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20日星期日

初禅寻伺-4

朱倍贤:初禅中的「寻」与「伺」()

(2016.01.24.)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92.html

「寻」与「伺」一般在佛经里面是与「初禅」有关联的,包括南、北传的原始经典都讲到「寻」跟「伺」扮演很重要的地位。最近在美国有出版一本新书《Right concentration(正定),作者是Leigh Brasington,提到现在南传佛教很多的用语、观念以及修行技巧,由于殖民时期东南亚受到欧洲列强,尤其是英国殖民的摧残、迫害,导致许多佛法的义理暗晦不明。书中提到的其中一个观念:「如何从历史、学术的角度,重新架塑原始经典的内涵」。在这个程度上面,这本教导禅修的书,比起传统望文生义的禅修指导,有某种进步。

另一方面,我觉得他的努力还有可以补足的地方。譬如,作者谈到「寻」跟「伺」的问题时,大体上是正确地把「寻」了解为「思考、思虑」;并且指出,一般人所认为「寻、伺」是「注意力的引导,把它锁定在一个点上」,这个观念并不是出自于经典,而是出自《清净道论》。虽然他正确地指出这个问题,但是,他基本上把寻跟伺理解为「纯粹是一种障碍」。也就是说,修禅那的人不得已要经历寻与伺,然后最终目标是要从寻与伺超脱出来,才能进入到比较理想的禅定境界。

这样的说法跟经文是有出入的。经文里一方面虽然把寻、伺(就如同把所有的「心行」一样)当作「有可能」是个障碍,可是它不必然是个障碍。也就是说,在经典里,寻跟伺常常是有用的工具。好比说佛陀讲到,进入初禅的方法:要透过「善寻」、「善伺」,就是善巧地使用这两种功能,能够帮助内心达到更高的安乐。

在讲寻、伺之前,我们先讨论一下在佛法的禅修里最重要,要观察、了解的是什么项目?严格来讲,佛陀的教法离不开「业」(kamma)这个观念。佛陀认为「禅修」的本身是一种「业力的组合」,是某一种操作、运作内心的方法,训练起心动念的方法,所以叫做kamma~跟业有关联的。

在禅修里,我们在了解当下的心行、活动状况和动机,是如何在影响、塑造眼前乃至未来的安乐、痛苦或其他状态。所以,基本上佛法的禅修是在架塑「业」。套一句我们过去常常在讲的「方程式」:佛法的禅修包含「了解业力」、「塑造业力」、最终「释放、超越或放下业力」。我们可把「业力」了解为「内心使力、起心动念、动机发生」等状况。而传统上也是这样了解「业」的,是有动机的动作。它会留下痕迹、有熏染作用、有架塑、制约、引导接下来的经验等特质。

「业」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我们如何想事情,如何思虑、判断和评估事情」。在一般尤其是当代禅修的方法里,这个环节常常被忽略。若很务实地看待「思考」,也就是「寻」跟「伺」对身心的影响力,我们可以说「寻跟伺大概是影响身心最剧烈、最深远的其中两种作用」。这在「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里是很普遍被认知的。

现代的认知心理学家采用「认知、思考、念头」的转变和转向,来达到治疗各种不同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的功效。例如「忧郁症」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法,有的是行为纠正、有的是使用药物治疗。其中有一个经常被心理学家、精神学家使用的「认知治疗法」(cognitive therapy),基本上治疗的内容是要忧郁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去留意内心是如何在「自言自语」、「言语导向」。认知心理学家发现,有很多忧郁症的患者,往往是自我负面导向。他们的思虑、念头、取角常常是会让自己更加忧郁。例如遇到「失业」的问题,负面的思虑就是「我怎么那么笨、那么糟糕」、「上天在处罚我」、「我就是这么没用的人」、「像我这种是社会负担的人,干脆一死了之好了」。

我们的念头在一个程度上,是由当下的「受」所影响的,也就是说,当下舒不舒服,会影响念头的质量。当下如果是安乐、舒适、愉悦的,比较容易倾向产生正面的念头,反之亦然。同样地,念头也会影响当下的感受,所以,它们是互相循环、增上、回向。念头影响感受,感受也在影响念头,如果能了解这「互相辉映、互相回向」基本的因果原理,就能够一个程度去影响身心当下的走向。佛陀就是认知到这样的原理,他发现我们内心在盘思的主题、思虑的念头,念头里面的色彩、气氛、情调、氛围,都会影响我们的心境 (见 《中部》944经 对心行的解释)

 

【开示主题:寻与伺】

「寻」基本的意思是「念头」~如何想事情;第二个意思是「如何选择内心思考或观想的主题」,如何把心导向某种氛围、意境。「寻」基本上具有这两个意思。现在的老师普遍都把「寻」理解为「注意力锁在鼻端」等相关的动作。可以说99%的信息都是这样讲。但随着自己系统化地翻阅经文,开始发现愈来愈不对劲。如果把「寻」解释为「注意力锁定在某个目标上」的话,它在绝大多数的原始经文里是不适用的!这样的理解角度,无法帮助我们厘清经文里关键的意涵。

经典里讲到「寻」,就是一种思考、内心的导向于某种意境,这是很清楚、随处可见的,如以下几个实例:

《中部 44经》说:人要开口讲话之前,「寻」跟「伺」必须先启动,意思是说内心要先有言语,然后发动嘴巴、舌头的肌肉,外在的言语才能发生。

其他经文说「二禅叫做圣默」。「圣默」:尊贵的安静。因为它是念头、言语、符号的止息。

另外,相信大家看过许多不同的后代佛教的形像。不管是画像、木雕、石雕等不同的形象里,常见的一种「手印」叫「禅那印」(dhyāna-mudra),右手压在左手上面,两姆指衔接。在佛教常见的一个手印,叫「地神见证印」,是一只手垂下来、中指接触地面。有许多这种类似的手印,其中一个常见的是,一只手举起来、「食指」和「姆指」相触,「中指」、「无名指」、「小指」指向上方,这个手印叫「说法印」或「转法轮印」,梵文~vitarka mudravitarka"就是「寻」。也就是说,光是看佛像的手印,「寻」就是在讲话的意思。古代佛教的雕塑艺术要表达佛陀在从事什么活动,从手印就可以看出来。当佛像表示出「说法印」时,这些木雕或石雕的佛像不需要发出声音,从手印即可看出,要表达的是「正在说话中的佛陀」。

《中部 18经》提到:我们的心理活动,如何从「单纯」演变到「复杂」。一开始是先有「触境」,如眼睛接触色尘,也就是眼睛看到视觉的目标,像看到一棵树、一个人。先有「触」的产生;耳朵听到「声音」,先有「触」的产生,神经系统跟外境的接触。「触」会产生「受」~舒适的、不舒适的、中性的;「受」容易衍生「想」(sañña)~心里面划界线、符号;「想」会再衍生「寻」(vitarka);「寻」又会衍生「迷想(戏论)连锁效应」(papañca-saññā-sankhā)~从简单的想(vitarka)演变为具有复杂的故事情节的想。

原本vitarka"~简单的内心对话,只是说「我在看这棵树」,演变成为迷想(戏论)连锁效应时,变成「我在看这棵树,我想起来了,高中时跟我的初恋情人,在东海湖边一起在看这棵树,那时我是多么年轻、意气风发」等非常复杂、连绵不绝的故事情节。所以,从《中部 18经》的上下经文可以清楚地看出,vitarka()是「思考」的意思,若把「寻」当作「专注」的话,这样的内容就无法成立了。

在巴利文字典里讲到「寻」有翻转、推敲的意思;而且梵文vitarka"的tarka这个字后来演变英文的另一个字。稍为有语源学背景的人都晓得,英文很多字都跟梵文有相同的语源,所以英文有很多字,听起来、看起来很像梵文。例如美国的万圣节,小孩子会扮成各式各样的小妖精出去跟人要糖吃,他们会先喊着“trick or treat!(给糖吃,不然就捣蛋!)“Trick"有「算计、捣蛋」的意思,它的字根跟vitarka"的tarka"是一样的。也就是说,vitarka"原始的意义就有「算计」、「在心里盘算、翻转、推敲」等意思。

「寻」这样的基本意涵,在很多佛教部派里面一直都保存着。不管是「说一切有部」、「经量部」的论典,乃至更晚的「瑜伽唯识」的论典等等,都一致性地把「寻」、「伺」解释为「内心的语言」(mano jarba)。像「唯识学」的重要学者世亲,就把「寻」解释为「内心帮助你调查的语言」把「伺」解释为「内心帮助你翻转、评估一件事情的语言」。所以,从这些不同的经典、论典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寻」、「伺」的基本意涵。

在众多提到「寻」和「伺」的经典中,把「寻」解释得最清楚的,大概就属《中部 20经》,这部经叫《寻之调伏经》(Vitakkasaṇṭhāna Sutta),主题就是跟「寻」有关,谈的是关于怎样调伏「寻」的动作。佛陀很务实地提到「当你遇到不理想的寻,要如何对治」。「不理想的寻」指:不善的、会让心陷入贪、瞋、痴的「寻」。取而代之的是「善巧的寻」,主要有5个方法:

第一、当你使用某种寻,即某种「想事情的方法」、「看待事情的某种角度」、「观想的某个主题」,会让你的贪瞋痴产生或加强时,第一个作法是「改变思考的主题」。可能刚刚思考的主题是自怨自怜,「我失业是因为自己太没有用」、「良辰吉时没算好」这些没有建设性、于事无补、对眼前的活动无法改进的思惟,就要换个角度来想事情。例如:「遇到逆境就是一种增上缘」、「遇到『失去、灾变、挑战』可能是一种『转机、机会』」、「我可以利用这个时候,重新思考我的目标,看看有什么地方需要重新调整、改善」,这叫「改变思考的主题」。

第二、有的时候改变主题了,内心还是被贪瞋痴所占据,这时就要学习「观察寻的过患」。可以观察某一种寻的过患,之前那种不健康地想事情的角度,有什么不好和过患。或者可以反省所有的寻都有的过患,就是「想事情好累呀!」,「不要想,相对地轻松」。每次心里面在分析、使用逻辑、追着念头跑,都是要花力气的。这些复杂的功能,实际上是慢慢长大后才学会的,若是你叫很小的孩子去做逻辑推理,他们马上就皱起眉头,宁可跑到外面堆土堆、追蝴蝶,因为他们直觉上感觉到想事情,尤其是想复杂的事情,是件疲乏的事。

第三、佛陀说,如果「改变想的主题」、「观察寻的过患」心还是陷溺在贪瞋痴里面,这时就要学习「不要理会你的念头」。不理它、不添油加醋,而是去做该做的事情,好比说「留意当下的触感」。不去思考理会念头,把它当作是「别人在讲话」、「森林里刮过的风」,不关自己的事。

第四是「放松」,去留意念头产生过程的使力,以及如何放下这些「心行」。

以上方法都没有用时,佛陀教导第五个方法,就是用「强大的意志力」。经文很生动地描述:有的时候什么方法都没有用时,该怎么办?咬紧牙根、皱起眉头,额头上绑着一条「必死」的头巾,就像一个强而有力的壮汉,把一个羸弱的人压倒在地上,用暴力制伏他,狠狠地教训他。有的时候就得用这样的方法。

所以,在《中部20经》很清楚可以看到佛陀讲要如何调整「寻」,很清楚地看到「寻」的意思是「念头」、「想事情」。把禅定想象为主要是有关于「打得念头死」,这与原始佛法中的次第是大相径庭的

以上讲的,有很多可能比较学术性或理论性。有时候必须用学术性、听起来比较复杂的角度来讲,那是不得已,因为现在对佛法的误会和讹传太多了,为了说服别人,有的时候只好引经据典。若对这些都不感兴趣也没有关系,直接去留意正确的操作面的问题即可。

为什么我们要一直强调「寻」跟「伺」的内容是什么?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若把「寻」误解为是一种专注力的使用,把心死锁在一个极微小的目标,像帕奥禅师教的,把心训练得像雷射一样,锁在一个小点上;或是像「天台宗」智颛他们教的修止观,把心锁在丹田、鼻端。这样的定与历史佛陀所教的定是全然不同性质的。佛陀讲的定,不是修了定之后再去开发智慧,而是「修定的过程就是在开发智慧」。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