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我心中原来非常伟大的天台宗祖师把《阿含藏》判定为小教小法小乘,心中突然就有一种非常失望的感觉生起来。因此我想请问法师,汉传佛教天台宗和华严宗的祖师们,他们是出于什么具体原因才做出这样的误判呢?」
==========
第一个原因,是当时的汉传佛教天台宗和华严宗的祖师们,他们接触到的佛教经典文献资料,虽然说是远远不如今天的任何一位能够使用计算机网络和CBETA电子佛典的普通佛学爱好者,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阅读到的佛教文献数量,仍然还是要超过绝大多数的民间佛教信仰者。
因此,对于当时的汉传佛教天台宗和华严宗的祖师们来说,他们更能直接感受到陆续传来东土的西域佛教经论里面,充满了很多东拉西扯、南辕北辙、甚至完全就是信口开河的“佛说”内容。
可是,对于这些已经翻译成汉文的“佛经”,尽管是前言不搭后语等等,当时的东土佛教宗派里面的祖师级人物们,仍然还是出于自己佛教信仰的虔诚和对于东来圣典的尊重等原因,始终不敢公开给予批评或否定,于是只能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地为之“圆谎”!
汉传佛教宗派里面的诸位祖师们,在当年所做出的这种“圆谎”努力和成果,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称之为“判教”的这些内容。
简单来说,就是绞尽脑汁地、想方设法地寻找出一些理由,从而能够把一部又一部内容明显迥异、甚至是彼此之间的教理法义互相冲突的汉译佛经,努力地帮助它们把“谎话”能够尽量地“撒圆”了。
当然,从事这种专业性要求极高的“圆谎”工作,对于“圆谎者”本人的佛学知识和国学功底的要求也是很高。因此,真正“圆谎”圆得最好的前三名冠、亚、季军,还是众所周知的天台宗的“化仪化法四教”、华严宗的“五时八教”和唯识宗的“三时教”。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陆续翻译成汉文的佛教经典之中,早期佛教经典的内容和数量只是极少的一部分,而绝大多数的佛教经典都是天竺本土出现的大乘经典,或者是在西域诸国里面经过“二次杜撰、多次加工”而成的神教圣典。
因此在这种“假冒伪劣佛典”普遍泛滥的环境里面,东土出家僧尼很难顺利地抉择到朴实无华的阿含经典。
第三个原因,就是看似高大上的菩萨道成佛理想与实践,直接迎合了传统中国人的一些心理期盼和思维方式。
例如:
1.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刘邦:“大丈夫当如是。”
3.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第四个原因,就是对于古代天竺佛教历史经过和重大事件的极度无知。
第五个原因,就是对于古代天竺文化风俗语境里面的“佛陀、成佛”的极度无知。
第六个原因,就是对于古代天竺佛教里面的声闻弟子定义、阿罗汉圣者和佛陀世尊的解脱无二无别的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