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

长劫积累福德的谬思

 朱倍贤:「慈悲喜舍」不是「利他主义」佛教中被颠倒了的「大乘」、「小乘」

网址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62.html

 

「长劫积累福德」的谬思

大乘「慈悲」的第四个误区,就是以为「福德」可以长劫积累、直至圆满。

大乘的菩萨道,以为佛道的成就,来自于积累「福德」,而得到全方位人格特质的圆满:无所不知的知识(「一切种智」)、无所不会的才能(娴熟宇宙中所有的语言、技艺)、耗用不尽的功德福报(「无尽功德海」)、天上人间绝卓的容貌(「三十二相」、「八十种随行好」)各种新发展的教义,来合理化对佛陀的神格化:「如来藏」的功德本具、《法华经》中永生不死的佛、佛之「报身」有始无终(永不朽毁的福报)

原始佛法的成就,完全不是企求「全知全能、圆满福德」的;「全知全能、圆满福德」,从佛法角度看,来自不懂「缘起」而生的妄想。若搁置《本生谭》和大乘经典的神话,历史佛陀的成就,不是来自多劫的、堆砌了所有福德的菩萨行。佛陀的成就,来自于在一辈子的时间中,发见了正确离苦的技巧(见「缘起」而知「苦之集灭」)。他将正确离苦的技巧,教给弟子,所以弟子们能够在一辈子的适当努力下,体证与佛陀所体证一模一样的解脱。佛陀在原始佛经中,是无师自通的阿罗汉,启发其他阿罗汉的阿罗汉;除此之外,佛陀的解脱与阿罗汉的解脱,平等无二,绝对没有头上安头地另外再开示所谓的「菩萨道」和「〔解脱道以外的〕佛道」(相应部22.58

因为佛陀分享了正确离苦的技巧,弟子们才不用盲从世间宗教「劝人为善、圆满福德」的死胡同(实际上就是无穷无尽的轮回)。超越轮回的解脱,根据佛陀的解说,与积累福德和积累处事能力无关。若没有正确离苦的技巧,累积了再多的福报和能力,从佛法来说,未来还是充满不确定性、危险性,也没有所谓的「完美」可达成。

「长劫积累福德的菩萨道」与历史佛陀的教诫,毫无关涉,而且是反其道而行。历史佛陀的教诫是:「凡所有积聚之法,皆是消散之法」;「诸行不可积聚」;「常乐我净了不可得」。

才能、技艺都是「制约法」,会此消彼长(如:多花时间学日文,英文就会变得不流利;在美国待久了,中文变得词不达意),会忘失退化(如:年纪大了,或得了失忆症,弹钢琴的功力可能顿失,早年游泳的矫捷身手会衰退)。甚至是基本的记忆,像是辨识家人的「社交识别记忆」(social recognition memory)、记得十分钟前自己做了甚么的「短期记忆」(short-term memory)、自己是谁和自我历史的「自我传记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都可能病变,不是全然可靠,都有可能全然丧失的。

想要收集完全所有的福德、辩才、知识、能力,就是众生「想要透过囤积 以达到自我完善」(「积聚以致完善」pailābo;此巴利文一般翻译作acquisitions),根本是愚痴妄想。这样的妄想,是以为在无穷的轮回中 有只进不退、只升不降的方法,是以为 身心中有任何稳定的 囤积中心。

因为洞见了这点,所以佛陀 从未不负责任地 推荐弟子长劫修学「利他主义」。他看到的是,若不证涅盘,唯一的另外选择就是 危险、不确定、没完没了、没有绝对稳靠的施力点。「梵天」、「大自在天」等的外道,就是修学「长劫的利他主义」,但在佛陀的看法,都是 危险、不确定的 生存模式。

「梵天」、「大自在天」等的外道,传统上的宗教形象,就是大乘菩萨般的「千手千眼」、「闻声救苦」、「随念救护」。无边无际的慈悲喜舍,就叫做「四梵住」,即是「梵天」所栖住之居所、历劫培养的心量,以达致无量福德 庄严自身的境界;这与大乘的「菩提心」,根本就是同一条道路(这个听似奇特的论点,其实一点也不独特创新。许多专研印度大乘的学者,如 Paul Harrison Jan Nattier都提过这样的结论:「菩萨道」的兴起,就是原本佛法的内容,变成了对「梵天」境界的追求)

就连大乘「菩提心」的其它内容,像是「缘起性空 中观正见」、「无我相 无人相」、「诸法皆如 平等不二」、「心佛众生 三无差别」、「不动法身 应化三界」等等,都可以在印度外道的不同派别中(Samkhya, Yoga, Nyaya, Vaisheshika, Mimamsa, Vedanta),找到同出一辙的教义(细节于另篇讨论)。研究印度大乘的学者,几乎一致的观点,就是大乘的佛身观和菩萨道,是逐渐演化、向其它宗教靠拢的结果(不胜枚举的例子,包括:Dayal, Horner, Nakamura, Behm, Karunaratna, Haldar, Harrison, Werner, Chaudhary, Rawlingson, Ānalayo…)。

从多种的学科和研究方法,都可以独立验证,神格化的佛菩萨 和 纯利他主义的菩萨道,不是早期佛教的内容。佛法之本源,以批判、厌离、超越印度外道 而立宗。讽刺的是,后世的佛教中,印度与西域外道的内容在佛法中喧宾夺主,成了比原始佛法更高的「大乘」

历史的佛陀,采用修改过内容的「四梵住」,将其作为禅修过程的一个工具,观察它的「味、患」(观察「慈悲喜舍」有甚么作用、帮助,同时也观察它们的有限性和苦迫性),所以有条件地利用,而不把它们无限上纲、作为最高价值。这就是为什么之前提到,在原始佛法中,「慈心」是服务解脱道、终结于解脱道的。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