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星期日

初禅寻伺-6

 朱倍贤:初禅中的「寻」与「伺」()

(2016.01.24.)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92.html

「寻」在禅那中的功用,就好像鸟儿在学飞。在南加州我住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老鹰。光是看个别老鹰飞翔的姿势,大致就可以判断这是一只成熟的还是幼稚的鹰。幼稚的鹰飞翔的动作,在拍打、振翅时是忙乱的,有很多的拍动;若是一只有经验的老鹰,飞翔时的拍动就减少了,不得已时才拍动翅膀。牠只需要间歇、偶而的拍动,就能够滑翔很久。因为天空有很多气流,太阳照在地表时,热空气向上升,造成气流向上升,这些有经验的老鹰只需略略拍打翅膀,就能让自己进入正在向上升的暖气流(catching the drift),不需要费力气拍打翅膀,大部分的滑翔都只是利用、善用空气中,自然而然有的正在上升或下降的气流。只需在气流跟气流之间的转换时,略略拍打翅膀,其他的时间只是「乘风破浪」,让空气带着牠飞,而不是抵抗着空气在逆向操作。

我们在静坐时也是如此。一开始有很多忙乱、多余、复杂的拍打翅膀,随着细腻的寻跟伺,我们开始知道眼前需要的正面能量,能不能用最省力的心行产生。一旦产生之后,怎样能够滑翔、乘风破浪、被承载,可以愈来愈是一个「被动者」,愈来愈把「要做什么事、控制什么」的功能放下,怎样才能省力地择善固执。怎么样去观察那一直要控制、要做、要干预「我要怎样怎样、我才能怎样怎样」的这种冲动、干预的减弱和舍弃,使内心得到更大的满足感。在降低控制和干预的同时,内心还是趋向愈来愈善巧、与善和流、渐渐归顺于无为。

在修学禅那时,若能直接看到干预、控制是如何在制造「辛苦」,看到它的「过患」,然后放下它,放下一分就得到一分的安宁、满足,从中一样可以得到出世间的智慧,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说「原始经典都是这样讲的」:真正的智慧是在禅那的开展中而获得的。

能够帮助我们进入禅那的思考、取角,这些并不等同于「散乱」、「杂念」。「杂念和散乱」是你愈去想它就愈散乱。而「善寻」的一个特质是,对于你的目标是很清晰的,知道要往哪个方向前进,好比说方向是「远离」、「让身体更放松」、「让心行更加省力」,你的方向是清楚的。然后,如《增支部4.35经》所说,念头有用时就使用念头,念头无用时放下念头。使用念头时,把思虑、念头都导向帮助你去达成如上述的中程目标,都是在提醒你继续朝这些中程目标前进。这就是为什么「善寻」与五盖的「散乱」是不能等同的。「善寻」的「寻」虽然是「思考」的意思,但并非「起妄念」的意思。

总而言之,佛法的禅修不是机械化的,而是要去培养、协调许多内心有用的、良善的特质,包括正知、正念、正勤。要关注你所选择的范围是什么,要用什么技巧来对治、调整「寻」;在禅定之中要怎样统摄身体、心、兴趣、热情()、能量、呼吸、觉知。这些都需要统摄起来,同时发挥作用,禅那才会发生。在一开始要统摄这么多东西,看起来像是复杂的,所以必须有「内在的引导和逻辑」(就是「寻」的重要功能),必须有能力记忆起曾经听闻过、学习过的佛法,才能有效率地、保持在正轨上地,一直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你才会记得要做什么、该做什么,遇到不同的状况时,要怎样调整,这些都需要「多闻」、「寻」。慢慢地,从忙乱的状况、看起来复杂的状况,使之愈来愈统摄、合一,那么它就变成「二禅」以上,更高度的「三摩地」,这也就是为什么「二禅」被形容为「定生喜乐」。

大家可能都看过「陀螺」,但不是台湾传统的那种,而是现代、做得非常精密的那种陀螺。禅修在大部分时候,不是一成不变的死寂状态,而比较像陀螺在高度运转的状况。当它在高度运转时,如果看它的顶端几乎是没有在运动的,而实际上是在高度地运动着,处在一种高度平衡的运动,同时协调着许多的事情,所以看起来好像没在动。「禅那」的状况有一个程度像这样,不要把它想成「打得念头死」,而是想象成我要如何协调这个「高度运动的陀螺」,令它能保持着这样的运势、力道和平衡。这也就是为什么佛陀讲,所有的禅定都是「心行」,都是「造作」,都是一种活动状况。

 

【问答】

问:刚刚边听边练习,当下内心有极度的安适跟满足感,过去我常形容它是「甜甜的感觉」,心某个程度不再有任何再形成的欲望,这时很容易回到身体的触感去感觉,大部分的时候是留意身体的紧松,能不能再放松一点点,请问如何能够更绵密地观照?

答:这是很好的问题,随着「多闻」,也就是随着我们对于佛法的技巧了解、思考得愈来愈多,去实验得愈来愈多,「工具」会愈来愈多,这些对我们都是有帮助的。例如「打坐时心里甜甜的感觉」,这个甜甜的滋味,除了放松之外还能怎么做?其中一个「寻」~取角的方法是,可以看同样是这种甜美的滋味,它能多大程度浸透你的身心,去检验身心是多大度程被这个甜美的滋味所滋润着、检查心怎样在「吃」这个甜美的滋味。「吃」是一种比喻,当我们的心在受用某「乐受」的时候,你留意一下,有时候它是大口大口地吃~「好好吃哦!」;有的时候是细嚼慢咽、慢慢在品味;有时候像在喝水而不像在吃,不是在「咀嚼」而是在「吞」。你的「吞噬的方法」,怎么样在影响你的满足感、宁静感,这又是另一个角度。同样是这个「甜甜的滋味」,你能不能用「最少的力气」来维持它?像有的人为了维持这个滋味,必须心里面一直想着跟远离有关的主题:「我现在是脱离家人的喧闹,不用照顾我的女儿」、「现在没有人事纠缠,把贪、瞋、忧恼都放在一边」。可是另一方面,「我真的有必要一直这样想吗?」能不能更单纯一点,光是在受用之中就能让那股甜甜的感觉能更加深、更透澈。这些都是不同种类的「寻」,就像飞翔的老鹰能觉察身边有3道暖流,哪一道暖流离我最近、力量最强,我能用最少的力气搭上线,转换到那股暖流上面,就不用很累地拍翅膀而藉势飞行。

 

问:最近禅修时,突然想通「如何降伏干扰」,「有」(becoming)是因五取蕴的抓取,所以一直轮回。破解的方法之一,是研究当下的五蕴是如何在抓取任何的东西。请问这样的练习是对的吗?

答:是,这是很高深的修行方法。如果要有很扎实的基础,能够没有障碍地衔接上高深的修行方法,观照五取蕴的方法,最好依照原始佛经讲的道次第,包括:如何开发色界禅。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心对五取蕴的抓取是根深柢固、盘根错节的,往往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也只有一步一步慢慢地松脱一点、松脱一点。就像在种菜时,要拔起一棵小树丛,它的根已经扎得很深,一时间拔不起来,必须先用镰刀把有刺的小枝削除,不会在拔它时刺到你,拔它时先戴好手套,再去摇动它,让它的根松脱抓住的泥土,慢慢一条根、一条根地捡起来。我们在修四念住、禅那时也一样,一层一层在松脱,帮助我们看到「业力的真相」是什么,这样做有这样的后果等等。只要心里具备「正见」,对佛法有正确的信息,在禅那的开展过程,自然而然就会很深刻地了解什么叫「非我」、深刻地体会「五取蕴是有为法」,抓取它是痛苦的

 

问:刚刚有讲到「帕奥禅师教的方法是『锁住呼吸』」是指什么?

答:比如说气流通过鼻端时,鼻端那个部分会被气流刺激、磨擦。帕奥禅师讲在这上面找一个像铅笔尖一样大小的点,去注意气流磨擦的那个点所产生的生生灭灭的感觉,称之为「锁住在鼻端」。

 

问:「十六胜行」的前两阶的呼吸不也是这样的呼吸吗?

答:不是的,十六胜行的前两阶是知道出入息的长、短,我们之前也讲到,十六胜行是一个口诀,里面有很多省略的部分,包含:不只是知道呼吸的长、短,还包括知道呼吸的深、浅,以及知道呼吸的其他状况,用意就是要你去了解基本的呼吸状况。十六胜行在经典里的叙述,讲到一开始把注意力带到parimukha。意思就是类似「从胸口到脸」的这种大范围里,都要去留意呼吸在这些部分造成的效应。所以,你是怎么样知道呼吸的长短,不是锁在鼻端一个小点上,而是看到整个身体参与呼吸的过程,来判断它的长、短、深、浅以及它们所产生出来的效应。

前两阶很重要的是:知道什么样的呼吸能够比较舒服。像阿姜李所教的方法,就是慢慢去调匀呼吸,有的人的吸要将横隔膜拉到一个地步,有的人只略略地动横隔膜而已;吸到什么样的地步、吐到什么样的地步,才会感觉到很省力、不会缺氧,好像身体是浸淫在充分的氧气里面,很饱足的感觉。不会因为呼吸的新陈代谢减缓了,让你有缺氧的感觉,这其中还是有判断业力的成分在里面。整个呼吸观,都是在看呼吸所牵扯到的整个身、心,这是安那般那十六胜行。

 

问:一开始上坐需不需要先找到呼吸?

答:当然要找到呼吸,但是要找到什么范围,是可以有所调整的。我们的身体有很多部分是跟呼吸相关联的,有的时候有一种修安那般那念的方法,就是直接看胸腔、腹部的起、伏、膨胀、收缩所产生的「触感」,这样的范围比较有利于帮助你看到,你是如何参与呼吸,如何透过微调呼吸而改变当下身心的状况。

另一种安那般那念「寻」的方法,我发现对很多人很有帮助:把身体的内在想象成是一张「被单」,古称「兜罗棉」。随着你吸气「兜罗棉」里面会膨胀而有张力,气压轻轻挤推着被单,任何一个感觉气压最明显的部位,都会有一个连锁效应。好比说「胸腔」被挤压的感觉最明显,它的连锁效应是其他身体的部分,有可能隐隐约约有「涟漪」的感觉;可能带有满足感、电流感、紧松感。在吸气时,看被单在气压增加、隐隐约约推挤的刺激里有舒服感,它刺激着神经系统;在吐气时张力消除,刚刚推挤的力道慢慢地缓解乃至消失,这个过程里又有另外一种舒服感,像是神经系统被呼吸按摩着。

如果是透过这样的方法来达到定力,一开始就会知道「要如何观察心行,如何透过了解、观察心行帮助入定」、「如何在定力之中,持续着、观察着你的行动状况」,而且用这样的方法,比将注意力锁在鼻尖一个小点上,会更容易产生喜跟乐。尤其是如果有因缘跟僧团近距离地互动,做即席、及时的观察与回馈,就可在很短的时间体会到「原来静坐真的是舒服的」。要能够做到身体、心理的调整,观察和觉知的范围一定要打开一些,不能死锁在那么小的地方。

 

问:但把注意力放在身体的触感时,有时候觉得范围又很大?

答:这个时候就要判断「寻」要怎么导向。如果把观察的范围放在「肺」这个器官,把肺部内在的墙壁当作是一张「兜罗棉」(床单),吸气时它怎么样在受力,注意它张力的形成,不用管心要锁在哪,而是品味着张力如何在压、挤、刺激你的神经;吐气时那股抵抗力怎么样缓解。同样都是在「知道、觉知」,而范围却大多了,你是知道你的肺部的,光是留意它的起伏就能看到你的动作和意图,看到你怎么对这个动作在作反应,这里面就有很多调整的空间。可以先从这里开始,慢慢地会变得更加敏感,很清楚知道呼吸是牵动着整个神经元的。然后,你可以在安静时仔细倾听、品味,内心里面许许多多被牵引起来的波浪和涟漪效应。听起来很玄,其实一点也不玄,只是看到比较细腻的动作而已!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