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能代表任何佛教寺院和佛学院。
Wen-Ning He
佛陀从未要求弟子学习五明
“五明”(梵语Pañcavidyā),是印度佛教在佛陀涅槃之后,经过早期佛教的分裂时期,以及部派佛教的诤论时期,发展到大乘佛教阶段的时候,在信仰大乘佛教思想和实践菩萨道精神,并且积极地提倡和宣扬更广泛地利益众生观念的出家僧人和在家信徒之间,慢慢出现地有关知识学习的新理念。
“五”是数词,五个种类或五个范围;
“明”是名词,学问、学科的意思。
“五明”就是大乘佛教里面的、时刻怀着利益众生的热烈愿望的菩萨道修行者们,所应当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的、五个领域里面的知识理论体系和实践应用技能。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八:如是一切明处所摄,有五明处: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声明处,四、医方明处,五、工业明处。菩萨于此五种明处,若正勤求,则名勤求一切明处。
精通五明的学者,可以享有Paṇḍita(智者、有智慧的人)之尊称。
一、五明和十明
(一)内明 adhyātma vidyā:宗教理论,五明里面的第一类学问。对婆罗门而言,特指四部《吠陀》(the four Vedas for Brahmins);对佛教徒而言,特指经、律、论三藏典籍(the Tripitaka)。
(二)声明śabda
vidyā:语言学、训诂学、文学等,即语言的表达和文字的书写、著述能力。所谓“明了言语字。为度诸众生,语文应清晰。”
(三)因明hetu vidyā:印度正理派首创的相当于现代的逻辑学、论辩术。印度佛教瑜伽行派学者弥勒、无著在《瑜伽师地论》中用“论体”等七事作出解释。所谓“世间诸理明,思维达严密,助辩才无碍。”
(四)医方明cikitsā vidyā:医学、药学、咒语等,自利利他,治病救人,摄受众生。所谓“医学药学清,另为度众生,勤学方便行。”
(五)工业(巧)明 śilpa-karma-sthāna vidyā:艺术、科学、工艺、农业等,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技艺。所谓“职业技术通,并与其它术,学人皆应晓。”
《瑜伽师地论》卷十五:农,商,事王,书、标、计度、数、印,占相,咒术,营造(雕塑),生成(豢养六畜等),防那(纺织、编织、缝纫),和合(调解诤讼),成熟(饮食业),音乐等十二种均属此。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三:云何菩萨自性慧?谓能悟入一切所知、及已悟入一切所知、拣择诸法,普缘一切五明处转。一、内明处,二、因明处,三、医方明处,四、声明处,五、工业明处。当知即是菩萨一切慧之自性。
《菩萨地持经》卷三:明处者有五种:一者内明处,二者因明处,三者声明处,四者医方明处,五者工业明处,此五种明处菩萨悉求。
《西域记》卷二: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伎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曰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其婆罗门,学四吠陀论。
西藏宗教界人士,又把印度宗教界传统的“五明”,再次扩展为所谓的“十明”:
大五明:1.工艺学;2.医学;3.声明学;4.正理学;5.内明学。
小五明:1.修辞学;2.声律学;3.辞藻学;4.戏剧学;5.星象天文学等等。
今天,一群又一群的“吹牛皮,从来不怕吹爆炸”的诸位“活佛、法王、仁波切、堪布、格西、大喇嘛”,在最近十多年感觉到原来位於四川甘孜州色达县的“五明佛学院”,已经不能满足“喇嘛教”培养接班人和忽悠汉人中的部分脑残者的需要,于是二所新兴的“噶陀寺十明佛学院”和“朗措玛寺十明佛学院”顺应宗教界的市场营销商业行情,并在部分汉地脑残粉和愚痴者的资助下先后出现!
二、通晓五明纯粹是痴人说梦
在已经知道的人类文明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要求!
今天的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全部学习和精通掌握这所谓的“五明”!
举例为证:“五明”之一的、关于各种医学理论、疾病原因、药物性能和治疗方法的医方明,即使是在现代社会医学教育体系里面的专业的医生们,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全部掌握和彻底精通!
甚至不要说全部掌握和彻底精通各种医学理论,哪怕就是能够全部掌握和彻底精通现代医学里面的各种基础学科,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根本没有这个可能!
任何一位只要头脑稍微正常一点的成年人,哪怕是仅仅看到现代医学里面的基础学科系列: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人体细胞学、人体组织学、人体神经学、人体血液学、胚胎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心理学、医学遗传学、人体免疫学、医学生物化学、医学生物物理学、医学生物力学、医学细胞生物学、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细菌学、医学病毒学、医学寄生虫学、医学心理学等等,还能自信满满地发誓说要掌握全部的医学理论和治疗方法,那么在我看来,此人如果不是彻底的狂妄加自负,就一定是真正的无畏和无知!
退一步说,即便是把所有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以及治疗操作的实践内容完全剔除掉,只是把印度大乘佛教的信仰者们所提倡的五明之一的“医方明”的范围,限定在传统的医药学界里面,在现代社会里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人能够熟练地掌握和彻底地精通这“五明”之一的医方明!
印度大乘佛教里面的菩萨道修行者们,其关心世人和利益众生的慈悲爱心与美好善良的宗教愿望,毫无疑问是非常伟大,也是非常感人的!
但是他们好象故意忽略了一个印度佛教历史上的事实:
佛陀本人的身体生病后,也是延请当时的著名医生耆婆,前来寺院里为其诊治!
也就是说,印度历史上的佛陀本人,都没有全部地掌握和彻底地精通诊断疾病与治疗疾病的医方明!
按照现代社会对于各种专业技术的要求标准,佛教出家僧众首先需要努力学习和熟练掌握的“正业处”是内明(佛教历史、佛学理论、佛法修行),而不是所谓的“医方明、工巧明、声明和因明”!
在现代社会里,所谓的“通晓五明”,纯粹是根本不能实现的痴人说梦!
三、佛陀从来没有鼓励弟子学习“五明”
佛陀有没有教导过弟子们学习五明呢?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如果佛陀有教导、提倡、要求弟子们学习五明,那么所有人间天上的佛弟子,都应当遵守佛陀的教导,努力修学五明!
但是,如果佛陀在其45年的说法教化时间里,从来没有提倡过、要求过和鼓励过弟子们学习所谓的“五明”,那么今天佛教界所流传的五明,只能是后人的发明、提倡和规定!
先让我们回到经典,看看佛陀是如何说:
(一)巴利文《相应部》S.N.56.30:Yo bhikkhave dukkhampassati dukkhasamudayam
pi so passati dukkhanirodham pi passati dukkhanirodhagaminipaṭipadam pi
passati.
巴利文汉译:比丘们!凡是真正见到苦的人,也必定见到苦的生起,也必定见到苦的止息,也必定见到导致苦止息的道。
(二)Bhikkhu Bodhi尊者:巴利文英譯《相應部》第938页: .....I
make known just suffering and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三)Bhikkhu Thanissaro尊者:巴利文英译《相应部》S.N.22.86: “Very good, Anuradha. Very good. Both formerly & now, it is only
stress that I describe, and the cessation of stress.”
(四)《中部》第22經:以前和现在一样,我只说苦及苦的止息(之道)。
(五)《增支部》第四冊第201頁:世尊:如大海只有一个味道:咸味;我的教法也只有一个味道:解脱之味。
(六)《增支部經》第345-346頁:世尊:我只解释了苦、苦的生起、苦的止息和灭苦之道。
(七)佛使比丘在其著作《一问一智慧》中,引用了《泰国巴利藏》第12册第278頁佛陀所說的話:比丘们!现在和从前一样,我只有教导苦(dukkha)和苦的止息。
从以上经文里,可以清晰地知道:
1.佛陀在其成佛之后的45年说法教化生涯中,从来没有教导过、提倡过、鼓励过任何佛弟子(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众)学习所谓的“五明”和“十明”!
2.“五明”是佛陀涅槃之后,又过了几百年时间,部分佛弟子借鉴和模仿印度传统的婆罗门的教学模式而制订与提倡。
3.印度佛教发展到大乘佛教时期所出现的、实践菩萨道的修行人要广学“五明”以便更好地利益众生的观念,其实是带有强烈的宗教狂热感情和明显地非理智盲目自信在其中。
广学“五明”,如果只是作为一种宗教的理想和学习的期望,或者只是用来激励学生们不畏艰难地发奋努力学习,则这种理念不仅是可以接受的,也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如果把广学“五明”或“十明”作为宗教界出家众的一种重要的教育项目和必修学科,并且在佛学院的日常教学任务中去从事实践和应用,则不仅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和幻想,最终结果也必然是与“竹篮打水一场空”一样的徒劳而无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