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声明: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不能代表任何佛教寺院和佛学院。
Wen-Ning He
佛陀姨母出家之后如何学法和修行
摩诃波阇波提•瞿昙弥(Mahāpajāpatī Gotami),又名“瞿昙弥”或“大爱道”,是天臂城善觉王和摩耶公主的妹妹,成年后随同姐姐摩耶公主一起嫁给净饭王,并生育了两个孩子:难陀王子和难陀公主。
众所周知,摩耶皇后生下小王子悉达多的第七天因病去世之后,摩诃波阇波提王妃亲自照顾和抚养悉达多王子长大。
净饭王去世之后,摩诃波阇波提王妃离开王宫,带领500位释迦族宫女赤足步行几百里路,前往佛陀住处请求出家、受戒和加入佛教僧团。但是佛陀拒绝接受姨母等500人提出的这个请求,并直接去了吠舍离城。
摩诃波阇波提王妃和随同的释迦族宫女们没有放弃出家的决心,于是一起削去头发、换上僧装,再次赤足步行前往吠舍离城去见佛陀。经过三次恳求和阿难比丘的帮助,佛陀勉强同意摩诃波阇波提和随行宫女们出家、受戒、加入佛教僧团。但是佛陀要求她们必须终生奉行“八敬法”--the
Eight Garudhammas or the Eight Conditions.
从此,摩诃波阇波提成为释迦牟尼佛陀出家僧众里面的第一位比丘尼。经过努力闻思修学,顺利证得阿罗汉果,并在120岁时,征求佛陀同意之后,而先于佛陀入灭。
1.《中阿含》第116《瞿昙弥经》:「阿難!我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阿難!若瞿曇彌大愛奉持此八尊師法者,是此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
於是,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瞿曇彌大愛所,語曰:
「瞿曇彌!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出家學道。瞿曇彌大愛!世尊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云何為八?瞿曇彌!……瞿曇彌!世尊如是說:『若瞿曇彌大愛奉持此八尊師法者,是此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
於是,瞿曇彌大愛白曰:「尊者阿難!世尊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我盡形壽頂受奉持。」
爾時,瞿曇彌大愛於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
於是,尊者阿難聞佛所說,善受善持,稽首佛足,繞三匝而去,往詣瞿曇彌大愛所,語曰:
「瞿曇彌!女人得於此正法律中,至信捨家出家學道。瞿曇彌大愛!世尊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謂女人不當犯,女人奉持,盡其形壽,云何為八?瞿曇彌!……瞿曇彌!世尊如是說:『若瞿曇彌大愛奉持此八尊師法者,是此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
於是,瞿曇彌大愛白曰:「尊者阿難!世尊為女人施設此八尊師法,我盡形壽頂受奉持。」
爾時,瞿曇彌大愛於正法律中出家學道,得受具足,作比丘尼。」
二、闻思修证
(一)出家之前
1.《中阿含》第116《瞿昙弥经》:尊者阿難復白曰:「世尊!瞿曇彌大愛為世尊多所饒益,所以者何?世尊母亡後,瞿曇彌大愛鞠養世尊。」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瞿曇彌大愛多饒益我,謂:母亡後,鞠養於我。阿難!我亦多饒益於瞿曇彌大愛,所以者何?阿難!瞿曇彌大愛因我故,得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不疑三尊及苦、習、滅、道,成就於信,奉持禁戒,修學博聞,成就布施而得智慧,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淫、斷邪淫,離妄言、斷妄言,離酒、斷酒。
世尊告曰:「如是,阿難!如是,阿難!瞿曇彌大愛多饒益我,謂:母亡後,鞠養於我。阿難!我亦多饒益於瞿曇彌大愛,所以者何?阿難!瞿曇彌大愛因我故,得歸佛、歸法、歸比丘僧,不疑三尊及苦、習、滅、道,成就於信,奉持禁戒,修學博聞,成就布施而得智慧,離殺、斷殺,離不與取、斷不與取,離邪淫、斷邪淫,離妄言、斷妄言,離酒、斷酒。
2.《佛說瞿曇彌記果經》:彼依我歸於我、歸於法、歸比丘僧。於佛無疑、於法無疑、於眾無疑。於苦、習、盡、道無疑。具足信、戒、聞、施。具足智慧。棄於殺、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至棄飲酒、離飲酒。
3.《大愛道比丘尼經》卷上:阿難復言:「今大愛道!多有善意於佛。佛初生時乃自育養至于長大,皆從大愛道善樂之德也。」
佛言:「阿難!有是。大愛道信多有善意,於我有大恩。我生七日而母亡,大愛道育養我至于長大。今我天上天下最尊自致作佛,號名如來無上正真覺,亦念多有恩德於我,我念大愛道其恩大重。大愛道但由是恩故,得來自歸佛、自歸法、自歸比丘僧。又信佛、信法、信比丘僧,不復疑苦、不復疑習、不復疑盡、不復疑諦,乃成其道、成其信、成其禁戒、成其名聞、成其布施、成其智慧,亦能自禁制,不殺生、不盜竊於他人、不婬妷於女欲、不妄語證人罪、不飲酒迷亂。」
从以上三部经典记载中可以清晰得知,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王妃在出家之前所修学佛法的内容如下:
1.接受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没有所谓“皈依金刚上师的四皈依”。
2.生起四净信(于佛无疑;于法无疑;于僧无疑;于圣者所赞叹的戒律无疑)。
3.修学广闻:不是当代某些大师、法师和居士们提倡的所谓“一部经、一句佛号、一个法门、一位师父”的邪教洗脑;更不是坐井观天、资讯闭塞的孤陋寡闻。
4.实践布施,破除我执、贪欲。
5.接受五戒(離殺、不與取、邪婬、妄言、飲酒)。
仔细反复阅读经典,我也没有发现佛陀姨母在出家之前所修学的佛法内容里,有任何当代某些大师、法师和所谓的大居士们提倡的“念诵咒语、修五加行、磕大头、大礼拜、坐香、跑香、参话头、参公案、求加持、求灌顶、金刚莲花铃杵相接合、男女双修无上大空乐”等等!
(二)出家之后
1.CBETA 電子佛典《大正藏》第 24 冊第2卷《大愛道比丘尼經》:「比丘尼入室,復有四事法。何等為四?一者常端坐,不得猗臥熟視戶中。二者當默然靜息思念經道。三者當閉目閉耳閉鼻閉口閉身閉意,安心著空中。」
2.《佛母般泥洹經》:「大愛道比丘尼者,即從佛母也。時在維耶離國。與女除饉五百人俱。皆是應真。獲六通、四達神足變化。年耆、德尊、神曜巍巍。其精舍在王園所,度無量,深入普智定。……
佛告阿難。汝謂大愛道滅度將戒種、慧種、定種、解脫種、度知見種。若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品道行去耶。」
从以上两部经典的记载中,可以看到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出家之后,所修学的内容如下:
1.持守佛陀制订的戒律(常端坐,不得猗臥熟視戶中),不是持守中国禅宗祖师们模仿唐朝皇宫管理制度所整理出来的“丛林清规”!
2.修学出入息念禅定的同时,持续不断地听闻和思惟经教(默然靜息思念經道),不是修学中国禅宗倡导的“祖师禅”,更没有轻视经典义理学习(虽然当时还没有文字纪录的经典出现,只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
3.时时闭关(閉目、閉耳、閉鼻、閉口、閉身、閉意),这才是佛陀赞叹的、佛陀姨母大爱道比丘尼修学实践的闭关!而决不是某些不学无术的人们所提倡的那种隐居在某一处房子内或山洞里面的所谓的“闭关”!
4.按照三十七道品的内容次第修学(四意止、四意斷、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意、八品道行)!
反复阅读经典记载,我还是没有发现佛陀姨母大爱道比丘尼修学过当代佛教界的某些大师、法师和所谓的大居士们提倡的“念诵咒语、修五加行、磕大头、大礼拜、坐香、跑香、参话头、参公案、求加持、求灌顶、金刚莲花铃杵相接合、男女双修无上大空乐”等等!
三、先于佛陀入灭
1.《佛母般泥洹經》:「大愛道與除饉女五百人俱到佛所。皆頭面著佛足退叉手立。大愛道白佛言。吾不忍睹佛及諸應真滅度。欲先泥曰。佛默可之。大愛道以手摩佛足曰。吾免睹如來應儀正真道最正覺道法御天人師三界明。自今不復睹之矣。五百除饉女陳辭如上。佛亦可之也。……繞佛三匝稽首而去。還乎精舍布五百座皆各就坐。大愛道現神足德。……五百除饉變化俱然同時泥洹。」
2.《增一阿含经·大爱道般涅槃品》:「闻如是。一时。佛在毘舍离普会讲堂所。与大比丘众五百人俱。尔时。大爱道游于毘舍离城高台寺中。与大比丘尼众五百人俱。皆是罗汉。诸漏已尽。尔时。大爱道闻诸比丘说。如来不久当取灭度。不过三月。当在拘夷那竭娑罗双树间。尔时。大爱道便作是念。我不堪任见如来取灭度。亦复不堪任见阿难取灭度。我今宜可先取灭度。尔时。大爱道便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大爱道前白佛言。我闻世尊不久当取灭度。却后不过三月。在拘夷那竭娑罗双树间。我今不堪见世尊及阿难取灭度也。唯愿世尊听我先取灭度。尔时。世尊默然可之。
尔时。大爱道前礼佛足。在佛前立。尔时。大爱道复白佛言。我今更不见如来颜色。亦不见将来诸佛。不受胞胎。永处无为。今日违离圣颜。永更不覩。时大爱道绕佛七匝。亦复绕阿难七匝。尽绕诸比丘众。却退而去。还诸比丘尼众中。告诸比丘尼曰。我今欲入无为涅槃界。所以然者。如来不久当取灭度。汝等各宜随所行。
尔时。差摩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往至世尊所。在一面立。尔时。五百比丘尼。差摩比丘尼最为上首。而白佛言。我等诸人闻如来不久当取灭度。我等不忍见世尊及阿难先取灭度。唯愿世尊听我等先取灭度。我等今取涅槃。正是其宜。尔时。世尊默然可之。时差摩比丘尼及五百比丘尼见世尊默然可之。前礼佛足。绕三匝便退而去。还诣本房。
时。大爱道闭讲堂门。击干椎。于露地敷坐具。……结加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而入初禅。……已入四禅便取灭度。
尔时。差摩比丘尼……闍耶比丘尼。如此上首五百比丘尼等。各各于露地敷坐。……各取灭度。
尔时。世尊复以栴檀木着大爱道身上。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
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
不生则不死,此灭为最乐。
尔时。世尊与诸天.人民说微妙之法。劝令欢喜。尔时。天与人有一亿。诸尘垢尽。得法眼净。」
四、声闻法音
巴利三藏《小部》里面的《长老尼偈》中,收录了大爱道比丘尼入灭之前所作的6首偈陀:
1.157
佛陀无上士,汝当受崇拜;
将我与他人,拯救出苦海。
2.158
苦谛已领悟,贪因已断了;
也已知灭谛,修得八正道。
3.159
我曾因无明,轮回于苦海;
为母复为子,为兄为奶奶。
4.160
我已见世尊,今为最后身;
生死轮回断,不会有再生。
5.161
比库证涅盘,和合且精进;
礼拜佛弟子,即是拜世尊。
6.162
摩耶为众生,生下苟答马。
病、死受苦者,不再受折磨。
追寻佛陀清净教法的人间佛弟子,如果有时间,请反复阅读和思考佛陀姨母大爱道比丘尼生前留下的第四首偈语:「我已见世尊,今为最后身;生死轮回断,不会有再生。」以及《增一阿含经·大爱道般涅槃品》经典中这一段话:「大爱道复白佛言。我今更不见如来颜色。亦不见将来诸佛。不受胞胎。永处无为。」
只要能够真正读懂这一偈、一经的文字内容,那么这一生之中,都不会再相信某些附佛外道们倡导和鼓吹的弥天大谎!
例如:“百度百科”里面的“晋美彭措”名下:
【释迦如来住世时,法王示现为佛之姨母摩诃波舍波提,被称为众生之主母;】
【上师(如意宝法王晋美彭措)在多生累劫中示现了种种不同形相利益有情。根据历史记载:我等大师释迦牟尼佛的姨母——众生主母;】
以上这两段文字,完全是不知佛教历史、不明佛法义理、不懂阿罗汉定义、不读佛教经典文献的附佛外道们,所编造和杜撰的邪知、邪见!
附录
佛陀姨母摩诃波阇波提
摩诃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世主。
是佛陀母亲摩诃摩耶之妹。
她们姐妹二人皆嫁给佛陀之父净饭王。
占相者曾预言她将成为“众人之首”,故被称做摩诃波闍波提。
佛陀出生七日,母摩耶夫人即谢世,由姨母代为养育。
释尊成道后第五年,每天皆思念求道修行,悲泣涕零。
佛陀第二次回宫时,对其父王讲《法护本生故事》时,她即证入第一圣果,
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佛陀之妻)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但先后遭到佛陀的三次拒绝。
决心坚定的大爱道没有因挫折而泄气。
她自己剃除头发,披上黄色袈裟,在众多释迦族妇女的拥簇下,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从迦毗罗卫国出发,步行150英里,来到毗舍离。
她站在讲堂门外,双脚肿得高高的,身上沾满了泥土。
阿难陀尊者听到她的哭声,过来询问。
当他明白了她悲伤的原因后,即来到佛前,说道:
“请看,世尊,摩诃波闍波提正站在外面,双脚臃肿,满身灰尘,一脸悲伤。请允许妇女出家,让她们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为生。如果准许妇女出家,以梵行为生,这是一件好事。”
“阿难陀,够了,请不要说应该让妇女出家。”佛陀回答说。
阿难陀替她们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请求,但是佛陀没有让步。
佛陀说:如果大爱道愿意接受八敬法,就让她以此为受戒。
当阿难陀把这些转告了摩诃波闍波提乔达弥时,她乐意遵守此八敬法。
因此,她当即得受大戒。
因为若干个正当的理由,佛陀不太情愿地接受妇女参入僧团。
但应该提到的是,在世界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创建了戒律齐全的妇女修行组织。
一天,大爱道比丘尼来到佛陀跟前,请佛讲法,以使她能独自精进,而证圣果。
佛陀说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兴奋而非安隐,高傲而非恭敬,贪求而非少欲,喜乐群居而非隐居,懒惰而非精进,贪得无厌而非随意满足,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非法非律,非导师之教。但是,大爱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安隐而非兴奋,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贪欲,乐于隐居而非群居,热情精进而非懒惰,满足而非抱怨,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
不久,她证阿罗汉果。
同她一齐受戒的释迦族妇女们也都证得阿罗汉果。
在众女弟子中,大爱道比丘尼资历最深,经验最为丰富。
摩诃波阇波提意译作大爱道、大世主。
是佛陀母亲摩诃摩耶之妹。
她们姐妹二人皆嫁给佛陀之父净饭王。
占相者曾预言她将成为“众人之首”,故被称做摩诃波闍波提。
佛陀出生七日,母摩耶夫人即谢世,由姨母代为养育。
释尊成道后第五年,每天皆思念求道修行,悲泣涕零。
佛陀第二次回宫时,对其父王讲《法护本生故事》时,她即证入第一圣果,
净饭王命终,大爱道率耶输陀罗(佛陀之妻)及五百释迦族女,请求随释尊出家,但先后遭到佛陀的三次拒绝。
决心坚定的大爱道没有因挫折而泄气。
她自己剃除头发,披上黄色袈裟,在众多释迦族妇女的拥簇下,经历无数艰难困苦,从迦毗罗卫国出发,步行150英里,来到毗舍离。
她站在讲堂门外,双脚肿得高高的,身上沾满了泥土。
阿难陀尊者听到她的哭声,过来询问。
当他明白了她悲伤的原因后,即来到佛前,说道:
“请看,世尊,摩诃波闍波提正站在外面,双脚臃肿,满身灰尘,一脸悲伤。请允许妇女出家,让她们在世尊的法和律下以梵行为生。如果准许妇女出家,以梵行为生,这是一件好事。”
“阿难陀,够了,请不要说应该让妇女出家。”佛陀回答说。
阿难陀替她们作了第二次,第三次请求,但是佛陀没有让步。
佛陀说:如果大爱道愿意接受八敬法,就让她以此为受戒。
当阿难陀把这些转告了摩诃波闍波提乔达弥时,她乐意遵守此八敬法。
因此,她当即得受大戒。
因为若干个正当的理由,佛陀不太情愿地接受妇女参入僧团。
但应该提到的是,在世界历史上,佛陀第一个创建了戒律齐全的妇女修行组织。
一天,大爱道比丘尼来到佛陀跟前,请佛讲法,以使她能独自精进,而证圣果。
佛陀说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兴奋而非安隐,高傲而非恭敬,贪求而非少欲,喜乐群居而非隐居,懒惰而非精进,贪得无厌而非随意满足,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非法非律,非导师之教。但是,大爱道,你应如是警觉:一切导致安隐而非兴奋,恭敬而非高傲,寡欲而非贪欲,乐于隐居而非群居,热情精进而非懒惰,满足而非抱怨,大爱道,你应如是牢记:此是法,此是律,此是导师之教。”
不久,她证阿罗汉果。
同她一齐受戒的释迦族妇女们也都证得阿罗汉果。
在众女弟子中,大爱道比丘尼资历最深,经验最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