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9日星期六

续谈「缘起还灭」

朱倍贤:有关「缘起」的一些澄清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96.html

续谈「缘起还灭」

刚刚提到的,是「灭」字第一和第二种的用法。接下来说明的是,「灭」字第三种用法:「厌离、离欲、灭——不再遐想、喜贪某种活动状态」。

《相应部12.67经》讲:一个多闻圣弟子观察「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的「缘起」和「缘起还灭」,所以内心产生「厌离」;因为「厌离」,所以他「离欲」;因为「离欲」,所以他经验「灭」;因为「灭」,所以解脱。《相应部12.61经》也提到观察「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而生起「厌离」、「离欲」、「解脱」

《相应部12.20经》提到,是「缘起」这种「环环相扣制造链」里的活动、生存方式,就是受条件制约的、无常的、建构的、会灭尽败坏的、不应贪爱的

「缘起的苦迫制造链」,是一个依托于不同环节、仰赖于不同环节的状态;「缘起的苦迫制造链」,是一个无常的环节驱动着另一个无常的环节。观察到所谓的「生命」、「轮回」、「自我状态」的「延续与喂食的方式」是如此,心生「厌离」。「厌离心」就是一种警觉、不乐意与之搅和:这是不安稳的、不可爱的,不是我歇脚、落脚的地方;我不该在情感上对它们投资、投注、跟它们联结。因为这样的「厌离」,所以产生「离欲」,意即不再感到兴趣、贪恋;因为「离欲」,所以产生「灭」,意即该种纠缠状况、苦迫轮转的「止息消灭」~心对于该状态,全然不参予、不交涉的「灭」。

《相应部12.67》等经中所提的「灭」,就是对于「缘起」状态「厌离」、「离欲」,而导致的「灭」~心不参与、不纠缠于「苦迫制造链」;心不钻进「苦迫制造链」,「苦迫制造链」的活动也不会侵入内心;「苦迫制造链」的变动、不安、苦恼,不再能在内心推展延续——是在这个程度上讲「灭」,而不是指解脱者「丧失了常人的生理机能」的那种「识灭」、「六入灭」、「受灭」等等。

这里有一个重要的结论。这些经文里讲的「灭」指的是什么呢?就是「三依一向」(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弃)里面的「灭」——同一个词汇、同一个意思,表达同一种修行方法。也就是说,佛陀在这些经中讲「缘起」,是为了破除对生命状态的遐想,进而产生出「厌」、「灭」等情绪(「灭」字的第三个意思)。

在此类的经文中,「六入的灭」、「名色的灭」等等的「灭」,不是提倡「毁坏名色/身心、六入等机能」或「消灭触、受等机能」;指的是对「六入」、「名色」等等每一个「苦迫制造链」的环节「厌离、离欲、灭」。

再换一个角度说,在此处「十二支缘起」的「灭」,指的是对于「十二支缘起」这种轮回延续方式「停止遐想、喜贪、情感上的参予」

再换一个角度说,明白了「灭」的第二个意思(缘起链环环相扣,一支的会带来别支的),可以帮助实践「灭」的第三个意思(对「缘起链」、「生命延续链」产生「厌离、离欲、)。

由此可见,「缘起还灭」的「灭」字用法是不一样的。

 

针对性和普遍性的「厌离、离欲、灭」

这里所讲的「厌离、离欲、灭」,有的时候是拿来针对「缘起」里面的某一「支」,有时则是针对每一个「支」。所以,专门针对缘起里的「贪爱」产生出「厌离、离欲、灭」,那是有可能证得出世间法的。同样地,广泛地对「缘起」的每一「支」,也就是对「无明、行、识……乃至苦、苦迫」的每一个环节,产生「厌离、离欲、灭」,也是可以证得出世间法。

《相应部12.67经》讲的是对「无明」产生「厌离、离欲、灭」,对「行」产生「厌离、离欲、灭」,对「识」产生「厌离、离欲、灭」乃至「十二缘起的每一支」产生「厌离、离欲、灭」,以此而得到解脱。另外,也可参阅《增支部6.63经》中类似的逻辑。

相对于上面的经文,《相应部12.38经》则是专门针对「缘起」里面的某一「支」来修「厌离、离欲、灭」:针对「缘起」里面的单一「支」——「意识」,看到它是依着「意向、算计、漏」作为它的根据地,不断地经验驱迫、投射,因而经历「生、老、死、愁、悲、苦、忧、绝望」,就能对「意识」产生「厌离、离欲、灭」;因为「缘起链」是必须以「意识」作为其环节,所以对「意识」产生「厌离、离欲、灭」也会对「缘起的轮转状态」产生「厌离、离欲、灭」,因之达至解脱。

另外,《经集 1.1经》有讲到,光是针对「十二缘起」里面的单一「支」——「行」,看到诸种的「行」(内心的活动、意志的建构),是没有坚实的、是空洞不可倚靠的。当他心里能够看穿这样的行,就知道这是没有趣向、没完没了的,不能够带来任何的坚实、稳定的,他就脱离开「此岸跟彼岸」。

「行」基本上就是活动,「从此岸跑到彼岸」;「这里不够好,我要去到那里」;「我现在正努力地讨好这个人,使得这个人以后会爱上我」「行」基本上就有此岸跟彼岸~有个当前的所在地、有个自我定位,跟想要趋向的目标。当一个禅修者,对于这样的「行」产生出「厌离、离欲、灭」,就会像一条「蜕去老皮的蛇」一样,脱掉「行」的包袱,而得到解脱。

另举一例。《相应部22.2经》等经说:佛法的关键可以是只针对「缘起」中单一的「支」——「渴爱」:「我们的老师教的最重要的就是『爱』的降伏针对色、受、想、行、识的爱」,如果能消灭、超越它们,那就是达成修行目标。

前面曾讲到,某一些南传佛教坚持,一定要在具足观察到「十二缘起」的状况之下,才能得到解脱。可是如上的众多经典里面的例子,显示出有一些人,不需要透过那么繁复推演的解说,就能够理解到痛苦的关键在哪里而得到解脱。也就是说,他不需要看到「十二缘起的每一支」,只需要看到其中的二支、数支彼此间的关系,甚至单独的一支,它的某一些特质,就能够获得解脱

这里要表达的是,如果你知道「缘起」的任何环节,真的懂了,懂到了「不对轮转状态怀有任何的遐想」,那么可以不必透过复杂的「十二支缘起」的角度,一样可以证得解脱。这就是为什么佛经里面,有一些人、有些佛陀的弟子,光是听到佛陀讲:「集起法即是坏灭法」,就证果了(如《中部56》)!

总结地说,「缘起还灭」的「灭」,起码有三种用法。有时「灭」指的是「积极地扑灭、停止某种活动状态」;有时「灭」指的是「促生某种现象的因素已被移除,所以被促生的现象也被动地随之停歇」、「污染某种现象的因素已被移除,所以被污染的现象也被动地随之质变」;有时「灭」指的是「厌离、离欲、灭——不再遐想、喜贪某种活动状态」。若不清楚这三种用法,「缘起还灭」中的一些逻辑是令人困惑、易生误解的。所以,佛陀讲「缘起」、「缘起还灭」,有时是为了嘱咐弟子「积极地扑灭、停止」像是「无明」和「渴爱」的状态,有时是为了说明修行中该注意「苦迫制造链」中的所有贡献因素,有时是为了说明轮回是「条件依托的不稳固状态」,以导致「厌离、离欲、灭」的「向解脱情绪」。

写于 2016.12.30。感谢吴学文的文字处理。

 

缘起还灭

朱倍贤:有关「缘起」的一些澄清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96.html

「缘起还灭」

另外,佛法中除了「缘起」,还有所谓的「缘起还灭」——「苦迫制造链」的「瓦解过程」:「此生故彼生」,所以也「此灭故彼灭」。「缘起」的其中几个「支」,有彼此「牵动、支持、制约、增添燃料」的关系。所以,若是其中有某个、数个「支」不再延续、被断除,那么整个「苦迫制造链」就会全盘崩解、无以延续

这种「此灭故彼灭」的过程,有多种叙述法。当中,最详尽的叙述法如下:

若是「无明」灭,那么「行」就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乃至「大苦」灭(如,《经集1.2》)。

这样「还灭」的过程,有一个部份,极容易造成误解:「还灭」中的「灭」字,不同经典中有不同的意思,甚至同一经典中也有不同的意思。「缘起还灭」的「灭」,起码有三种用法。1. 有时「灭」指的是「积极地扑灭、停止某种活动状态」;2. 有时「灭」指的是被动的「灭」——「促生某种现象的因素已被移除,所以被促生的现象也被动地随之停歇」、「污染某种现象的因素已被移除,所以被污染的现象也被动地产生质变」;3. 有时「灭」指的是「厌离、离欲、灭——不再遐想、喜贪某种活动状态」。

先说「灭」字12的意思。

「无明灭则大苦灭」——「无明」的确是修行所要铲除的;铲除「无明」后,接下来的「苦迫制造链」无以为继,自然就瓦解。这是「灭」字的第一个意思——积极地扑灭、停止某种活动状态」。

「无明灭所以大苦灭」所表述的逻辑是:「苦迫制造链」是「无明」状态下才被启动、才会任其延续。同时,「苦迫制造链」中的每一个成分、「支」,都是受到「无明」的污染、影响,所以才扮演着「延续苦迫制造」的作用。如,受到「无明」所支使、感染的「行/动作」、「识/觉察功能」、「触/接触境界的方式」都变成了会贡献「苦迫产生」的因素。

没有了「无明」,其它每一「支」都不再扮演「会贡献苦迫产生的因素」。没有了「无明」,则「爱灭苦灭」。这是「灭」字的第二个意思——「促生某种现象的因素已被移除,所以被促生的现象也被动地随之停歇」。同样地,没有了「无明」,则「行灭、识灭六入灭、触灭、受灭——「污染某种现象的因素已被移除,所以被污染的现象也被动地产生质变」。

在这里「无明灭」的「灭」字,是积极性的动词,针对「无明」所采取的行动,而不是针对其它「支」的行动。其它「支」的「灭」字,像「六入灭」、「触灭」、「受灭」是消极被动地自然停歇。积极消灭了「无明」,后面的「支」自己会被牵连而「灭」,不须要修行者去消灭「六入」、「触」、「受」等等。「无明」是第一张骨牌,只须推倒它,后面的骨牌自然会接着倒下。

若不这样理解,而是理解为,消灭了任何的前「支」,「大苦」就会被瓦解,那就会产生像以下的问题:「名色灭,六入就灭;六入灭,触就灭乃至大苦灭」~为了让「大苦」灭,也可消灭「六入」,或消灭「名色」;消灭「名色」/身心,这似乎是「提倡自杀」、「终结生命是灭苦之道」!? 消灭「六入」,这似乎是提倡「避开所有的境界接触」!?这当然是错误的理解。

同一经典中「灭」字有这样不同的意思,还可举另一例说明。

有些经典所阐述的「缘起还灭」,不从「无明」起头,「支」的内容顺序也有差异。例如,《相应部12.64经》:「爱/喜贪/渴望」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行」灭;「行」灭,则「有/再形成/后有」灭;「有/再形成/后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灭。

此经与上面的经文同一逻辑。「爱/喜贪/渴望灭则大苦灭」——「爱/喜贪/渴望」的确是修行所要铲除的;铲除「爱/喜贪/渴望」后(「灭」字的第一个意思——积极扑灭),接下来的「苦迫制造链」无以为继,自然就瓦解(「灭」字的第二个意思——成因消失,因此被动地停歇)。「爱/喜贪/渴望灭所以大苦灭」所表述的逻辑是:「苦迫制造链」是「爱/喜贪/渴望」状态下才被启动、才会任其延续;同时,「苦迫制造链」中的每一个成分、「支」,都是受到「爱/喜贪/渴望」的污染、影响,所以才扮演着「延续苦迫制造」的作用。如,受到「爱/喜贪/渴望」所支使、感染的「行/动作」、「识/觉察功能」都变成了会贡献「苦迫产生」的因素。

在这里「爱/喜贪/渴望灭」的「灭」字,是积极性的动词(「灭」字的第一个意思——积极扑灭),针对「爱/喜贪/渴望」所采取的行动,而不是针对其它「支」的行动。其它「支」的「灭」字,像「识灭」、「名色灭」、「行灭」是消极被动地自然停歇(「灭」字的第二个意思——成因消失,因此被动地停歇)。积极消灭了「爱/喜贪/渴望」,后面的「支」自己会被牵连而「灭」,不须要修行者去消灭「识」、「名色」、「行」等等。「爱/喜贪/渴望」是第一张骨牌,只须推倒它,后面的骨牌自然会接着倒下。

若不这样理解,而是理解为,消灭了任何的前「支」,「大苦」就会被瓦解,那就会产生像以下的问题:「识灭,名色就灭;名色灭,行就灭;行灭乃至大苦灭」~为了让「大苦」灭,可以消灭「识」,或消灭「行」;消灭「识」,这似乎是提倡「无意识状态是灭苦之道」!? 消灭「行」,这似乎是提倡「停止所有活动」作为修行方式!?这当然是错误的理解。

上面的这两种经文,之所以在同经文中「灭」有不同的意涵,当中一个重要的点是:「缘起」和「缘起还灭」中,虽然「支」与「支」之间彼此牵动、制约,但是这种「牵动、制约的关系」,是不平等、不对等、不等量的。所以,「无明」和「爱」这两「支」,对于「苦迫」的贡献与影响,是关键性、绝对性、充分条件性的;而不同于「无明」和「爱」这两「支」,「六入」、「受」等「支」,对于「苦迫」的贡献与影响,只是牵连性、附带性的。

消灭了「只有牵连附带性的因素」,「苦迫制造链」只是受到「流量」、「供给质量」上的波动、影响。而消灭了「绝对关键性的因素」,「苦迫制造链」则是在「系统」、「结构」上彻底被关闭、拆除。所以,光是灭了「六入」和「触」(例如麻痹、昏迷、躲避境界、自杀)等等「只有附带性的因素」,而没有灭了「无明」和「渴爱」这些「绝对关键性的因素」,「苦迫制造链」只是暂时地被搅扰,关键的问题没有长期地解决,「苦迫制造链」持续会制造出新的「苦迫经验」。

这就是为什么,「无明灭」和「爱灭」,是修行上必须采取的积极性动作;而「六入」、「受」等其它「支」的「灭」则不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经典中「缘起」的叙述,虽然有以众多不同的「支」作为开头的例子,但是「缘起还灭」的叙述,只以「无明灭」或「爱灭」等「关键性的支」作为开头。

 

「缘起」不同的版本

朱倍贤:有关「缘起」的一些澄清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96.html

「缘起」不同的版本

接下来讲跟南传佛教有关的一些误解。

南传佛教有些老师提到:一个人如果要达到所谓的「见法」,必须要在一剎那之中,现见「具足十二支的缘起」。有的南传佛教团体,则提出不一样的见解:不须要在一剎那之中,而是要在一小段时间之中,见到「十二支缘起」。也就是说,许多南传佛教的行者,就如同「部派佛教」时一样,争论着「十二支缘起」是一剎那之中见到,或者是要在一段的时间内,有次第性地看到每一支

可是,如果通遍且系统性地阅读原始佛经,就会发现些这些南传的争论,是没意义的。《相应部12.3812.5212.64经》、《中部18经》,还有其它许多经文都显示:佛陀不是在所有的场合都讲「十二支的缘起」;要贯彻佛陀的解脱道,并不一定非要透过「十二支的缘起」

佛陀讲「缘起」的方式有多种,「支」数不一。有些经典只讲三个「缘起的支」;有的经典讲五个、七个、八个、十个,有的甚至讲十几、二十个。「缘起」的内容和次序,也不尽相同。

经典讲「缘起」这个「惯性活动链」、「苦迫制造链」的开头也不一而足:有的经典是以「四食」作为「缘起」的开头;有的经典以「无明」作为开头——这是最常见的;有的经典以「不当作意」做开头;有的经典是以「贪、渴爱」作为开头;有的经典是以「戏论」作为开头;有的则以「漏」作为开头。而且,有的时候次序不一样。例如,不一定只是前面的「支」影响后面的「支」。例如《中部9经》说,「漏」会影响「无明」,「无明」也会影响「漏」,即「漏缘无明,无明缘漏」。

也就是说,佛陀对于「惯性活动链」、「苦迫制造链」的认知,就如同以「行为治疗术」来戒烟,是允许不同种的取角和切入点的。上述的戒烟的一些关键,可以从不同处开始下手,可以在开始疗程时,先着重某个关键:或是自己经常进出的社交场合、瘾头来时的身心征状、面对烟瘾的「响应模式」、焦虑感和忧思、缺乏运动或健康饮食。不管是从哪里开始叙述「惯性活动链」的发动和延续,「缘起」的重点都是开展「符合行为法则」的「行为治疗术」。

佛陀发现,不同的修行者,可以由不同的契入点,去了解痛苦的原因。最终,是为了帮助修行者管控、改变、断除痛苦因素。而且,佛陀看到「缘起支」之间的关联,不是单线性的因果~不是前面的只能影响后面的,后面的不能影响前面;有的时候,「缘起支」之间的关联,是多重的反馈回路(feedback loop)

以戒烟为例:焦虑感可能促发烟瘾,而长期烟瘾所造成的尼古丁中毒,也有可能增强焦虑感;不注重运动和饮食的体质,更容易受尼古丁毒害影响;受尼古丁毒害而能量低落,更加没有体力和斗志来改善运动和饮食;不良的饮食习惯,会影响一个人选择与「有相同饮食习惯的人」用餐、社交;而个人的社交生活、友人的价值观,又会影响自己「继续抽烟」或「决心戒烟」。吸烟的「惯性活动链」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与任何一个其它环节回响、助成。「身心活动」与「活动效应」的多重关联、因果互动,是细心的戒烟者所该注意的。

原始佛经中表达的「多重反馈回路」,讲的不是「大乘华严世界」的「法法相融、事事无碍」,不是「般若系统」的「诸缘合和无自性」。这里描述的「多重反馈回路」,讲的是「行为模式」的复杂性和细腻处,一个禅修者须讲究「微细心行」的改变、须讲究身心环境上可能的「助缘」与「障碍」

所以经典说,「无明」缘「行」,可是,「行」也会缘「无明」。同样地,「识缘六入,六入缘识」。若坚持「识」只能在「六入」的前面,听起来好像是说,人一定要先有意识,然后才有眼睛、耳朵、鼻子…(眼、耳、鼻、舌、身、意);理所当然地断定:要先有鸡,接下来才有蛋。可是,一定是这样吗?不见得。佛陀不是唯心论者,不是唯物论者,不是创造论者。

佛陀看到的是:经验上,意识与「六入」有互动关系;至于说「六入」为先或为主,或说意识为先或为主,都是本体哲学、于修行无益的瞎想。佛陀是务实地讨论「惯性活动链」、「苦迫制造链」,是为了服务「行为治疗术」,而不是为了解说「先决创造本体次序」的哲学。所以,「缘起」的「无明缘行,行缘识」的更本理路,不同于外道的「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梵之本真生一心、一心生二元、二元生万象,万象与梵皆如」。

 

佛陀讲述「缘起」的意趣

朱倍贤:有关「缘起」的一些澄清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96.html

佛陀讲述「缘起」的意趣

从以下的经文,我们可以了解,佛陀对于「缘起」的基本思维模式:

《相应部12.5246.51经》与《长部21经》都讲到,主观观念里,留存着「某一些境界是可爱的、美丽的、有美好的滋味在里面的」;当你的心存有这样的印象,执着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如果要消灭执着、消灭痛苦,其中一个环节是,纠正偏执印象之中的美感。佛陀在讲述「缘起」的时候,有非常具体的「行为纠正」,附带着任务和功课。「缘起」不是只为了形容而形容,不是要告知我们宇宙实相是什么,而是有非常具体的功课:要破除支持着「执着」的「惯性活动链」,要知道开发、断除、调整哪些内心活动

《相应部14.12经》有一段经文说:

「有因缘生起欲寻,非无因缘;有因缘生起恶意寻,非无因缘;有因缘生起加害寻,非无因缘

「缘欲界生起欲想;缘欲想生起欲的意向;缘欲的意向生起欲的意欲;缘欲的意欲生起欲的热恼;缘欲的热恼生起欲的遍求。当遍求欲的遍求时,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以三处错误的行动:以身、语、意…(恶意想、加害想亦复如是。)

以上经文讲的是:心会钻进「欲贪」、跑到「欲界」里面活动,是有「行为上的促发原因」,而非无原因的。是什么因缘?我们的心是怎么钻进「欲贪」的状况(为了感官愉悦的经验,而盘算、饥渴、焦热)?是先产生与「欲贪」相应的印象,徘徊在其中、不警觉、强化渲染该印象。好比说,一直在怀念、想象、耽溺于「啊,这个人的皮肤好漂亮!身材美好!讲话的声音温柔!」

因为对「欲贪印象」的「夸大想象」、「偏执取角」、「扩张联想」、「刺激挑动」,所以产生出「欲贪」的「意向」——想要钻进「欲界的取乐方式」。产生「意向」之后,就产生出「热恼」:「那么漂亮的人会喜欢我?我要怎样去找到漂亮的人?如何让他注意我?这种刺激的感觉如何保鲜?没有他,我不可能快乐!」等等。因为「热恼」、「饥渴感」的驱迫,而产生出「遍求」——不断地在内在、外在寻觅着、盘算着、追逐着,因此,沉沦于「欲界」,经历「欲界」所必然伴随的苦迫、代价。

另举一例。《相应部12.52经》:如果心对于境界有贪恋、有迷想、有饥渴感,意识就钻进该境界。之后,就像树的种子一样,到了有水分、养分的土壤里,就会确立、增长,会发芽、茁壮。有了意识的支援、互动,「名色」身心也发芽、茁壮。孩童的时候,脑部可能有一些地方还没有健全、开发,所以,没有办法在脑海中编织出好听的音乐、或是引人入胜的哲学思想。随着人生经验的增加,随着神经系统与多元经验越多的互动、开发,脑细胞彼此之间连系沟通愈来愈复杂,逐渐地产生「编织音乐」、「开展哲学思想」的能力;心开始发掘沉浸在音乐情境中的愉悦、沉浸在哲思中的快意。意识因之多了食物、刺激、滋养物、攫取快乐手段,多了一个它可以钻进去、在其中确立、增长的地方

因为意识、名色/身心在那里增长,就使得诸「行」生长——各种不同的意图、内心的活动之冲动感,都依着这样的基础而产生;懂了「编织音乐」、「开展哲学思想」,更进一步想将这些能力熟练、复杂化、于中获得成就感或实践感;心以这些「才能」、「成就感」、「快感狩猎场」中构建「自我位格」,对于未来的「自我状况」而憧憬、不安、欣向、投射(「有」/「后有」/「再形成」):「我,跑到那里去了」;「我以后将变成这样那样」;「我刚刚减完肥,现在苗条、漂亮了,如果去parties,那些异性、甚至同性的眼光,就会跑到我这里来」;「我跟人家讲话的时候,对方就会更加堆满笑容地跟『新的我』讲话」。

心附着于这个形态,随着这个形态感受到生、老、死。「我在这里出生了,茁壮了,好棒喔!」,「我是一个苗条的人」,「我是一个很会跳舞的人」,「在party里面,大家都注意我」。可是,任何的自我状态都要花力气才能勉强保存它;而且,花了力气了还是不能够一直保存它。「苗条」是须要维持的。如果连续两个星期暴饮暴食,宵夜多吃了一点,那苗条的自我,就要经历老、死。因为你认为那个苗条的我就是「我」、「亲爱的」,是可以钻进去取乐的地方,所以随着苗条状况的「老跟死」,就感受到威胁、压力,在「追求、维持、失去」苗条状况的每一个过程,感受到「愁、悲、苦恼」

相反的,要瓦解「苦迫制造链」,则须经历以下过程:「当一个人在会被执取的现象上,不滞留于其中的乐味时,则渴爱不会增长;渴爱不增长,捉取的动作就不产生,捉取的动作消灭,『再形成/后有之欲』也消灭;『再形成/后有之欲』消灭,所以没有出生,没有出生,所以老、死、愁、悲、苦、忧、绝望都不生起,这样是这整个苦迫链的瓦解。」

另外,《相应部12.23经》列出了十二缘起后,继续讲:「苦缘信(人生中痛苦的经验常能帮助一个人契入佛法、对「离苦之道」产生欣仰和信心),信缘快乐,快乐缘欢喜,欢喜缘平静,平静缘乐,乐缘定,定缘如实知见,如实知见缘厌离,厌离缘离欲,离欲缘解脱,解脱缘解脱知见」。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佛陀讲「缘起」的逻辑,全然不是以「证明性空」为考虑,而是针对着「惯性活动链」而讲述「行为治疗术」。

佛陀是为了说明,快乐和痛苦、解脱和轮转,是有其因果业力法则的(原始佛法的因果业力法则,指的是行为的制约、熏习轨则)。如果不是符合因果、行为制约法则的话,我们就无从拆解「痛苦的机转、引擎」。好比,了解到人会对毒品、赌博上瘾,他的「上瘾」是有因果法则可循、符合行为制约原理的,那么这瘾头、上瘾的状态,就是可以被「反制约」的,是可以被纠正、扭转、瓦解的。

「缘起」是「有迹可循、遵循因果法则的心理机转、行为链」,发现了该「心理、行为轨则」,使得「修行、改变行为模式」变得可能。这是佛陀发现的、符合科学原理的定律,即是《相应部12.20经》所说的:「此缘起法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