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

早期佛典“念”之释义


作者声明: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能代表任何佛教寺院和佛学院。

    早期佛典“念”之释义

念佛,作为传统佛教中的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究竟是应当“用心思惟、专心系念”呢?
还是应当按照各种各样的出声念、低声念、默念、金刚念、敲打着法器念、手中拨动着珠子念,甚至把一句佛号重复千遍、万遍、百万遍的念呢?
在做出念佛方法的抉择和取舍之前,必须先了解一些最基础的佛法经典里面,对于“念”所作出的清晰定义。

一、安般念之念
   
安般念,Ānāpānasati ānāpānasmṛti,通常译为“安那般那念”,即“观察出息和入息的念”,是修行禅定的一种方法。释尊成佛后,曾详细讲述过如何修学安般念。
此安般念之念,即是禅观,即是修行,可以从凡夫证得沙门四果的最高果阿罗汉果!
   
《杂阿含》第807
我于此二月,念安那般那,多住思惟,入息时念入息如实知,出息时念出息,如实知。
  
《杂阿含》第810何等为一法?谓安那般那念,多修习已,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满足已,七觉分满足。七觉分满足已,明、解脱满足。
  
《杂阿毗昙心论》卷8安般念今当说,安那者持来,般那者持去,亦名阿湿波裟婆湿波裟。念者忆念,于安那般那审谛系念心不虚妄,修习彼念故说修。
  
《俱舍论》卷23言息念者,即契经中所说阿那般那念。言阿那者,谓持息入,是引外风令入身义;阿波那者,谓持息出,是引内风令出身义,慧由念力观此为境,故名阿那阿波那念。
  
《俱舍论》卷23数,谓系心缘入出息,不作加行,放舍身心,唯念忆持入出息。
   《次第禅门》一师教系心数出息…
   《瑜伽师地论》卷27复于所取,能取二事,作意思惟,悟入诸蕴…

二、四念住之念
   
四念住SatipaṭṭhānaSmṛtyupasthāna,亦称四念处,早期佛教的根本修行方法,从身体、感受、心念、法义建立持续及稳定的觉知。
修行过程中,如实觉知五蕴身心的刹那生灭、无常、苦、无我;明了刹那生灭、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断除所有贪瞋痴慢,证得沙门四果,从痛苦中得到究竟解脱。
(一)身念处:如实地观察身体的组成部分和运作状态。
(一)受念处:对自己的各种感受,保持清晰地觉知。
1.对自己当下身体上的感受,清清楚楚;
2.对自己当下内心的各种不同的感受,清清楚楚。看清感受只是无常变化的感受而已,并没有我、我所,由此去除我执,走向涅槃。
  
《杂阿含》第471
譬如虚空中,种种狂风起,东西南北风,四维亦如是。有尘及无尘,乃至风轮起,如是此身中,诸受起亦然
  
《杂阿含》第472譬如客舍中,种种人住止,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等,旃陀罗野人,持戒犯戒者,在家出家人,如是等种种,此身亦如是,种种诸受生︰若乐若苦受,及不苦不乐,有食与无食,贪着不贪着。
  
《瑜伽师地论》卷98又此念住修习道理,非今世尊出现于世方始宣说、今圣弟子适初修习;然于过去无始时来,于诸念住修习流转,于未来世当知修习亦无穷尽。
(三)心念处:清楚地发现自己内心生起的各种心念,发觉之后,持续地观察,从而明白心念的无常、变化、苦、空。
(四)法念处:用心思惟、观察五蕴、六根、六尘、四圣谛、七觉支、八正道、缘起法、沙门果。
  
《杂阿含》第803
是比丘,若依聚落、城邑止住,晨朝着衣持钵,入村乞食,善护其身,守诸根门,善系心住。乞食已,还住处,举衣钵,洗足已,或入林中、闲房、树下,或空露地,端身正坐,系念面前。断世贪爱,离欲清净,瞋恚、睡眠、掉悔、疑断。度诸疑惑,于诸善法,心得决定。远离五盖烦恼,……系念善学,念于外息,系念善学,息长、息短。
  
《杂阿含》第810云何修四念处令七觉分满足?佛告阿难:若比丘,身身观念住,念住已,系念住不忘,尔时方便修念觉分,修念觉分已,念觉分满足。念觉满足已,于法选择思量,尔时方便修择法觉分,修择法觉分已,择法觉分满足。于法选择分别思量已……是名修四念处,满足七觉分。
  
《中阿含•念处经》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一道,净众生,度忧畏,灭苦恼,断啼哭,得正法,谓四念处。若有过去诸如来, ……若有未来诸如来,……我今现在如来,无所著,等正觉,我亦断五盖、心秽、慧羸,立心正住于四念处,修七觉支,得觉无上正尽之觉。
《法蕴论•觉支品》修习如是四念住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总名为念。

三、 七觉支之念觉支
   
念觉支,即是“摄心系念、忆念专注”于所听闻之法。
  
《杂阿含》第733
若比丘,内身身观住,彼内身身观住时,摄心系念不忘,彼当尔时,念觉分方便修习。
  
《杂阿含》第711若婆罗门,有一胜念,决定成就,久时所作,久时所说,能随忆念,当于尔时,习念觉支。
《法蕴论•觉支品》修习如是四念住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总名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觉支,亦名正念。

四、八正道之正念

   
八正道里面的“正念”,如守门者一样,防护一切,舍不善法,修习善法。
  
《杂阿含》第1028
云何为正念?谓:比丘内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外身身观念处,内外身身观念处,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法观念处,精勤方便,正念正智,调伏世间贪忧。是名比丘正忆念
《中阿含•城喻经》圣弟子,常行于念,成就正念,久所曾习,久所曾闻,恒忆不忘,是谓圣弟子,得念守门大将,除恶不善,修诸善法也。
《法蕴论•觉支品》修习如是四念住时,所有无漏作意相应,诸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不失,不遗不漏,不失法性,心明记性,总名为念。亦名念根,亦名念力,亦名念觉支,亦名正念。

五、小结  
从以上经典和论著里,可以看出,早期佛典和佛法修行中的“念”,主要是“专注系念、用心忆念、不忘不失、摄心观察、审諦觉知”的意思,根本不是今天净土宗出家法师和在家居士们所提倡的“口念、出声念”,甚至是以唱颂的方式来“念佛”!
朴实、清净、安静的佛法修行,何以演变成热热闹闹的敲打唱念呢?
过去,由于交通的不便、资讯的闭塞、信息的贫乏,以及对于佛教发源地古代印度社会文化和宗教修行方法的陌生,导致中国佛教界的法师们产生了一些错误的理解和实践,作为现代人完全能够给予宽容和原谅!
今天,借助于便利的资讯,我们已经可以寻找到佛法在印度、在西域、在东土的不同时空中,所逐渐演变的轨迹!
但是,知道了佛典中“念”之清晰定义的佛弟子们:
1.是否能有“择法觉支”的智慧呢?
2.是否能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勇气呢?
3.是否能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求证精神呢?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