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

2018年《印度佛教史》教学大纲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纯属授课教师的个人观点,不能代表杭州佛学院。

Wen-Ning He

2018年《印度佛教史》教学大纲

2018年3月5日,杭州佛学院正式开学。
这个学期,我还是为佛教英语专业的研究生们讲解《印度佛教史》课程。
应学院办公室要求,提交了一份教学大纲,希望学生们能够大量地阅读专业论文和优秀著作,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走出愚昧、无知、迷信和“法盲”的状态!
什么是佛教界的“法盲”?
不是指社会上不懂法律常识的人们,而是特指:
1.学习佛法却不懂佛法基础知识;
2.领到《皈依证》多年、经常参加寺院里的早晚功课、受了五戒、菩萨戒几十年,却依然是分不清“神、仙、鬼、怪、妖、佛陀、菩萨、阿罗汉”、分不清“佛教和喇嘛教”;
3.不喜欢听闻佛法,却特别热衷于放生、慈善、助念、敲打唱念等各种热热闹闹的所谓“法会”;
4.不学习释迦牟尼佛留给人类的清净佛法,却每天努力修学来自雪域高原喇嘛教里面的各种各样的“嗡啊哄、唵嘛呢哄”的“伪佛教徒”;
我有时看到一些年岁已高的老人,由于没有因缘接触到佛陀为天上有情和人间众生留下的清净教法,从而在各种各样的相似佛法里,甚至是邪教魔法里浪费着生命时光,心里常常感到非常可惜!
我有时又看到一些年幼的小儿女,由于自己父母亲人的愚昧无知,从而在还没有分辨正邪能力的年龄段,就学会了所谓的“文殊心咒、释迦牟尼佛心咒”等邪教师徒编造出来的胡言乱语,心里更是为这些每天背诵咒语的小儿女们,感到恐惧和可怕!
有鉴于此,我将今年的《印度佛教史》教学大纲分享给大家,希望有兴趣了解印度佛教者,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阅读,从而能够尽快地走出相似佛法,顺利地走入清净法流!

杭州佛学院女众部
Nuns Department of Hangzhou Buddhist Academy
佛学硕士研究生
Graduate Student (Master of Arts in Buddhist Studies)
教学大纲
Course Outline
 2018学年第一学期(35---717日)
5 March--17 July, First Semester, Academic Year 2018
-------------------------------------------------------------------------------------------------
程內容
程名印度佛教史
型:必修
程代(待教务处決定)
       分:(待教务处決定)
次:硕士研究生
课时间:星期四上午08:00---10:50
授课计划:每周3,每1957 个学时)
授课:法镜禅(三天竺)杭州佛院女部研究生教室

教師
明慧  
电话134
邮箱:hentsu@126.com 
微信:Wen-Ning-HK

课程概述
本课程按照佛教在印度出现之后的发展与演变的脉络而展开,对于佛教在印度出现之后的各个历史阶段的重要思想内容的发展与演变、佛法理论与实践方法在不同时空之中的调整与融摄、印度佛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的生平思想与理论贡献等,分别给予简明扼要的介绍和辨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基本明了印度佛教在历史上和思想上的发展与演变的轨迹,从而能够对佛法作出完整观察和思考;能够追寻到佛陀为人间众生留下的清净教法;能够正确地认识与分析当前佛教现状;并且有能力辨析各种相似佛法理论和附佛外道修法
简单来说,就是:不做宣扬相似佛法、不做弘扬外道邪法的出家法盲!

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提出问题、思考讨论(辩论)的教学方法。
通过提问与讨论(辩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们进入佛教历史上的各种思想所产生的历史时空之中,以自身处于“其时、其地、其境、其人”的心态,虚拟和再现印度佛教思想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与掌握课程。

考试与成绩
考试方式:1.演讲:15-20分钟;
2.笔试:90分钟
绩构成1.课堂出勤率10%
2.演讲与答问:40%
3.期末考试:50%

.参考书目

(一)教学用书
Hirakawa Akira, trans.by Paul Groner A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From Sakyamuni to Early Mahayana. Asian Studies at Hawaii, No.36.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0.

(二)英文阅读书目
A. K. Warder. Indian Buddhism.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2004.
Basant Kumar Lal. Contemporary Indian Philosophy.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78.
Chatterjee·S., Datta·D. An Introduction to Indian Philosophy. Calcutta: Calcutta University, 1948.
Charles Eliot. Hinduism and Buddhism: An Historical Sketch. Delhi: Sri Satguru Pub., 1988.
Edward J. Thomas. The History of Buddhist Thought.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1996.
Edward Conze. Buddhism: A Short History. Oxford: One World Publication, 1993.
Edward Conze. Buddhist Thought in India.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Ltd., 1983.
Eugene Burnouf, translated by Katia Buffetrille and Donald S. Lopez. Jr. Introduction to the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Etienne Lamotte, translated by Sara Webb. History of Indian Buddhism---From the Origins to the Saka Era. Boin. Institut Orientaliste, Louvain-La-Neuve, 1988.
David N Gellner. The Anthropology of Buddhism and Hinduism. Weberian Them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Hajime Nakamura. Indian Buddhism: A Survey with Bibliographical Notes. Delhi: Motilal Banarsidass, 1987.
Louis Renou. The Religions of India. University of London: Athlone Press, 1953.
P·N·Chopra. Religions and Communities of India. New Delhi:Vision Boos Pvt. Ltd., 1998.
Ross Floyd Hiatt. The Meaning of Life in Hinduism and Buddhism. London: Routledge, 2008.
Romesh Thapar ed. Tribe, Caste and Religion in India. New Delhi:Macmillan India Limited, 1981.
Surendranath Dasgupta. A History of Indian Philosoph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3.
Thomas·J·Hopkins. The Hindu Religious Tradition. Encino, CA: Dickenson Publishing Company, 1971.

(三)中文阅读书目
陳景容:《印度、尼泊爾之旅》,臺北:武陵出版社,1985年。
傳印:《印度學講義》,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高楊:《印度史稿》,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80年。
黄心川:《印度哲学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年。
黃懺華:《印度哲學史綱》,長沙:岳麓書社,2012年。
紀玉君:《別為我解釋印度》,臺北:大塊文化出版公司,2001年。
金克木:《印度文化論集》,臺北:淑馨出版社,1990年。
李志純:《印度史綱要》,臺北:正中書局,1972年。
李志夫:《印度思想文化史:從傳統到現代》,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年。
李希圣:《尼印行腳》,臺北:正中書局,1995年。
林太:《印度的智慧:出生入世渾然一體》,臺北:國際村文庫書店,1996年。
林承節:《印度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林煌洲:《印度教宗教文化》,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2007年。
林煌洲:《印度思想文化與佛教》,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4年。
梁漱溟:《印度哲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
劉欣如:《印度古代社會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劉立千:《印藏佛教史》,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年。
呂澂:《印度佛學源流略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呂應鐘:《印度、尼泊爾》,臺北:錦繡出版社,1988年。
糜文開:《印度歷史故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7年。
邱永輝:《印度教概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
邱永輝:《印度宗教多元文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孫士海、葛維鈞編著:《列國志--印度》,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2003年。
圣嚴法師:《印度佛教史》,福建莆田廣化寺,2007年。
釋印順:《印度佛教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釋印順:《印度之佛教》,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尚會鵬:《印度文化史》,臺北:亞太圖書出版社,1998年。
尚會鵬:《種姓與印度教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孫晶:《印度六派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
湯用彤:《印度哲學史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王樹英:《走進印度》,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0年。
吳俊才:《印度史》,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吳信如:《印度古代思想史述要》,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
巫白慧:《印度哲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巫白慧:《印度哲學--吠陀經探義和奧義書解析》,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姚卫群:《印度宗教哲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姚卫群:《印度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楊惠南:《佛教思想發展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8年。
葉維康:《尋索、藝術與人生:印度》,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
袁南生:《感受印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趙伯樂:《永恒涅槃:古印度文明朝圣》,臺北:世潮出版公司,2001年。
周祥光:《印度通史》,香港:自由出版社,1957年。
周文佳:《印度印象》,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0年。
莊春江:《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廈門:廈門出版社,2011年。
湛如:《凈法與佛塔:印度早期佛教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四)外文翻译书目
(澳)A.L.巴沙姆主編:《印度文化史》,閔光沛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德)馬克思 韋伯:《印度的宗教--印度教與佛教》,康樂、簡惠美譯,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年。
(墨)歐塔維歐·帕茲:《在印度的微光中》,蔡憫生譯,臺北:馬可波羅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
(美)杜蘭:《東方的遺產:印度與南亞》,幼獅文化公司編譯,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72年。
(美)米蘭達·肯尼迪:《我在印度住了五年》,李亞萍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3年。
(美)查爾斯·埃利奧特:《印度教與佛教史綱》,李榮熙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2年。
(美)查爾斯·埃利奧特:《印度思想與宗教》,李榮熙譯,臺北:華宇出版社,1987年。
(日)服部正明、長尾雅人:《印度思想史與佛教史》,臺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公司,1987年。
 (日)宇井伯壽:《印度佛教思想史》,釋印海譯,收錄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31卷》,臺北:華宇出版社,公元1987年。
(日)佐佐木教悟:《印度佛教史》,楊曾文、姚長壽譯,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年。
(日)塚木啟祥:《佛教史入門》,劉欣如譯,臺北:大展出版公司,1998年。
(日)平川彰:《印度佛教史》,莊昆木譯,臺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
(日)妹尾河童:《窺看印度》,姜淑玲譯,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
(日)中村元主編:《印度思想》,葉阿月譯,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4年。
(日)三枝充悳 著,劉欣如 譯:《印度佛教思想史》,臺北:大展出版社,1998年。
(印)阿蘭達蒂·洛伊:《微物之神》,吳美真譯,臺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8年。
(印)馬克·涂立:《印度沒有句點》,黃芳田譯,臺北:馬可波羅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
(印)杰洛德·杜瑞爾:《眾神的花園》,唐嘉慧譯,臺北:大樹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
(印)R·C·馬宗達、H·C·賴喬杜里、K·K·達塔:《高級印度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印)德·恰托巴底亞耶:《印度哲學》,黃寶生、郭良鋆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0年。
(印)R·塔帕爾:《印度古代文明》,林太譯,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
(英)威廉姆·薩特克立夫:《走過印度》,常云鳳譯,臺北:書泉出版社,2002年。
(英)弗斯特:《印度之旅》,林舒譯,臺北:駿馬文化事業社,1985年。
(英)渥德爾:《印度佛教史》,王世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英)查爾斯·埃利奧特:《印度教與佛教史綱》,李榮熙譯,第一卷、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1年。
(藏)多羅那他:《印度佛教史》,張建木譯,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年。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