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有关「缘起」的一些澄清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96.html
佛陀讲述「缘起」的意趣
从以下的经文,我们可以了解,佛陀对于「缘起」的基本思维模式:
《相应部12.52与46.51经》与《长部21经》都讲到,主观观念里,留存着「某一些境界是可爱的、美丽的、有美好的滋味在里面的」;当你的心存有这样的印象,执着就产生了。也就是说,如果要消灭执着、消灭痛苦,其中一个环节是,纠正偏执印象之中的美感。佛陀在讲述「缘起」的时候,有非常具体的「行为纠正」,附带着任务和功课。「缘起」不是只为了形容而形容,不是要告知我们宇宙实相是什么,而是有非常具体的功课:要破除支持着「执着」的「惯性活动链」,要知道开发、断除、调整哪些内心活动。
《相应部14.12经》有一段经文说:
「有因缘生起欲寻,非无因缘;有因缘生起恶意寻,非无因缘;有因缘生起加害寻,非无因缘…」
「缘欲界生起欲想;缘欲想生起欲的意向;缘欲的意向生起欲的意欲;缘欲的意欲生起欲的热恼;缘欲的热恼生起欲的遍求。当遍求欲的遍求时,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以三处错误的行动:以身、语、意…(恶意想、加害想亦复如是。)」
以上经文讲的是:心会钻进「欲贪」、跑到「欲界」里面活动,是有「行为上的促发原因」,而非无原因的。是什么因缘?我们的心是怎么钻进「欲贪」的状况(为了感官愉悦的经验,而盘算、饥渴、焦热)?是先产生与「欲贪」相应的印象,徘徊在其中、不警觉、强化渲染该印象。好比说,一直在怀念、想象、耽溺于「啊,这个人的皮肤好漂亮!身材美好!讲话的声音温柔!」
因为对「欲贪印象」的「夸大想象」、「偏执取角」、「扩张联想」、「刺激挑动」,所以产生出「欲贪」的「意向」——想要钻进「欲界的取乐方式」。产生「意向」之后,就产生出「热恼」:「那么漂亮的人会喜欢我?我要怎样去找到漂亮的人?如何让他注意我?这种刺激的感觉如何保鲜?没有他,我不可能快乐!」等等。因为「热恼」、「饥渴感」的驱迫,而产生出「遍求」——不断地在内在、外在寻觅着、盘算着、追逐着,因此,沉沦于「欲界」,经历「欲界」所必然伴随的苦迫、代价。
另举一例。《相应部12.52经》:如果心对于境界有贪恋、有迷想、有饥渴感,意识就钻进该境界。之后,就像树的种子一样,到了有水分、养分的土壤里,就会确立、增长,会发芽、茁壮。有了意识的支援、互动,「名色」身心也发芽、茁壮。孩童的时候,脑部可能有一些地方还没有健全、开发,所以,没有办法在脑海中编织出好听的音乐、或是引人入胜的哲学思想。随着人生经验的增加,随着神经系统与多元经验越多的互动、开发,脑细胞彼此之间连系沟通愈来愈复杂,逐渐地产生「编织音乐」、「开展哲学思想」的能力;心开始发掘沉浸在音乐情境中的愉悦、沉浸在哲思中的快意。意识因之多了食物、刺激、滋养物、攫取快乐手段,多了一个它可以钻进去、在其中确立、增长的地方。
因为意识、名色/身心在那里增长,就使得诸「行」生长——各种不同的意图、内心的活动之冲动感,都依着这样的基础而产生;懂了「编织音乐」、「开展哲学思想」,更进一步想将这些能力熟练、复杂化、于中获得成就感或实践感;心以这些「才能」、「成就感」、「快感狩猎场」中构建「自我位格」,对于未来的「自我状况」而憧憬、不安、欣向、投射(「有」/「后有」/「再形成」):「我,跑到那里去了」;「我以后将变成这样那样」;「我刚刚减完肥,现在苗条、漂亮了,如果去parties,那些异性、甚至同性的眼光,就会跑到我这里来」;「我跟人家讲话的时候,对方就会更加堆满笑容地跟『新的我』讲话」。
心附着于这个形态,随着这个形态感受到生、老、死。「我在这里出生了,茁壮了,好棒喔!」,「我是一个苗条的人」,「我是一个很会跳舞的人」,「在party里面,大家都注意我」…。可是,任何的自我状态都要花力气才能勉强保存它;而且,花了力气了还是不能够一直保存它。「苗条」是须要维持的。如果连续两个星期暴饮暴食,宵夜多吃了一点,那苗条的自我,就要经历老、死。因为你认为那个苗条的我就是「我」、「亲爱的」,是可以钻进去取乐的地方,所以随着苗条状况的「老跟死」,就感受到威胁、压力,在「追求、维持、失去」苗条状况的每一个过程,感受到「愁、悲、苦恼」!
相反的,要瓦解「苦迫制造链」,则须经历以下过程:「当一个人在会被执取的现象上,不滞留于其中的乐味时,则渴爱不会增长;渴爱不增长,捉取的动作就不产生,捉取的动作消灭,『再形成/后有之欲』也消灭;『再形成/后有之欲』消灭,所以没有出生,没有出生,所以老、死、愁、悲、苦、忧、绝望都不生起,这样是这整个苦迫链的瓦解。」
另外,《相应部12.23经》列出了十二缘起后,继续讲:「苦缘信(人生中痛苦的经验常能帮助一个人契入佛法、对「离苦之道」产生欣仰和信心),信缘快乐,快乐缘欢喜,欢喜缘平静,平静缘乐,乐缘定,定缘如实知见,如实知见缘厌离,厌离缘离欲,离欲缘解脱,解脱缘解脱知见」。
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佛陀讲「缘起」的逻辑,全然不是以「证明性空」为考虑,而是针对着「惯性活动链」而讲述「行为治疗术」。
佛陀是为了说明,快乐和痛苦、解脱和轮转,是有其因果业力法则的(原始佛法的因果业力法则,指的是行为的制约、熏习轨则)。如果不是符合因果、行为制约法则的话,我们就无从拆解「痛苦的机转、引擎」。好比,了解到人会对毒品、赌博上瘾,他的「上瘾」是有因果法则可循、符合行为制约原理的,那么这瘾头、上瘾的状态,就是可以被「反制约」的,是可以被纠正、扭转、瓦解的。
「缘起」是「有迹可循、遵循因果法则的心理机转、行为链」,发现了该「心理、行为轨则」,使得「修行、改变行为模式」变得可能。这是佛陀发现的、符合科学原理的定律,即是《相应部12.20经》所说的:「此缘起法…如来出世、或不出世,此事之决定、法定性、法已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