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7日星期四

五取蕴 -1

 朱倍贤:《相应部》经典中的「五蕴」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林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207.html

《相应部23.4经》:佛陀的弟子应该要了知、观察「五蕴」。

《相应部22.48经》:对五蕴要了解到什么样的程度?了解甚么样的五蕴?不管是过去的、未来的或现在的;不管是我们体验中所认定为,是内在的或者外在的,粗糙地或微细的,丑陋或美丽的,远的或近的,只要是内心对其有「抓取的潜在力」的,都是禅修中探究了知的对象。只要是那些「自我感」获取滋补品、食物的来源,是心攫取滋味、乐趣的所在,只要有可能会衍生出「漏」的——会因之而受干扰、被烦乱、成为苦迫来源的,都应该要了解、观察。

 

简述「五蕴」

「色」是指跟身体有关联的经验。如:当下坐姿的具体触感;呼吸时,身体微微地膨胀收缩,牵连着不同部位的肌肉的具体触感;信心受打击时,身体蜷曲紧缩,边界感变局促的具体触感;深度放松时,主观中贴附着身体的能量网变得更活跃、均匀——种种与身体有关的具体经验。

「受」就是在心接触境界的时候,所产生出来的愉悦感/舒适感、不愉悦感/不舒适感、或者是中性的感觉。如:寒冬时,暖阳照拂的舒适感;回忆起不悦的经历时的不愉悦感;看到适意的景象的愉悦感;听到陌生人谈无关自身的话题,不痛不痒、非苦非乐的中性滋味。

「想」是指分别、认知、诠释、内在影像、界线区分、意义赋予等等。如:对当前处境乐观或悲观的认知;判断自身或他人的贫富、美丑、用处、亲近或疏远;国族、党派、族群的区分;道德和价值观中的评审和批判;宗教观念和体验中,天人合一、脱离自他区隔感而生的意象、意境。

「行」可从两部分说明。一个部分是:「行」是动机、意志、「启动心所需的使力、用力」(某些地方,「行」还包含了动机和意志所造塑、熏染的惯性、潜力)。另一部分是:「行」是所有的内心活动。这两部分的关联是:所有的内心活动,在佛法心理学的了解,都包含了动机、意志。所有的内心活动的促发、维持、参与,都有意志的成分。

这也是为什么《相应部22.79经》很特别地提出,五蕴的每一个蕴,严格来说都是「行」:「色蕴」也算一种「行」,因为与身体有关的经验,如当下呼吸方式和身体姿态,都透过「意志」而造塑、维持、参与。「受蕴」也算一种「行」,因为「意志」必须针对舒适感、不舒适感、中性感,对应、并且参与其中,「受蕴」才成为对自体有意义的经验。「想蕴」也算一种「行蕴」,因为 「意象」、「区隔」等「想蕴」的作用,都透过「意志」而造塑、维持、参与。「行蕴」本身被叫做「行」,因为「启动心」「用力」「活动贯彻」就是「意志」在造塑、维持、参与乃至「识蕴」也算一种「行」,因为「识蕴」的「觉察功能」一定是透过「有意志力所灌注」的「注意力」支撑下,才有作用。 也就是说,「识蕴」是「内心灌注资源和力气于觉察功能」,觉察功能才发动的。

「识」则是觉知、觉察。如:对于视觉经验的觉知、听觉经验的觉知嗅觉味觉触觉乃至对于内心经验的觉知

「蕴」(巴利文khandha/梵文skandha)有「积聚」的意思。从佛教心理学来了解,每一个蕴都是由很多细腻的活动所组成的。例如「色蕴」──身体主观呈现出的感觉,实际上是由很多细微的活动所搭建起的:呼吸的快慢深浅、身体不同部位的紧松、心情的波动、肌肉的反应、血压的摆幅、出汗等新陈代谢的速率等等,都在搭建造塑出当下「色蕴」经验的质地。同样地,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都是由粗细不等的活动所搭建、架构。也就是说,「五蕴」是「活动所搭建、架构」,所以都是变动状态中、不稳固、随着活动的此消彼涨而质变着。

「积聚」的另外一个意思是,每一个蕴除了都是由很多细腻的活动所组成,它们也是各自为政。五蕴看似统合起来服务自我意志,实则各有好恶、觅食方式、运作法则。彼此间虽相互影响、交涉,然而不尽吻合的好恶、觅食方式、运作法则,往往让它们各奔东西。若夹在、搅和于它们之中,就要被拉扯、轰炸,想要维护短暂的安适,就要无有歇息地争斗、协调。所以别被轻易误导,以为五蕴的活动真的是为了服务、贯彻自我的意志的。

佛陀之所以在教法里,有那么多地方讲到五蕴,并不是为了要解释众生是由甚么元素组合的。「由甚么元素组合」的这种猜测和议论,对于超越苦迫并没有实质的帮助。从大约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的论书、乃至自称是「佛经」的大乘作品,大量地传出「众生是五蕴所组合,所以是性空或无我」的观念。然而,这并不是历史佛陀讲解五蕴的用意。

历史佛陀从不从事「在本体上,众生终究是甚么,是由甚么东西组成」的戏论和臆测。没有任何一部早期的经典有说过「众生是由五蕴所组成」、或「因为是五蕴所组成,所以无我」。提到五蕴和非我的经典,讲的是「心所爱乐的五种活动方式,皆不足、也不值把它们当作是我」、 「若把五蕴当作我,即会因五蕴而苦」、 「为了长夜安乐、自身福益,莫把五蕴扛起来当作自我」

讲解五蕴,是为了帮助禅修者的注意力导向「动作的层次」。原始佛法中的每一种道品和讲述法,都和活动的层次有关,有助于禅修者看到:轮回和受苦都是动作;解脱主要是解脱于对活动的习惯性、上瘾、依附、参与;禅修者唯一有帮助的注意区块与活动有关,才能了解、调整、放下某些内心动作

同样地,原始佛法中的五蕴,也是针对「活动与苦的关联」而说,而不是表达「在本体上,众生终究是甚么,是由甚么东西组成」的哲学。五蕴的议题,谈的实际是:心如何以五蕴作为活动场域、执着对象、狩猎快乐的处所。换一个角度解释,五取蕴就是:1.心吃东西的方式;2.寻觅食物的所在;3.还有「反被食物吞没、驱逼」的状态。

所以,所谓的「色取蕴」,就是:1以肉体的经验而喜贪、安逸、建立自我感,这种活动状态2)以肉体的经验,作为喜贪、安逸、建立自我感的对象;3)心被肉体的经验吞没、驱逼。所谓的「识取蕴」,就是:1以觉知的功能而喜贪、安逸、建立自我感,这种活动状态2)以觉知的功能,作为喜贪、安逸、建立自我感的对象; 3)心被觉知功能的经验吞没、驱逼。

再换一个角度,同样是原始佛经中「活动与苦的关联」这一角度来解释五蕴:所谓的「色蕴」,就是「在物质环境中寻觅食物的凭借」(而此凭借,本身也需要食物。也就是说,需要食物来延续着继续觅食的状态。请注意:佛经中的「食物」,包括了身心理食物);所谓的「受蕴」,就是「因捕获食物,而感受快感、愉悦;因未能补获食物,而感受不舒畅、甚至疼痛」; 「想蕴」,就是「评估、辨识环境中甚么是食物、甚么是可捕获的食物」; 「行蕴」,就是「盘算猎捕、执行猎捕动作、加工或处理食物、吞食食物、消化食物、排泄食物」; 「识蕴」,就是「因为盘算着猎捕,所以能在大环境中察觉到堪作食物的猎物,并将注意力调焦到该猎物」(此所谓「行缘识」也)。

五蕴包含所有我们可能发生执着的对象、也包含了执着动作的本身。(《相应部22.79》所说的五蕴都是「行」,其中的意涵之一,就是每一个蕴都是执着的对象,每一个蕴也都可以是执着活动的某种表现方式)。理论上来说,所有的身心经验,都可以被划归为五蕴里的某一蕴或多蕴。更重要的,所有心所执着的对象,所有心所爱乐的活动,都是五蕴的型态——现象界中,这是心所认得的、能消化的、能盘据攀附的既定对象。

举例说明,关于我们自认为所爱的人,实际上我们的爱意,是针对着与此人有关连的身触(色蕴)、感受(受蕴)、意象(想蕴)、联系互动模式(行蕴)、知觉(识蕴),等等。我们所架构、徘回的世界(loka——选择性加工、选择性对应的活动范围,就只有五蕴。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