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四圣谛
7-19-16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55.html
「四圣谛」是统摄原始佛法修行的大纲(《中部28经》 等):以甚么角度来切入看似复杂的生命经验,才能 进入核心地 去处理困顿内心的力量?应该如何探索、处理 漫漫无际的心理活动,才能找到 脱离困顿的线索,可靠地脱离困顿?
一般人以为「四圣谛」只是佛法教义的既定论述。他们误以为「四圣谛」的运作只是在内在化教条、背书某种既定的哲学立场。实际上,「四圣谛」最重要的作用,是在禅修技巧操作上,做为引导注意力的大纲。也就是说,「四圣谛」提醒禅修者,该留意于境界中的哪个部分、该将修行的气力放在哪个使力点。
以「四圣谛」来引导、框架自己用功的方式和方向,叫做「如理作意」—即是 正确使用注意力 和 导向努力 的方法;注意力有在处理 境界中 能帮助「离苦得乐」的关键区块。任何「离苦得乐」的尝试(严格地讲,这包含了人类所有的动机和活动),脱离了「四圣谛」探索、处理问题的模式,往往会落于不当使力、徒劳无功、甚至问题的恶化。
如同科学研究需要依循「方法论」(methodology),才能导出有效的观察和应用。例如,在病理学(pathology)中,有既定的、符合科学原则的程序与方法:如何辨知、分类病理征状,整理出可广泛适用的临床诊断;在追溯病理成因的过程,如何分别和控制「变量」,以精准确认事物的因果关系;如何在已知的病理上,推知出疾病未来可能的变化和改善,和该疾病正确的疗程…(看得出这就是「苦」、「集」、「灭」、「道」的内容吗?)。
一个成熟的科学学科,像病理学,已积累大量的观察和实验,而有所确认的知识。同时,也提供了 其「有效性」已被反复验证过了的「方法论」,帮助病理学家继续扩充新知识、检验或改良已知的知识。简单地说,就是病理学中有一部分是已确认成立的知识,有另一部分,是能帮助研究员继续探索的方法论。
同样地,「四圣谛」不只是提供结论、教义总结,更重要的是它作为修行「方法论」的运用。作为佛法的「方法论」,「四圣谛」是所有原始佛法修行技巧的指引,适用于 从入门到终极解脱 的每一个修行阶段。这在以下,将作更具体的说明。
先说「四圣谛」中「谛」字的意思
真谛(sacca),不同于一般宗教中、纯粹信仰中 所谓的真理(如 神教中坚持的:谁才是真神、神的儿子、神的使者、甚么是神的旨意…),而是因为以下的原因而被称为「真谛」。
经验主义特质:立基于 实际身心经验层次上 的运作。不是光立基于权威(如 神教中的神启之说、后代佛教对「圣言量」无限上纲…)、信仰、既定俗成、想当然耳的思辨(见 《增支部3.65经》)。
适用性:通遍、恒久地适用于任何「离苦得乐」的努力。
有效性:能正确诊断、依循「身心活动的自然因果法则」(法住),因而能稳靠有效地达致「离苦得乐」。
可复制性:其适用性和有效性能够不断被自己和他人重复、验证。
接下来,「四圣谛」中「圣」字的意思
圣(ariya),有「尊胜」、「属于尊贵心境、属于解脱者的」、「能令人尊贵、通达解脱者境界的」等等涵义。
佛陀自证解脱后,有许多独脱世间的非凡洞知。但在审核缓急轻重后,决意将有限的说法时间,放置在最迫切、最核心、最「尊胜」的命题—「四圣谛」。所以《相应部56.31经》提到:如来选择不讲说的法,如林中之叶的繁多;如来选择讲说的法,如精选过的掌中之叶。
愈能贯彻「四圣谛」,愈能与圣者(即 体验到不可能退堕的解脱的人)的认知接近、等同。这些认知包括:透过正确的努力,「离苦得乐」真的是可能的;真实、稳靠的快乐,一定不是建立在伤害、互相吞食、倚仗条件因缘上的;世界上太多杂染、迷惑、无益的观念和信仰,去芜存菁后真正能达致「离苦得乐」的,就是「四圣谛」,而尊贵有价值的人生,是贯注于此命题的…。
「四圣谛」既是解脱的心所共同认同(「属于尊贵心境、属于解脱者的」),也是能令还未解脱的心体证解脱(「能令人尊贵、通达解脱者境界的」)。
正在学习「四圣谛」的人,就是生命方向朝着解脱的人。他的身心流露逐渐省力优雅—能逐渐看到一般人大部分的动作,都是 无益「离苦得乐」、多余、增添忙乱、混淆方向的。他的动作,以「四圣谛」为引导,扎实明确地趋向「善」。
体现「四圣谛」的人就是解脱者。他的身心流露是省力优雅的—能看透一般人大部分的动作,都是 无益「离苦得乐」、多余、增添忙乱、混淆方向的。他的动作,近乎无为而不逾「四圣谛」,颠扑不破地止于「善」。
不管是已体证「四圣谛」的解脱者,或是「四圣谛」的正在修学者,他们的「尊贵」、「尊胜」不是来自于身世、物资、人脉,也不是来自 世俗的趋鹜崇拜。
「四圣谛」的内容:「苦」、「集」、「灭」、「道」
「苦」的基本含意
浅地讲(通世间法):对应某种不稳定、不可靠、不尽如所欲求的状况,所经验到的困顿、逼迫;内心的宁静、平安被冲击的时候。
深地讲(通出世间法):对应一切有为法的不稳定、不可靠、不尽如所欲求,未解脱的心无可避免会不断经验到的困顿、逼迫。只要还有不醒悟的内心活动,内心的宁静、平安 就无法自主地 随时会被冲击。
佛陀的总结:「五取蕴是苦」—抓着、扛着、爱着身心,在其中建立自我感,就必定经验困顿、逼迫、平安感被冲击。虽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苦,但在最深层处,此为根本。
针对「苦」,佛陀所指示的是:「当知」—透彻坦诚地察觉、面对、了解。察觉到「苦」,才有机会建设性地处理「苦」。坦承面对,才不会像一般人,采用于事无补的对应方式:放任无助、逃避、麻痹、迷惘、迷信、隔靴搔痒、苦上加苦…。
「苦」—浅的操作实例(通世间法)
以「无聊感」为例。禅坐中「无聊感」生起。若不察觉、任其延续,或对「无聊感」无动于衷、不知不觉,或是以不善巧的方式对应(如上面所提过的:放任无助、逃避、麻痹、迷惘、迷信、隔靴搔痒、苦上加苦…),「无聊感」的惯性就被强化。察觉、警醒到「无聊感」的「苦迫」,才有机会让心面对一个终须解决的问题(眼前不解决,以后还会是问题,而且还会牵绊着更多不可掌控的附带问题)。而且,警醒到了「无聊感」的「苦迫」,心 已经一个程度能跟「无聊感」保持距离,已经做到松脱「无聊感」钳扼的第一步。
「苦」—深的操作实例(通出世间法)
以「平舍」为例。禅坐中,体验到「平舍」、「厌不厌俱舍」(对境界不欢迎、不抗拒的宽坦心境)。若不察觉「平舍」中还有「苦迫」,就容易滞留、卡在这种 细腻但不究竟的境界。这么一来,很多禅修者以此为足,无法进一步体证到「无作」(atammayata)的「出世间法」。更糟糕的,还有以「不如理作意」的方式来理解、对应「平舍」的心境,将其唤作、当作「宇宙本体」、「真如之心」…。
反之,依循「苦谛」而留心的禅修者,不把力气放在陶醉于所成就的境界,不把力气放在 脱离身心活动范畴 的臆测、迷思(maññati),而能察觉「平舍」中还有细微「苦迫」。或发现其中仍有不稳定的「心行」,或发现其中仍有「我执」在支撑、攀附着「平舍」,这样,才有机会让心面对、开始处理 一个终须解决的问题(眼前不解决,以后还会是问题,而且还会牵绊着更多不可掌控的附带问题)。而且,警醒到了「平舍」中可能存有的「苦迫」,心 已经一个程度能跟「支撑、攀附等等的心行」保持距离,已经做到松脱「有作界」钳扼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