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8日星期二

不放逸-3

朱倍贤:有关原始佛法的修行次第()

2015.07.26.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81.html

问:感觉「欲贪」跟「受」之间的区隔有点困难,例如面对花生,不吃则已,一吃很容易就停不下来。当我观察「想吃的感觉」,以及花生可能对身体的负面影响时,有一种危机意识产生,想吃的感觉会趋缓。请问「想吃的感觉」是一种欲贪吗?如何去区隔「好吃的感觉」跟「想吃的感觉」?

答:两者的区隔是一线之间。光是探索它的差异性,你已经在进步了。当下不必要很武断、很教条地说:「符合什么条件下就是欲贪!」而是在日常生活中,尽量去探索,什么样的活动状况让我们无法在当下安顿下来。是什么力量跟什么活动,让我们无法很开放、很轻松地跟当下相处。你会发现,对于花生的影像与滋味蠢蠢欲动着,让你坐立不安,让你体会到焦躁感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呈现。然后,你能够多大程度地放下这个焦躁感?从这样的地方去体会欲贪,这样就好了。

很多修行人活在教条的世界里,一直在压抑自己。他的行为模式有很多的造作,吃好吃的东西时、不敢吃,或者会觉得有罪恶感。实际上,佛经里佛陀对食物的建议都是很务实的。吃多了会不会让你胀气?会不会让睡眠变得不好?会不会容易打瞌睡?会不会让身体不舒服?会不会让心变得昏钝?

对于吃食物这方面,佛陀讲的中道其实没有什么玄深的道理。就是危机意识,人生有经验了,知道宵夜吃了梦就特别多、觉就睡不好。如果不吃宵夜身心会比较轻安感,你愈来愈适应这样的轻安感,愈来愈能够品味这种安适的滋味时,对欲贪的对象的依赖,自然而然就会降低。为什么修行人到后来,愈来愈不被生理上种种欲贪所逼迫?因为很多时候,他都是从容地活在内在很容易、很省力产生出来的「丰足感」中。对不好的东西,自然而然不容易产生出饥渴和贪恋感。

我在大学里,看到许多在谈恋爱的大学生。有些失恋的人特别地难过跟痛苦,有些则可以很坦然地面对,难过一、两天就走出来了。基本上这些容易走出来的人,其中一个特质就是,平常很喜欢运动。第一、有一个让他分心的健康事物。再则是运动的过程中,脑中会分泌endorphins,很容易让他感觉到愉悦。有了正面的情绪,在回想起分手的男、女朋友时,很容易会觉得:我不会因为没有他(她)就活不下去。如果你眼前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获得安定感与自信心等食物,你就很容易会钻牛角尖,觉得世界上只有他(她)能够带给你快乐,没有对方你就会死!

 

问:危机意识,是不是一种贪忧?

答:你可以有危机意识这样的醒觉,但不必有焦虑感,或者把焦虑降低。我们可以了解所有的情感它的好处在哪里,如何善用它。那是有提携作用的能量,但在同时你得净化它。我们可以关怀小孩,可以一边未雨绸缪、规划未来,但是在同时,不安是很少或是没有的。可是一般人在规划的同时,可能就有焦躁、不安。

用「味、患、离」去面对情感、感性的这个部分。看它的好处跟力道在什么地方。就像河流冲过来时,水的力量很强,要如何去应对?有的时候要懂得冲浪;有的时候必须要花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建立起大的水坝,可以长久地控制水流。有的时候必须要懂得如何避开水道,以免被淹没了。不要以为佛法都是纯理性的、就是直观,而忽略了内心产生的种种感性上的动力。充分去开展、善用、转化这些感性层面的力量,有哪些部分可以转化、可以升华?哪些部分可以利用?哪些部分可以放下

 

问:所以,又回归到老师常讲的~「了解、调整跟释放」?

答:有可能调整到一个地步之后,因为驾轻就熟、炉火纯青了,所以一段时间之内不需要再调整。这是更高的禅定的境界。在初禅里有调整。经典上讲初禅是所有色界禅的基础,而色界禅「禅那」的基础是:善于观察!善于调整!让身心调整到光明、安乐、安定、省力,持续还有进步的空间的状态,就是「禅那」。我们一直强调这个部分,因为很多同修参加完禅修回来,都说他们去学了佛法,知道了佛法的要领:要一直观呼吸、观五蕴的无常或无我。但是佛法并非只是这样而已

我们曾经谈过「僧团」以及「学徒制」的重要性,因为要开展出健康的心,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就是直接去观察其他的人。他们是怎么讲话?如何独处?如何与人相处?我们可以从其他人的行为模式上,知道如何开展那些好的特质。那些特质是需要示范的。一个很有效率地学习那些特质的方法,就是看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在实验这些特质并付诸行动。

 

问:初禅的体验不外乎对触的敏感度。如何透过情感跟触之间的锻炼,来增强禅那的安定感及喜乐的强度?

答:这是个很好的问题,简单地讲,就像今天的演讲一开始做的禅修的技巧。如果我们能够很精准地知道:如何放松?如何放下身体内部,可能某一个地方或是好几个地方,隐隐约约的僵硬感?这是必须建立在对身体敏感的前提上。对自己的身体敏感,才会知道自己当下是如何在扛着身体。你是如何在跟身体互动?是如何在参与?情感是一把双面刃,可以伤人也可以助人。使用时必须像切菜一般,切菜一定要使用菜刀,才能把菜切得好,可是在同时必须要小心翼翼的,要知道刀刃跟自己的安全距离

同样地,在情感的世界里,我们一方面知道苦的道理,常常在生活中觉知,对情感的副作用有一定的敏感度。而这个敏感度必须要建立在四(身)念住上。你必须要知道现在发生的是什么?你必须透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个角度去观察,然后跟它保持着某种程度的距离。也就是说,就算你是在善用情感之中,你也同时有一些平舍的力量在里面。你不是完全地被情感所推逼着。那个感觉,就像是观察身体内在的能量网一样,你没有被它淹没了。

冲浪的感觉是,虽然你踩在水上面,可是你有呼吸、有扭转身体、调整姿势的空间。平常注意事情的方法,常常都看到「深的、广的、远的」。好比说相信因果业报、相信轮回,相信我们当下的起心动念,以及我们的动机跟活动,还有周遭跟我们接触的人,都是有长远的影响力的。这就是「深的、广的、远的」。在这样的心念的前提之下,就不容易会滥情。就会看得到情感在塑造我们的人格性,在决定着我们未来习惯的活动模式。它决定我们会出生在幸福的活动模式里,或是不幸福的活动模式里。或者是出生在幸福,还会导致更高的幸福的模式里。

能够幸福导致更高幸福,来自你对于业力的了解。因为你有正知正念,所以能够看得到我们的活动模式里的人格性,是取决于我们平常用心的方法,也就是佛陀所讲的「心行」。看到这一点,你就会产生醒觉心,觉知到我们的未来,有可能会转生到幸福的活动模式的状态,也有可能会转生到不幸福的活动模式的状态。而更好的是,有可能会转生到幸福,然后幸福又会导致到更大的幸福的那一种活动状态。或者是更糟糕的,会转生到不幸福,然后不幸福又会导致到更大的不幸福的状态。如果平常我们有正知正念,看到我们的动机、人格性、活动模式中苦跟乐的关连,你就会深信因果。

佛陀的教法是建立在业力的认识上。你对业力有信服,知道「这是真的」。那么,在面对自己的情感时,就不会把自己当成是全然的被动者,有什么情感来就跟着那个情感走。而是会把自己当成是一个观察者、塑造者。可以透过培养良善的动机,慢慢去架构、调整出某一种情感,而不是完全盲目地做一个情感的被动者。

 

问:请问老师,如果没有健全的人格是否就不适合禅修?如果想透过禅修提升心理状况、改善人格,该怎么做?

答:并不是说没有健全的人格不适合禅修,而是说,禅修必须要从健全的人格开始。现代南传佛教教学禅修的方法,比较是流水线式的。可能你参加了禅十,禅十中他教你,头几天就是好好地把注意力锁在鼻端,后几天就是好好地观身口意或六根的无常或是观无我。实际上,我们所看到的在这种禅修中心训练出来的人,可能有少部分的人成功,可是也有很多人愈修愈扭曲

原始经典中,佛陀讲到要知道修行有没有成功跟效益,最高勘验的原则不是你的定力有多深,有什么特殊的体验。主要是看你有没有变得愈来愈好。从正面的来讲,好的特质有没有愈来愈多?有没有变成是愈来愈好的人?从消极的角度来讲,你的烦恼、困顿你的状况是否愈来愈少?这就是为什么,可以利用内心良善的特质来进入禅定。

举例来讲,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光是懂得原谅别人,内心没有纠葛、遗恨,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快乐。他在面对逆境时,很容易从正面的角度来迎接逆境。在逆境中还能够保持感恩的心、知足的心,能够看到如何将逆境转向正面。这样的人就很容易快乐。

为什么佛陀说,定力的发展是经历过:心欢喜、身体舒服,然后心安定。

佛陀很明白地告诉我们,他所讲的定(三摩地)不是将心锁在鼻尖,或是靠念佛、持咒达到一心不乱。那样的定力只有外道才讲,后来才引进到佛教来,所以后代新流传的经典,开始教这样的定力。后代的论典开始用这样的方法,来讲述定力。

可是原始的经典中佛陀讲的定力,有一个很大的环节都是来自于「培养内心良善的特质」,自然而然内心的干扰变少了,很容易跟光明相处。内心自然而然有一种很稳健,感觉很舒畅的自信心,这个自信心都还是我慢,最终都还是要超越它的。可是在修定的过程,它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有用的工具。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