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

朱倍贤:大乘慈悲的第二个误区

 朱倍贤:「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网址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62.html

独立自主、自力救助、不允许众生依赖自己

大乘的「慈悲」,还有第二个误区。

原始佛法中的「慈心」,大概最被忽略、可是也是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慈心」是建立在对「因果业力」的认知上的。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不是后代「本生谭」和大乘经典中 所盛传的机械性、单线性的 报应说(「上辈子打了鱼的头,这辈子就感受头痛的果报」)。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也不是「受苦的人是自作自受」的冷漠态度

这里的「因果业力」指的是:意志、起心动念、含有动机的活动,直接对生命经验的质量有影响作用。而这个区块,也是生命中我们有能力去改变、使得上力 的极有限区块。也就是说,最有意义的快乐,是透过自身有智慧的努力而获得;会造成内心困顿和苦迫的 动机、选择、和习惯,是透过自身有智慧的努力而改正、净化;有意义、可长可久、能升进的「离苦得乐」,关乎自身的使力,而非来自外在的救渡(「外来的救渡」,要不是迷信,就是不稳靠、暂时、触碰不到关键苦乐的)。真正有价值、稳靠的快乐,必定是建立在自己的动机、系统耕耘、睿智经营上的。

因为原始佛法的「慈心」是建立在如此的「因果业力」认知上,所以「慈心」是希望「自己和别人 能够各自」以建设性、有效性手段「获得快乐」的善意,而不是无边无际地「给予众生快乐」。(《增支部10.176经》:「愿众生各自维续安乐!」)

无穷无尽、牺牲自身的布施,对众生的「离苦得乐」并不是关键的。想要永远地跟在所有众生旁边,有求必应地服务他们,既不切实际,也误会了真正「离苦得乐」所需服膺的「因果」法则。到最终,午夜梦回,谈不上对世间有甚么实质的贡献(通俗宗教价值观中的「贡献」和原始佛法中的「贡献」,多是迥然全异的),而关乎自身长夜安乐的修行,一样是一事无成。

「慈心」并不是愈肯帮忙别人、帮的忙愈多 就愈好。从佛法的角度,「互相依赖」是不得已的。「互相依赖」是辛苦、不安稳的,也是不安感的来源。如果希望自己能永远让别人依赖,就如同是想永远依赖别人,都是不成熟的心态。解脱道的行者,心向少苦、少依,为了他人能获得更可靠的安心和快乐,为了他人真正的好,所以希冀他人对自己愈来愈少依赖,不鼓励姑息他人对自己的依赖,也不期望自己成为被他人依赖的救世者

尤其在「林居传承」的禅修训练中,师长们小心翼翼地不让自身变成被依赖者,既是减少自身包袱,也是为了学生长远利益,训练他们寻获 比依赖圣者 更雄壮的信心来源。学生若出现依赖的症状,像 亲昵师长、面对困难时不知奋力启用自身内在的创发力,师长必定要毅然保持距离,不允许自己成为学生的褓姆,也不姑息 互相爱怜、互相系缚的关系

「慈心」是希冀他人能依凭自身内在的资源和力量,成为一个不用看别人脸色的自主者真正的「慈」,甚至不要别人看我们的脸色!了解「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非我),自己对自己的心都不该全盘信任、依靠,我们又怎么可以允可众生来依靠自己那是不慈悲的!世俗的宗教,往往以「利他主义」作为最高价值,以成为救赎者作为自我期许。然而历史佛陀的劝诫是「以自为洲」、「以法为洲」、「自作利益」(让自己做自己愈来愈可靠的安全港),不要忘失自己的首要任务是顾好自己

很多人把「慈」理解和翻译成「慈爱」(loving kindness),这样是很有问题的。原始佛法的「慈」所要表达的意境,不是像妈妈对待小孩那样的「爱」(pema),而是比较像朋友之间所传递的善意、和给予自他方便的慷慨(巴利文和梵文的「慈」,和「朋友」同字根)。「爱」的意思是说,你在跟对方互动的过程,向对方保证你会提供给他幸福快乐。就好像男女在谈恋爱时,最常见的求偶方式,就是立下海誓山盟、发誓要让对方幸福。这样的情绪里有一种:我要为对方的幸福而负责,他的幸福奠基在我对他的施舍上。可是,许多原始的经文都显示,这不是佛陀要表达的慈心的意涵

《经集 1.8》有一段普遍被误解的经文,也是很多大乘者所爱引介,来证明原始佛法中就已经有「慈爱」的内容。几乎每一位翻译者,包括西方的译者,都将此段经文错误地翻译为:「尤如母亲以生命,护卫自己独生子,愿能如此于众生,施放无限慈爱心。」意思是,我们要像妈妈保护自己唯一的小孩般,来保护所有的众生。在此处,翻译者也擅自把原文里不存在的「爱」字,放置在「慈」的后面。

正确的翻译应该是:「尤如母亲以生命,护卫自己独生子。他应以此[种方式] ,护持着这 对一切众生的无量之心。」也就是说,经文里实际所讲的,是保护自己的慈心,而不是保护众生。你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保护自己的小孩子般,来保护自己的慈心,使得这个慈心不会被瞋心、害意、敌意 所侵犯、取代

两者的意思截然不同。前者意指对众生要无边无际地慈爱。如果你把众生当作自己的独子,那么就得生生世世回来守候众生、做众生的母亲。可是从经典的上下文,很清楚地看到培养无量慈心的方法:不断以「正念正知」的方式、就像妈妈在保护自己的小孩一样地念兹在兹,来确保内心清净、个人的禅修不被瞋心恚害所障碍

另外,仔细阅读《经集 1.8》会发现,对众生的慈意,不是盲目地施予他们快乐 或 希冀他们获得任何种形式的快乐。真正的慈意,是希冀众生 能以符合因果条理的方式、在各自的因地活动上、为高质量的快乐自求多福:「希望众生能得到内心的快乐希望他们不彼此欺骗、轻慢,或因愤恨和恼怒而怀有害意。慈心的心愿,是希望众生作出 能够自救的正确努力。

「慈心」是认知因果,认知苦乐真正的原因,而自然延伸的心境通往「少苦」的建设性态度。这样的态度,符合佛法修行中,「减少自己成为别人负担、减少别人成为自己负担」的大原则。

相对于此,「爱」常常是勉强的它强迫人们要去喜欢、接近、承担 彼此不相应的人。许多人觉得「某人对我非常不好,一天到晚找我麻烦、全然不可理喻;某人曾经对我或我所爱的人伤害非常多;他已经是想要占我便宜的人,我还要无条件对他好?假如要对这样的人有慈爱,实在太勉强自己和别人了。」其实,原始佛法中的「慈心」,完全没有要去喜欢、接近、承担所有的人的责任。「慈心」只有选择「少苦」和「建设性态度」的责任。

慈心」与「慈爱」有根本性的不同。「慈心」是认知到:硬把彼此不适合的生命聚在一起,忽略了生命之间错综复杂的业力关系,不但不能因此增上,反而多了无谓的困扰和压迫;与其如此,如果互不适应的生命之间能够「互存善意与谅解 而远之」,对彼此内心的空间感、安适感反而会有帮助

相对于「慈心」,佛陀从未推崇过「慈。「慈」就是劝和不劝离,喜欢黏在一起,把天地众生当作自己的大家庭、作海枯石烂的眷属;希望这辈子的子女和父母,永生永世能继续为他们照护付出;「慈爱」就是随顺社会主流所认定的幸福观:「爱」、「结合」、「永远相伴地互相珍惜」;没有能力觉察、也不愿面对 它们的「压力」、「苦迫」、「过患」,所以不能帮助体验「不借助依赖的」更高等幸福。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