕴」,对吗?
答:对!《相应部》有一部经讲:「色是行、受是行、想是行、行是行、识是行」。这个经文听起来好像有点奇怪,什么是「行是行」?我们具体的从禅修的立场来解释,为什么「色是行」?
佛陀讲的「色」讨论的不是本体论,而是主观经验上身体的经验。你是如何在经验自己的身体?当下身体是以什么方式呈现出来的?我们生理上的经验,是透过内心活动的制约而呈现的。举例而言,我们当下呼吸的方法,是比较沉重或是轻松?是通畅还是窒碍?会直接影响身体的触感,这就是为什么说「色是行」。
「受」也是如此,苦受、乐受、舍受,很大的程度是取决于我们的「意志」。好比说坐云霄飞车,有的人怕得要死,光想到云霄飞车就会头晕、反胃、想吐。可是有的人怎么坐都坐不够,一听到哪里有盖新的、更快、更高的云霄飞车,花很多的钱、开老远的车也要去尝试,因为可以得到非常大的刺激。
为什么坐云霄飞车,对某人来讲是苦受?对某些人而言,却是乐受呢?一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我们的「意志」、「起念」、「行蕴」。我们是如何在应对坐云霄飞车的感觉?如果坐云霄飞车时,一开始就是全身紧绷,联想到的都是过去头晕、紧张、不舒服的经验,搭云霄飞车自然而然就会倾向苦受。如果坐的当下是欢欣的,跟好朋友一起去玩,放假了、不用工作…等美好的经验,就很容易对云霄飞车做正面的连结。这就是为什么「受也是行」。
为什么说「行也是行」呢?因为我们的心会对行动的模式产生执着。例如,内心起了一个「想要赚大钱」的动机,想要成为什么…。你看到自己的活动、努力的方式,而产生出自傲感来,觉得自己很用功、很努力、很…。这就是为什么「行也是行」。
「行」是指内心,所有对境界的对应方式、活动的模式。例如,看到周遭的人,你的内心充满着慈心~友善之心,这是一种行蕴的活动,是心在应对境界的一种活动方式。所以你的慈心,很大程度是一种行蕴的功能。在慈心呈现的同时,你可以反观当下心的状况。对于自己当下内心充满了慈心,可能会产生出满意感。可能会觉得慈心的感觉真好,让我感觉很祥和,我很喜欢,我要延续它,也可能因此产生我慢。等于是对动作的本身,又再产生动作。
也就是,对于已经在进行的慈悲又增添动作,想要维持它,或觉得那是美好的,我是慈悲的人…。我们的心是可以对行再产生行的,所以说,行也是受到行的制约。五蕴都是受到行的制约。
而「识也是行」,意思是就连觉知的功能也是行。如果看不到这一点,就会误把「觉知」当作是「真心」!没办法看到,觉知也是一种行蕴的呈现。
问:那「色、受、想」的认知,好像是被「行蕴」绑架一样,对吗?
答: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讲。第一、原始佛教的修行,都是善用「想」跟「行」,而不是透过消灭想来达成。这跟《楞严经》讲的「消灭五阴魔」,把五蕴都消灭掉了,才会回归到原本的佛性不一样。
举例来讲,有同修问:感觉不到身体的「能量网」,不能理解「能量网」是什么。一个能够帮助我们感觉到身体能量网的方式,就是在内心取一个「感恩」的相。好比说想到佛陀,想到历代传承佛法的解脱圣者,他们的努力、住持那么的久远,一直到今天,我们都还能够有一个解脱的系统。当想到这里,内心可能感觉汹涌澎湃,可能感觉热情洋溢,可能感觉心情开阔。
也就是说,想蕴很容易从所取的相,立刻就能够影响当下的静坐质量。当内心感觉汹涌澎湃时,就可以看得到,「心念」是如何在影响身体的触感。我们可以随着心念的改变,而影响身体的触感。也可以调整身体的触感,使得心产生更多的善念或出离念。这就是善用想蕴和行蕴。整个修行的内容,离不开调整想蕴和行蕴。
至于「色、受、想」的认知,是否被行蕴所「绑架」的问题。有一个培养「出离心」的方法:你认为是你的想,实际上,真的是「你的」吗?你会发现这个想,是被很多力量所绑架的。例如,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发脾气?绝大部分发脾气的人,并不是因为有自由意志想要做坏人,下决心想要一直发脾气。大部分人的情况是,在当下的身体有一个具体的苦受,一个不舒服的感觉,用发脾气的模式,来对应不舒服感。
要进入色界禅,有一个很大的技巧:去了解那些会让身体产生不舒服感的力量。留意到:心的不安定,有很大的程度都是来自于不善巧的活动。若能移除这些不善巧的活动,使得身心能够处在长时间、连续性的、祥和的势力之中,那个叫做「色界禅」。
如果能够了解就连生气或慈悲,原来我们的心都是被种种的力量所绑架,对想蕴就会产生出离心,就不会把它当做是家。佛陀的教法,到最后甚至对「慈悲喜舍」这种高度的情操,都要产生出离心。因为佛陀看到,就连「慈悲喜舍」都不是绝对自主性的。它受制于想蕴,受制于色~能量的多寡,受制于心,受制于各种因素。所以发现「慈悲喜舍」也是一种「非我」的状态,而心愿意对它出离。
在具体的禅修中,例如,看到漂亮的人、事、物,而产生出杂染、欲贪,其中一个有助出离欲贪的取角,就是回想生病时,恶心、头晕、吃不下,反胃…的感觉。想想看,当你在发烧、恶心、反胃时,起得了这个欲贪吗?孔老夫子说:饱暖思淫欲。就是指欲贪必须建立在某一种能量上,才能够发生。当欲贪生起时,去回想生病时,本来好爱、好迷恋这个人,可是病恹恹到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对于爱恋的对象变得无精打采,瞬间对方不再能吸引自己了。这时很容易有一种觉醒:原来那种迷恋的影像,是一种架构起来的东西,是受到意志活动所制约、所绑架的。
问:认识到五蕴都是受到行蕴所制约,接下来要怎么用功?
答:观察身体当下的触感,直接是受到动机所左右。像呼吸方式的急促、缓和、深、浅,以及呼吸时所使用的肌肉,直接会影响身体当下触感的质量。这就是行蕴在制约色蕴。
例如,修身体放松,一直松开纠结感,保持主观上内在的通顺。随着练习,「七觉支」愈来愈强,愈能够快速地发现藏在身体里的纠结。包括所有的执着发生时,身体相对应的紧绷、纠结感。所以愈来愈能够觉知心念的活动,并且知道痛苦是如何因执着而产生的。做到这一点,「四圣谛」自然愈来愈明白,届时,即使有疑惑,只需旁人稍加指点,很快就能明白。
听觉、嗅觉…等作用,都会受到心的用力,注意力投注的程度,而产生质变。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一开始是先去了解,五蕴的质量是可以更善巧的被架构。例如让身体更祥和、更从容,让心更减少冲动、不跟五盖相应,愈来愈朝向安住,朝向跟七觉支的每一个觉支,都相应的方向去发展。
日常生活中,七觉支最简单的下手处:
念觉支:在日常生活中,留意身体有没有多余的紧,念以继念的记得做这样的功课。
择法觉支:能够分别什么是纠结、什么是放松?什么是善巧、什么是不善巧?
精进觉支:有耐心、恒心、持续力,保持马拉松般的耐力,长时间处在用功的状态。
喜觉支:在用功的过程中,体会到心脱离开不善巧的状况后,得到的喜乐。有可能是清新感、踏实感,有可能是付出善巧的努力,所得到的一种即刻的回馈。
轻安觉支:在用功的过程,心本来就是倾向减少负担,很自然就会跟轻安觉支相应。
定觉支:心能够很安稳、安住在当下的功课上,在这功课中得到统摄、安定。
舍觉支:心在面对各种境界时,都能够准备好适时地接纳和放下。
用放松这个方法来解释、培养七觉支,只是为了举例说明。实际上,还有许多其它的方式可进行。
大部分的南传老师,把定觉支解释成色界禅(初禅到四禅),有了定觉支之后,再培养念觉支、择法觉支去开智慧。修行最好不要把定觉支独立开来,要把七觉支全部当作是色界禅的培养。
什么是「色界禅」
「色界禅」是透过修学四念住,让四念住高度的稳定化,经验到喜、乐、定、舍,这就是色界禅的开展过程。乃至到四禅的「舍念清净」,因为平舍的力量至此已经纯净化,正念已是高度的培养。所以「七觉支」的前面三个觉支~念、择法、精进,跟四念住的三个特质~正念、正知、热勤(正勤的同义词),是一样的。「正念、正知、热勤」,等于是「念、择法、精进」的同义词。所以修「七觉支」的前三个觉支,就是在修四念住。
很认真、很善巧的修四念住,例如修身体放松,身体远离五盖及不善巧的法,自然而然会产生出高质量的喜乐感跟舒适感,也就是「喜觉支、轻安觉支」。身心因此得到统合与安定,就是「定觉支」。面对这些喜乐、舒适的感觉,在此基础上知道如何透过接纳、释放、了解而能更省力,就是「舍觉支」。这就是七觉支在色界禅的修行。
一开始是从粗的下手,一直努力做下去。而且内心具备「正见」,知道:我要一直保持着,以四圣谛的角度来观察。不管今天有多大的安乐、愉快,或是多大的挫折与失败感,都不放弃「如实的观察活动」的方式。知道这个活动的方式,能导引你往更高的快乐,能够觉察出更细微的苦。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方向,心自然就会通往出世间法。
问:世间法跟出世间法,差异性在哪里?
答:基本上,「世间法」是发现到个别境界、个别苦因。例如欲界的苦,所有的快乐都是要在有限的资源下,与人竞争而得。绝大部分的人类都喜欢漂亮的对象,因此,为了获得漂亮的对象而衍生的快乐,就有嫉妒、占有、竞争。必须要突显自己,必须有钱、穿漂亮衣服、开好的跑车,才能吸引漂亮者的注意力。欲界就是有这些不理想的地方。
又如一般人去迪斯尼乐园,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度假、玩乐的地方。可是如果将注意力转移到,那个穿着卡通服的工作人员。他们拿的是最低薪资,在华氏100度的天气底下,流着汗、必须要假装很快乐、陪着你玩。你发现原来快乐的背后,是有负担、是要付出代价的。因而觉醒:这个还不够好,不够尽情,不够放松,不够自由,代价太高…等等。这是世间法,因为发现到出离欲界的苦,得到色界的乐。
可是色界还不能彻底的脱离苦,因为它还有它独特的苦。好比说跟小孩相处,你的某种沟通方法,会使彼此的关系、信任感愈来愈欠缺,彼此的隔阂感愈来愈加深。需要调整这种沟通方式,使得彼此的关系更有深度,让对方更容易信任你。然而,这只是纠正了这个状况的苦。
出世间跟世间的差异,在于:所有的苦都有一种放诸四海皆准的法则。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解释这个法则。其中之一是,所有的苦都是跟心的抓取有关。如果认知了这一点,会对所有制造苦的活动,普遍性的产生厌离心,就变成出世间法。它已经不是针对某一种单一的状况在做调整,而是愈来愈能够体会到,所有的苦是如何发生的。
这样的智慧从何而来?就是修四念住。在释放苦的过程中,观察心是怎样制造苦?是不是能放下苦、减少苦?有的人只要放下一点点的苦,立刻就可以体会出世间法。有的人必须观得很深细,让心非常清净,很细腻的苦都丢掉了,才开始有这样的体会。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可以在初禅开悟、契入出世间法,有的人要到四禅契入出世间法。
不管心在哪一个阶段开始顺向出世间法,重点是四念住的功夫做得愈细腻,就能够看得更清楚,等于是增加心随顺出世间法的机率。所以,完全不用担心、考虑,最低的底限,是要达到「初禅」还是第几禅。只要很认真的修四念住,让心愈来愈清净,自然而然就会愈来愈随顺于出世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