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星期四

五取蕴 -2

朱倍贤:《相应部》经典中的「五蕴」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林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207.html

五蕴与束缚

《相应部22.7经》讲,五蕴中令心感兴趣、在乎的部分,情感上与其连接的部分,若察觉感受到变异,这个变异无可避免地会造成逼迫、威胁感。

好比说,可能我们好一部分的情感寄托是自己的家人(严格的说法应该是「与家人有关的五蕴活动」,像是对家人的身触、记忆、感受、印象、认知、互动关系等)。情感寄托在「与家人有关的五蕴活动」上,就会因为变异(如:家人生病、情变、疏远等在五蕴中不同种的呈现),而生担忧惊怖等等。轮回状态中的心,以「在活动中建立安全感和自尊等等为主要关注」;而就会因为那些状态的变异、牵动,无可避免地干扰、威胁到安全感和自尊等等。

而「五蕴」就是具有会死亡的特质(《相应部23.12经》),会销毁(《相应部23.19》),会消褪、消失(《相应部23.32》)。 对于那些会死亡消褪的,就应知道别执取它,别对它存有幻想、美感(《相应部23.20》)。对于那些会死亡消褪的,若对它存有幻想、美感,那么你就是死神下的子民(《相应部23.23》)。

五蕴是生病、不断是不安稳的来源(《相应部22.59》)。想想看,光是这个身体太冷、太热、坐太久、站太久、动得太多、动得太少;外面的不舒服、里面的不舒服、关节的不舒服、肌肉的、饥饿口渴感的随时随地被骚扰,随时随地被逼迫重新调适,寻觅平衡。追求的安宁舒服,它能维持的时间是极为有限的:连睡梦休息中都会被尿意所催迫;连在无事时都被无聊感和焦虑感所催迫。不断在安适与不适间摆幅、巡回,忙碌地寻觅、调适出能多减少一些苦迫的取角、切入。整个五蕴都是这样,会生病、质变,是不适感和不安感之源。

《相应部23.3经》讲到未解脱的心跟五蕴的关联:心乐于亲近五蕴、抓取五蕴,乐于沉浸于五蕴,盘据于五蕴。《相应部22.36经》讲,只要我们的心还对五蕴团团转,被五蕴所牵系着,那么就还「受限」于五蕴。「受限」隐约有被它摆布,要看它脸色之意。看似我们在五蕴中取乐、进食,实际上是做五蕴的奴隶,追着它们跑,被它们追着跑(《相应部22.100经》也有类似的比喻:像是狗被栓于柱子,同样地,栓系于五蕴的心不得自在)。

《相应部12.64经》讲到证得涅盘的关键,在于执着、爱、渴望断除之后,心不再以任何的五蕴现象为家。同样地,《相应部22.53经》提到,当我们的心对于五蕴之间的爱,被切隔开、被切断了,涅盘就会显现。这里指的「爱」(rāga)跟一般用法不太一样。这里的「爱」包含了非常深细的,一般人不容易觉察到的依恋感、美感、熟悉感,以此为乐、以此为家、以此作为「自我」。任何的这种感情的牵系、牵寄,通通都算是「爱」。

当我们的心不再以「爱」的方式跟境界连系的时候,心就不跟境界绑在一起。我们之所以经验到生死,是因为心跟境界是绑在一起的。心跟境界是绑在一起时,心就进入时间空间之流,钻进「经验之流」(「行」) 。因为如此迷醉于「经验之流」,而以为「这是我之所在、这是我」,拾起、担扛起、钻进不同种的自我位格,在无止尽的出生跟毁坏中流浪。

所谓「死亡」,是因为心黏着在境界里面,心自认为是境界本身──入戏太深,以为自己是戏中的男女主角,随着戏剧里的角色的生死而感受到生死。相对地,这些经典也提到:涅盘是真实的,是超越一切压迫的,属于「不死境」的。要脱离死亡,就要断除「对生死、活动现象的痴迷、上瘾」。断除瘾头,需要次地的步骤。

当心全然淹没于惯性动作之流,全然被饥渴感和贪欲所盘据——入戏太深,就没有余裕能观察「心是被淹没、被盘据」的事实。饥渴感掩盖了苦迫感,因为被饥渴感所驱迫的心,全然关注于饥渴的即刻解除、狂热于饥渴的对象,它是无力觉知到自身被绑架、被驱迫的苦。就算隐约觉知到,也无力说服自己来超越这种强大的惯性。

饥渴感和驱迫感渲染着想象力,夸大了贪欲对象的美感和快乐潜力,也夸大了自心对贪欲对象的需求度。修「远离」,是以种种技巧、策略,帮助自己暂时抽离那种「全然入戏地、被驱迫的状态和环境」,帮助自己暂时脱离开那种「惯性不停地被强化的状态和环境」,帮助自己能在没有「全然被淹没、被盘据的状态和环境」中,有余裕更醒觉、乃至削弱和断除惯性。

而「厌离」则是「检验和调整对贪欲对象的认知和互动关系」。修「远离」是修「厌离」的基础,若不能与「上瘾状态」保持安全距离(「远离」),身心就不具条件能检验和调整对贪欲对象的认知和互动关系(「厌离」)。

《相应部22.6322.120经》提到培养「厌离心」。简短的经文并没有对于「厌离心」的目的多做说明。实则,「厌离心」的目的,是摆脱「不断在增生、促发着饥渴感的迷想效应」──饥渴感渲染了心对于贪欲对象的迷想、美感,而迷想、美感也刺激挑弄着更多的饥渴感。

「厌离心」的另外目的,是帮助觉醒到自己熟悉的「攫取快乐方式」的负担、副作用、和压迫。这里指的不只是低等的「攫取快乐方式」,也包含了高等的「攫取快乐方式」──只要还有「攫取」,就还有不同程度的负担、副作用、和压迫。

涅盘是不透过「攫取动作」的快乐方式,所以就算熟悉了高等的「攫取快乐方式」(如:「现法乐住」的「禅那」),都还是应该继续培养「厌离心」

没有「厌离心」,心就只是盲目执行着过往被灌输了的指令,重复着同样的行为模式──对于熟悉的「取乐路径」深信不疑、重度上瘾。而被瘾头所扭曲的心智,是没有能力清楚评估「苦乐」、「所须付出的代价」等等的关键修行议题的。

要改变或超越某种行为模式,这其中一定要有「舍此趋彼」的动机和促因。在修行阶位(还在「有学位」,尚未到达「无学位」),奢谈「不来不去」,是不诚实、也无帮助的。虽然涅盘的体验是「不来不去、来去活动的止息」,涅盘却是在「舍此趋彼」的活动机转才能达至(《增支部》9.3610.60等经)。而「厌离心」正是「舍此趋彼」的行为促因

针对「五蕴」而言,同样地,透过「舍去对五蕴的喜贪和依附」,以及「趋向于放下喜贪和依附动作」而得到的「休息、离担、省力」,就是「舍此趋彼」的体现。透过深化这种「舍此趋彼」的心理机转,禅修者会体验越来越大程度的「离欲」、「灭」等一系列「向解脱」的心情、心理特质。这是解脱道的枢纽。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