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2日星期六

佛门纪事-151

「老师好,我今天看到有一篇称赞舍利子的公众号文章,里面说“佛陀、菩萨、罗汉、成道高增均有舍利。若是佛舍利,锤打不碎,若是弟子舍利,撞击便破。”同时在这篇文章里面还有两首古诗称赞舍利子,一首是《赞法门寺舍利

世人朽骨黄壤,

惟佛浮屠倚碧天。

谷囊山炉煅勿坏,

铁锤霜斧击尤坚

三千界内真无等,

十九名中最有缘。

百代王孙争供养

六朝天子递修鲜。

另一首是北皇帝仁宗写的《舍利赞》:

三王掩质归土,

五帝潜形已化尘。

夫子圣中夸是至,

老君世上亦言真。

埋躯只见空遗冢,

何处将身示后人。

惟有吾师金骨在,

曾经百炼色长新。

因此我想向老师请教的问题是:您作为一位早期佛法的信仰者,您心里是怎么看待佛陀舍利子、高僧舍利子和这两首称赞舍利子的诗?

===========

、“舍利”或者说“舍利子”这个词的本意,在古代天竺语言文化环境里面,就是特指人间众生在离世之后所留下的遗体,按照当地传统民俗,先在露天堆积多层木柴,再把遗体平放在上面,然后直接点火燃烧(火化、火葬),最终剩下的一堆木柴的灰烬和遗体的骨灰,以及一些没有被木柴在露天环境中的燃烧温度,给完全焚烧成骨灰的遗体残骸和残留骨渣。

因此按照舍利子的词义来说,任何一个人的遗体,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火葬之后,都会留下一堆古代天竺人眼中的舍利和舍利子。

甚至也可以说,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之中,所有去世之人的遗体经过火葬方式焚烧之后,留下的骨灰、残骸和残渣,都可以美其名曰舍利和舍利子。

但是,如果单纯从语言文化和民间风俗互相对照来说,舍利子这种东西,放在华夏传统文化里面,不仅是属于一种典型的“白事、丧事”的衍生物品,而且是绝对不能长期供奉在自己家中!

可是事实上,这种来自异国他乡的外来语“舍利子”,却又在中国佛教信徒之中广受欢迎,不仅没有沾染一丝一毫的“白事、丧事”的阴暗恐怖气氛,甚至还被很多人视为能够像所谓的吉祥物一样给自己带来好运。

这里面的原因,我想一是佛教界出家僧尼长期宣传的佛菩萨和高僧大德们的神通故事所产生的洗脑效果;一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舍利子在古代天竺社会文化里面的语言定义,于是自然会生起盲目地迷信崇拜。

 

、历史上的佛陀的舍利子,是否真的不能用大铁锤击碎,这在今天的世界上,基本上是已经无法公开验证。因为现在仅有的几颗佛陀舍利,都是被当作国宝一样珍藏起来,估计是没有可能“请出”一颗,当众抡起一把铁锤进行击打检验。

直到目前为止,我只看过一则文献记载,说是在中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鼎立时代,曾经有高僧带着佛陀舍利来到当时的吴国首都,为吴主表演过一次用铁锤击打舍利,但是舍利却是完好无损的传奇故事。

我们暂且抛开这个故事的真假和这颗舍利的真伪不说,仅仅是从这则文献记载内容来说,世尊天人师的人间遗体经过木柴焚烧火化之后留下的舍利,其实就是骨灰、残骸和骨渣,无论它是能被铁锤一击而成为破碎,还是任凭千锤万锤重击都不能被打碎,这些现象都与佛陀教授的教理法义和自己个人的闻思修证没有一点关系!

因此对于佛教界出家僧众和在家弟子们来说,关心关注、正确抉择和珍惜护持世尊天人师为人间众生留下的教法,是远远要比关心关注所谓的佛陀舍利子和高僧舍利子更为重要!

 

、单纯从以上两首诗的内容来看,能够写下这些所谓的「铁锤霜斧击尤坚。百代王孙争供养,惟有吾师金骨」诗句的这两位作者,基本上都是可以直接定义为:根本不懂佛法!

因为在中国历史上,虽然有过很多的皇帝和文人,生前曾经和佛教界有过一些往来应酬或者诗文唱和,但是自己本人仍然还是根本不懂佛法教理和闻思修证。例如,南北朝时期的那位著名的梁皇武帝和明朝开国的那位曾经当过三个月小沙弥的洪武皇帝。

可是,借助历史上的一些帝王君主、文官武将或者著名人物生前留下来的对于佛教的即兴赞扬话语、客套恭维诗句或者礼尚往来应酬等等来宣扬佛教,其实也是民间江湖佛教界里面常见和常用的一种方式。

因此对于佛教界里面出现的任何所谓的舍利和舍利子等等,如果能够在礼拜、瞻仰和供奉的时候,心中自然想起世尊天人师为天上有情和人间众生留下的四圣谛、解脱道、声闻乘、沙门果这些珍贵的教理法义和闻思修证,严格来说才是真正“见到”了佛陀的真身舍利。

否则,无论是如何隆重地迎请、安放、礼拜、供奉所谓的佛陀舍利,其实都是一种地地道道的民间江湖佛教界里面的仪式活动。

择其善者而用之

  昨天晚上,平法师写给我一段非常精彩和务实的个人观点。征得其本人同意之后,我分段转载如下: 「分辨禅宗传承历史的真真假假,其实在我看来毫无意义,因为禅法本来就是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教法。你不能用物理世界之中的事实存在与否,来观察寓意世界里面的人事传承和师徒对话,这是风马牛不相及...