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16日星期日

分别心 -4

 朱倍贤:「如理作意」-修行的从始至终都需要「分别心」

网址:原始佛法~林居禅园

链接:http://www.whatthebuddhataught.cn/Words/2015_Zen/181.html

有的人以为,禅修或禅那的境界里面,是没有分别的。实际上,就连在禅那里面,心都还是有分别的。例如《增支部 9.36经》讲到,住于禅那时,心是专注于观照五蕴是无常、苦、如病、如痈、如刺、如杀、如塌,坏灭、空洞、非我等等。而且,这部经一直使用这样的词汇:心的导向。这部经一直在讲,修到什么地步之后,接下来要把心导向什么目标。乃至到最后关卡,要体证涅盘,心都还是需要导向的:一方面要看到「诸行是无常」~所有的「行」(活动状态),都无法提供真正的安全。所以,心趣向于生灭的止息、趣向于那个不需要抓取的。一直到证入涅盘之前,心都还是要有导向

不只是佛陀讲修行从头到尾都是「有所求、有分别」,甚至他的教学方式,都是用有同样的标准。《中部56经》及《增支部 4.195经》,佛陀讲他只教某类的学生呢!有一些学生来找佛陀,不见得是来修行的,很多是想来砸招牌或捣乱的!佛陀怎样判定这个人不是来捣乱的,而是有足够的诚心要来探索?虽然刚开始来学,对佛陀并不一定是服气或有信心的,但是,佛陀说一个要来跟他讨论的人,最起码必须具备以下的特质:此人必须有合乎逻辑的分别,合乎逻辑的讨论事情的方法,必须同意什么是正确的议论事情的方法

如果一个人跑来跟佛陀讲:「一切是不可思议、不可言说的一切法都是虚妄、平等的」,佛陀就不会跟他讲话。如果一个人跑来跟佛陀讲:「狗子有无佛性到山下做只水牯牛」等等故弄玄虚的无厘头,佛陀也不会跟他讲话。相反地,如果一个人来跟佛陀探讨时,说:「能接受的部分,我会说能接受;不能接受的部分,我会解释为什么不能接受。存在的东西就说存在,不存在的东西就说不存在」,那么,佛陀就愿意跟他讲话。佛陀就会用反问、诘问、比喻、解说等等理性对应方式,来获得此人知见上对佛法的认同。如果能尊重这种常识逻辑的分别,诚恳对话的人,就算他对佛法没有信心,佛陀也是愿意跟他讨论的。

最后,想跟大家讨论:「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这段经文。

有很多南传的老师们说,他们这种「无分别心、放下批判」的教学方法,是有佛经作根据的。佛经里面有两、三个地方讲到:「见以见为量,闻以闻为量」。这是汉传《阿含经》的用法。在巴利「尼柯耶」的用法则是:「看只是看,听只是听」。

我们来看看这些经文的上、下文,是不是像这些南传老师们讲的,是「无分别心、放下批判」的意思。

提到这段话的其中一部经是《相应部 35.95经》。有一位Malunkyaputta的老人家来找佛陀,他觉得自己时日不多了,急迫地请佛陀赶快跟他讲修行的精华。因为觉得没时间修「守护、十六胜行——那花太多时间了——所以,就问佛法最重要的精华在哪里

佛陀就讲了这段经文,其中一部分就是:「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可是,这段经文的上、下文常常被忽略。佛陀除了讲「看只是看,听只是听」之外,他还解释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佛陀说:留意在看与听的经验发生的地方,是否有爱与欲对该经验的连结不要在该处连结。

意即,当你眼睛在看东西的时候,必须考虑的是「眼睛触境里面有没有『爱』的动作发生在其中」。眼睛归眼睛,眼睛看到的境界归眼睛看到的境界,这两者之间有没有连系着的「贪爱」?原本这两者是相安无事的,可是因为贪爱的关系,所以,眼睛看到境界时,心就钻进去了,心就在境界里面「轮回」了

所以,佛陀在讲「看只是看,听只是听」的时候,不是教我们放下一切批判、无分别、无所求、只要活在当下就可以。而是说「看的方式、听的方式」,是要能导向「根门接触境界时,能断除贪爱,能断除会产生贪爱的迷想」

另一部《自说经 1.10》,几乎是一模一样的经文,但佛陀说法的对象是BāhiyaBāhiya不是老人,而是有很高危机意识的人。他去见佛陀说:「请赶快把精华跟我讲,我不见得有那么多时日。」当时,佛陀本来正要吃饭,佛陀说:「这个时候不该问问题,别来打扰我,等我吃完饭再说。」Bāhiya几乎是很不礼貌地响应:「我还不知道您能不能活那么久呢?」意思是,我不能等了,请赶快跟我讲修行的最精华!同样地,佛陀对他讲「看只是看,听只是听」,不是漫无目标地活在当下,而是要具体地观看「自我感」是不是因为爱贪取角而产生出来。

《增支部 4.24经》也有类似的内容,这部经把「看只是看,听只是听」解释得最清楚。除了以上讲的内容之外,还讲到:在看的动作里面,能不能观察到心是怎么架构起自我的,如果能在看的时候,不贪恋自我感和自我架构的活动,那么心就不会被任何境界绑着。

《中部 140经》也有解释:对于一切的境界,当看、听发生时,看只是看,听只是听。上下文提到,须作「这个不是我、不是我所」的取角。因为智慧的观见,所以,心对眼前的境界产生出厌离;因为对境界产生厌离,所以这个境界灭~心不再盘据于这个境界,境界也不再盘据于心,这个境界就「灭」了。

这部经继续说,当他在做这样的功夫时,虚假的,心知道是虚假的;不虚假的,心知道是不虚假的。也就是说,一切的行~能执着的对象和动作,是虚假不值取的。什么是「不虚假的」?就是涅盘。涅盘是真实的。就连在做「看只是看,听只是听」的时候,内心还在分别何为虚假何为不虚假,同时也是有取舍、欣厌的:厌离一切在生灭的行,根除主观上的迷想,认同「不虚假的」解脱

同一部经也讲到,「该放弃的要放弃,该发展的要发展」。「该放弃的」要放弃到什么程度?「好像是把树连根拔起」的程度,从根部截断它,使得树不再生、不再有重新滋长的机会。一个修行人内心应该存有这样的决心,把「分别、取舍、欣厌」做到如斯彻底。

经文还提到,就连已修到七觉支的最高「平舍心」,这里面还是有分别的。一般人以为「平舍心」就是不分别了。可是根据这部经讲,要先在境界里面看到,这个「不是我、不属于我的」,然后,对于「不是我、不属于我的」产生出平舍心。之后,还要继续分别:这个平舍心的力量够不够强?要怎样进一步净化平舍心?经典用冶金师作比喻,在冶金的过程,把黄金的杂质剔除,以同样的方式,来锻炼、净化平舍心。等到平舍心高度的锻炼、净化之后,还要继续分别,要能把平舍心导向愈来愈高程度的解脱。这里讲的「解脱」是指不同的「无色定」的境界。导向了不同阶层的无色定之后,还要继续分别,去看到「无色定」里面还是有架构动作的,所以,让心趋向于「不取五蕴的解脱」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