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星期日

分别心-2

 朱倍贤:「如理作意」-修行的从始至终都需要「分别心」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81.html

在原始经典里面,常常提到「多闻圣弟子」与「凡夫」的差异。「多闻」的意思,若从经文的上下文来看,指的并不是读很多书、具备很多知识的意思;而是:知道很多佛陀和其他圣弟子对道理的解说和人事的对应,而清楚佛法的价值观、方法论、和目标去向。简单地说,「多闻」就是「具备符合佛法的分别心」、「熟悉解脱道原理」

举例来说,「多闻圣弟子」了解「苦迫」产生与消灭的机转(苦的「缘起还灭」),也就是知道修行的原理。「多闻圣弟子」知道,正确的修行是建立在这样的机转上的,即建立在痛苦是如何产生与消灭的原理上。所以,修学佛法的方式、方向、次第,必须循序渐进地依此原理导向,才能有效地将痛苦连根拔起。

像这样的「多闻圣弟子」,他的修行一定是有目标、有具体的欲求和方向感而非乡愿地「无所求」。他有哪些具体目标?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姑且将之分成「长程、中程及眼前目标」。当然,这可以从很多角度来讲,我们只讲其中某个角度:

1.佛法修学的长程目标,就是要断除对五蕴的爱、抓取和喜贪

所以,眼前的修行方法和技巧,不能导向这个长程目标的话,就是不符合佛法的。所以,眼前虽然做一些看似不相干的修行契入,但如果在因果原理上、操作上,能导向、衔接上长程的目标,就可以成为佛法修行的一部分。

例如,眼前练习怎样利用呼吸,让身心更加安住;之所以要让身心安住,是因为能帮助心,脱离会蒙蔽辨别力的「五盖」,使自心更清楚地看到自己抓取五蕴时所产生的苦迫。之所以要用呼吸制造更大的安乐感,是因为,只有心在得到这种健康的安乐感时,才不会盲目地钻进粗糙的饥渴感和不安感里面(钻进「欲界」、「欲贪」)。在粗糙的不安感里,心是没有能力和余暇,来观察和抽离对于执着对象的狂恋。

所以,佛法修学的长程目标,就是要断除「五取蕴」(不是断除「五蕴」)。「断除五取蕴」,就是断除在五蕴之中产生出的亲爱感、迷醉感。利用呼吸让身心更加安住,可作为完成此工程的其中一个环节。

2.佛法修学的中程目标,就是要培养「七觉支」或「禅支」或「善巧内在特质」。

「七觉支」与「禅支」两个项目可说是共通的;四种禅那(色界禅)的「禅支」与「七觉支」,原理是相同的,内容大体上是接近的。中程目标就是要培养「正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这些好的内在品质。另一个角度说,可以是「五根」、「五力」的「信、进、念、定、慧」。具备这些好的内在质量,才有足够的资粮、心力,去完成佛法修行的长程目标

3.佛法修学的短程目标,可以说是「眼前起心动念的抉择」~在当下所做的选择、分别。当下所做的选择,是在帮助自己通往中程、长程目标,通通都跟「离苦」这个区块有关。当下的抉择都是具体行为上的调整、修正。

举例来说,在说话、响应的场合,分别:是不是该开口。开口前,分别:想要讲的话的真伪、利弊;选择讲真的、有利益的话。

举另一例来说,眼前要做的取舍:善与恶~什么是「善巧或不善巧」的;成本效益~做这件事,付出这样的代价,获得这样的成效,值不值得?眼前小小的偷懒,造成我的损失,值得吗?这叫「成本效益的分别」,以此判定眼前要不要做某事、该做何等事。或是,对于眼前的这个动作,该承担还是该放下的取舍:这是不是能「离苦得乐」?是不是「义饶益、法饶益、梵行饶益」?是不是「三依一向」~依远离、依离欲、依灭、向于舍?

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什么是佛法的「长程目标」?就是要断除十个结使~推逼着心去轮回的十种力量。最长远的目标是要断除「五上分结」,包括所有种形式的我慢,所有内心的干扰、困惑。「中程目标」就是要断「五下分结」,包括对「欲界」的活动状态的迷恋。「短程目标」则是要断除「我见」

以上的角度,是根据证得圣果的次第来讲:「初果」要断我见;「三果」断五下分结;「四果」断五上分结。「向初果」——目前修行阶段是朝向「初果」的——有该特别留意、强调的区块;「向二果」——目前修行阶段是朝向「二果」的——有该特别留意、强调的区块。每个阶段,有它的审核:有甚么好处,有甚么有限性。每个阶段,有它继续要进步的理由、动力。所以,不管怎么看,都会发现佛法的每个阶段有其具体的目标,有清楚的方向,强调培养正确的欲望与动机(「善法欲」、「欲神足」)

现在大部分南传佛教的传承,常讲「活在当下」,然后把它无限上纲。修行就被简约为这句话。不管在做什么,禅修中心的指导人就是跟你重复着:「活在当下」、「直观」、「不执着」、「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若看佛经,就会知道「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这句话,是常被误解的(以下详述) 。而且,佛法中的技巧要发生作用,就要「法、次法向」地衔接到下一步骤(「增上学」)

举下例来说:「活在当下」,不是目标,是手段;「活在当下」,是为了帮助心看到它自己的活动;「让心能够看到它自己的活动」,这也不是目标,只是手段;它是为了要帮助我们调整自己的起心动念、动机;「调整自己的起心动念、动机」这也不是目标,而是手段;它是为了让我们在调整动机之中,断除对于动机本身的贪爱、亲切感;「断除对于动机本身的贪爱、亲切感」,这也不是目标,而是手段;它是为了要帮助心从苦迫中释放。如是,佛法是有次第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不是透过机械化的一个简约动作,就可以达到目标

如果不知道「活在当下」的下一个目标是甚么,就不知道该培养起何种的「活在当下」,以帮助它衔接下一个目标,也不知道以甚么标准来评估、调整「活在当下」的方式。如果不知道「让心看到它自己的活动」的下一个目标是甚么,就不知道该培养起何种的「让心看到它自己的活动」,以帮助它衔接下一个目标,也不知道以甚么标准来评估、调整「让心看到它自己的活动」的方式

这些道理没有清楚,就很容易稀里胡涂地「一切法皆是佛法」,就会滥开方便地把「念佛持咒、福音式的净土信仰八万四千法门」都当作佛法或佛法的预备法。这些道理没有清楚,就会把伤害佛法完整性、系统性,当作是自己「广大心」的表现;把「非因计因」的颟顸无「知、见」,当作是自己的恢弘圆融。

在体证彻底涅盘前的每一个阶段,佛法都有具体的目标在引领自己。而且,不只是有目标而已,还有清楚的分别:眼前要脱离开什么状态、眼前要往什么地方前进。一方面知道眼前该「背舍」(脱离开)的,另一方面知道眼前该「欣向」的目标。

举例来讲,修行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体证「禅那」。要成就「禅那」,一方面要脱离「五盖」对内心的纠葛,脱离「贪忧」的喧闹(该「背舍」脱离的;离「欲贪」等「恶、不善法」);另一方面,内心必须要倾注于离开喧闹的快乐、清新 (该「欣向」前进的;因「离」而「生喜乐」)

举另一个例子讲,修行一方面要脱离开「在家」模式,一方面要进入「出家」模式。所谓「在家」,并不一定是指形式上做为一个在家人,而是指心态上的出家。如果人生目标,是以囤积为重心~囤积财物、名气、与亲爱的人的关系,这个叫「在家」模式。修行一方面是脱离在家的模式,同时也是前往「出家」的模式~弃舍囤积模式的生活,以简朴、更高质量的内在开发作为主轴的人生模式。大家可以看得到,其中有背舍的部分,也有欣向的部分。

如果对于更高的快乐自由,没有欣向,不知道那是离苦得乐的「顺注」,心不对彼确认、欣庆、珍惜,就没有机会让心熟练该种境界 (增支部5.200)

甚至到了体证出世间法的「向上一着」,同样地,有背舍也有欣向。一方面要「厌离诸行过患」,另一方面,必须要欣向「不死界」的「微妙休息」 (增支部9.36)

试想,如果科学家像现在所谓佛教徒所讲的「无分别心、无所求地活在当下」,还有办法设计控制组、孤立变量地研究事物的因果关系吗?还有办法开发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吗?那是无法想象的。当科学家把一片叶子或一滴唾液放在显微镜下,他的探索是有方向有范畴的,是framed with proper questions;有合理的假设,有具体的参数,有具备代表性的样本,有可以切入、接口样本的研究方法,有适当的科学语言来报告研究结果,供整体学术界讨论、批评、进步。

也就是说,有正确、恰当的问题,锁定的研究区块,在框架着科学家的探索。所以,当科学家在显微镜下看一片叶子时,不是漫无边际地看。而是,今天要研究的是水分以多快的速度,从叶片表层蒸发,所以他必须把观察重心放在水分及叶子表层,他必须知道显微镜要放大、调焦到甚么程度,才能聚焦于他所关心的现象

佛法修行也是如此。如果说修行就是「无分别」、「无所求」、「活在当下」,那「活在当下」是什么意思?「当下」几乎是无限的角度可以让你看的,而且当下有那么多正在发生的现象。当你认为自己是「活在当下」时,实际已经是依着你的惯性,选择性地在注意着「某一个区块」。若不依循佛法而做分别,我们习惯性会注意的「某一个区块」,基本上都不会是能帮助解脱的区块(「不如理作意」)

「最没有分别心、最无所求」的,大概就是牛羊等畜生了!不批判地活在当下」,有谁比得过终日吃草的牛马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