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倍贤:有关「缘起」的一些澄清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96.html
原始佛经中的「行为论」和「行为治疗术」
「部派佛教」与「大乘佛教」对于「缘起」的解释,许多都是如此这般地解说「遍含宇宙法界的实相」、或是某种承载宇宙现象的载体、或是创生出万物的本体。而「原始佛经」对于「缘起」的解说,则是谨守「苦是如何被集起、苦要如何才能彻底瓦解」的佛法根本范畴。这里的差异之一在于,一个是自认为含摄所有宇宙现象的形而上学,一个是应用心理学。
「原始佛经」的「缘起」,不是解释现象是如何产生、或宇宙如何从某种本体变现出来,而是具体形容「经验和行为层次上的活动」,会因为「不留意」、「不当留意」、「不良惯性」而促生,然后该如何具体改变活动方式,才能停歇这种在心内「自我制造痛苦」的生产链。
《相应部 12.48经》提到,有一群哲学家、形而上学家,来到佛陀的处所。他们每一位都自认自己的形而上哲学,能贯穿宇宙所有现象、本质。这些讲起玄理来讲得天花乱坠、竞相比较「谁的宇宙观是更精密、更深奥」的哲学家,在佛陀眼中,都是在做「无益于熄苦的分心」。佛陀对他们的响应,就是指导他们将注意力从「法界、实相、自性、唯心唯物、有无外界实境」等本体哲学,带到身心经验、行为的层次,探讨在实际应用上,如何净化行为,并关闭「制造痛苦的引擎」(āsava)。佛陀是以这样的原因而对他们宣说「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大苦聚」。
有介绍「佛陀指导缘起之场合」的经典,像《相应部 12.15经》和《相应部 12.48经》,都是阐述类似的佛法立场。基本上,这些经典要表达的就是,佛陀讲「缘起」主要是在解说:「心理活动是如何制造出苦迫的」;深刻体会「心理活动是如何制造出苦迫的」,才能具体针对那些活动,消灭「苦」的引擎、燃料。
以戒烟来作说明。可靠有效的戒除烟瘾的「行为治疗术」,考虑到的是像以下的问题:
1.烟瘾的发动促因:是甚么样的场合,最容易促发想吸烟的冲动?处于许多人都在吸烟的麻将馆里,寻觅感官乐趣的大众都在藉吸烟放松、提神的情境下,特别会心痒难搔。所以,要在戒烟时期管控自己,不要轻易进出这种场合(佛法的术语叫作「身远离」)。心痒难搔时,身心上可能发生的一连串触感:呼吸变短促、肩颈肌肉紧绷、精神不济、焦躁感…;对这些带有压迫性的感受,习惯性地以手捉烟、嘴吸进烟气、心沉浸于尼古丁快意…的方式来缓解压迫性的感受。对于这些「外在情境、内在觉受」发动烟瘾的过程越能敏锐觉知,心就越不会被「惯性活动链」驱迫、越不轻易在「不知觉」中强化「惯性活动链」。
2.面对烟瘾的善巧响应:打破「惯性活动链」的方式之一,就是培养新的「响应模式」。「烟瘾的发动促因」发生时——带有压迫性的感受,像呼吸变短促、肩颈肌肉紧绷、精神不济、焦躁感…——以「念住」、「正知」建立新的「响应模式」,像是:以「呼吸的安抚效应」按摩身体;察觉肌肉的紧绷处,深度放松;以「平舍」的心境,宽坦省力地接纳「压迫性的感受」;精勤地摈除焦虑感和忧思,代之以「正念呼吸」的满足感、清新感;清楚观察吸烟的过患、被烟瘾摆布的不自在…。
3.瓦解吸烟的「惯性活动链」:对于上述的过程,熟练、检测、调整、精细化…。例如,观察技巧如何具体地运用,能更大程度弱化「惯性活动链」,能更大程度增强「取代烟瘾的喜乐感、放松感、满足感」。另外,搭配全方位的生活改善,建设「助缘」:健康饮食、运动以增强体魄、自信心、内在能量;开发多种健康的「纾压」、「提神」渠道,取代不健康的「纾压」、「提神」手段;参加志同道合的社交互助网(僧团),与其他共同目标的朋友,相互鼓励、分享资源、互诉心得…。
想要改变、拆解「惯性活动链」,需要的是踏实、具体的「行为治疗术」技巧,而不是宇宙本体哲学。在「戒除烟瘾」的例子里,「无明」就是:不留心、不留意自己吸烟的「惯性活动链」;茫然不知有有效的「行为治疗术」,或是不知道如何进行「行为治疗术」;不知道、或不在乎吸烟的坏处…。
后代佛教竞述的「缘起性空」、「即空即有、空有不碍」、「自性能生万法」、「事事无碍、相融互摄」,面对烟瘾,乃至面对众生的「惯性活动链」,就是羸弱无力的哲学。沉迷于烟瘾,不是因为看不到自己的「佛性」、或看不到烟瘾「但有名字、而无实体」。沉迷于烟瘾,是因为:不留心、不留意自己吸烟的「惯性活动链」…看不到组成这个「惯性活动链」的身心微细动作;对于「压迫性感受」,采取、强化「惯性响应模式」,包括对于吸烟的舒畅感的怀念、想象、依赖…。
佛陀的「缘起」,谈的就是「行为治疗术」,是针对身心经验中的「活动」所开展的训练(见《相应部12.65》等经的「齐识而还」——不谈、也无法谈身心经验范畴以外的呓想)。所以,举例来说,佛陀不会说「众生」是「佛性变现出来的」,他也不会说「世界」是「毘卢遮那如来的法身」…等等宗教妄想的「超过性语言」(adhivuttipada)。
佛陀对「众生」(satta)的定义是:透过「爱染」、「喜贪」,攀附于「五蕴」的「活动状态」,叫做「众生」(《相应部23.2经》)。佛陀对「世界」(loka)的定义是:在对应「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经验时、参予「缘起链」的「活动状态」,叫做「世界」(《相应部12.44经》)。这当中的「喜贪」、「五蕴」、「对应眼、耳、鼻、舌、身、意」等等,每一个都是「惯性活动链」的环节,每一个都是在进行「行为治疗术」时所会牵动、关涉的「动作」。佛陀所说的「缘起法」,当中使用的专门词汇,都针对「活动/业」而说,都是经验中和禅观中,能被观察、调整、搁置的状态(opanayika)。
试想,如果佛陀说「缘起」的用意,真的只是要证明「龙树哲学」所说的「一切法空」、或天台宗的「即空、即假、即中」,那他为什么要特别具体讲那几支缘起呢?他为什么要特别着墨「心理行为」的「集、灭」呢?
佛陀所说的「缘起」,只形容身心活动,强调「惯性活动链」中具体的环节,而非泛指所有条件因缘。在原始佛经里面,佛陀从不以「性空」作为「缘起」的结论。佛陀在讲「缘起」的时候,非常具体地讲,是哪一些因素在制造痛苦、延续轮转,而不是拢统地讲:一切法都是和合的、一切法都是性空。佛陀在讲「缘起」的时候,经常以下的词汇:「无明、不当作意、心行、贪、取、再形成」等等。这些词汇,具体地在讲那些关键的心理活动,而不是通遍地讲宇宙实相~宇宙所有物体、所有的现象彼此之间的因缘关系。
佛陀讲「缘起」,都是在讲类似以下的心理活动:当心有饥渴,产生贪爱,因为这个贪爱,心有波动和抓取,因为有抓取,所以形成自我位格,因为该自我位格的变质衰败(老、病、死),痛苦产生。佛陀说「缘起」的用意,在于斩断「惯性活动链」的「行为治疗术」,而不在于宇宙现象本质的探究。所以,他告诉我们,必须具体地移除掉哪一些因素,才能够解决痛苦;必须具体地调整、改变、截断、超越哪些心理活动的模式,才能消灭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